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液反应22例诊治及护理体会

吴云霞

关键词:
摘要: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次性输液器具的推广使用及无菌操作制度的进一步健全,输液反应发生率已明显下降,但仍有散发病例,给病员造成不应有的痛苦及较严重后果.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末梢血白细胞分类对判断重型肝炎预后的意义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观察到末梢血白细胞分类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对1997年12月~2001年6月住院的184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末梢血白细胞分类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伍通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YMDD变异与临床的关系

    拉米夫定(Lamivudine)系核苷类似物,可以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多聚酶活性,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较为有效的一种新药[1].

    作者:佘为民;胡德昌;周朝晖;袁正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浅谈静脉穿刺的体会

    静脉穿刺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是为常见的操作之一,在静脉穿刺的方法上,本人有几点体会,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胜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Mg2+、K+协同胰岛素抗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胰岛素-门冬氨酸钾镁对家兔急性缺血再灌注性肾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钳夹肾动脉的方法建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模型.实验动物分为三组:对照组、单纯缺血再灌注(IR)组、胰岛素处理(Ins-IR)组.胰岛素处理组再灌注的同时给予胰岛素溶液(含Ins 3U/kg,葡萄糖1.5g/kg,K+4mg/kg,Mg2+1.7mg/kg),对照组和IR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观察三组动物缺血再灌注2h、48h后,血清尿素氮(BUN)、血糖、血清及肾组织中丙二醛(MDA),以及肾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结果肾缺血再灌注48h后,IR组血清尿素氮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而Ins-IR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IR组血清及肾组织中MD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胰岛素处理组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缺血再灌注2h后,三组动物血糖均较术前增高,但以IR组增高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P<0.05,Ins-IR组与对照组无差异.电镜结果显示,对照组超微结构正常,IR组肾组织呈变性和坏死改变,Ins-IR组肾组织轻度变性.结论Mg2+,K+可协同胰岛素(insulin,Ins)减轻家兔急性缺血再灌注性肾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和降低血糖,抗自由基损伤,改善能量代谢,减轻钙超载,防止低血钾等因素有关.

    作者:杨文理;何涛;曾凡才;姚富丽;陈川宁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骨髓干细胞的多功能作用

    目前为止,有大量的研究证明,来自骨髓的细胞可向多种组织、多种类型的细胞分化.几乎表现为与胚胎干细胞一样的发育多潜能性.

    作者:王忠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中药治疗卡托普利引起咳嗽的临床观察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等.但临床上因服用ACEI类药物引起咳嗽者不少见,常迫使患者停药,影响了ACEI的临床应用.本人运用中药治疗卡托普利引起的咳嗽,取得较好的抑制咳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吕燕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血清CA125、CA19-9、CEA及β-HCG联检在卵巢癌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研究血清CA125、CA19-9、β-HCG及CEA水平在卵巢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62例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CA19-9、β-HCG及CEA浓度水平.结果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CA19-9、β-HCG及cE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良性卵巢肿瘤,4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卵巢癌诊断率,有助于鉴别诊断,随病情晚期其值越高.结论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卵巢癌诊断阳性率,对鉴别诊断、肿瘤的分期和病情监测方面可提供有价值资料.

    作者:王胜;叶红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气的生命现象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构成自然界万物基础、原始的物质,人的生长发育,衰退趋老无不与气有关,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包括感觉、思维、情志以及新陈代谢均由气的运动而产生,由于气的中介作用实现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作者:张丽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毒鼠强中毒40例救治体会

    急性毒鼠强中毒在临床比较常见,本院近1年救治该药中毒病人40例,因投毒和自杀致急性毒鼠强中毒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心肌梗死病人静滴硝酸甘油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近些年来,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成为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静脉点滴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在临床应用较多,治疗效果较好.现结合临床实践报告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郭丽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重庆地区小儿阿米巴痢疾20+年变迁及临床特点

    本文回顾性总结重庆儿童医院近20余年来小儿阿米巴痢疾的收治情况,发现小儿阿米巴痢疾病例数有明显减少,同时对该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为进一步防治小儿阿米巴痢疾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熊菀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麻疹疫苗接种诱发群体性癔症的调查

    2002年3月19日下午,曹县倪集乡辖区一小学1~5年级共302名学生接种麻疹疫苗.由于儿童家长对接种可能出现的反应不了解,又受各种传闻的影响、误导,引发了学生群体性癔症.

    作者:邓兆华;张永才;马敬仓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疗效观察

    慢性咽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常规治疗效果不理想,经采用中药配合下颌角或喉上神经封闭治疗收到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秦辉;潘校成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十二指肠癌15例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目的分析十二指肠癌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15例经病理证实为十二指肠癌的病例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结果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9例,十二指肠节段切除术1例,3例行胃空肠吻合术或胆空肠吻合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者,5例于术后1~3年内死亡,1例死于术后感染,2例术后1年,1例术后半年现仍存活;行短路术后2例分别于术后半年和10个月死亡;2例未进行肿瘤学治疗于8个月内死亡.结论十二指肠癌临床表现早期无特异性,以十二指肠乳头周围多发.手术切除率67%.确诊主要依靠纤维十二指肠镜、十二指肠低张造影、CT及逆行性胰胆道造影(ERCP).

    作者:卢传辉;张志明;许林;许俊明;徐霖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的手术配合体会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UVP)治疗前列腺增生是一种损伤小、疗程短、安全可靠的方法.与开放手术比较,具有无切口、术后卧床时间短、恢复快、病人痛苦少等优点.

    作者:林丽芬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医院放射科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

    我院放射科自行研究并安装使用<医院放射科管理系统>是根据综合医院影像科工作的特点进行设计,为实现医院放射科数字化管理提供了一条途径.

    作者:蒋文虎;张国良;党建萍;梁业伟;牛建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观察和护理

    肝硬化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以乙肝后期为多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常见而严重并发症.往往来势凶猛,出血量大,死亡率高.

    作者:许连桂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高龄高血压病60例血压动态观察

    虽然大多数高龄高血压病长期接受药物治疗,但24h降压效果如何却很少受到重视,为此,笔者自1999年以来共观察≥80岁的高血压病患者60例,旨在评价高龄高血压病在降压药治疗期间24h动态血压的变化.

    作者:孙学英;孙志强;于泉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复方酮康唑乳膏治疗浅部真菌病785例临床观察

    我科于2001年5月~2002年6月,采用上海宝龙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复方酮康唑乳膏治疗(显克欣)浅部真菌病785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亚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结核科护士情商的影响因素及培养

    结核病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由于工作对象及环境的特殊性,在对结核病人进行护理时,护士要想很好地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解决身心等方面的健康问题,培养自己的自信力、良好心理素质和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刘承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