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流行性出血热并发心脏损害143例心电图分析

胡志贤

关键词:
摘要: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率高,病情复杂,是多脏器损害性疾病.多数病例可出现心电图改变,现将流行性出血热并发心脏损害的病理基础及临床经过报告如下.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期脊柱骨折的整体护理体会

    我院于2002年收治了1例妊娠5个月多段脊柱骨折并脱位的患者,经行颅骨牵引术和积极采取整体护理,取得满意疗效,孕妇出院2个月后顺产一个健康男婴,现将整体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爱青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餐后2h血糖与脑梗塞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为探讨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糖尿病在其中的发病率,我们对空腹血糖(FBG)6.5~7.0mmol/L的53例脑梗塞患者进行餐后2h血糖(2hPG)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杰;付小丽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术中微波快速病理制片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术中微波快速病理制片为确诊术中组织肿瘤的良恶性及病变性质,指导手术切除范围.方法将术中送检标本取材后,固定、脱水、浸蜡、染色在微波内进行快速制片.结果 1075例送检标本采用术中微波快速病理制片,20min内完成制片过程,切片完整无皱,染色对比度好.组织收缩小,细胞结构清晰,完全达到诊断要求.结论术中微波快速病理制片,切片完整,结构清晰,对小组织、富于脂肪或胶原纤维较多的组织,能弥补冰冻切片的不足.

    作者:袁怀志;陈红梅;陈显章;蒋绍仟;彭明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美蓝蓝染法在急诊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中正确判断胆囊管、胆总管的解剖部位,减少手术误伤.方法将同期、同样体重的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52例),术中采用美蓝注射法,行胆囊穿刺造影,使胆囊、胆囊管和胆总管颜色蓝染.对照组(130例),常规胆囊切除术,未行胆囊造影术.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50±10)min、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方式选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胆囊切除术中行美蓝蓝染法是一种较直观的显影技术,可帮助术者在胆囊切除术中正确判断Calot三角解剖结构,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陆昌友;李钺;刘长安;梅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解脲脲原体与人型支原体同时感染的药敏分析

    目的测定泌尿生殖道标本中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同时感染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用法国生物梅里埃生产的支原体IST试剂盒对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药敏检测表明解脲脲原体与人型支原体同时感染与一种支原体感染的耐药率明显不同,特别是红霉素和氧氟沙星差异大.结论解脲脲原体与人型支原体同时感染时耐药现象比较严重,治疗时宜首选强力霉素.

    作者:冯学华;王爱玲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气胸引流切口皮下气肿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气胸引流切口皮下气肿临床上并不罕见,根据我院1999年5月~2003年6月,不完全资料统计,近3年来,98例气胸引流患者中就有9例,占全部病例9.2%.

    作者:孙红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恶性胸水33例腔内化疗结果观察

    近年来许多临床上有用的抗癌药已应用于胸腔内局部化疗,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我们分别选用3种抗癌药,随机注入胸腔内治疗恶性胸水33例,观察疗效及其毒副反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艳;李诗国;陈锡林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儿童医院门诊疾病构成比分析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儿童专科医院.拥有500张床位,门诊设有内科、外科、皮肤科、儿保科、中医科、心理科、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激光科等10余个科室和20余个专业,年门诊量超过50万.我院收治病人及病种多,通过对门诊疾病构成比分析可以反映相应时段内重庆地区儿童医疗保健需求的变化.故对我院1998~2000年门诊疾病前十位的构成情况进行了研究,以指导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为新世纪儿童医院加强其建设提供依据.

    作者:黄舒;黄孝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YAG激光治疗141例泪道阻塞致泪溢原因分析

    流泪是一种生理现象.泪液的不断分泌和排泄终生应维持平衡,以完成其特定的生理功能.泪液除生理需要外,还受精神、反射和跨跃性因素的影响,超出生理需要的分泌或排泄管阻滞,势必造成泪液溢出睑裂称为泪溢.本文讨论的重点是单纯性泪溢(即排除病理性泪溢)和141例用YAG激光治疗并通过临床检查结合泪器的解剖,分析泪溢形成的原因,我科自1998年12月至今共积累141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娟;朱健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双黄连与病毒唑注射液治疗流行性感冒效果观察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由甲、乙、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具有高度传染性.流感病毒极易变异,人群对变异后的病毒株缺乏免疫能力,如不及时控制,极易引起流行.学校是人群集中场所,在冬春季是常见的流行病之一.我门诊部自1998年2月~2001年1月对本校患流感较重病例采用双黄连、病毒唑注射液联合用药和病毒唑注射液静滴治疗进行了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兆田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心衰患者568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568例心衰患者进行病因分析,心功能分级及药物治疗.方法收集1999~2001年住院并确诊为慢性心衰患者568例,将病因分析、心功能分级及药物治疗进行比较.结果慢性心衰病因前四位为: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高心病,住院患者心功能以Ⅲ~Ⅳ级为主,药物以强心(地高辛、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利尿、扩血管为主,ACEI、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呈上升趋势.结论慢性心衰形成与生活方式、医疗水平、生活水平密切相关,慢性心衰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关键是掌握好正确的使用方法、适应证和禁忌证.

    作者:平祥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人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研究现状

    人卵母细胞在胚胎第8周时就开始了第一次减数分裂,出生时初级卵母细胞已经过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处于前期和中期之间的静止期(核网期),并长期停留在此阶段,直至青春期在适当的激素环境下,引发原来静止的减数分裂重新恢复,才开始分批分期完成第一次减数分裂,产生成熟的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此过程称为卵母细胞成熟.1935年,Pincus和Enzman[1]观察到将兔卵母细胞从卵泡中移出后,卵母细胞可在体外自发地排出第一极体,生殖工程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In-vitro Maturation,IVM)培养.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是指将GV期或GV前期的卵母细胞在体外培养,达到次级卵母细胞(MⅡ),能够正常受精、发育和着床,包括完整的卵泡培养[2]和单纯的卵丘复合体培养.目前应用于辅助生殖技术的主要限于后者.严格意义上的IVM是从未经促排卵刺激的卵巢取得的卵子在体外成熟.

    作者:李蓉;汤惠茹;蔡志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乳癖克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观察

    乳腺增生是已婚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占成年女性的30%~50%.到目前为止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本院保健部自2002年4月~2003年5月应用珠海妇女儿童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乳癖克治疗乳腺增生,现将治疗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陈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心理应激对糖尿病患者脂类代谢的影响及分析

    糖尿病(DM)是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同时又是一种心身疾病.当今,关于精神心理因素在其发生、发展及转归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重视,作者对488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心理应激情况下的脂代谢指标进行了分析对比.

    作者:常玉玲;曹士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296例救治体会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死亡率高.如抢救正确及时可提高成功率,降低死亡率且不留后遗症.本文对近12年(1990~2001年)我院内科中毒急救中心收治的296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治疗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姚开建;朱洁;纪云兴;刘景山;王文华;张爱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三种不同方法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减轻人工流产痛苦.方法仕泰栓肛塞;异丙酚静脉注射;仕泰栓肛塞联合异丙酚静脉注射三种方法用于人工流产.结果仕泰栓肛塞宫颈扩张明显优于异丙酚静脉注射(P<0.01),异丙酚静脉注射镇痛及减少人流综合征明显优于仕泰栓肛塞(P<0.01).结论仕泰栓肛塞扩张宫颈效果好,异丙酚静脉注射镇痛及减少人流综合征效果好,两者合用手术效果佳.

    作者:刘世舜;罗梅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保定市区小儿流感就诊分析及重视预防的对策

    目的探讨保定市区2000~2001年小儿流感的流行,发病及就医情况,为高度重视预防流感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将2000~2001年流感高峰期间0~14周岁2684例小儿就医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高峰期流感1457例,患病率54.28%,男童患病率56.20%高于女童51.89%,城镇56.47%,高于农村的38.13%.住院流感病例分别占就诊人数的8.31%和住院人数的48.03%,平均住院天数3.88天,并发症3.22%,疫苗接种率7.64%,随年龄增长接种率下降,农村低于城镇.结论流感高峰期保定市区的高患病率导致高就医率,高就医率导致高医疗费用,因此,重视预防流感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调查旨在提高全社会对小儿流感的群防群控.

    作者:贾文玉;陈利东;杨进;李占良;赵琳;魏元良;张嘉庆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胃肠道脂肪瘤13例临床病理分析

    胃肠道脂肪瘤为胃肠道一种较少见的良性肿瘤.因其无特殊的临床表现,术前误诊率较高.现报告本院1981~2002年诊断的胃肠道脂肪瘤13例(其中外院送检4例),并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刘宇飞;朱忠尧;陈路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急性白血病患儿sIL-3和sEPO的检测与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血清白介素-3(sIL-3)、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sEPO)水平的变化及其在白血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sIL-3,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sEPO.结果 (1)sIL-3:ALL初治组为(195.83±108.25)pg/ml,AML初治组为(503.18±193.01)pg/ml,正常对照组为(192.50±93.25)pg/ml.ALL初治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ML初治组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和ALL初治组(P<0.01);4周化疗骨髓完全缓解组ALL为(184.64±75.92)pg/ml,与初治组无差别(P>0.05).骨髓完全缓解组AML为(441.25±54.52)pg/ml,与初治组无差别(P>0.05);ALL长期缓解组为(175.77±91.56)pg/ml,与4周缓解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2)sFPO:初治组ALL(24例)为(42.47±26.47)mIU/ml,AML(11例)为(24.30±13.06)mIU/ml,正常对照组为(10.33±2.62)mIU/ml.ALL、A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ALL显著高于AML(P<0.05);4周化疗骨髓完全缓解组ALL(14例)为(22.59±13.33)mIU/ml,AML(5例)为(22.85±12.66)mIU/ml,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LL组低于初治时水平(P<0.05),AML与初治时无差异(P>0.05);长期缓解组ALL(13例)为(12.77±4.33)mIU/ml,低于第四周缓解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sEPO与血红蛋白(Hb)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n=54,不包括长期缓解组).(3)sIL-3和sEPO之间及两者与骨髓红细胞计数无显著相关关系.结论 sIL-3很可能参与了AML的发病过程,ALL的发病不是通过sIL-3水平增高导致的;小儿急性白血病时EPO生成和代偿正常,白血病贫血不是EPO缺乏导致;IL-3对EPO生成无显著影响.因而急性白血病患儿使用sIL-3时一定要慎重,而使用EPO治疗效果可能有限.

    作者:赵晓晴;刘玉峰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子宫肌瘤手术的护理体会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目前认为此病是因雌激素长期刺激,使子宫肌细胞增生肥大,肌层变厚,子宫增大而形成[1].好发年龄30~50岁,以40~50岁多见.主要症状以阴道不规则出血,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腹部包块,压迫症状为多见.现将2000年3月~2002年1月我院妇产科病区的100例子宫肌瘤进行手术治疗、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任立新;冯俊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