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脱水剂配合过伸位悬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4例

颜帮海

关键词:脱水剂, 过伸位, 悬吊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工作时间, 常见病, 总结, 强度, 临床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一种常见病,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们工作时间和强度的增加,导致该病日益增多.本院应用脱水剂配合过伸位悬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4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介绍如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麻醉对内皮素及血栓素A2分泌的影响

    内皮素(ET),是迄今为止所知的作用强、持续久的血管收缩物质,也是强的气管平滑肌收缩物质,是评价应激强度的重要指标.血栓素A2(TXA2),具有强大的血管收缩和促血小板聚集作用,其浓度的变化可影响应激反应的程度.

    作者:崔淑侠;崔永武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青蒿素作用前后K562细胞基因表达谱的改变

    目的:利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青蒿素对体外培养的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青蒿素处理K562细胞24 h后,分别提取处理组和对照组细胞的总RNA,将两组RNA纯化为mRNA,逆转录成cDNA,用Cy3和Cv5两种不同的荧光染料进行线性扩增标记,与人全基因组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青蒿素处理前后K562细胞基因表达谱的改变.结果:总共发现差异基因238个,其中上调基因136个,下调基因102个,并对其进行生物学功能分类.结论:应用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并结合Panther生物学软件分析差异表达基因,青蒿素作用K562细胞主要是通过细胞毒作用诱导细胞凋亡,而抑制细胞生长作用并不明显.

    作者:丁大鹏;马文丽;吴清华;周珏宇;危敏;郑文岭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改良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术预防胰十二指肠术后胰瘘的效果

    目的:研究改良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术预防胰十二指肠术后胰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胰肠吻合术对术后胰瘘发生率的影响.结果:40例行胰肠套入吻合术,出现并发症17例(42.5%),其中胰痿8例(20.0%).17例行改良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术,出现并发症2例(11.8%),未发生胰痿.两种术式间并发症发生率和胰瘘发生率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改良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术在预防胰瘘及减少并发症方面优于胰肠套入吻合术.

    作者:姚平;卞建民;佴永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分型研究进展

    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是引起泌尿生殖道炎症(NGU)及男女不育不孕的主要病原体,也是性传播的常见病原体,是常见的泌尿生殖寄生物,并且在性成熟女性下生殖道中的分离率非常高,约有6%~75%的成人存在无症状脲原体,而在孕妇可达80%,新生儿出生时约有15%~33%有脲原体,而性行为紊乱人群中脲原体寄居率比正常人高2倍多[1].

    作者:纪榕荣;张洪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高血压患者左室重构的影响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58例血脂正常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9例用厄贝沙坦片(150mg/d),治疗组29例用厄贝沙坦片(150mg/d)加阿托伐他汀片(10 mg/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左室重量指教(LVMI)及血压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压明显下降(P<0.05),IVST、LVPW和LVMI改善的程度更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协同降压作用,阿托伐他汀能显著改善高血压患者左室重构.

    作者:杨应军;严志娟;朱建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维拉帕米对P-糖蛋白底物罗丹明123经空肠黏膜透过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维拉帕米对肠黏膜P-糖蛋白(P-gp)的调控作用.方法:使用体外扩散池测定不同浓度维拉帕米对P-gp底物罗丹明123(R123)和荧光素钠(CF)经肠黏膜透过性的影响.R123和CF在接受室中的浓度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维拉帕米具有增加R123经吸收方向的透过性,并且减少分泌方向的渗透性.但实验浓度的维拉帕米对CF的肠道转运没有影响.结论:维拉帕米可通过对P-gp功能的抑制而用于改善受P-gp介导药物的吸收,有望提高此类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作者:姚红卫;黄蓓蓓;潘斌;解庆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改良式腹壁纵切口缝合术818例

    沙河市医院为基层医院,妇产科手术一直采用传统式腹壁纵切口缝合术,患者腹壁脂肪层相对较前增厚,多为脂肪层与皮肤层分层缝合,术后时有排异现象发生.为解决此问题,笔者在手术缝合时采用了腹壁纵切口筋膜外脂肪与皮肤全层缝合,结果发现此种改良式缝合方式,刀口对合整齐,术后无排异现象.现报告如下.

    作者:樊素平;聂菊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家系正常糖耐量一级亲属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家系正常糖耐量一级亲属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家系34个,51例正常糖耐量一级亲属为研究组(FDR组),46例无糖尿病家族史者为正常对照组(NC组).检测两组血清hs-CRP、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和血尿酸(SUA)水平.采用稳态模型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与NC组比较,FDR组的血清hs-CRP(P<0.05)、FPG(P<0.01)、FINS(P<0.01)显著增高.相关分析表明,FDR组的hs-CRP水平与FPG、兀NS和HOMA-IR相关.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SUA、甘油三酯是影响hs-CR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家系正常糖耐量一级亲属体内存在慢性炎症反应,增高的hs-CRP水平可能早期参与了2型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周泽华;汪志红;张素华;龚莉琳;况小璐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在输血医学中,输血安全是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而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又是安全输血的重要的环节,为确保临床输血安全,防止和减少溶血性输血反应和同种免疫引起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我院自2000年开展了Rh血型鉴定、并应用低离子聚凝胺技术(manual polybrene test,MPT)对供、受血者进行交叉配血;不规则抗体筛检试验及ABO、Rh等疑难血型鉴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孔祥骞;吴松远;杨作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小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老年人慢性疾病性贫血的疗效

    目的:观察小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老年人慢性疾病性贫血(ACD)的疗效.方法:对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老年科住院患者中96例确诊为ACD的患者按发病原因分成感染组和肿瘤组,再将每组分成常规组和rhEPO组,所有患者均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适当输血、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叶酸等,但rhEPO组在基础治疗上根据贫血程度的不同,应用rhEPO 3 000 U或10 000 U,皮下注射,每周2次,观察其纠正贫血、改善基础病变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感染组中rhEPO组和常规组基础Hb水平分别为(71±9)g/L和(70±10)g/L,贫血程度轻度30例、中度16例.肿瘤组中rhEPO组和常规组基础Hb水平分别为(72±9)g/L和(71±9)g/L,贫血程度轻度29例、中度18例、重度3例.治疗2周后所有患者Hb水平呈持续稳步上升趋势,感染和肿瘤组Hb分别为(83 ±11)g/L和(75 ±12)g/L;至8周时感染组中的rhEPO组和常规组Hb分别上升至(121 ±11)g/L和(100 ±9)g/L.肿瘤组Hb分别上升至(106±11)g/L和(92±9)g/L),两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但肿瘤组较感染组Hb水平增长速度慢.结论:根据患者贫血程度,应用不同小剂量rhEPO能平稳有效纠正老年人ACD,且安全耐受性好.并发症的治疗对纠正ACD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作者:黄方;朱小蔚;钱晓明;姚兵;万文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运动疗法结合封闭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结合封闭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60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单纯运动疗法组(单纯组)和运动疗法结合封闭治疗结合组(结合组).两组均行运动疗法,结合组在运动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封闭疗法,于治疗4周后对患者肩关节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即VAS法)、肩关节活动度(屈曲方向)、上肢运动功能(简化Fugl-Meyer)进行评定.结果:结合组患者肩关节的疼痛、关节活动度和运动功能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1),与单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运动疗法结合封闭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的肩手综合征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钟陶;唐秀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三种气管插管方式对颈椎伸屈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一种安全可行及易于推广的气管插管方式.方法:选择需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60例,ASA Ⅰ~Ⅱ级,无明显困难气管插管指征,以不同的气管插管方式分为3组.A组直视喉镜插管,B组经喉罩插管,C组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插管.常规诱导后插管,分别记录并计算3组插管时颈椎伸屈度的改变、一次插管的成功率、插管所需的操作时间.结果:3组插管时颈椎伸屈度的改变,A组为(3.8±1.2)°,C组为(4.4±4.0)°,而B组大为(5.2±2-3)°,但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一次插管成功率分别为100%、93%,而B组的成功率仅73%,A、C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插管所需的操作时间分别为,A组(0.5±0.06)min,B组(3.3±1.50)min,C组(2.9±1.20)min,B、C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种气管插管方式均可安全地用于颈椎病患者和颈髓损伤或潜在损伤的患者.

    作者:李快春;张旭彤;徐旭仲;余微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经方乌头汤配合电脑中频导人穴位治疗膝骨关节炎

    目的:探讨经方鸟头汤通过电脑中频导入穴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运用经方乌头汤通过电脑中频导入穴位治疗119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与外用扶他林乳胶的对照组115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0例,显效65例,有效36例,总有效率达93.3%;对照组临床治愈5例,显效46例,有效52例,总有效率达89.6%.结论:经方乌头汤电脑中频导入穴位治疗膝骨关节炎有较理想的疗效,具有简便价廉、作用迅速、毒副作用少等优点,适宜推广应用.

    作者:郑倩仪;陈伯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对心肺转流患者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心肺转流(CPB)中对全身性血管内皮细胞(VEC)急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5例心血管择期手术(瓣膜置换术)患者分为A组(芬太尼总量30μg/kg)、B组(芬太尼总量60μg/kg)和C组(舒芬太尼总量10μg/kg).分别于术前、CPB前、CPB后30 min、停CPB、手术结束、术后1 d和术后3 d采血动态监测两组患者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变化.结果:3组患者血浆sTM和vWF在CPB开始至术后1 d均增高.B、C组CPB开始至术后3 d的所有指标均低于A组.结论:CPB可导致全身性VEC的急性损伤,较大剂量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均可以减轻CPB导致的VEC急性损伤.

    作者:沈新强;龚园;陈春;孙德海;朱耀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容许性高碳酸血症对胸腔镜手术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目的:研究容许性高碳酸血症对胸腔镜手术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择期在全麻插管下行胸腔镜下肺大泡结扎术患者40例.ASA Ⅰ~Ⅲ级,分为对照组(C组,n=20)及高碳酸血症组(H组,n=20),依据Omeda麻醉气体监测仪监测的PETCO2数据,调控每分钟通气量.使C组PETCO2≤45 mmHg,H组PETCO2则维持在50~55 mmHg之间.观察记录麻醉后仰卧位双肺通气(T1)、侧卧位单肺通气后15 min(T2)、单肺通气后30 min(T3)、术后2 h(T4)、术后6 h(T5)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抽取动脉血5 mL行血气分析及TNF-α测定,观察术毕的恢复情况(拔管时间、睁眼时间、正确回答时间).结果:两组组内各时点与其相应的T1时点比较血浆TNF-α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且两组均在T3时点达到高值,然后逐渐降低,但到T5时点仍然显著高于T1时点(P<0.05);两组组间比较,除T1时点外,其他各时点的血浆TNF-αd浓度C组均显著高于H组(P<0.05).结论:容许性高碳酸血症能抑制胸腔镜手术患者血浆TNF-α的产生,对肺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文捷;李玉成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手法整复配合石膏夹过伸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笔者以手法整复石膏夹过伸位固定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41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忠梅;李忠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贝那普利预防甘露醇所致急性肾损害的疗效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预防甘露醇所致急性肾损害的疗效.方法:以80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Ⅰ组)40例,在应用甘露醇同时予硝苯地平控制血压;研究组(Ⅱ组)40例,在应用甘露醇同时予贝那普利控制血压.两组降压药物均持续用药,分别观察使用甘露醇7 d、停用甘露醇时及停用甘露醇2周后两组肾功能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干预治疗7 d时及停用甘露醇2周后Ⅱ组的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白蛋白明显低于Ⅰ组(P<0.05);停用甘露醇时,Ⅱ组的尿β2-MG、尿白蛋白、血清尿素氮、血肌酐水平明显低于Ⅰ组(P<0.05).结论:贝那普利对甘露醇所致急性肾损害有预防或减轻作用.

    作者:金泉华;张洪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腹腔镜探查不孕症90例

    目的:应用腹腔镜诊断技术探讨不孕症的病因,评价腹腔镜对不孕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腹腔镜对90例不孕症妇女的盆腔疾病和不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腹腔镜检查发现盆腔器质性病变84例,检查阳性率为93%.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多囊卵巢是引起不孕的主要盆腔疾病,分别占52%、14%和10%.结论:腹腔镜手术对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等盆腔疾病所致输卵管扭曲、阻塞、粘连导致输卵管因素和卵巢因素的不孕症诊断治疗有重要价值,对不明原因的不孕症应尽早行腹腔镜手术,以明确诊断.

    作者:朱惠清;陆桂玲;廖金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促排卵联合减肥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

    目的:观察促排卵联合减肥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效果.方法:将60例肥胖型PCOS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克罗米酚促排卵治疗,治疗组加用减肥疗法,观察其基础体温、血清孕酮及睾酮变化,了解排卵及受孕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BMI明显下降(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睾丸酮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基础体温双相反应(24例)高于对照组(16例),黄体中期血清孕酮水平≥15.9 nmol/L(26例)高于对照组(17例),受孕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减肥可促进肥胖型PCOS排卵疗效,增加受孕率.

    作者:杜文君;刘郑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脊柱手术患者肝肾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脊柱手术患者肝肾功能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40例择期脊柱手术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术前1d、术后第1、2、3天给予乌司他丁1 600 U/(kg·次),加入1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天2次,手术日于术中一次性给予乌司他丁20 U,用法同上;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两组患者于术前1 d、术后第1、3、5天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肌酐(Scr)、尿素氮(BUN)、IL-6、IL-8和TNF-α.结果:两组术后第1、3天ALT和AST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但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升高程度明显较低(P<0.05).两组术后Scr、BUN较术前均有升高,但升高幅度治疗组较对照组要低,治疗组恢复较对照组快(P<0.05).两组术后第1、3天IL-6和IL-8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治疗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TNF-α较术前均有升高,但治疗组恢复较快,术后第3天已经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对照组术后第5天仍未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结论:脊柱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患者的肝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能调节细胞因子IL-6、IL-8和TNF-α的水平.

    作者:楼兆恒;吴志广;姚成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