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任国庆
神经鞘瘤(neurilemmoma)又称施旺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起源于神经鞘细胞.其中约有25%~45%[1]出现于头颈部,尤其颈部较多见,极易与颈淋巴结核、颈动脉体瘤、癌转移瘤相混淆.1996年12月至2007年12月我科共收治颈部神经鞘瘤患者1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志平;孙大鹏;戴胜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建立兔上胸段硬膜外阻滞(HTEB)模型和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探讨预先HTEB对兔基底动脉痉挛后内皮素-1(ET-1)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切开置管法制备HTEB模型的新西兰免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单纯SAH组(S组)和HTEB+SAH组(HS组)3组,每组10只.HS组硬膜外以0.1%罗哌卡因1 mL/h持续给药至实验完毕.用枕大池穿刺一次注血法(0.5 mL/kg)制成兔SAH模型.饲养7 d,用经颅多普勒(TCD)监测第7天兔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用RT-PCR方法测定基底动脉preproET-1 mRNA和eNOS mRNA的表达.结果:实验第7天TCD显示,S组的Vm较N组明显升高(P<0.05),HS组与N组组间无明显变化(P>0.05).preproET-1 mRNA的表达,与N组相比,S组(P<0.01)和HS组(P<0.05)均增高,S组高于HS组(P<0.05);eNOSmRNA的表达,与N组相比,S纽降低(P<0.01),HS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S组低于HS组(P<0.01).结论:预先HTEB可减轻SAH后脑血管痉挛的程度,并可引起兔基底动脉内皮细胞下调preproET-1 mRNA和上调eNOS mRNA的表达水平.
作者:林剑清;陈国忠;刘韧;吴晓智;江鹤群;吴坛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K-ras基因点突变和p21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恶性转化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与内异症相关的3例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及3例卵巢透明细胞癌中K-ras基因第一外显子第12、13密码子的突变情况以及p21蛋白的表达进行研究,并将结果与和内异症不相关的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卵巢透明细胞癌以及不典型内异症、卵巢内异症相比较.结果:起源于内异症的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和卵巢透明细胞癌中各有1例检测到K-ras基因第12密码子发生突变,突变类型为GGT→TGT,即甘氨酸→半胱氨酸,其余标本均未见第12、13密码子突变.p21蛋白在与内异症相关的卵巢肿瘤中的表达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K-ras基因的改变与内异症恶性转化可能具有某种联系.p21蛋白在与内异症相关的卵巢癌中表达较高,说明它们的发病可能涉及不同的分子机制.
作者:王畅;戴淑真;徐冰;马小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随着医学进展迅速,人们逐渐认识到维护胃肠道功能的稳定在危重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危重病患者一旦出现胃肠功能障碍(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则提示病情加重或预后不良[1].而心血管危重患者与胃肠道功能的关系又是如何?本研究旨在探讨胃肠功能障碍与危重心血管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之间的关系.
作者:廖培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近,Murakami等[1]在人类非小细胞肺癌中通过功能性互补方法发现一种新的肿瘤抑制因子--TSLC1(tumor suppresser in lung cancer 1).TSLC1定位于染色体11q23.2上,该区域各种不同类型肿瘤频繁发生杂合子丢失.TSLC1cDNA包括一个长1 335 bp单独的读码框架(ORF),编码一段1 620 bp或4 400bp的mRNA序列,终翻译成一种含有442个氨基酸的与细胞黏附相关的跨膜糖蛋白,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分子.
作者:何丽亚;王俊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喉部手法操作在经鼻盲探气管插管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40例择期行颈椎骨折内固定术无经鼻插管禁忌患者,采用喉部手法操作行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结果:40例患者均获成功,一次成功33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喉部手法操作在经鼻盲探气管插管中安全、有效,具有较高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唐毅;耿智隆;汪惠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道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的恶性肿瘤,在2005年约26万妇女死于宫颈癌.其中近95%在发展中国家,宫颈癌成为威胁妇女生命严重的疾病.我国政府重视子宫颈癌的普查普治,20世纪90年代的病死率较70年代下降了69%,北京、上海等地发病率已达到世界低水平.但我国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医疗卫生发展不平衡,子宫颈癌依然严重威胁着妇女的健康和生命.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其开始是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并有CIN 1、2、3渐进性,甚至自然消退或可逆,要经历几年或十余年.
作者:唐学研;杨秀群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运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MIPPO)结合锁定加压板(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3年2月至2007年1月期间收治的42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行MIPPO术,内固定材料选用AO专利SYNTHSE的LCP钛板,使用普通3.5系统LCP钛板32例,胫骨干骺端LCP 10例.骨折按AO分型为A2型10例、A3型9例、B2型12例、C1型11例.其中男20例,女22例,右侧18例,左侧24例,平均年龄为44.5(26~75)岁.结果:所有患者均在4周复查X线片,可见骨折端骨痂生长,14周骨折端出现大量骨痂,骨折线消失.平均随访时间13.6(4~25)个月.平均术后6周开始部分负重,完全负重时间平均16周.按Johner-Wruhs评分标准,优25例,良14例,中3例,差0例,优良率92.9%.局部皮肤出现水泡2例,无伤口感染、皮肤坏死病例.结论:MIPPO技术下运用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创伤小,美观,患者依从性好,固定可靠,愈合率高,皮肤软组织感染发生少,早期功能锻炼、早期负重等优点.但术中需在X线透视下完成骨折复位固定以保证手术效果,对设备要求较高,手术内固定材料价格目前较贵.
作者:戈涛;张光明;邝炯祥;侯之启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对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分成治疗组(n=31)和对照组(n=31).治疗组采用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即在积极控制原发性感染和对感染灶进行彻底引流的基础上,6h内达到早期复苏目标,(1)中心静脉压(CVP)8~12 mmHg;(2)收缩压>90 mmHg,平均动脉压(MAP)≥65 mmHg;(3)尿量≥0.5mL/(kg·h);(4)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或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0.70.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即对患者进行循环与容量支持等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MAP、CVP、SvO2、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目标导向治疗有助于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作者:樊宇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及E-钙粘连素(E-cadher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6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的NF-κB蛋白及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6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46例(76.7%)NF-κB蛋白阳性表达,正常膀胱组织中1例(10.0%)(P<0.05).6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24例(40.0%)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正常膀胱组织中8例(80.0%)(P<0.05).6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中,NF-κB蛋白及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在不同性别及年龄分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的升高和淋巴结转移的出现,NF-κB蛋白表达增加,E-cadherin蛋白表达减少(P<0.05);两者的变化趋势呈统计学负相关(r=-0.428,P<0.05).结论:NF-κB和E-cadherin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琳巴结转移有无有关,但与年龄、性别无关.NF-κB蛋白与E-cadherin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呈统计学负相关,与肿瘤的进展有关,是判断其侵袭性及转移趋势极具价值的指标.
作者:崔嵩;刘学锋;吴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患者女,49岁.入院主诉:突发下腹痛13 h伴呕吐2次.入院前12 h无明显诱因下突发中上腹胀痛伴发热,后转为下腹部疼痛,伴呕吐2次,疼痛呈持续性痛,无放射痛且与体位无关,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寒战,无肛门坠胀感,无伴阴道流血.近1年出现月经紊乱,伴尿频,无尿急尿痛.
作者:汪余勤;吴建新;宗春华;陈颖伟;李定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及控制源的关系,为预防护士职业倦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杭州市(富阳及周边县市)6所综合性医院150名手术室护士,使用护士职业倦怠调查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对其进行测试.结果: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中情绪枯竭得分为26.31±10.47,个人成就感得分为29.18±8.64,去人格化倾向得分为7.64±5.28.不同国家、科室和不同级别医院之间的职业倦怠不同纬度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手术室护士的情绪枯竭与消极应对、心理控制源存在显著相关(P<0.05或P<0.01).去人格化倾向与积极应对、消极应对、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存在显著相关(P<0.05或P<0.01).个人成就感与积极应对、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心理控制源存在显著相关(P<0.05或P<0.01).结论:预防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应鼓励护士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增加社会支持和塑造良好的人格.
作者:张玉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左卡尼汀对心功能正常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LVH)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沈阳军区总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透析超过6个月、心功能正常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在常规血液透析基础上,治疗组每次透析结束后,静注左卡尼汀1.0 g,对照组每次透析结束后,静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时间为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血浆左卡尼汀、血钙、血磷、红细胞压积水平及促红素的用量.心脏超声检测间隔舒张期末期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重量、左室重量指数.结果:治疗组血浆左卡尼汀由(49.3±8.2) μmol/L增加至(95.3±22.2)μmol/L(P<0.01),左室重量指数由(151.8±21.2)g/m2降至(134.3±16.2)g/m2(P<0.01),而对照血浆左卡尼汀浓度及超声心动图参数无明显变化.治疗组促红素的用量少于对照组,血细胞比容和血压在研究期间无明显变化.结论:心功能正常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LVH多见,左卡尼汀可以减轻心功能正常的血液透析患者LVH.
作者:李旭;曹宁;韩敬明;王东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超声波冲洗对牙根尖周炎根管内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开髓法使Beagle犬上、下前牙自然暴露,制备牙根尖周炎模型:在超声波冲洗和K锉预备对模型Beagle犬前牙根管处理前后分别采集标本进行细菌检测,分析细菌检出量、检出率和构成比的变化.结果:超声波根管冲洗后需氧菌落数和厌氧菌落数明显减少,与K锉预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细菌鉴定的检出百分率分别为葡萄球菌属27.77%、61.11%,链球菌属24.07%、49.99%,放线菌属18.52%、44.44%,普雷沃菌属22.22%、44.44%,紫单胞菌属20.37%、38.89%,梭杆菌属14.81%、27.78%,消化链球菌属12.96%、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细菌的检出率、量虽有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无论是厌氧菌还是需氧菌,超声波都能有效地减少其在根管内数量,与K锉预备相比其效果显著.
作者:符义富;傅尧;游丽萍;王文梅;杨卫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患者女,68岁,主因双下肢疼痛、无力22 h入院.入院前22 h患者小便后无明显诱因突发双下肢剧烈疼痛,刀割样,20 min后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活动不能,伴腹部柬带感人我科治疗.病前无感冒发热史.既往史:高血压史,脑栓塞史(无后遗症),二尖瓣关闭不全,房颤史.
作者:刘崴;张楠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讨论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低钠血症的观察和护理经验.方法: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低钠血症的患儿进行系统观察,积极采取干预措施.结果:26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中,176例出现低钠血症,其中轻度72例,中度64例,重度32例,极度8例.经仔细观察、积极处理后均好转.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并发低钠血症时,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及时了解病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护理,可减少严重后果发生.
作者:黄素清;吴碎春;张愫;谢碎林;任晓碧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随着我国步入老年社会,其发病率正逐年增加.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是目前公认的外科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1].但TURP术后仍有一部分患者因并发附睾炎而再次住院治疗.
作者:李化永;高双友;宋蕊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是目前首选术式,术中止血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本文比较研究不同的止血方式对患者术后卵巢功能的恢复情况.
作者:张先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利用流式细胞仪和基因芯片技术分析比较基因敲入(KIMAP)和转基因(TGMAP)小鼠前列腺癌模型.方法:对于来自KIMAP和TGMAP的肿瘤标本进行流式细胞仪分析和基因芯片分析.结果:来源于TGMAP(n=8)和KIMAP(n=9)的小鼠前列腺癌标本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多数KIMAP肿瘤为双倍体,与临床相近,而所有TGMAP肿瘤均为非整倍体.基因芯片分析证明,在KIMAP中免疫应答基因高表达,而TGMAP晚期肿瘤(26~32周)中与神经内分泌肿瘤分化相关的基因占主体.结论:由于KIMAP模型成功地模仿了人类前列腺癌特征,在前列腺癌临床前期研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作者:武国军;朱李兵;李晓武;袁建林;王禾;刘贺亮;于磊;张更;秦卫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注射用复合辅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探讨复合辅酶的肝脏保护作用.方法: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4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注射用复合辅酶2支,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4周;对照组仅予以基础治疗,不加用复合辅酶.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测定血清肝功能、血脂及行B超检查.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直接胆红素、谷氧酰转肽酶较对照组下降,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及脂肪肝声像图明显改善.结论:注射用复合辅酶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肝功能有良好改善作用.
作者:刘安楠;杨书文;张晏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