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后尿道损伤诊治体会

方永刚

关键词:后尿道损伤, 外科创伤, 道路交通, 创伤外科, 创伤患者, 问题, 泌尿, 处理, 车速
摘要:随着道路交通的发展和车速的提高,创伤患者越来越多,创伤外科日益受到重视,后尿道损伤是泌尿外科创伤中的常见损伤,也是处理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音乐疗法对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焦虑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音乐疗法在国内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冶疗中,尤其运用于手术室的护理[1],分散患者对手术的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普外科及妇科手术中已有较多的报道[2-3].

    作者:施思;胡慧敏;陈显玲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极迟抗原-4的表达

    目的:探讨极迟抗原-4(VLA-4)在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5例银屑病患者(26例进行期、19例静止期)和2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T细胞VLA-4的表达.并结合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度指数(PAS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银屑病进行期患者外周血T细胞VLA-4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静止期患者和对照组(P<0.05),静止期患者VLA-4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VLA-4的表达水平与PASI评分无明显相关关系(r=0.26.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VLA-4表达增高.可能与银屑病的发病有关.

    作者:陆茂;叶俊儒;张云光;沈跃莉;唐蓉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阴道超声结合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诊断异位妊娠

    目的:通过综合临床资料分析,提高阴道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68例确诊为异位妊娠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结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结果同时给患者进行阴道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达95%.结论:阴道超声结合临床检查综合分析,确实能提高异位妊娠的诊断准确性,而且简单易行.

    作者:林苏琼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地塞米松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鸡胚尿囊膜模型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为抗血管途径治疗EMs提供依据.方法:将EMs患者在位子宫内膜碎屑接种于8 d胚龄的鸡胚绒毛尿囊膜(CAM)上,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鸡胚尿囊膜模型(EMsCAM).分别设定接种组、接种治疗组(DEX)和空白组.利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定量血管新生面积、蛋壳开窗处对应的CAM面积,计算出血管新生面积与CAM面积的比值.结果:接种组CAM血管生成反应明显增强,血管面积比(VA/CAM)明显大于空白组;接种治疗组VA/CAM明显小于接种组.结论:EMs在位子宫内膜能明显促进CAM的血管生成,为EMs异位种植和存活理论的研究提供一个理论依据.地塞米松能显著抑制异住病灶的血管形成,是抗血管途径治疗EMs的有效策略之一.

    作者:钟洁;何援利;刘木彪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手术前后精液质量、性激素和抗精子抗体的变化

    目的:探讨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精液质量、性激素和抗精子抗体的变化.方法:选择在我院泌尿科住院治疗的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50例,入院后均经腹膜后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分别在术前和术后3个月进行精液检查、性激素水平和抗精子抗体阳性率的检测.结果: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手术治疗3个月后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力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精子畸形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和抗精子抗体阳性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血清睾丸酮(T)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46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12~80个月,平均2.5年,受孕25例,受孕率高达54.3%.结论: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尽早行手术治疗可降低血清性激素FSH、LH水平和AsAb阳性率,提高血清T水平,改善精子生成的内分泌环境,从而提高患者精液质量和受孕率.

    作者:杨介礼;陈庆存;黄定蒙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认知功能障碍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存在于血浆中的一种氧基酸,是体内甲硫氨酸代谢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在遗传、年龄、营养、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Hcy的生成与代谢失去平衡,导致血浆中Hcy的浓度升高,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

    作者:刘元德;欧春梅;卞荣兵;叶明好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药物性牙龈纤维性增生的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药物致牙龈纤维性增生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因长期服用苯妥英钠致牙龈纤维性增生需行牙龈修形的病例采用高频电刀切龈和组织修形,术后进行口腔卫生维护、牙龈按摩、消除牙龈炎症等牙周基础治疗,并定期观察牙龈恢复状况.结果:28例患者治疗效果良好.仅有2例因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致口腔卫生状况不良,增生复发需行2次切龈手术.结论:采用高频电刀切龈和组织修形,术后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对苯妥英钠致牙龈纤维性增生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谭繁胜;张红英;曾曙光;谭海波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厄贝沙坦和复方利血平片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对比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和复方利血平片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选择144例轻中度高血压合并IMT增厚的患者,分为厄贝沙坦组(A组)、复方利血平片组(B组)和氢氯噻嗪组(C组)各48例.A组予厄贝沙坦150 mg/d,B组予复方利血平片1~2片、3次/d,C组予氢氯噻嗪12.5~37.5 mg/d.于治疗前,治疗后6、12个月分别测定血压和IMT.结果:3组治疗后6、12个月,血压控制均较理想,血压水平差异无显著性.C组治疗前后IMT无显著变化,A组和B组治疗后IMT下降(P<0.01),且治疗后12个月较治疗后6个月IMT下降更为显著(P<0.001).无论在治疗后6个月或是治疗后12个月,A组IMT下降均较B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厄贝沙坦和复方利血平片治疗轻中度高血压,能够改善患者IMT,且厄贝沙坦较复方利血平片更有效.

    作者:杨海燕;吴常裕;付铮军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宿主自身卵巢对移植胚鼠卵巢生长发育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宿主自身卵巢与移植胚鼠卵巢的生长发育是否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方法:将胚鼠卵巢分别移植至单侧卵巢摘除及去势雌鼠皮下,观察同时存在的自身卵巢对移植卵巢生长发育有无影响,以及自身卵巢是否受移植卵巢影响.结果:单侧卵巢摘除宿主卵巢黄体总体均数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611.P=0.001).去势宿主体内移植的胚胎卵巢中的原始卵泡会继续生长发育出各阶段卵泡,而单侧卵巢摘除者体内的移植停止发育,抑或纤维化吸收.结论:宿主体内卵巢与移植胚鼠卵巢卵泡存在相互竞争关系,自身卵巢较移植物卵泡更具优势.

    作者:黄学惠;秦海燕;马方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5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治疗和预后,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2月至2008年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4例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2例,女12例,单纯手术16例,手术+化疗9例,手术+化疗+放疗3例,单纯放疗3例,放疗+化疗11例,单纯化疗7例,手术+放疗5例.结果:全组中位生存期为12.0个月,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48.1%、19.5%和8.7%.加化疗的综合治疗组预后优于局部治疗组(P=0.017).结论:以化疗为基础的综合疗法是治疗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主要手段,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李东升;陈志坚;林灿峰;林柏翰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创伤性植物状态早期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治疗创伤性植物状态(VS)的护理疗效.方法:对124例创伤性植物状态患者在早期采取高压氧治疗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4例VS患者中,意识恢复79例(63.7%),脱离植物状态8例(6.5%),总有效率为90.2%.结论: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闭合性脑损伤患者,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及加强进舱前、舱内及出舱后的护理,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伤残率,改善预后.

    作者:申艳;虞容豪;黄怀;旷水红;张海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吉兰-巴雷综合征伴锥体束损害1例

    患者男,25岁,业务员.主因吞咽困难、饮水呛咳6d,加重伴双下肢无力2d人天津市汉沽区中医医院.患者于入院前12 d,劳累后出现发热,高体温达39.4℃,伴胃部不适,给予退热消炎药物后好转.

    作者:马颖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肝癌破裂出血的诊断及治疗

    目的:探讨肝癌破裂出血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6-2008年收治的48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式.结果:早期姑息性手术大部分止血后自动出院,后期肝切除7例治愈出院,存活1年以上,无一例在住院期间死亡.结论:肝切除是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好的治疗方法.对不能耐受肝切除者,可行肝动脉结扎、缝扎填塞压迫止血后行支持治疗、化学治疗,待一般情况好转后再行肝癌切除.

    作者:谢建明;林俊平;王良坤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氨苄西林致过敏性肺炎1例

    患者男,28岁,司机,因咳嗽1周,胸闷气促半天入院.患者1周前受凉后出现咳嗽,不剧,呈阵发性,无痰,伴鼻塞、咽部不适、头晕,无畏寒、发热、盗汗、胸闷、气促等症状.

    作者:王慧红;林云;吕冬青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胆汁淤积患者罗库溴胺药效学的变化

    目的:观察胆汁淤积伴或不伴肝细胞损伤患者罗库溴胺药效学的变化.方法:60例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胆总管结石切除术、Roux-en-Y分流术或胃切除术患者,分成3组(n=20),Ⅰ组为伴有肝细胞损伤的胆汁淤积患者,Ⅱ组为不伴肝细胞损伤的胆汁淤积患者,Ⅲ组(对照组)为肝功能正常惠者.全身麻醉诱导后,静注罗库溴胺0.6 mg/kg,肌松后气管插管,间断追加罗库溴胺0.15 mg/kg维持肌松.采用四个成串刺激监测肌松程度,记录罗库溴胺首剂的起效时间、首剂和重复追加剂量的维持时间及停药后的恢复指数.结果:3组间罗库溴胺首剂的起效时间和作用维持时间无明显差异.与第1次追加后作用维持时间相比,Ⅰ组第4、5次追加后作用维持时间分别从(22±4)min延长至(31±8)min、(38±11)min,Ⅱ组分别从(2l±4)min延长至(28±5)min、(33±9)min(P<0.05),Ⅲ组则无明显变化.与Ⅲ组比较,Ⅰ、Ⅱ组第4、5次追加后作用维持时间与恢复指数明显延长(P<0.05).结论:与肝功能正常患者比较,胆汁淤积患者使用罗库溴胺时,首剂的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无明显改变,多次重复用药维持时间则明显延长.胆汁淤积伴与不伴肝细胞损伤患者之间罗库溴胺药效学无明显差异.

    作者:胡玉萍;王昱;惠康丽;李伟彦;王永光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羟考酮口服片剂治疗癌症爆发痛的治疗策略

    目的:对比均分需增羟考酮剂量和强调夜间镇痛的不均分羟考酮剂量治疗癌症爆发痛的患者满意度、疼痛缓解率和毒副反应.方法:以羟考酮为主要癌痛治疗方案,对比经过即释吗啡解滴定后均分需增加羟考酮剂量组(B组)和强调夜间镇痛的不均分羟考酮剂量组(A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爆发痛次数、睡眠质量、患者满意度及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治疗第7天和第14天时两组患者与基线相比,疼痛均得到控制,疼痛改善情况相当.A组患者夜间爆发痛次数减少(P<0.01)的改善较B组更为明显.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差别无显著性.结论:强调夜间镇痛的不均分滴定后需增加羟考酮剂量的治疗方案能够更有效地缓解爆发痛,改善睡眠质量和提高患者满意度,并且不增加毒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黄凌;黎惠芳;马冬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白细胞介素-18启动子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启动子基因-137和-607两个位点的多态性是否与中国南方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SEE)人群的易感性有关,并进一步分析其与SLE患者血清IL-18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SSP法检测165例SLE患者和124例健康人群中IL-18启动子基因-137和-607两个位点的多态性频率.分析两个位点的基因分型与SLE的相关性.结果:165例SLE中,-137 C的等位基因频率为16.4%:而124例健康人群中-137 C的频率为12.3%,两组无明显差别;SLE患者中-607 C的等位基因频率为84.8%.健康人群中-607C的频率为61.3%,SLE组明显高于健康人群(P<0.01),携带-607 C的个体SLE发病危险性大.血清中IL-18水平与基因型-607AC和-607CC强相关.结论:IL-18启动子基因-607位点(A→C)的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SLE人群相关,它可能通过影响IL-18基因的表达而参与SLE的发病.

    作者:叶志中;尹志华;何伟珍;罗秀霞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卡巴胆碱治疗感染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卡巴胆碱治疗感染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7年2月至2008年12月唐山市3家三级医院ICU 113例感染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卡巴胆碱组(55例)和莫沙比利组(58例),分别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48、72 h及第7天肠管积气、积液情况,胃肠功能评分变化,临床总有效率.结果:与莫沙比利组比较,治疗后卡巴胆碱组患者肠管积气、积液情况明显改善,第7天胃肠功能评分明显降低,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卡巴胆碱可以改善感染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胃肠功能,具有胃肠保护作用.

    作者:李志强;邱方;安媛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羟基喜树碱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

    目的:探讨羟基喜树碱(HCPT)联合卡培他滨(capecitabine)治疗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与毒性.方法:35例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接受卡培他滨口服2 000 mg/(m2·d),分2次,连服14 d;HCPT 6~8 mg/m2,静脉滴入,第1~5天,每3周重复.2周期后按照WHO标准评价近期客观疗效和毒性反应.如病情未出现进展,则可应用至4~6个周期.结果:35例患者用药后均可评价疗效,无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8例(22.9%),稳定15例(42.9%),进展12例(34.2%),中位疾病进展时间6.1个月(95%CI:5.3~6.7个月).常见的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主要为呕吐和腹泻.Ⅲ/Ⅳ度手足综合征2例.结论:HCPT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张华;郑登云;罗荣城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透视图像导航下微创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超高龄股骨颈骨折

    目的:探讨应用透视图像导航下微创手术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超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透视图像导航下微创小切口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28例.骨折类型:按Garden分类,其中Ⅱ型3例,Ⅲ型11例,Ⅳ型14例.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术后伤口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无关节脱位.术后下床时间7~14 d,平均10 d.按Harris髋关节置换评分标准及术后X线评定,结果属优16例,良10例,中2例.优良率93%.未并发坐骨神经损伤和血管损伤;无出现下肢深静脉栓塞.结论:透视图像导航下微创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超高龄股骨颈骨折,创伤小,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少,疼痛轻,关节功能恢复好,疗效满意.

    作者:李锋生;陈瑞光;刘向荣;梁伟国 刊期: 2009年第15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