程翔;杨建秋;吴继炎;郑国平;吕瑞林;邹文;陈武荣
目的:探讨预防性套扎治疗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影响因素.方法:63例肝硬化伴重度食管静脉由张患者行预防性套扎后,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活动度分别观察2年内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发生率、病死率.结果:Child-pugh A级29例患者2年内无一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B级24例患者2年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5例,C级10例患者2年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4例并死亡(P<0.05);血小板计数≥50×109/L 33例患者两年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5例,死亡2例,<50×109/L 30例患者2年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4例死亡2例(P>0.05);凝血酶原活动度≥40%患者50例2年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5例,无死亡病例,<40%患者13例2年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4例,死亡4例(P<0.05).结论:肝脏储备功能越好预防性套扎治疗效果越好,凝血酶原活动度越高预防性套扎治疗效果越好,反之即预防性套扎治疗效果越差;血小板计数的高低对预防性套扎治疗的效果无明显影响.
作者:肖时湘;韩涛;李岩;阚志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我院自2003年5月至2007年12月,应用任意皮瓣修复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肌腱外露者27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祥明;何定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1865年德国人Enricol首先描述了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 cell,SC)的结构.尽管发现SC的年代久远,但只是在电镜技术和细胞培养技术问世后,才对其功能有所认识.目前认为SC是生精细胞的支架,能合成与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并为其提供高浓度的雄激素环境及必需的营养物质.新研究显示,SC还具有免疫豁免(immune privilege)功能,共同移植SC可延长同种异体移植物的存活时间.现就SC及其在移植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郑明华;林海龙;陈永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芎麻滴丸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法建立VD大鼠模型,穿梭箱法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法和尼氏染色法观察大鼠锥体细胞形态和正常神经元计数.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成绩明显下降,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排列稀疏,胞核固缩,正常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与模型组比较,芎麻滴丸中、低剂量组大鼠学习记忆成绩明显提高,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损伤减轻,正常神经元数量增加.结论:芎麻滴丸可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损伤有关.
作者:赵瑛;滕厚军;祖莹;王巍;李丹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患者男,44岁.因乙肝后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门脉高压症、胃底食管静脉破裂大出血入院.急诊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肝功能Child B级.术后住院期间发生肛直肠静脉曲张[1](anorectal varices,ARV)破裂出血4次.
作者:彭友;罗定存;林乐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超声波冲洗对牙根尖周炎根管内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开髓法使Beagle犬上、下前牙自然暴露,制备牙根尖周炎模型:在超声波冲洗和K锉预备对模型Beagle犬前牙根管处理前后分别采集标本进行细菌检测,分析细菌检出量、检出率和构成比的变化.结果:超声波根管冲洗后需氧菌落数和厌氧菌落数明显减少,与K锉预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细菌鉴定的检出百分率分别为葡萄球菌属27.77%、61.11%,链球菌属24.07%、49.99%,放线菌属18.52%、44.44%,普雷沃菌属22.22%、44.44%,紫单胞菌属20.37%、38.89%,梭杆菌属14.81%、27.78%,消化链球菌属12.96%、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细菌的检出率、量虽有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无论是厌氧菌还是需氧菌,超声波都能有效地减少其在根管内数量,与K锉预备相比其效果显著.
作者:符义富;傅尧;游丽萍;王文梅;杨卫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是目前首选术式,术中止血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本文比较研究不同的止血方式对患者术后卵巢功能的恢复情况.
作者:张先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近年来,随着冠心病在我国发病率和病死率的日益增高,人们对冠心病发生、发展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诊疗手段日新月异.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可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率较高,目前认为有20%~30%的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支架内再狭窄[1].
作者:洪承吕;胡开宇;杨德业;张怀勤;黄伟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囊性听神经瘤的临床特点与显微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2年1月至2008年6月间住院经手术证实,术后病理确诊为囊性听神经瘤的12例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手术方法及随访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1例.术中8例面神经解剖保留,6例听神经解剖保留.术后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分级Ⅰ~Ⅱ级6例,Ⅲ~Ⅳ级3例,Ⅴ~Ⅵ级3例.结论:听神经瘤的囊变可能与肿瘤生长所致的组织缺血或出血有关,囊性听神经瘤显微手术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面、听神经保留.
作者:朱飚;罗小林;余英教;李平安;李冲;郭铭;梁晓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建立兔上胸段硬膜外阻滞(HTEB)模型和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探讨预先HTEB对兔基底动脉痉挛后内皮素-1(ET-1)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切开置管法制备HTEB模型的新西兰免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单纯SAH组(S组)和HTEB+SAH组(HS组)3组,每组10只.HS组硬膜外以0.1%罗哌卡因1 mL/h持续给药至实验完毕.用枕大池穿刺一次注血法(0.5 mL/kg)制成兔SAH模型.饲养7 d,用经颅多普勒(TCD)监测第7天兔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用RT-PCR方法测定基底动脉preproET-1 mRNA和eNOS mRNA的表达.结果:实验第7天TCD显示,S组的Vm较N组明显升高(P<0.05),HS组与N组组间无明显变化(P>0.05).preproET-1 mRNA的表达,与N组相比,S组(P<0.01)和HS组(P<0.05)均增高,S组高于HS组(P<0.05);eNOSmRNA的表达,与N组相比,S纽降低(P<0.01),HS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S组低于HS组(P<0.01).结论:预先HTEB可减轻SAH后脑血管痉挛的程度,并可引起兔基底动脉内皮细胞下调preproET-1 mRNA和上调eNOS mRNA的表达水平.
作者:林剑清;陈国忠;刘韧;吴晓智;江鹤群;吴坛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并用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将96例VD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接受高压氧并用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对照组接受高压氧治疗,分别以神经功能缺损(CSS)评分、Folstein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改良的社会活动功能(FAQ)测定作为疗效评定指标.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54.3%),治疗组治疗后CSS、MMSE及FAQ评分较前均有改善(P<0.01),且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压氧并用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能有效提高高压氧对VD的疗效.
作者:赵国祥;王立阳;孙祥喜;刘海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全世界大约有4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1.2亿人,感染率约10%,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率约18%,HEV在HBeAg阳性患者中的重叠感染率约19.7%[1],近年有报道HEV亦具有经血传播途径[2],造成了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感染HEV也相应增多.重叠HEV感染是导致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的一个重要诱因,目前对重叠感染的研究已有报道大多集中于临床表现、血清肝功能生化指标的观察,重叠感染的具体机制还是不甚明了,加强有关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急性戊型肝炎机制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作者:陈子安;赵守松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运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MIPPO)结合锁定加压板(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3年2月至2007年1月期间收治的42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行MIPPO术,内固定材料选用AO专利SYNTHSE的LCP钛板,使用普通3.5系统LCP钛板32例,胫骨干骺端LCP 10例.骨折按AO分型为A2型10例、A3型9例、B2型12例、C1型11例.其中男20例,女22例,右侧18例,左侧24例,平均年龄为44.5(26~75)岁.结果:所有患者均在4周复查X线片,可见骨折端骨痂生长,14周骨折端出现大量骨痂,骨折线消失.平均随访时间13.6(4~25)个月.平均术后6周开始部分负重,完全负重时间平均16周.按Johner-Wruhs评分标准,优25例,良14例,中3例,差0例,优良率92.9%.局部皮肤出现水泡2例,无伤口感染、皮肤坏死病例.结论:MIPPO技术下运用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创伤小,美观,患者依从性好,固定可靠,愈合率高,皮肤软组织感染发生少,早期功能锻炼、早期负重等优点.但术中需在X线透视下完成骨折复位固定以保证手术效果,对设备要求较高,手术内固定材料价格目前较贵.
作者:戈涛;张光明;邝炯祥;侯之启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普萘洛尔(PR)和5-单硝酸异山梨醇酯(IM)改善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减少症的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研究63例肝硬化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和18例健康体检者.将患者分为3组,即PR+IM组、PR组及IM组,在治疗前,治疗后2、4、8周时,同时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四项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小板相关的抗血小板抗体(PAIgG).结果:63例患者除12例因不能耐受中途退出外,其余51例患者中IM组PLT在各时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4、8周PR+IM组和PR组PLT均高于治疗前(P<0.05),但在各时段PR+IM组与PR组比较,PLT无统计学差异(P>0.05),PR+IM组、PR组及IM组的PLT、MPV、PCT、PDW、PAIgG与健康体检查者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前,治疗后2、4周,PR+IM组、PR组及IM组的MPV、PCT、PDW、PAIgG检测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用IM不能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减少症,PR可以显著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减少症,与单用PR相比,PR联合IM并不能进一步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减少症,PR改善血小板计教的水平是轻微的.PR不是通过免疫机制改善血小板减少症,改善血小板功能是有限的.
作者:贾国葆;吴建胜;黄智铭;林向飞;陈民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注射用复合辅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探讨复合辅酶的肝脏保护作用.方法: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4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注射用复合辅酶2支,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4周;对照组仅予以基础治疗,不加用复合辅酶.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测定血清肝功能、血脂及行B超检查.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直接胆红素、谷氧酰转肽酶较对照组下降,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及脂肪肝声像图明显改善.结论:注射用复合辅酶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肝功能有良好改善作用.
作者:刘安楠;杨书文;张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临床上创伤、血栓形成、组织移植、断肢冉植、应用止血带时间过长等均可以引起肢体缺血,在血供完全恢复后,可出现比缺血时期更为严重的损伤.长期以来,解决缺血问题主要集中在尽早恢复血液供应,但却未注意到当缺血组织恢复血液循环后,虽代谢趋向正常,但组织损伤却仍在继续,并且有加重的现象.
作者:周树保;屠伟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微创经皮接骨术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1例采用微创经皮接骨术治疗的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例患者经6~36个月的随访,除骨延迟愈合1例、内固定取出困难2例外,无其他并发症.参照Johner-Wruhs方法进行疗效评价,优24例、良13例、中3例、差1例,总优良率为90.2%.结论:微创经皮接骨术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疗效满意,熟悉局部解剖学特点和进一步掌握手术技巧有助于提高膝关节周围骨折的总体疗效.
作者:杨运发;张光明;徐中和;王建炜;戈涛;邝炯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静脉复合全麻与咽喉部表面麻醉相联合后声带息肉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声带息肉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复合组,对照组给予全麻后行声带息肉切除术;复合组于全麻前给予1%丁卡因喉腔喷雾麻醉进行局部麻醉.结果:全庥复合咽喉部表面麻醉在声带息肉摘除术中能减少咽喉部的反射,尤其是迷走反射所致心率下降及心血管不良反应,缩短苏醒时间,而且术后喉痛减少,苏醒更快,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全麻和局部表面麻醉的复合麻醉方法优于单纯的全麻疗效,故临床上提倡使用复合麻醉进行声带息肉切除术.
作者:金秀玲;林丽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黄体期小剂量补充雌激素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个长方案IVF-ET周期,根据其移植日血清雌二醇(E2)水平下降幅度和雌激素剂量分为4组.A组,E2下降<30%,27个周期,单用孕激素进行黄体期支持.B组,E2下降30%~49%,45个周期,黄体期支持采用孕激素+2mg/d雌激素.C组,E2下降≥50%,29个周期,黄体期支持采用孕激素+2 mg/d雌激素.D组,E2下降≥50%,15个周期,黄体期支持采用孕激素+4mg/d雌激素.结果:各组患者的年龄、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数、移植胚胎数和移植日内膜厚度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B组、D组间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C组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明显低于其余3组(P<0.05).结论:在IVF-ET中,当移植日血清E2水平下降幅度≥30%时黄体期补充雌激素可以改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黄体期补充雌激素的剂量应根据E2的下降幅度而定,下降幅度≥50%的患者需要增加雌激素的补充剂量.
作者:胡静;杨菁;徐望明;熊素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风患者使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佳护理措施.方法:给50例中风患者使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封闭式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同时给另50例直接使用一次性输液器输液.结果:使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的50例患者4 d内9例有少量渗液.略红肿:直接使用一次性普通输液器输液的50例患者4 d内27例有少量渗液、略红肿.结论:中风患者应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可以明显减少患者药物外渗、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还能避免反复穿刺,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汪庭香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