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

赵鹏飞;蒋李青;季卫平;梁丽君

关键词:骨折, 骨质疏松, 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
摘要: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患者25例应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全部患者术前常规摄胸腰椎正侧位片及CT或MRI检查,甄选无后壁骨折裂缝、无神经症状、无椎管手术减压指征的病例.全程在C形臂X线机透视引导、监测下完成,经皮穿刺后,不使用椎体成形器,只注入骨水泥.结果:全部患者在术后3~12 h疼痛缓解,术后1 d可坐起、站立.25例共32椎体,21例完全缓解,3例明显好转,1例疼痛减轻.随访3~20个月,所有病例无反复,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可以快速缓解疼痛,增加椎体的强度和脊柱的稳定性,可使患者早期活动,且手术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合并空泡蝶鞍1例

    患者男,67岁,因反复恶心、呕吐、低钠2年入院.2年前由于恶心、呕吐住院治疗,有低钠血症,血钠当时低为107mmol/L,曾出现淡漠昏迷.经制酸补液、补充浓氯化钠后好转自动出院,此后多次反复出现恶心、呕吐、低钠(113~115mmol/L)复发而入院,其间多次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作者:路聪哲;常艳;于晓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喉部手法操作在经鼻盲探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喉部手法操作在经鼻盲探气管插管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40例择期行颈椎骨折内固定术无经鼻插管禁忌患者,采用喉部手法操作行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结果:40例患者均获成功,一次成功33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喉部手法操作在经鼻盲探气管插管中安全、有效,具有较高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唐毅;耿智隆;汪惠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腔外结扎法处理支气管残端的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腔外结扎法处理支气管残端的经验.方法:对176例支气管残端,解剖相应的支气管,以双7号线在支气管根部环扎一道.距结扎线远端1~2 cm处置直角钳钳夹支气管,与直角钳与结扎线之间离断支气管,管腔内黏膜处理后再以7号线在结扎线的稍远处缝扎.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发生支气管胸膜瘘1例,,经引流胸腔,抗生素治疗,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腔外结扎法处理支气管残端可明显减少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

    作者:王献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PCR-ELISA法检测输血传播病毒在输血感染调查中的应用

    目的:利用PCR-ELISA法调查广西南宁市不同人群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状况.方法:检查正常人群和特殊人群(包括血透患者、性病患者、静脉毒瘾者、受血者和非甲~庚型肝炎患者)的血清TTV感染指标,用PCR-ELISA法检测TTV-DNA.结果:1 540例正常人群的TTV-DNA阳性率为12.8%(197/1 540),各年龄组人群都能检出TTV-DNA阳性者,以26~35岁组高,为15.8%(61/385),与18~25岁组TT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调查258例血透患者、304例性病患者、106例静脉毒瘾者、235例受血者和197例非甲~庚肝炎患者TTV-DNA阳性率分别为23.6%(61/258)、21.1%(64/304)、37.7%(40/106)、34.9%(82/235)和36.0%(71/197),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P<0.01).结论:静脉毒癌者、受血者和非甲~庚型肝炎患者TTV感染率较高.PCR-EUSA法可用于TTV感染的检测.

    作者:黄晓群;庞栋;吴丽霞;赵玉红;陈咏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上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兔基底动脉痉挛后内皮素-1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建立兔上胸段硬膜外阻滞(HTEB)模型和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探讨预先HTEB对兔基底动脉痉挛后内皮素-1(ET-1)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切开置管法制备HTEB模型的新西兰免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单纯SAH组(S组)和HTEB+SAH组(HS组)3组,每组10只.HS组硬膜外以0.1%罗哌卡因1 mL/h持续给药至实验完毕.用枕大池穿刺一次注血法(0.5 mL/kg)制成兔SAH模型.饲养7 d,用经颅多普勒(TCD)监测第7天兔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用RT-PCR方法测定基底动脉preproET-1 mRNA和eNOS mRNA的表达.结果:实验第7天TCD显示,S组的Vm较N组明显升高(P<0.05),HS组与N组组间无明显变化(P>0.05).preproET-1 mRNA的表达,与N组相比,S组(P<0.01)和HS组(P<0.05)均增高,S组高于HS组(P<0.05);eNOSmRNA的表达,与N组相比,S纽降低(P<0.01),HS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S组低于HS组(P<0.01).结论:预先HTEB可减轻SAH后脑血管痉挛的程度,并可引起兔基底动脉内皮细胞下调preproET-1 mRNA和上调eNOS mRNA的表达水平.

    作者:林剑清;陈国忠;刘韧;吴晓智;江鹤群;吴坛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乳腔镜下手术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18例

    目的:探讨乳腔镜下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乳腔镜下手术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手术均荻成功.术中未出现并发症.手术时间2~3 h(单侧),术后2~4d拔除引流管,2例轻度皮下气肿,4例乳头部及3例乳房皮肤表皮坏死,5例术区有少许瘀斑,无一例发生感染,无脂肪抽吸并发症.术后住院5~7(6.0±1.5)d.18例随访11~15个月,胸部平坦,术区无瘢痕.结论:乳腔镜下男性乳房发育症切除术具有较佳的美容效果,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术式.

    作者:何建刚;蒋国勤;袁年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内侧髌股韧带解剖和重建与髌股关节不稳

    髌股关节不稳是指髌骨在伸屈活动中向外过度移位.在屈膝30°时,外推髌骨超过1 cm,或轴位片上两侧髌股间隙相差2 mm,即可诊断髌股关节不稳.

    作者:徐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心肥厚的影响

    目的:研究左卡尼汀对心功能正常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LVH)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沈阳军区总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透析超过6个月、心功能正常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在常规血液透析基础上,治疗组每次透析结束后,静注左卡尼汀1.0 g,对照组每次透析结束后,静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时间为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血浆左卡尼汀、血钙、血磷、红细胞压积水平及促红素的用量.心脏超声检测间隔舒张期末期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重量、左室重量指数.结果:治疗组血浆左卡尼汀由(49.3±8.2) μmol/L增加至(95.3±22.2)μmol/L(P<0.01),左室重量指数由(151.8±21.2)g/m2降至(134.3±16.2)g/m2(P<0.01),而对照血浆左卡尼汀浓度及超声心动图参数无明显变化.治疗组促红素的用量少于对照组,血细胞比容和血压在研究期间无明显变化.结论:心功能正常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LVH多见,左卡尼汀可以减轻心功能正常的血液透析患者LVH.

    作者:李旭;曹宁;韩敬明;王东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超声波对犬牙根管内细菌的影响

    目的:探讨超声波冲洗对牙根尖周炎根管内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开髓法使Beagle犬上、下前牙自然暴露,制备牙根尖周炎模型:在超声波冲洗和K锉预备对模型Beagle犬前牙根管处理前后分别采集标本进行细菌检测,分析细菌检出量、检出率和构成比的变化.结果:超声波根管冲洗后需氧菌落数和厌氧菌落数明显减少,与K锉预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细菌鉴定的检出百分率分别为葡萄球菌属27.77%、61.11%,链球菌属24.07%、49.99%,放线菌属18.52%、44.44%,普雷沃菌属22.22%、44.44%,紫单胞菌属20.37%、38.89%,梭杆菌属14.81%、27.78%,消化链球菌属12.96%、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细菌的检出率、量虽有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无论是厌氧菌还是需氧菌,超声波都能有效地减少其在根管内数量,与K锉预备相比其效果显著.

    作者:符义富;傅尧;游丽萍;王文梅;杨卫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主动脉夹层致脊前动脉综合征1例

    患者女,68岁,主因双下肢疼痛、无力22 h入院.入院前22 h患者小便后无明显诱因突发双下肢剧烈疼痛,刀割样,20 min后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活动不能,伴腹部柬带感人我科治疗.病前无感冒发热史.既往史:高血压史,脑栓塞史(无后遗症),二尖瓣关闭不全,房颤史.

    作者:刘崴;张楠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目标导向治疗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对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分成治疗组(n=31)和对照组(n=31).治疗组采用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即在积极控制原发性感染和对感染灶进行彻底引流的基础上,6h内达到早期复苏目标,(1)中心静脉压(CVP)8~12 mmHg;(2)收缩压>90 mmHg,平均动脉压(MAP)≥65 mmHg;(3)尿量≥0.5mL/(kg·h);(4)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或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0.70.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即对患者进行循环与容量支持等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MAP、CVP、SvO2、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目标导向治疗有助于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作者:樊宇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肌松药在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和比较肌松药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使用与否,判断对麻醉管理和手术操作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儿69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9,麻醉中不使用肌松药)和肌松药组(n=40,麻醉中使用肌松药).麻醉中观察术中有无挣扎呛咳、屏气、气管痉挛、低氧血症及术后并发症(如喉头水肿、气管痉挛、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并记录手术时间和丙泊酚用量.结果:对照组中29例患儿术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挣扎及呛咳、屏气及气管痉挛、低氧血症的发生:而肌松药组40例患儿术中均没有发生以上并发症,两组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术后发生喉头水肿和气管痉挛等引起的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发生率高于肌松药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气管异物取出术中使用肌松药,可减少气管痉挛和屏气引起的低氧血症,还可以减少因患儿术中挣扎和呛咳引起的呼吸道损伤,并且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王英峰;耿智隆;刘东;汪惠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在恶性血液病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前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在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择需长期化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20例,予PICC置管术完成化疗,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做好日常护理.结果:穿刺总成功率95%,导管留置时间139~320 d;阻塞2例(10%),外周静脉炎1例(10%),穿刺部位渗血2例(10%),导管移位1例(5%),导管相关感染1例(5%).结论:PICC置管术在恶性血液病化疗中应用总体安全性好,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建红;谭智慧;丁桂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与硫酸镁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与口服25%硫酸镁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清肠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把524例结肠镜检查患者分成两组.研究组264例,检查前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照组260例,检查前口服25%硫酸镁进行肠道准备.观察两组肠道清洁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的肠道清洁有效率为97.7%,对照组为84.6%,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43).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8%,对照组为43.8%,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6).结论:与口服25%硫酸镁相比,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洁肠道有较好的效果和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厉挺;陈月红;徐春娥;强明珠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及控制源的关系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及控制源的关系,为预防护士职业倦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杭州市(富阳及周边县市)6所综合性医院150名手术室护士,使用护士职业倦怠调查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对其进行测试.结果: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中情绪枯竭得分为26.31±10.47,个人成就感得分为29.18±8.64,去人格化倾向得分为7.64±5.28.不同国家、科室和不同级别医院之间的职业倦怠不同纬度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手术室护士的情绪枯竭与消极应对、心理控制源存在显著相关(P<0.05或P<0.01).去人格化倾向与积极应对、消极应对、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存在显著相关(P<0.05或P<0.01).个人成就感与积极应对、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心理控制源存在显著相关(P<0.05或P<0.01).结论:预防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应鼓励护士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增加社会支持和塑造良好的人格.

    作者:张玉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血管内皮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U)、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对4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组)、微量白蛋白尿组(MA组),分别测定年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hs-CRP、FMD的变化;并与10例正常对照组(NC组)比较.结果:糖尿病组较NC组的FBG、hs-CRP水平明显升高,FMD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组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NA组,FMD则进一步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表明:FMD与FBG、hs-CRP、MAu呈负相关;hs-CRP与sBP、TG、MAu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结论:伴MAU的2型糖尿病患者FDM下降比正常白蛋白尿患者更为明显,MAU能反映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受损程度,是心血管病预测的重要的指标.hs-CRP是反映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标志物,与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有关.

    作者:黄强;浦明娟;刘剑峰;陆奇伟;吴晓燕;孙杰;陈历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任意皮瓣在手外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我院自2003年5月至2007年12月,应用任意皮瓣修复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肌腱外露者27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祥明;何定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脱细胞异体组织补片修复口腔黏膜缺损16例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组织补片修复口腔黏膜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6例口腔黏膜缺损患者行脱细胞异体组织补片修复,并与同期12例行自体中厚皮片修复口腔黏膜缺损患者进行比较.结果:两种移植物均完全成活,脱细胞异体组织补片黏膜化进程快于自体皮片移植者,修复效果好,不良反应轻微.1例皮片移植病例有轻度异物感,2例颊部黏膜缺损皮片移植修复后张口轻度受限.结论:运用脱细胞异体组织补片行口腔黏膜缺损修复是一种效果好、并发症少、简单易行、值得推广的修复方法.

    作者:桂平;张兵;黄宇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配合激光治疗宫颈糜烂60例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配合激光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先以尤靖安(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1 g阴道给药,隔日1次,共10次,于月经干净3 d行激光治疗.对照组60例则仅于月经干净3 d予激光治疗.两组均于治疗后8周观察治疗情况,6个月随访观察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8周痊愈率高于对照组,6个月随访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配合激光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比单纯激光治疗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淑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C5aR在肾脏的表达及功能的研究进展

    过去认为C5aR仅在髓系细胞表达,现在发现在人和啮齿类动物的肝、肺、脑等实质器官也都有表达,而且通过与补体C5裂解片段C5a的结合在器官纤维化、急性肺损伤、组织再生等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研究发现在肾脏也有表达,本文就C5aR在肾脏的表达及其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张慧明;于永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