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灵美;蔡季平
目的:观察真皮多能干细胞对皮肤创面神经修复的影响.方法:培养人真皮多能干细胞,以血浆为法载体构建移植物;60只裸鼠背部制作皮肤缺损创面,随机分为干细胞移植组(A组)、单纯血浆支架组(B组)和空白组(C组),记录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后第1、2、4、8周取材,免疫荧光检测表皮下及真皮层PGP9.5的表达,以此反映皮肤神经再生情况.结果:A组、B组、C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16±1.5)d、(19±2.0)d、(20±1.5)d;A组愈合时间早于B、C组(P<0.05).A组创面愈合后第1、2周表皮下及真皮层PGP9.5荧光密度高于B、C组(P<0.01);B组第2周真皮层和第4周表皮下PGP9.5荧光密度高于C组(P<0.05).结论:人真皮多能干细胞复合血浆移植后,在加快皮肤创面愈合的同时可促进神经修复.
作者:柯昌能;郭小宝;唐世杰;易先锋;朱镇森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比较Univent导管和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lumen endotracheal tube,DLT)在择期胸外科手术中用于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胸外科手术患者72例,术中均需行OLV,随机分为两组:Univent组(U组)和DLT组(D组).观察并记录:(1)完成插管和定位时间;(2)术中导管移位次数;(3)肺塌陷质量;(4)OLV期间气道峰压增加率;(5)气道损伤评分;(6)术后咽喉疼痛、声音嘶哑发生率.结果:两组间在完成插管和定位时间、术中导管移动次数及肺塌陷质量上无显著差异:D组单肺通气期间的气道峰压值增加率明显高于U组(P<0.05);U组气道损伤评分和术后咽喉疼痛、声音嘶哑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P<0.05).结论:Univent导管用于OLV时效果确切,与DLT相比可明显减少气遗损伤,降低术后咽喉疼痛、声音嘶哑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麻醉满意度.
作者:蒋京京;宋哲明;孙彭龄;何星颖;朱秋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总结小儿泪道阻塞行泪道冲洗和探通术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1000例泪道阻塞的患儿行泪道冲洗和探通的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000例惠儿采用挤压按摩泪囊法治疗无效,行泪道冲洗和探通后均治愈,经复诊患儿无流泪,无溢脓性分泌物等临床表现.结论: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泪道冲洗和探通技术,提高操作技巧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作者:刘建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斯皮仁诺配合阴道冲洗治疗分娩期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疗效,探讨其可行性及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住院分娩的孕妇.入院检查诊断为外阴阴道念珠菌感染者60例,其中30例接受治疗,用碘伏原液冲洗外阴阴道,已破膜者用无菌碘伏纱块擦洗阴道,共2~4次,产后即服斯皮仁诺每次2片,每天2次,共2 d,产后3 d禁哺乳,同期设30例产前不做外阴阴道冲洗,产后口服斯皮仁诺每次2片,每天2次,共2 d为对照组进行比较.两组病例顺产者均按常规口服头孢克洛0.25 g每天2次连用3 d,剖宫产病例静脉滴注头孢拉定4 g每天1次连用5 d,两组病例产后常规外阴抹洗,产后42 d回院复查白带外观无异常,念珠菌阴性为治愈标准.结果:观察组治愈30例,治愈率为100%,无伤口感粢及产褥感染;对照组治愈21例,治愈率为70%,其中会阴伤口感染3例,剖宫产术后伤口感染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斯皮仁诺配合阴道冲洗治疗分娩期念珠菌病疗效确切,同时能够预防伤口感染.
作者:邓桂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比较怡诺思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0例抑郁症患者分为怡诺思组帕罗西汀组,治疗6周.治疗前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怡诺思组有效率86.6%.帕罗西汀组有效率80%,两组疗效相仿.但在治疗2周末时,怡诺思组HAMD减分率下降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怡诺思和帕罗西汀抗抑郁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
作者:符慧;林春湖;林怀洁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对重度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42例重度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15例加用无创通气(无创通气组),27例加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有创通气组),比较治疗前后病情改善情况和血气分析结果.结果:42例中38例患者机械通气后病情好转,呼吸频率、心率明显减慢,PO<,2>、PCO<,2>、SpO<,2>明显改善,平均动脉压和pH值恢复正常,有创通气组对频率、心率、PO<,2>的改善较无创通气组显著.结论:机械通气可明显改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病情和血气分析结果,可作为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并根据病情及治疗时机选择恰当的通气方式.
作者:陈玮;翁金龙;曹卫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分离培养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fetus mesenchymal stem cells,fMSCs),分析其基本的生物学特征,如形态特征、增殖特性、细胞表型和多向分化潜能以及核型分析等,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胎儿骨髓MSCs,在相同条件下分别考察各代细胞形态、生长、表面标记的变化情况,并进行不同生长时期的核型分析、细胞周期检测等.结果:在扩增过程中,MSCs的增殖能力随着代数增加而降低.在扩增至第3代时,MSCs表现出较高的纯度,表达CD29、CD44、CD105、CD166,不表达CD34、CD45.10代之前核型未发生变异,仍具成骨成脂分化能力,细胞周期分析显示其仍具有干细胞特性.结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10代以前的细胞生长性状稳定,可作为组织工程等临床应用的良好对象.
作者:许茹;夏文杰;叶欣;项鹏;付涌水;罗广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星型胶质细胞产生于胚胎发育早期,2006年波士顿儿童医院神经生物学计划研究人员发表文章说,发现一种影响神经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分子途径.
作者:冯灵美;蔡季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肿瘤不仅是细胞增殖和分化异常导致的疾病,同时也是凋亡异常导致的疾病.Caspases(即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特异蛋白酶)家族的激活是凋亡发生机制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中Caspase-3是该家族中关键效应分子之一<'[1]>.
作者:高艳;杨东;李先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通过B超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的效果,分析药流不全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拟诊早孕要求药物流产的妇女4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药流方案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分析比较患者孕产次及超声显示的子宫位置、孕囊平均径线等情况,观察孕囊排出时间,孕囊是否完整,阴道出血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85.0%的患者于6 h内排出胎囊,65.8%的患者流血量少于或接近月经量.总完全流产率为90.0%,子宫位置为前位的患者完全流产率高于后位者,(93.9%vs 85.5%,P<0.01).孕囊大径线≤20mm的患者完全流产率高于孕囊大径线>20 mm(92.2%vs 80.8%,P<0.01).孕产次≤3次的患者完全流产率高于孕产次>3次(94.1%vs 77.1%,P<0.01).部分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无一例因反应严重而要求终止用药.结论:使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前应作相关因素评估,孕产次>3次及B超检查发现子宫后屈和孕囊大径线>20 mm以上时,应充分考虑药物流产失败或残留的可能,并严格掌握药物终止早期妊娠的适应证.
作者:沈文捷;陈佩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矮小症的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方法:时661例矮小儿童进行病因分析;对影响患儿身体矮小的主要因素采用国产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治疗时间为12个月;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评定量表进行行为测试.结果:(1)影响儿童矮小的主要因素为生长激素缺乏症218例,占32.98%;体质性生长发育延迟87例,占13.16%;Turner综合征81例,占12.25%;特发性矮小60例占9.08%.(2)不同病因患儿的身高和生长速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矮小患儿组活动能力、社交能力、社交退缩和交往不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长激素缺乏症、体质性生长发育延迟、Turner综合征和特发性矮小是影响儿童身材矮小的主要病因.对这些因素引起的身材矮小患儿采用rhGH治疗临床疗效明显.身材矮小患儿存在交往不良、社交退缩现象,活动能力和社交能力降低.
作者:王晓丽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行胃癌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将胃癌根治术患者104例均分为4组.A组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舒芬太尼150μg.B组术后PCIA舒芬太尼75 μg.C组术毕皮肤缝合时缓慢静脉推注氟比洛芬酯50 mg,术后PCIA氟比洛芬酯50 mg加舒芬太尼75μg.D组术后PCIA氟比洛芬酯100 mg加舒芬太尼75μg.4组均加昂丹司琼8 mg,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结果:术后2、4、8 h时B组VAS评分显著高于A组、C组和D组(P<0.05),Ramsay镇静评分A组明显高于B组、C组和D组(P<0.05).48 h内B组的PCIA按压次数显著大于A组、C组和D组(P<0.05),B组、C组和D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与剂量有关,氟比洛芬酯联合使用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良好,同时可显著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周领胜;柯丽娟;丁朝梁;徐旭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mxisome pm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γ2基因Pro12A1a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相关性.方法:利用PCR-RFLP技术分析180例正常妊娠妇女和179例GDM患者的PPAR%基因Pro12A1a多态性.结果:正常妊娠妇女的Ala等位基因频率为8.33%,GDM患者为3.91%,正常妊娠妇女显著高于GDM患者(P=0.03).在GDM患者中,具有Ala等位基因人群的空腹血糖和甘油三酯水平均显著低于无Ala等位基因人群(均P<0.05).GDM合并高血压人群的Ala等位基因频率(3.42%)有低于单一GDM人群(5.19%)的倾向.结论:PPAγ2基因Pro12A1a多态性(Ala等住基因)可能是抑制GDM发病的保护性因子,对胰岛素抵抗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作者:朱颖;吴超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 MS)是快速、高通量的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像所有技术一样,质量控制是SELDI-TOF MS应用于临床的关键.本文就SELDI-TDF MS室内质量控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收集本院门诊患者血清,对仪器进行内标、外标校准后,采用Biomarker Wizard软件对同一血清样本在不同批次的芯片进行比较.结果:质量CV值小于0.1%,而血清样本的峰值的平均CV值也都控制在30%以内,质控血清也相当稳定.结论:初步建立了SELDI-TOF MS的质控方案.
作者:陈蓉艳;兰小鹏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aemia,AML)患者的多药耐药基因(muhidmg resistance,MDR)-1 C3435T基因多态性和P-gp(permeability-glycoprotein)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P-gp表达水平,限制性内切酶多型性-聚合酶链反应测定MDR-1 C3435T多态性,并统计其相关性.结果:中国AML患者中MDR-1 3435基因座上的多态性有自己的分布特点,MDR-1 3435TT和低P-gP表达显著相关.结论:黄种人AML患者中MDR-1 3435基因座上的多态性有与白种人不同的分布特点,可能为不同种族的AML患者对相同的化疗药物有效率却不同的原因之一;MDR-1 3435TY有望预测AML患者化疗敏感程度较其他携带者高,可能可以作为良性预后因素之一.
作者:李芸;陈梓宏;李淑慧;余忠华;元冬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透明敷料用于气管切开伤口换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气管切开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15例)和治疗组(15例).对照组15例,采用4层无菌纱布覆盖气管切开伤口进行换药的方法;治疗组15例,采用4层无菌纱布覆盖气管切开伤口,然后把10 cm×12 cm无菌透明敷料除去外包装,经两次对折后,剪去折叠角部分,使中心有一个与气管套管外口同大小的孔,再敷盖在气管套管上,气管套管外口从敷料中心孔穿出,以此保护气管导管及颈部伤口进行换药的方法.观察两组伤口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费用、感染率、抗生素使用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气管套管拔管时间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气管切开伤口换药加盖透明敷料效果良好,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作者:吴智芬;欧冬梅;成庆辉;黄红梅;杨鸣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其他内分泌及糖、脂代谢指标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研究瘦素在青春期PCO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青春期PCOS患者56例,测定其空腹血清瘦素、血糖、血脂、性激素及促性腺激素;同时测定患者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例(WHR),并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Yr)及胰岛素释放试验.瘦素和胰岛素用放免法测定,性激素用发光免疫法测定.结果:肥胖组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消瘦组(P=0.000 1),瘦素水平与体重指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水平呈正相关(均P<0.01),与WHR、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负相关(P<0.01);与空腹及口服葡萄糖粉后60、120min胰岛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与OGTT各时点的血糖以及性激素水平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青春期PCOS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与血脂水平、体内脂肪含量及分布密切相关.瘦素抵抗及胰岛素抵抗可能同时参与青春期PCOS的早期发病并引发脂代谢紊乱.
作者:韩燕华;苏园园;王晶晶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索急性脑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与GCS评分、APACHEⅡ评分、疾病风险系数的相关性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2例患者在急性脑损伤后24h内进行NSE检测,统计患者入院24h内GCS评分、APACHEⅡ评分及疾病风险系数.并根据病情转归结果分别统计两组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和作相关性分析.结果:NSE与APACHEⅡ评分、疾病风险系数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0.654,r=0.511,均P<0.01).NSE与GCS评分显著负相关(r=-0.505,P<0.01).死亡组血清NSE含量、APACHE Ⅱ评分及疾病风险系数均明显高于好转组,死亡组GCS评分明显低于好转组,各参数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论:血清NSE水平与GCS评分、APACHEⅡ评分、疾病风险系数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可以同作为急性脑损伤患者脑损伤严重程度、病情严重度及预测预后的可靠指标.
作者:金细众;杨坤;林芙蓉;余德锁;陈势;陶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蜂针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及滑膜浸液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影响,探讨蜂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免疫机制.方法:应用Freund氏完全佐剂造模,对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施以蜂针治疗设为蜂针组,注射氢化可的松的激素组作为阳性对照,不做治疗AA大鼠为模型组,观察蜂针对AA大鼠血清及滑膜浸液TNF水平的变化.结果:蜂针组AA大鼠血清和滑膜浸液的TNF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00 1、P<0.000 2).结论:蜂针对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抑制TNF过度分泌有关.
作者:邝慧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腹腔镜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腹腔镜手术时需要在腹腔建立手术空间,利用气腹机将医用二氧化碳充入腹中,形成气腹,扩大腹腔镜的视野和手术操作空间.
作者:严晨蕴;张苔 刊期: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