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张兵;黄宇文
临床上创伤、血栓形成、组织移植、断肢冉植、应用止血带时间过长等均可以引起肢体缺血,在血供完全恢复后,可出现比缺血时期更为严重的损伤.长期以来,解决缺血问题主要集中在尽早恢复血液供应,但却未注意到当缺血组织恢复血液循环后,虽代谢趋向正常,但组织损伤却仍在继续,并且有加重的现象.
作者:周树保;屠伟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前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在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择需长期化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20例,予PICC置管术完成化疗,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做好日常护理.结果:穿刺总成功率95%,导管留置时间139~320 d;阻塞2例(10%),外周静脉炎1例(10%),穿刺部位渗血2例(10%),导管移位1例(5%),导管相关感染1例(5%).结论:PICC置管术在恶性血液病化疗中应用总体安全性好,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建红;谭智慧;丁桂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组织补片修复口腔黏膜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6例口腔黏膜缺损患者行脱细胞异体组织补片修复,并与同期12例行自体中厚皮片修复口腔黏膜缺损患者进行比较.结果:两种移植物均完全成活,脱细胞异体组织补片黏膜化进程快于自体皮片移植者,修复效果好,不良反应轻微.1例皮片移植病例有轻度异物感,2例颊部黏膜缺损皮片移植修复后张口轻度受限.结论:运用脱细胞异体组织补片行口腔黏膜缺损修复是一种效果好、并发症少、简单易行、值得推广的修复方法.
作者:桂平;张兵;黄宇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内皮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但内皮损伤后引起新生内膜过度增生和内皮功能不全的具体机制并不清楚.新近研究表明: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在血管内皮损伤和修复过程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几乎所有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的疾病状态均有EPCs的数量减少和迁移能力下降.
作者:张浩;任国庆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患者男,67岁,因反复恶心、呕吐、低钠2年入院.2年前由于恶心、呕吐住院治疗,有低钠血症,血钠当时低为107mmol/L,曾出现淡漠昏迷.经制酸补液、补充浓氯化钠后好转自动出院,此后多次反复出现恶心、呕吐、低钠(113~115mmol/L)复发而入院,其间多次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作者:路聪哲;常艳;于晓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囊性听神经瘤的临床特点与显微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2年1月至2008年6月间住院经手术证实,术后病理确诊为囊性听神经瘤的12例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手术方法及随访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1例.术中8例面神经解剖保留,6例听神经解剖保留.术后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分级Ⅰ~Ⅱ级6例,Ⅲ~Ⅳ级3例,Ⅴ~Ⅵ级3例.结论:听神经瘤的囊变可能与肿瘤生长所致的组织缺血或出血有关,囊性听神经瘤显微手术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面、听神经保留.
作者:朱飚;罗小林;余英教;李平安;李冲;郭铭;梁晓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患者男,44岁.因乙肝后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门脉高压症、胃底食管静脉破裂大出血入院.急诊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肝功能Child B级.术后住院期间发生肛直肠静脉曲张[1](anorectal varices,ARV)破裂出血4次.
作者:彭友;罗定存;林乐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风患者使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佳护理措施.方法:给50例中风患者使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封闭式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同时给另50例直接使用一次性输液器输液.结果:使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的50例患者4 d内9例有少量渗液.略红肿:直接使用一次性普通输液器输液的50例患者4 d内27例有少量渗液、略红肿.结论:中风患者应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可以明显减少患者药物外渗、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还能避免反复穿刺,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汪庭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海绵肾(sponge kidney)以肾锥体乳头管和集合管呈梭形或小囊状扩张为特征,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而非慢性感染的不常见的先天性肾脏良性病变.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6例海绵肾患者的超声、放射影像学表现,以期提高对海绵肾影像学表现特征的认识.
作者:金轶;董俊杰;吴茂铸;孙新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预防性套扎治疗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影响因素.方法:63例肝硬化伴重度食管静脉由张患者行预防性套扎后,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活动度分别观察2年内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发生率、病死率.结果:Child-pugh A级29例患者2年内无一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B级24例患者2年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5例,C级10例患者2年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4例并死亡(P<0.05);血小板计数≥50×109/L 33例患者两年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5例,死亡2例,<50×109/L 30例患者2年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4例死亡2例(P>0.05);凝血酶原活动度≥40%患者50例2年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5例,无死亡病例,<40%患者13例2年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4例,死亡4例(P<0.05).结论:肝脏储备功能越好预防性套扎治疗效果越好,凝血酶原活动度越高预防性套扎治疗效果越好,反之即预防性套扎治疗效果越差;血小板计数的高低对预防性套扎治疗的效果无明显影响.
作者:肖时湘;韩涛;李岩;阚志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fate,HS)在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过程中对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 otein,GRP78)及相关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人乳腺癌上皮MCF-7细胞株,生长达汇合期及汇合后期时收集培养液,提取其中的HS链.采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HS对MDA-MB-23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应用Westem blot法分别检测GRP78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结果:HS对MDA-MB-231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0.05).HS可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并随着剂量的增大,细胞的凋亡率升高(P<0.05).HS抑制MDA-MB-231细胞GRP78蛋白的表达(P<0.05).HS可促进Bax蛋白表达(P<0.05),但抑制Bcl-2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HS通过减少MDA-MB-231细胞的GRF78、Bcl-2的表达,增加Bax表达来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作者:钱江华;杨芬;刘浩;蒋志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患者女,72岁,自诉在家中切鱼时,不慎被菜刀划伤左食指,当即流血不止,遂到我院急诊科就诊.接诊医生在对其伤口行清创缝合后,给予抗炎对症破伤风抗毒素注射等治疗.伤后第2天,换药时见伤口红肿,局部发热,疼痛加剧,遂进行氨曲南、克林霉素、庆大霉素输液治疗.
作者:毛雁飞;彭燕;任君;马兰花;陈周容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自1962年Gross和Lapiere首先发现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组锌离子依赖酶以来,经过多年的研究,现已清楚了MMPs的主要功能,它在调节细胞外基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被认为是机体生理重建和病理破坏的主要基础因素之一.近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与基因工程学的发展,对MMPs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其在骨性关节炎(OA)中的作用已引起人们的重视,MMPs已成为研究OA发病机制的一个热点,本文就MMPs在OA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吴剑;鲍同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胆汁淤积诱导大鼠肝细胞损伤的病理机制.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胆总管结扎组(BDL组)和假手术组(SO组),分别于手术后1、3、5、7 d取血及肝组织(n=6),检测血清胆红素、胆汁酸(BA)、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变化.应用HE染色、Sirius red染色、电镜及DNA电泳对肝组织学、超微结构及凋亡生化学进行评估.结果:与SO组相比,BDL组大鼠血清胆红素、BA、ALP、γ-GT、ALT及AST在7 d内呈进行性增高.HE及Sirius red染色显示,逐渐加重的胆管扩张伴明显的肝细胞肿胀、坏死及以胆管增生为主的结缔组织沉积.电镜显示,肝细胞内见异常包涵物,毛细胆管扩张、纤毛减少.两组大鼠肝组织均未见典型肝细胞凋亡形态及DNA ladder改变.结论:急性胆汁淤积诱导的肝损伤以肝细胞坏死为主,肝细胞凋亡少见.
作者:李华;李光明;胡坚方;周曙峰;曾黎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K-ras基因点突变和p21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恶性转化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与内异症相关的3例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及3例卵巢透明细胞癌中K-ras基因第一外显子第12、13密码子的突变情况以及p21蛋白的表达进行研究,并将结果与和内异症不相关的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卵巢透明细胞癌以及不典型内异症、卵巢内异症相比较.结果:起源于内异症的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和卵巢透明细胞癌中各有1例检测到K-ras基因第12密码子发生突变,突变类型为GGT→TGT,即甘氨酸→半胱氨酸,其余标本均未见第12、13密码子突变.p21蛋白在与内异症相关的卵巢肿瘤中的表达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K-ras基因的改变与内异症恶性转化可能具有某种联系.p21蛋白在与内异症相关的卵巢癌中表达较高,说明它们的发病可能涉及不同的分子机制.
作者:王畅;戴淑真;徐冰;马小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全世界大约有4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1.2亿人,感染率约10%,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率约18%,HEV在HBeAg阳性患者中的重叠感染率约19.7%[1],近年有报道HEV亦具有经血传播途径[2],造成了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感染HEV也相应增多.重叠HEV感染是导致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的一个重要诱因,目前对重叠感染的研究已有报道大多集中于临床表现、血清肝功能生化指标的观察,重叠感染的具体机制还是不甚明了,加强有关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急性戊型肝炎机制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作者:陈子安;赵守松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近,Murakami等[1]在人类非小细胞肺癌中通过功能性互补方法发现一种新的肿瘤抑制因子--TSLC1(tumor suppresser in lung cancer 1).TSLC1定位于染色体11q23.2上,该区域各种不同类型肿瘤频繁发生杂合子丢失.TSLC1cDNA包括一个长1 335 bp单独的读码框架(ORF),编码一段1 620 bp或4 400bp的mRNA序列,终翻译成一种含有442个氨基酸的与细胞黏附相关的跨膜糖蛋白,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分子.
作者:何丽亚;王俊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芎麻滴丸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法建立VD大鼠模型,穿梭箱法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法和尼氏染色法观察大鼠锥体细胞形态和正常神经元计数.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成绩明显下降,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排列稀疏,胞核固缩,正常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与模型组比较,芎麻滴丸中、低剂量组大鼠学习记忆成绩明显提高,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损伤减轻,正常神经元数量增加.结论:芎麻滴丸可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损伤有关.
作者:赵瑛;滕厚军;祖莹;王巍;李丹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儿童单纯性肥胖对肾脏的早期影响.方法:将102例单纯性肥胖儿童根据不同体重指数(BMI)分为轻、中、重3组,并测定他们的肾功能[肌酐(Cr)和尿素氮(BUN)]、血脂[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尿系列微量蛋白[白蛋白(Alb)、IgG、转铁蛋白(TRF)、α1-微球蛋白(α1-MG)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结果:各组单纯性肥胖儿童的尿Alb、IgG、TR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各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尿α1-MG、NAG水平与对照组及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单纯性肥胖各组的血Cr和BUN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肾小球滤过卒(GFR)水平高于对照组.相关分析示尿Alb、IgG、TRF及GFR水平均与BMI、TC、TG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儿童单纯性肥胖可引起肾脏损害,其损害程度与肥胖程度相关.
作者:张宇;卢立肖;邵山鹰;项如莲;杨立础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运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MIPPO)结合锁定加压板(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3年2月至2007年1月期间收治的42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行MIPPO术,内固定材料选用AO专利SYNTHSE的LCP钛板,使用普通3.5系统LCP钛板32例,胫骨干骺端LCP 10例.骨折按AO分型为A2型10例、A3型9例、B2型12例、C1型11例.其中男20例,女22例,右侧18例,左侧24例,平均年龄为44.5(26~75)岁.结果:所有患者均在4周复查X线片,可见骨折端骨痂生长,14周骨折端出现大量骨痂,骨折线消失.平均随访时间13.6(4~25)个月.平均术后6周开始部分负重,完全负重时间平均16周.按Johner-Wruhs评分标准,优25例,良14例,中3例,差0例,优良率92.9%.局部皮肤出现水泡2例,无伤口感染、皮肤坏死病例.结论:MIPPO技术下运用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创伤小,美观,患者依从性好,固定可靠,愈合率高,皮肤软组织感染发生少,早期功能锻炼、早期负重等优点.但术中需在X线透视下完成骨折复位固定以保证手术效果,对设备要求较高,手术内固定材料价格目前较贵.
作者:戈涛;张光明;邝炯祥;侯之启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