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胆汁淤积诱导大鼠肝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

李华;李光明;胡坚方;周曙峰;曾黎峰

关键词:胆汁淤积, 坏死, 细胞凋亡, 肝细胞损伤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胆汁淤积诱导大鼠肝细胞损伤的病理机制.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胆总管结扎组(BDL组)和假手术组(SO组),分别于手术后1、3、5、7 d取血及肝组织(n=6),检测血清胆红素、胆汁酸(BA)、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变化.应用HE染色、Sirius red染色、电镜及DNA电泳对肝组织学、超微结构及凋亡生化学进行评估.结果:与SO组相比,BDL组大鼠血清胆红素、BA、ALP、γ-GT、ALT及AST在7 d内呈进行性增高.HE及Sirius red染色显示,逐渐加重的胆管扩张伴明显的肝细胞肿胀、坏死及以胆管增生为主的结缔组织沉积.电镜显示,肝细胞内见异常包涵物,毛细胆管扩张、纤毛减少.两组大鼠肝组织均未见典型肝细胞凋亡形态及DNA ladder改变.结论:急性胆汁淤积诱导的肝损伤以肝细胞坏死为主,肝细胞凋亡少见.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黄连素联合胞嘧啶脱氨酶自杀基因对直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连素联合腺病毒介导的胞嘧啶脱氨酶自杀基因(Ad-CD)对直肠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人直肠腺癌细胞株HR-8348细胞,将Ad-CD转染HR-8348细胞后,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黄连素联合Ad-CD基因对直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CD基因序列分析表明,重组子pcDNA3.1(+)-CD含有完整的CD基因.RT-PCR表明CD基因在HR-8348细胞中表达,成功筛选出稳定表达CD基因的HR-8348细胞.FCM检测表明,黄连素联合Ad-CD基因能提高直肠癌细胞HR-8348-CD的凋亡率.结论:黄连素联合Ad-CD基因作用于HR-8348-CD细胞能够增强对直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作者:马学强;朱雄文;梁斌;刘曾旭;刘德明;刘翰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PCR-ELISA法检测输血传播病毒在输血感染调查中的应用

    目的:利用PCR-ELISA法调查广西南宁市不同人群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状况.方法:检查正常人群和特殊人群(包括血透患者、性病患者、静脉毒瘾者、受血者和非甲~庚型肝炎患者)的血清TTV感染指标,用PCR-ELISA法检测TTV-DNA.结果:1 540例正常人群的TTV-DNA阳性率为12.8%(197/1 540),各年龄组人群都能检出TTV-DNA阳性者,以26~35岁组高,为15.8%(61/385),与18~25岁组TT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调查258例血透患者、304例性病患者、106例静脉毒瘾者、235例受血者和197例非甲~庚肝炎患者TTV-DNA阳性率分别为23.6%(61/258)、21.1%(64/304)、37.7%(40/106)、34.9%(82/235)和36.0%(71/197),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P<0.01).结论:静脉毒癌者、受血者和非甲~庚型肝炎患者TTV感染率较高.PCR-EUSA法可用于TTV感染的检测.

    作者:黄晓群;庞栋;吴丽霞;赵玉红;陈咏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听诊法和纤支镜在双腔管插管定位中的应用体会

    胸科手术麻醉时常用双腔支气管导管(DLT)进行单肺通气,这样不仅可以为手术者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而且可以减少纵隔摆动,减少围手术期的并发症.但DLT无隆突钩,插管时无明确手感,不易准确到位.传统的听诊法定位,由于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和主观性,因而准确率和到位率较低.我院于2006年借助纤维支气管镜用于DLT的定位,极大地提高了DLT插管的准确率.我们对传统的听诊法和纤维支气管镜法作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冯兴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黏膜麻醉辅助全麻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的体会

    目的:观察静脉复合全麻与咽喉部表面麻醉相联合后声带息肉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声带息肉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复合组,对照组给予全麻后行声带息肉切除术;复合组于全麻前给予1%丁卡因喉腔喷雾麻醉进行局部麻醉.结果:全庥复合咽喉部表面麻醉在声带息肉摘除术中能减少咽喉部的反射,尤其是迷走反射所致心率下降及心血管不良反应,缩短苏醒时间,而且术后喉痛减少,苏醒更快,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全麻和局部表面麻醉的复合麻醉方法优于单纯的全麻疗效,故临床上提倡使用复合麻醉进行声带息肉切除术.

    作者:金秀玲;林丽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微创经皮接骨术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

    目的:总结微创经皮接骨术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1例采用微创经皮接骨术治疗的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例患者经6~36个月的随访,除骨延迟愈合1例、内固定取出困难2例外,无其他并发症.参照Johner-Wruhs方法进行疗效评价,优24例、良13例、中3例、差1例,总优良率为90.2%.结论:微创经皮接骨术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疗效满意,熟悉局部解剖学特点和进一步掌握手术技巧有助于提高膝关节周围骨折的总体疗效.

    作者:杨运发;张光明;徐中和;王建炜;戈涛;邝炯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经皮微创多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多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采用经皮微创多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29例,女13例,平均年龄49.5(19~83)岁,GardIen Ⅰ型6例,GardenⅡ型10例,GardenⅢ型16例,GardenⅣ型10例,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3例,受伤距离手术时间平均4.2 d,手术时间平均70min,手术失血量平均68.5 mL,平均随访23.8个月,1例复位不良,1例并发肺炎,4例发生股骨头坏死,无骨折不愈合发生.Harris术后评分平均93.2分.结论:经皮微创多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是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新亮;张光明;刘永轶;邝炯祥;杨运发;戈涛;侯之启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海绵肾6例影像学特征分析

    海绵肾(sponge kidney)以肾锥体乳头管和集合管呈梭形或小囊状扩张为特征,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而非慢性感染的不常见的先天性肾脏良性病变.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6例海绵肾患者的超声、放射影像学表现,以期提高对海绵肾影像学表现特征的认识.

    作者:金轶;董俊杰;吴茂铸;孙新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颈部神经鞘瘤18例

    神经鞘瘤(neurilemmoma)又称施旺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起源于神经鞘细胞.其中约有25%~45%[1]出现于头颈部,尤其颈部较多见,极易与颈淋巴结核、颈动脉体瘤、癌转移瘤相混淆.1996年12月至2007年12月我科共收治颈部神经鞘瘤患者1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志平;孙大鹏;戴胜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穿刺引流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非急性硬膜外血肿8例

    目的:探讨YL-1型穿刺针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非急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本方法治疗的8例患者(亚急性硬膜外血肿6例,慢性硬膜外血肿2例)的临床特点及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无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复查颅脑CT证实血肿全部消失.结论:穿刺引流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非急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费用低廉,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适合于各层次医院开展应用.

    作者:王栋;郑少钦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目标导向治疗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对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分成治疗组(n=31)和对照组(n=31).治疗组采用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即在积极控制原发性感染和对感染灶进行彻底引流的基础上,6h内达到早期复苏目标,(1)中心静脉压(CVP)8~12 mmHg;(2)收缩压>90 mmHg,平均动脉压(MAP)≥65 mmHg;(3)尿量≥0.5mL/(kg·h);(4)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或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0.70.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即对患者进行循环与容量支持等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MAP、CVP、SvO2、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目标导向治疗有助于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作者:樊宇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锁定加压板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板(LCP)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适应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分析54例LCP内固定治疗的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6例,女38例,年龄55~82岁.平均63岁.骨折按A0分类为A2型9例,A3型9例,B2型8例,B3型13例,C1型5例,C2型8例,C3型2例.均采用掌侧入路,辅助背侧小切口复位加植骨45例.结果:所有患者都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按Djenst等临床评分标准判断术后优良率85.2%.其中术后出现锁定螺钉松脱1例,掌倾角呈负角合并背侧骨皮质缺损2例,螺丝钉切割穿出关节面1例,关节面残留台阶或间隙1例,桡骨轴向短缩(>7 mm)1例,正中神经支配区域麻痹2例.结论:LCP适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且效果良好.但并不能完全确保牢固的固定,应重视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术中加强手术技巧,注重背侧的复住加植骨,强调合并尺骨远端骨折时的复位固定.应用植骨防止螺钉松动,必要时术后予石膏托加强保护.

    作者:邝炯祥;张光明;王新亮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血管内皮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U)、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对4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组)、微量白蛋白尿组(MA组),分别测定年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hs-CRP、FMD的变化;并与10例正常对照组(NC组)比较.结果:糖尿病组较NC组的FBG、hs-CRP水平明显升高,FMD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组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NA组,FMD则进一步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表明:FMD与FBG、hs-CRP、MAu呈负相关;hs-CRP与sBP、TG、MAu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结论:伴MAU的2型糖尿病患者FDM下降比正常白蛋白尿患者更为明显,MAU能反映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受损程度,是心血管病预测的重要的指标.hs-CRP是反映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标志物,与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有关.

    作者:黄强;浦明娟;刘剑峰;陆奇伟;吴晓燕;孙杰;陈历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上尿路梗阻致肾积脓的外科治疗

    上尿路梗阻并发肾积水感染,如不及时解除梗阻,易因感染成为肾积脓,而影响肾功能.肾积脓并非肾无功能,及时正确的治疗可以挽救肾功能.阜新市中心医院从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肾积脓患者56例,经外科治疗,大部分患者肾功能得到良好恢复.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文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内皮祖细胞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内皮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但内皮损伤后引起新生内膜过度增生和内皮功能不全的具体机制并不清楚.新近研究表明: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在血管内皮损伤和修复过程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几乎所有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的疾病状态均有EPCs的数量减少和迁移能力下降.

    作者:张浩;任国庆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囊性听神经瘤的临床特点及其显微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囊性听神经瘤的临床特点与显微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2年1月至2008年6月间住院经手术证实,术后病理确诊为囊性听神经瘤的12例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手术方法及随访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1例.术中8例面神经解剖保留,6例听神经解剖保留.术后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分级Ⅰ~Ⅱ级6例,Ⅲ~Ⅳ级3例,Ⅴ~Ⅵ级3例.结论:听神经瘤的囊变可能与肿瘤生长所致的组织缺血或出血有关,囊性听神经瘤显微手术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面、听神经保留.

    作者:朱飚;罗小林;余英教;李平安;李冲;郭铭;梁晓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风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中风患者使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佳护理措施.方法:给50例中风患者使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封闭式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同时给另50例直接使用一次性输液器输液.结果:使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的50例患者4 d内9例有少量渗液.略红肿:直接使用一次性普通输液器输液的50例患者4 d内27例有少量渗液、略红肿.结论:中风患者应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可以明显减少患者药物外渗、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还能避免反复穿刺,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汪庭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教育的观察

    目的:探讨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对控制及稳定糖尿病病情的效果.方法:120例初诊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观察比较单纯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药物治疗后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对血糖、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效果.结果:实行自我管理教育患者的血糖、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有明显改善.结论:糖尿痛患者自我管理教育可有效稳定病情,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黄梦斐;黄群;曾慧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骨性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自1962年Gross和Lapiere首先发现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组锌离子依赖酶以来,经过多年的研究,现已清楚了MMPs的主要功能,它在调节细胞外基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被认为是机体生理重建和病理破坏的主要基础因素之一.近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与基因工程学的发展,对MMPs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其在骨性关节炎(OA)中的作用已引起人们的重视,MMPs已成为研究OA发病机制的一个热点,本文就MMPs在OA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吴剑;鲍同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急性胆汁淤积诱导大鼠肝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胆汁淤积诱导大鼠肝细胞损伤的病理机制.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胆总管结扎组(BDL组)和假手术组(SO组),分别于手术后1、3、5、7 d取血及肝组织(n=6),检测血清胆红素、胆汁酸(BA)、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变化.应用HE染色、Sirius red染色、电镜及DNA电泳对肝组织学、超微结构及凋亡生化学进行评估.结果:与SO组相比,BDL组大鼠血清胆红素、BA、ALP、γ-GT、ALT及AST在7 d内呈进行性增高.HE及Sirius red染色显示,逐渐加重的胆管扩张伴明显的肝细胞肿胀、坏死及以胆管增生为主的结缔组织沉积.电镜显示,肝细胞内见异常包涵物,毛细胆管扩张、纤毛减少.两组大鼠肝组织均未见典型肝细胞凋亡形态及DNA ladder改变.结论:急性胆汁淤积诱导的肝损伤以肝细胞坏死为主,肝细胞凋亡少见.

    作者:李华;李光明;胡坚方;周曙峰;曾黎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腔外结扎法处理支气管残端的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腔外结扎法处理支气管残端的经验.方法:对176例支气管残端,解剖相应的支气管,以双7号线在支气管根部环扎一道.距结扎线远端1~2 cm处置直角钳钳夹支气管,与直角钳与结扎线之间离断支气管,管腔内黏膜处理后再以7号线在结扎线的稍远处缝扎.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发生支气管胸膜瘘1例,,经引流胸腔,抗生素治疗,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腔外结扎法处理支气管残端可明显减少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

    作者:王献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