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再林
目的:观察黄芪联合甲强龙肾囊内注射治疗合并糖尿病的慢性肾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明确诊断的22例病例,在B超引导下做肾囊内注射甲强龙,同时静脉注射黄芪.定期监测肾功能、尿蛋白、血浆蛋白、血压、空腹及餐后2 h血糖,同时观察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结果:与选用常规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相比较,发现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肾功能的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而胰岛素的用量,前者明显小于后者.结论:黄芪联合甲强龙肾囊内注射治疗合并糖尿病的慢性肾炎,在肾炎临床缓解的同时,又明显降低了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尤其是糖代谢紊乱.
作者:姚瑞贺;刘宝义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总结应用CAPIOX RX-05型婴儿膜肺的体会.方法:对2004年7月至2008年9月我院婴幼儿体外循环(ECC)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CAPIOX RX-05型婴儿膜肺1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ECC时间15~474 min,初始预充量330~500 mL,ECC中输浓缩红细胞(275.16±180.40)mL.常规超滤及改良超滤12例,34/6例出现轻、中度血红蛋白尿,ECC中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高于100 mmHg.死亡4例,术后出现并发症7例,除1例转院治疗外,其余患儿均顺利恢复出院.结论:CAPIOX RX-05型膜肺预充量小、血流量大、氧合及排气效能高,可做负压静脉引流、内壁涂层减少血液破坏及系统性炎性反应,是婴幼儿ECC的上佳选择.
作者:叶晓青;黄小蝶;张莉莉;李坚;翟宇佳 刊期: 2009年第21期
2003-2008年,我科行食管贲门癌切除术1 064例,现将术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17例(1.60%)原因分析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7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男12例,女5例,年龄49~72岁,平均61.7岁.其中食管癌切除术后11例,贲门癌切除术后6例.机械吻合16例,手工吻合1例.发生出血在术后48 h内12例,此12例中发生于术后12 h内的急性出血10例,以胃肠减压中新鲜血性胃液逐渐增多为主要症状,2例发生于术后12~48 h,胃肠减压先为正常胃液,后短期出现较多新鲜血性胃液:术后3~7 d 2例,术后7~15 d 3例,均以呕血、黑便为主要症状,此5例经胃镜检查证实4例发生于吻合口或残胃残端新出现的溃疡面出血,1例发生于胃黏膜广泛散在糜烂性出血;出血量500~3 000 mL,平均1 500 mL.
作者:张旭;岳世昌;刘长宏;周绥福;周一民;吕德胜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寻求长期膀胱造瘘患者造瘘管佳更换时间.方法:通过对我院128例需长期膀胱造瘘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根据尿液pH值等客观指标将患者进行分类,然后以2周和4周为其佳换管时间,并观察患者舒适度、感染率等指标.结果:128例患者长期留置膀胱造瘘管均通畅,无1例患者发生逆行感染导致发热、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后果:亦无1例发生明显膀胱感染致频繁膀胱痉挛及反复造瘘管口溢尿;仅有6例患者出现轻度的泌尿系感染,因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显著增高.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临床护理,并结合长期膀胱造痿患者尿液pH值,制定换管时间,效果确切,护理理想,患者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章灵芝;林云琴;张智敏;苏燕;陈劭泱;汪官富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过程中机械通气的选择时机对院内心脏骤停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以院内心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的机械通气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按开始机械通气的时间不同分为早期上机组22例和晚期上机组26例.统计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心脏骤停心律类型以及心脏骤停原因;统计两组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心脏骤停第24小时有无角膜反射、有无瞳孔反射、有无疼痛躲避反应、有无运动反应、出院时神经功能分类(CPC)以及成活出院率.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之间有无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心脏骤停心律类型以及心脏骤停原因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第24小时角膜反射(+)、第24小时瞳孔反射(+)、第24小时疼痛躲避反应(+)、第24小时运动反应(+)以及出院时神经功能(CPC)分类等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早期上机组明显优于晚期上机组(P<0.05);两组患者成活出院率(45.45% VS 23.08%)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共计成活出院16例(33.33%).结论:尽早给予有效的机械通气呼吸支持,可提高院内心脏骤停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和改善神经功能预后.
作者:张东;王育珊;刘德新;赵淑杰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在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方法:根据BNP值设计预见性护理程序,将入住我科老年心功能不全的患者60例,分为预见性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有效抢救时间、住院天数及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预见性护理组较常规治疗组有效抢救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缩短(P<0.05),家属满意度显著增加(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赢得时间,提高救护质量,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作者:顾叶秋;龚佳青;刘漩;林嘉鳞 刊期: 2009年第21期
包虫病是畜牧地区常见寄生虫病,好发于肝脏、肺脏及其他组织器官,常需要手术治疗.笔者在小儿肺包虫摘除手术中,于健侧插入单腔气管导管行单肺通气麻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王朝霞;徐科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高效的方法,检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红细胞中硫鸟嘌呤核苷酸浓度.方法: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T-HPLC)技术,测定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红细胞内6-巯嘌呤(6-MP)及其代谢产物[硫鸟嘌呤核苷酸、6-硫代黄嘌呤(6-TX)、6-甲基巯基嘌呤(6-MMP)]浓度.色谱柱为ResolveC18,柱温40℃.流动相A为0.2%的乙酸溶液,流动相B为甲醇.梯度洗脱程序为在16min内流动相B的浓度从0上升到8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0~12.5 min用290nm检测6-硫鸟嘌呤(6-TG)、6-MP和6-TX,12.5 min时切换为340nm检测6-MMP.结果:进样体积为10μL时,6-TG和6-TX的线性范围为0~20nmol/mL(r=0.999 3,r=0.998 0).硫鸟嘌呤核苷酸浓度与测定后第9天的白细胞计数呈负相关(P<0.01).结论:RT-HPLC法简便、准确检测6-MP代谢物浓度,有助于个体化的治疗.
作者:邹亚伟;王昭霞;牟德海;关镜明;卫凤桂;翟莺莺;陈福雄;吴梓梁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介入治疗中动脉瘤破裂的麻醉处理及效果.方法:选取神经外科介入治疗中出现的5例术中动脉瘤破裂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例介入治疗中动脉瘤破裂患者经积极治疗,有4例完全康复,1例患者出现对侧肢体轻度偏瘫.结论:经过神经外科医师与麻醉科医师的积极有效处理,往往能使术中动脉瘤破裂患者转危为安,避免不良预后.
作者:周翔;杨俊哲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探索维生素D3(VD3)联合高脂饲料快速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方法.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分为对照组、高脂组、模型组.4周后,检测血清中Ca2+、TG、TC、HDL-C、LDL-C的含量,制作胸主动及肝脏切片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和高脂组相比,各血清学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胸主动脉内膜下可见明显的钙化、平滑肌细胞增生及泡沫样细胞,而高脂组大鼠胸主动脉未见明显变化;模型组肝细胞内有大量的脂滴空泡,肝系数明显高于高脂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大鼠腹腔注射VD3 70万U/kg,联合高脂饲料喂养.可快速成功复制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作者:赵娟;李相军;孙波;高海成;任立群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对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PGI2)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分为芬太尼组和瑞芬太尼组.芬太尼组采用异丙酚和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瑞芬太尼组采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榆注静脉麻醉.术中和术后均无创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等指标,并于麻醉前(T1)、气腹前(T2)、气腹后15 min(T3)和解除气腹后15 min(T4)抽取静脉血测定TXA2和PGI2稳定代谢产物TXB2和6-keto-PGF-1α浓度.结果:气腹后15 min芬太尼组MAP较麻醉前明显升高,而瑞芬太尼组较麻醉前无明显差异,较芬太尼组明显降低.两组患者气腹后15 min和解除气腹后15 min血浆TXB2及6-Keto-PGF1α的含量均较麻醉前明显升高,瑞芬太尼组血浆TXB2升高的幅度明显低于芬太尼组,而6-Keto-PGF1α升高的幅度明显高于芬太尼组.气腹后15 min和解除气腹后15 min瑞芬太尼组血浆TXB2/6-Keto-PGF1α比值较麻醉前差异无显著性,而芬太尼组血浆TXB2/6-Keto-PCF1α比值较麻醉前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同时点瑞芬太尼组.结论:腹腔镜CO2气腹可导致机体血流动力学平衡失调及血浆TXA2和PGI2平衡失调.靶控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可更好地维持血浆TXA2/PGI2的平衡,从而更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作者:郑海燕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评估内镜下鼻结构异常微创整形治疗鼻内接触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对25例鼻内接触性头痛患者行内镜下微创整形,包括中鼻甲成形、窦口鼻道复合体功能性切除、局限性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手术结合内镜检查和鼻窦CT评估,将上述各个单一手术进行组合,制定个性化微创整形方案.结果:术后随访9~12个月,平均10个月.痊愈21例(84.00%),有效3例(12.00%),无效1例(4.00%),总有效率96.00%.结论:鼻内接触性头痛是由于鼻腔存在多种结构异常而引起黏膜接触的一类鼻源性头痛.鼻内镜下对双侧鼻腔进行统一的结构、功能、形态的微创整形,恢复鼻腔对称性整体结构可有效治疗接触性头痛.
作者:楼正才;楼放毅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分析引起成人门静脉海绵样变的相关疾病,探讨可能相关的疾病.方法:收集我院2002年1月至2008年9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门静脉海绵样变的住院患者资料,着重对相关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30个入组患者,其中恶性肿瘤12例,9例为肝癌;消化非恶性疾病9例,7例为肝硬化;血液系统疾病和肾脏疾病各2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4例无明确相关疾病中1例有糖尿病,1例有高脂血症.7例消化道出血中胃镜均发现有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结论:本组患者中引起门静脉海绵样变的主要疾病是消化系统疾病,以肝脏疾病为多见,因肝脏疾病引起者上消化道出血并发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危险较高.上腹部消化系统肿瘤引起门静脉海绵样变的危险性明显高于其他肿瘤.老年患者中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可能是单独引起门静脉海绵样变的疾病之一.
作者:黄春伟;殷勤;吴建胜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探讨EDTA-K2抗凝剂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可能性及原因.方法:用3种方法分别对21例疑似因EDTA-K2抗凝剂而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患者进行平行检测.结果:使用EDTA-K2抗凝剂的血小板计数结果明显减少,而使用肝素作为抗凝剂测定的血小板数和人工血小板计数结果相近且正常.结论:作为血液分析常用的EDTA-K2抗凝剂能引起极少教人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这可能与这部人体内含有血小板自身抗体有关.
作者:肖传宇;侯文华 刊期: 2009年第21期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包括: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total hysterectomy)、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LAVH)、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intrafascial hysterectomy)、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lapamscopic supracervial hysterectomy,LSH)、阴式手术辅助的腹腔镜子宫切除术(vaginally assisted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腹腔镜辅助的Doderlein式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lly assisted Doderlein hysterectomy)[1-2].LAVH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微创手术,手术效果满意,术中创伤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
作者:陈玲娜;余剑琴;郑飞云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以随机选取宁夏回族无血缘关系的63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及77例健康个体(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调查该人群中线粒体基因突变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检测技术(PCR-RFLP)对线粒体基因位点(mtDNA3243、3316、3394、3426、3593)突变类型进行检测,并采用X2检验,比较mtDNA突变类型在两组间分布的差异,从而得出宁夏地区回族人群2型糖尿病与mtDNA突变的相关性.结果:在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中均未发现mtDNA3243、3593、3426位点的突变.在糖尿病组中3316位点(G→A)突变频率为1.587%(1/63),正常对照组中该位点突变频率为3.896%(3/77);糖尿病组中未发现3394(T→C)突变,正常对照组中该住点突变频率为3.896%(3/77).以上位点的突变频率在两组间经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宁夏地区回族人群2型糖尿病与mtDNA3243、3316、3394、3426、3593位点的突变均无相关性.
作者:徐金瑞;周晶;杨易;张东涛;王玉炯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观察舒血宁治疗慢性淤胆型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72例慢性淤胆型乙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在常规护肝、抗病毒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舒血宁20 mL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静滴,每日一次.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等降低,较对照组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组的血小板活化因子活性、血浆血栓素A2代谢产物血栓烷B2浓度显著降低,前列环素代谢产物6-酮-前列环素含量升高.结论:舒血宁治疗慢性淤胆型乙型肝炎疗效好,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费中明;郑临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肝移植围术期的酸碱电解质调控及护理.方法:79例老年人在全麻下行原位肝移植术.术中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根据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使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分别于术前、无肝前5 min、无肝30 min、新肝30 min、术毕、术后8 h抽取桡动脉血用I-STAT血气电解质分析仪作酸碱、血气及电解质分析.根据结果适当补充钾、钙及碳酸氢钠.结果:7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前轻度酸中毒、低钾.与术前相比,pH和BE从无肝期到术毕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8 h有升高,呈代谢性碱中毒,PCO2新肝期30 min明显升高(P<0.01).K+新肝期30 min及术后8 h明显降低(P<0.05),无肝前Ca2+明显降低(P<0.05).结论:老年人肝移植术前常合并心、肺、肾功能不全,围术期酸碱电解质变化复杂,应加强监测和护理.
作者:张献玲;马盈盈;黄素琼;罗刚健 刊期: 2009年第21期
肠道黏膜免疫系统主要是指肠道相关的淋巴样组织(gut-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GALT),是全身大的淋巴器官.根据形态、结构、分布和功能,可将GALT分类为两大部分,即有结构的组织黏膜滤泡和广泛地分布于黏膜固有层中的弥漫淋巴组织[1].黏膜滤泡是免疫应答的传人淋巴区,又称诱导区,抗原由此进入GALT,被抗原呈递细胞捕获、处理和呈递给免疫活性细胞,诱发免疫应答;而弥漫淋巴组织是免疫应答的传出淋巴区,又称效应区,浆细胞和致敏淋巴细胞通过归巢机制迁移至弥漫淋巴组织,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此发挥生物学功能[2].
作者:王为;周国华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心房肌细胞原代培养和快速电场起搏模型的建立方法,为对房颤早期电重构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1周左右的大鼠,取左、右心房,胰蛋白酶结合Ⅱ型胶原酶消化细胞,利用2次差异性贴壁技术及加用Brdu纯化心房肌细胞,观察细胞形态以及结合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心房肌细胞特异性表达的α-肌动蛋白鉴定心房肌细胞.结果:可得到高存活率和高纯度的心房肌细胞,经免疫细胞化学鉴定,90%以上培养细胞α-肌动蛋白抗体染色阳性.快速电场起搏24 h后细胞存活率无显著降低.结论:分离培养大鼠心房肌细胞时,低浓度的胰酶和胶原酶合用,并用2次差速贴壁,可提高原代心肌培养的存活率和纯度,初步建立了快速起搏的房颤模型,为房颤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王伟;程伟;肖颖彬 刊期: 2009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