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罗伊适应模式在肺癌伴胸腔积液患者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引流期间的应用

魏莉;田莉

关键词:肺肿瘤, 胸腔积液, 罗伊适应模式, 中心静脉导管, 胸腔引流
摘要:目的:了解罗伊适应模式在肺癌伴胸腔积液患者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引流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罗伊适应模式对76例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引流的肺癌患者寻找常见的各种刺激源,并采取护理措施,以控制刺激强度,扩大怠者的适应性.结果:76例患者的终行为能适应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引流,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罗伊适应模式能指导护士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影响患者的刺激因素,采取合适护理措施,维持患者的良好状态.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性激素的心血管效益及他汀类药物对性激素的影响

    目前从多个临床试验及指南中证实,他汀类药物在防治心血管疾病中的降脂地位已得到公认,降低血浆胆固醇可有效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而性激素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作者:陈伟宏;向定成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在胎儿生长受限体内的表达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在胎儿生长受限(FGR)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正常足月妊娠孕妇(正常足月妊娠组)及FGR患者(FGR组)的胎盘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VEGF、SDF-1表达水平.并同时检测相应孕妇体内血清VEGF、SDF-1浓度.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正常足月妊娠组和FGR组胎盘组织滋养细胞中均有VEGF和SDF-1表达,VEGF、SDF-1的表达强度依次为0.25±0.00、0.20 ±0.00及0.21 ±0.00、0.13 ±0.00.正常足月妊娠组和FGR组孕妇血清中SDF-1、VEGF浓度水平依次为(289.12±30.41)、(120.53 ±32.58)和(524.07 ±43.51)、(257.46 ±40.51)pg/mL,显示正常足月妊娠组孕妇胎盘组织VEGF、SDF-1表达强度和体内VEGF、SDF-1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FGR组.结论:SDF-1及VEGF在维持正常妊娠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当 SDF-1及VEGF表达水平异常,可能出现FGR等病理妊娠情况.

    作者:郭利;钟少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6例诊治分析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风心二狭)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当两者合并时更易漏诊、误诊而延误治疗,本文回顾分析16例风心二狭合并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总结对本病的诊断和治疗体会,以减少漏误诊.

    作者:吴玉付;李醒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微创内固定系统接骨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19例

    目的: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接骨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优点、适应证及体会.方法:胫骨平台骨折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25~68岁.致伤原因中交通事故伤10例,重物压砸伤5例,意外跌倒伤2例及高处坠落伤2例.其中2例为开放性骨折,17例为闭合性骨折.1例合并同侧胫骨干骨折,1例合并单纯半月板损伤,1例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2例合并侧副韧带损伤.胫骨平台骨折按Schatzker分类Ⅰ法为型3例、Ⅱ型5例、Ⅲ型4例、Ⅳ型5例、Ⅴ~Ⅵ型2例,均应用LlSS接骨板治疗.术中植骨2例,术后早期应用持续被动运动和指导主动功能锻炼.结果:19例全部随访,时间为4~30个月,平均15个月,18例术后X线片复查骨折对位对线良好,1例术后出现胫骨外侧髁变形、关节面不平整,负重时有弹响及疼痛.膝关节功能按Merchan等评分标准为优10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4%.结论:LISS接骨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有手术创伤小、固定牢靠、术后恢复和骨折愈合快、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的优点,是一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内固定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杰峰;刘永青;苟中坤;赖西铭;陈灿球;林序文;何启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院内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院内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下呼吸道感染139例,菌株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洋葱伯克霍尔德茵对多种抗茵药物耐药,仅复方新诺明、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5.8%、15.4%、16.5%、18.4%、24.5%、27.0%.结论: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茵高度耐药,治疗上应根据药敏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石娜;徐卫;薛利霞;舒雪芹;温鸿;陈永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血C-反应蛋白水平与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内分泌特点的关系

    目的:了解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临床内分泌特点的关系.方法:应用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对64例PCOS和20例因输卵管性不孕妇女进行性激素、体重指数、血清胰岛素、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血清CRY水平进行检测.结果:PCOS组患者CRP、血中胆固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COS组患者冠心病指数低于对照组;26.19%的PCOS患者CRP水平>3 mg/dL,而对照组仅有7.12%.当CRP>3 mg/dL时与肥胖存在明显相关性,特别是当体重指数超过30时相关性更明显,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PCOS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升高,而且与肥胖、雄激素、胰岛素抵抗均有相关性,但与肥胖关系更密切,说明肥胖的PCOS患者可能更易患心血管疾病.

    作者:罗晓燕;王蕊;李春霞;魏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复合维生素B足三里穴位注射用于小儿秋季腹泻止泻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复合维生素B(VitBco)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止泻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将166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64例,两组均采用抗病毒、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对症处理,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配合VitBco足三里穴位注射,观察两组用药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结果:观察组重度脱水患儿止泻总有效率为71.4%、中度脱水患儿止泻总有效率为95.0%、轻度脱水患儿止泻总有效率为100%,而对照组重度脱水患儿止泻总有效率为37.5%、中度脱水患儿止泻总有效率为60%、轻度脱水患儿止泻总有效率为77.8%.观察组止泻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VitBco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小儿秋季腹泻能显著缩短病程并改善患儿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梁惠仪;戴怡蘅;曾美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肝穿刺术的护理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临床根治重型β-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的唯一方法,但移植效果很大程度上受术前患儿体内铁负荷水平、肝肿大和肝纤维化等情况影响[1].

    作者:李美花;陈柳娟;黄丽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新生儿甲亢2例

    例1 患儿男,15 d,因易哭闹10 d入院.该息儿系G1P1,足月顺产,人工喂养,出生体重2.4kg,阿氏评分8分.生后第5天开始易哭闹,奶量每次60~100mL,每2小时左右一次,大便每天20次左右.

    作者:王开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合并高血压的炎症机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是一种常见病,在中年人群男性的发病率为4%~9%,女性为1%~2%,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近年来许多证据表明OSAS患者的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上升,OSAS是高血压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刘志;李东宝;华琦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大黄早期辅助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

    目的:观察大黄旱期辅助持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19例SAP患者接受持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辅以大黄浸液胃管注入,治疗3 d,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测定血浆TNF-α、IL-6及内毒素的含量,治疗前后予APACHE Ⅱ评分.结果:治疗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胃肠功能较早恢复;治疗后APACHE Ⅱ评分、血浆TNF-α、IL-6含量明显降低,同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内毒素的含量也明显降低.结论:大黄早期联合应用血液滤过能大量清除血浆细胞因子,阻止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较好地改善胃肠功能,防止肠道细菌移位,降低SAP患者内毒素血症及继发性肠源性感染的几率,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邹忠东;王烈;姜胜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脊柱手术患者肝肾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脊柱手术患者肝肾功能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40例择期脊柱手术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术前1d、术后第1、2、3天给予乌司他丁1 600 U/(kg·次),加入1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天2次,手术日于术中一次性给予乌司他丁20 U,用法同上;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两组患者于术前1 d、术后第1、3、5天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肌酐(Scr)、尿素氮(BUN)、IL-6、IL-8和TNF-α.结果:两组术后第1、3天ALT和AST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但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升高程度明显较低(P<0.05).两组术后Scr、BUN较术前均有升高,但升高幅度治疗组较对照组要低,治疗组恢复较对照组快(P<0.05).两组术后第1、3天IL-6和IL-8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治疗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TNF-α较术前均有升高,但治疗组恢复较快,术后第3天已经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对照组术后第5天仍未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结论:脊柱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患者的肝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能调节细胞因子IL-6、IL-8和TNF-α的水平.

    作者:楼兆恒;吴志广;姚成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踝臂指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踝臂指数(ABI)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2例冠状动脉造影的惠者,依据冠脉造影的结果分为冠心病(CHD)组和对照组,CHD组根据冠脉病变的程度分为单支、双支、严重病变组.所有惠者在冠脉造影前应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测定仪测定ABI.结果:CHD组ABI明显低于对照组(1.03±0.11 vs 1.11±0.10,P<0.05).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析中ABI在严重病变组(1.01±0.13)和双支病变组(1.03±0.09)明显低于对照组(1.11±0.1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ABI在严重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1.06±0.08)之间,单支病变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冠状动脉造影入选患者的Gensini评分与ABI呈负相关(r=-0.355 7,P<0.001).在控制了吸烟、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等多种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后,这种负相关性仍然存在(r=-0.324 8,P<0.01).结论:ABI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作者:杜丽根;邱健;阮云军;董凤英;张园;洪长江;马骏;徐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热性惊厥患儿血清S-100蛋白及髓鞘碱性蛋白的变化

    目的:检测热性惊厥(FS)患儿血清S-100蛋白、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的变化,寻找反映FS惠儿脑损伤的生化指标.方法: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并FS患儿63例为病例组,其中单纯性热性惊厥(SFS)组45例,复杂性热性惊厥(CFS)组18例.选择2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ELSA法作血清S-00β和MBP蛋白定量测定.结果:FS组血清S-100β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血清中MBP含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CFS组血清MBP含量显著高于SFS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FS组血清中S-100β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FS发作时可能存在神经元损害.CFS组较SFS组MBP升高更为显著,表明CFS患儿中枢神经系统髓鞘损伤更明显.

    作者:严健;徐淑娟;陈遂;段荣;柯江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容许性高碳酸血症对胸腔镜手术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目的:研究容许性高碳酸血症对胸腔镜手术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择期在全麻插管下行胸腔镜下肺大泡结扎术患者40例.ASA Ⅰ~Ⅲ级,分为对照组(C组,n=20)及高碳酸血症组(H组,n=20),依据Omeda麻醉气体监测仪监测的PETCO2数据,调控每分钟通气量.使C组PETCO2≤45 mmHg,H组PETCO2则维持在50~55 mmHg之间.观察记录麻醉后仰卧位双肺通气(T1)、侧卧位单肺通气后15 min(T2)、单肺通气后30 min(T3)、术后2 h(T4)、术后6 h(T5)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抽取动脉血5 mL行血气分析及TNF-α测定,观察术毕的恢复情况(拔管时间、睁眼时间、正确回答时间).结果:两组组内各时点与其相应的T1时点比较血浆TNF-α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且两组均在T3时点达到高值,然后逐渐降低,但到T5时点仍然显著高于T1时点(P<0.05);两组组间比较,除T1时点外,其他各时点的血浆TNF-αd浓度C组均显著高于H组(P<0.05).结论:容许性高碳酸血症能抑制胸腔镜手术患者血浆TNF-α的产生,对肺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文捷;李玉成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研究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基因组DNA甲基化的水平.探讨其在SLE发病中的意义.方法:抽提SLE患者和正常人DNA,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检测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结果:SLE组DNA甲基化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活动组及SLE稳定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P=0.008),而SLE活动组与稳定组之间甲基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2);SLE患者DNA甲基化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抗核小体抗体、抗C1q抗体、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C3、C4无相关性.结论:SLE患者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降低.

    作者:张敏;汪国生;陈伟;汪云敏;李向培;阚明;何晓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家系正常糖耐量一级亲属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家系正常糖耐量一级亲属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家系34个,51例正常糖耐量一级亲属为研究组(FDR组),46例无糖尿病家族史者为正常对照组(NC组).检测两组血清hs-CRP、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和血尿酸(SUA)水平.采用稳态模型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与NC组比较,FDR组的血清hs-CRP(P<0.05)、FPG(P<0.01)、FINS(P<0.01)显著增高.相关分析表明,FDR组的hs-CRP水平与FPG、兀NS和HOMA-IR相关.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SUA、甘油三酯是影响hs-CR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家系正常糖耐量一级亲属体内存在慢性炎症反应,增高的hs-CRP水平可能早期参与了2型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周泽华;汪志红;张素华;龚莉琳;况小璐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经方乌头汤配合电脑中频导人穴位治疗膝骨关节炎

    目的:探讨经方鸟头汤通过电脑中频导入穴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运用经方乌头汤通过电脑中频导入穴位治疗119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与外用扶他林乳胶的对照组115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0例,显效65例,有效36例,总有效率达93.3%;对照组临床治愈5例,显效46例,有效52例,总有效率达89.6%.结论:经方乌头汤电脑中频导入穴位治疗膝骨关节炎有较理想的疗效,具有简便价廉、作用迅速、毒副作用少等优点,适宜推广应用.

    作者:郑倩仪;陈伯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牛磺胆酸钠诱导猪急性重症胰腺炎后胰源性激素和皮质醇的变化

    目的:观察牛磺胆酸钠诱导猪急性重症胰腺炎(ASP)对血浆胰源性激素和皮质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健康白种猪11头,体重16~22kg,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n=5)和ASP组(n=6).在无菌条件下,向胰总管内注入1 mL/kg 5%牛磺胆酸钠(内含8 000~10 000 BAEE单位胰蛋白酶/mL,pH 7.6)诱导ASP.分别于ASP诱导前30 min,ASP诱导后3、6、12、24、48、72 h取血,以测定血浆淀粉酶、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皮质醇水平.结果:牛磺胆酸钠诱导猪ASP后3 h,血浆淀粉酶就出现非常明显的上升,至ASP诱导后24 h达峰值,ASP后48、72 h仍维持在很高水平,ASP诱导后各时点与Sham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血浆胰岛素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ASP后6 h即达峰值,但随后急剧下降,趋向于零释放.血浆胰高血糖素呈先下降后升高的变化.血浆皮质醇在ASP后呈双峰样升高,ASP后3 h即达峰值,随后逐渐下降,至AsP后24 h降至(142±21)pmol/L,ASP后48 h出现第二高峰,ASP后72 h趋于恢复,但仍明显高于ASP诱导前30min水平(P<0.05).血浆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皮质醇与血浆淀粉酶呈同步改变.但可间接提示牛磺胆酸钠和胰蛋白酶诱导猪ASP后胰腺损害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严重程度.结论:经胰总管逆行注入牛磺胆酸钠+胰蛋白酶诱导的猪ASP模型中,除了血浆淀粉酶持续升高外,胰源性激素和皮质醇也出现明显的异常.胰源性激素和皮质醇的变化可间接反映牛磺胆酸钠和胰蛋白酶诱导猪ASP后胰腺损害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严重程度.

    作者:王泓;屠伟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HBsAg转阴5例

    异基因骨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BMT/PBSCT)后,受体经历了免疫功能极度抑制及免疫重建的过程,其体内携带的乙型肝炎病毒(HBV)的自然病程及相应的乙肝特异性免疫力随之发生变化.

    作者:庞缨;冯莹;陈瑞贞;华佳叶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