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为;周国华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94例,表格随机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实验组给予个性化围手术期护理,两组患者分别于接受访视前、接受访视后、入手术室后测量患者的焦虑值,心率、血压及术后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前访视前两组患者的SAS(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心率、血压比较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术前访视后,实验组的SAS评分、心率、血压波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个性化护理能降低患者的焦虑值使生命体征稳定,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的康复,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陈显玲;余瑞乐;陈连瑞 刊期: 2009年第21期
复杂疾病的患者存在多系统临床表现,但一般以症状较重表现而收到相关科室,往往涉及多科会诊,且容易出现意见不一致而延误诊治.及时组织多科大讨论得出佳治疗方案尤为重要.笔者在武汉某医院进修期间遇到1例复杂甲亢心脾亢三系减少的患者,下面就讨论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程国强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研究在麻醉前下肢加压包扎预防剖腹产腰麻后低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在腰麻-硬膜外麻醉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的产妇60例,ASA Ⅰ级~Ⅱ级,分成包扎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每组30例.Ⅰ组麻醉前下肢用弹力绷带包扎趾端到大腿中段,Ⅱ组不包扎.两组入室均开放静脉,给予静脉输注复方乳酸钠10 mL/(kg·h)扩容.记录两组产妇麻醉前(T0)、麻醉后5 min(T1)、麻醉后10min(T2)、麻醉后20min(T3)和麻醉后30min(T4)各时点的SBP变化以及低血压发生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Ⅰ组T1~T2时SBP下降(P<0.05),Ⅱ组T1~T3时SBP均下降,其中T1~T2时差异有显著性(P<0.01),T3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Ⅰ组比较,T1~13时Ⅱ组SBP下降明显(P<0.05),与T0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低血压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麻醉前下肢加压包扎能有效预防剖腹产腰麻后低血压的发生.
作者:蓝碧龙;蓝秋芳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以呼气峰流速(PEF)为标准的分度法对支气管哮喘气流阻塞严重程度的评估与以FEV1%Pred为标准分度法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7例不同程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分别以PEF昼夜变异率(MDV)、凌晨PEF%Pred、晚间PEF%Pred、平均PEF%Pred、FEVl%Pred为标准对哮喘患者的气流阻塞程度进行分度,通过5种方法的比较,探讨以MDV、凌晨PEF%Pred、晚间PEF%Pred、平均PEF%Pred为标准的分度与以FEV1%Pred为标准分度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结果:以MDV为标准的分度与以FEV1%Pred为标准的分度明显相关(r=0.863.P<0.01),两种分度经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平均PEF%Pred为标准的分度与以FEV1%Pred为标准的分度明显相关(r=0.68,P<0.01),两种分度经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凌晨PEF%Pred为标准的分度与以FEV1%Pred为标准的分度明显相关(r=0.604,P<0.01),两种分度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晚间PEF%Pred为标准的分度与以FEV1%Pred为标准的分度明显相关(r=0.50,P<0.01),两种分度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MDV、平均PEF%Pred为标准的分度方法对评估支气管哮喘气流受限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尤以MDV价值更高.
作者:张中宏;杨丽梅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肝移植围术期的酸碱电解质调控及护理.方法:79例老年人在全麻下行原位肝移植术.术中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根据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使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分别于术前、无肝前5 min、无肝30 min、新肝30 min、术毕、术后8 h抽取桡动脉血用I-STAT血气电解质分析仪作酸碱、血气及电解质分析.根据结果适当补充钾、钙及碳酸氢钠.结果:7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前轻度酸中毒、低钾.与术前相比,pH和BE从无肝期到术毕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8 h有升高,呈代谢性碱中毒,PCO2新肝期30 min明显升高(P<0.01).K+新肝期30 min及术后8 h明显降低(P<0.05),无肝前Ca2+明显降低(P<0.05).结论:老年人肝移植术前常合并心、肺、肾功能不全,围术期酸碱电解质变化复杂,应加强监测和护理.
作者:张献玲;马盈盈;黄素琼;罗刚健 刊期: 2009年第21期
有限元分析法是把整个结构看作有限个单元依靠不同的节点相互连接而成的几何实体,每个小单元的力学特性的总体效果反映出结构的整体力学性能.有限元分析技术是现代生物力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有限元研究可以提供一些实验测试得不到的结构内部的力学反应的参数,应用于脊柱侧凸的研究不仅可以获得椎体外部表面的生物力学变化,而且可以了解椎体的内在生物力学特性,并可以用于脊柱侧凸矫形手术方案的优化.国内外脊柱侧凸有限元分析的进展报告如下.
作者:汪学松;孙伟方;沈万祥;赵嘉懿;邱贵兴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在治疗宫颈疾病中的作用.方法: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采用LEEP对80例阴道镜定位活检明确诊断的有宫颈病变的患者进行治疗,对其疗效作回顾性分析.其中40例患者术前术后加用干扰素治疗3个疗程为研究组,同时将单纯行LEEP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术后4、6周治愈率研究组分别为85.0%、100.O%,对照组分别为45.0%、8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阴道流血量及排液量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80例患者随诊中均无CIN残留及复发.结论:干扰素联合LEEP治疗宫颈糜烂、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等宫颈病变有双重阻断作用,治愈率高,副反应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玉琴;李美琴;葛严萍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以随机选取宁夏回族无血缘关系的63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及77例健康个体(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调查该人群中线粒体基因突变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检测技术(PCR-RFLP)对线粒体基因位点(mtDNA3243、3316、3394、3426、3593)突变类型进行检测,并采用X2检验,比较mtDNA突变类型在两组间分布的差异,从而得出宁夏地区回族人群2型糖尿病与mtDNA突变的相关性.结果:在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中均未发现mtDNA3243、3593、3426位点的突变.在糖尿病组中3316位点(G→A)突变频率为1.587%(1/63),正常对照组中该位点突变频率为3.896%(3/77);糖尿病组中未发现3394(T→C)突变,正常对照组中该住点突变频率为3.896%(3/77).以上位点的突变频率在两组间经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宁夏地区回族人群2型糖尿病与mtDNA3243、3316、3394、3426、3593位点的突变均无相关性.
作者:徐金瑞;周晶;杨易;张东涛;王玉炯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了解蚌埠地区1980年糖尿病(DM)普查出的168例糖代谢异常患者(144例T2DM、24例IGT)25年临床转归.方法:根据患者病情不同,对144例T2DM和24例IGT患者分别给予生活方式及药物干预,25年间对114例T2DM患者及22例IGT各项临床指标进行随访.结果:114例T2DM中4例患者逆转为IGT;心脑血管、肾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分别为57.0%、60.5%;25年病死率为70.2%(80/114).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心脑血管病、多脏器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24例IGT患者失访2例,18.2%发展成DM,年转变率为0.73%,36.4%仍为IGT,45.5%转为NGT.结论:T2DM慢性并发症以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患病率高,且随病程延长增加;综合干预可有效降低IGT向DM转化.
作者:张晓梅;时照明;徐浣白;潘明麟;周占伟;石建华;孙卫华;张士荣;陈建文;黄詠齐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探讨血浆Hcy水平与左室重构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肾脏病患者60例和健康对照者60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应用ATL公司HDI-5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和晚期大血流速度比(E/A),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慢性肾脏病患者高Hcy血症发生率为70%,而正常对照组高Hcy血症发生率为5%.慢性肾脏病患者Hcy水平[(27.29±25.87)μmo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8.65±2.57)μmol/L](P<0.05).慢性肾脏病高Hcy组与正常对照组间LVDd、IVST、LVPWT、LVMI、LVEF、E/A比值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LVDd、IVST、LVPWT、LVMI与血浆Hcy呈正相关(r分别为0.30、0.44、0.58、0.42,均P<0.05).而LVEF、E/A比值与血浆Hcy呈负相关(r分别为-0.42,-0.45,均P<0.05).这种相关性在应用多元回归剔除了性别、年龄、血压、血脂、血红蛋白等因素影响后仍然存在.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高Hcy血症发病率高.高Hcy血症可能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心室重构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郝健;甄怀蒙 刊期: 2009年第21期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涉及炎症和免疫反应的复杂的慢性炎性疾病,其起始触发因子及其信号传导途径目前还不清楚.但经修饰的脂质和感染因子被认为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对于各种触发因子,机体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识别病源相关分子模式为我们所熟知的是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多种细胞成分如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均发现有TLRs表达.高脂血症早就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经修饰的脂质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触发及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其作用机制目前还没有定论,很多研究发现经修饰的脂质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至少部分是TLR依赖的.近又发现一些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因子是,TLR4的内源性配体,通过TLR4/NF-κB信号系统发挥作用.综上所述,TLR4/NF-κB信号系统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林媛媛;曲鹏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在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方法:根据BNP值设计预见性护理程序,将入住我科老年心功能不全的患者60例,分为预见性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有效抢救时间、住院天数及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预见性护理组较常规治疗组有效抢救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缩短(P<0.05),家属满意度显著增加(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赢得时间,提高救护质量,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作者:顾叶秋;龚佳青;刘漩;林嘉鳞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来氟米特组,来氟米特组给予来氟米特治疗性灌胃.1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血糖、血清肌酐、尿素氮、肌酐清除率、肾脏标本测肾脏重量、HE及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单核/巨噬细胞特异性抗原(CD68)的表达.结果:来氟米特可以减少糖尿病大鼠24h尿蛋白排泄率及内生肌酐清除率,使大鼠肾脏组织中MCP-1和CD68的表达降低,并改变肾脏病理结构.结论:来氟米特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下调糖尿病大鼠肾脏MCP-1的表达,减少糖尿病大鼠肾组织单核/巨噬细胞浸润有关.
作者:陈卫东;常保超;杨萍;张燕;刘磊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导管发生堵塞的原因和减少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护理对策.方法:2005年7月至2008年12月,137例留置PICC导管进行静脉输液、静脉高价营养及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9例留置PICC患者发生堵管,7例经处理后得到再通,2例无法再通而拔管.结果:PICC导管堵塞与护士操作不当、输注高浓度药物前后冲管及封管方法不正确、老年患者血液黏度异常有关.结论:了解并合理应用PICC导管,正确的冲管及正压封管,配制浓度适宜的封管液,合理用药,严密观察,可防止导管堵塞,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胡凤琼;张莉国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提高对滑膜骨软骨瘤病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或病理证实的滑膜骨软骨瘤病32例,所有病例均行X线检查,13例行CT检查,6例行MRI检查.结果:32例中,单关节发病30例(93.8%),侵犯两个以上关节2例(6.2%).发病部位:膝关节19例(60%),肘关节4例(12%),髋关节3例(10%),踝关节2例(6.2%),肩关节2例(6.2%),腕关节、指间关节各1例分别占3%.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例均示关节腔内或其周围有骨软骨游离体或悬垂体,数目不等,少者两个,多者几十或更多.小者如粟粒,大者近核桃.形态呈圆形或卵圆形.4例患者关节骨端伴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9例伴有骨关节病.结论:通过对滑膜骨软骨瘤病的影像学分析,有助于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与鉴别,提高术前诊断符合率.
作者:田德贵;赵炳栋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分析引起成人门静脉海绵样变的相关疾病,探讨可能相关的疾病.方法:收集我院2002年1月至2008年9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门静脉海绵样变的住院患者资料,着重对相关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30个入组患者,其中恶性肿瘤12例,9例为肝癌;消化非恶性疾病9例,7例为肝硬化;血液系统疾病和肾脏疾病各2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4例无明确相关疾病中1例有糖尿病,1例有高脂血症.7例消化道出血中胃镜均发现有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结论:本组患者中引起门静脉海绵样变的主要疾病是消化系统疾病,以肝脏疾病为多见,因肝脏疾病引起者上消化道出血并发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危险较高.上腹部消化系统肿瘤引起门静脉海绵样变的危险性明显高于其他肿瘤.老年患者中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可能是单独引起门静脉海绵样变的疾病之一.
作者:黄春伟;殷勤;吴建胜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与伊托必利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患者分为3组,A组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B组口服伊托必利片:C组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和伊托必利片.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变化.结果:C组的餐后饱胀和早饱等症状改善有效率高于A组,上腹痛及上腹烧灼感等症状改善有效率高于B组:C组综合疗效的总有效率、显效率均明显优于A组和B组.结论: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与伊托必利片联合治疗能有效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且安全可靠.
作者:彭继承;李运泽;练海燕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外周血血浆脑钠肽(BNP)、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G)浓度的变化与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及超声心动图所测指标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正常对照组(n=15)、心脏痛心功能正常组(n=25)、慢性心功能不全组(n=182)的BNP(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D-D和FG的浓度(免疫荧光法),同一天行超声心动图检测研究对象的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FS),比较不同组BNP、D-D、FG浓度的变化,以及心脏结构随NYHA心功能分级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心脏病心功能正常组及慢性心功能不全组的BNP、D-D和FG浓度均明显升高,LAD和LVEDD均明显增大,LVEF和FS均明显减小,且血浆BNP、D-D和FG的浓度随NYHA心功能分级程度增高而升高,并在不同心功能级别患者间存在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BNP、D-D、FG的水平与心衰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吴军;张源源;冯德光;刘玲;徐丞;彭艳;刘泽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总结应用CAPIOX RX-05型婴儿膜肺的体会.方法:对2004年7月至2008年9月我院婴幼儿体外循环(ECC)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CAPIOX RX-05型婴儿膜肺1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ECC时间15~474 min,初始预充量330~500 mL,ECC中输浓缩红细胞(275.16±180.40)mL.常规超滤及改良超滤12例,34/6例出现轻、中度血红蛋白尿,ECC中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高于100 mmHg.死亡4例,术后出现并发症7例,除1例转院治疗外,其余患儿均顺利恢复出院.结论:CAPIOX RX-05型膜肺预充量小、血流量大、氧合及排气效能高,可做负压静脉引流、内壁涂层减少血液破坏及系统性炎性反应,是婴幼儿ECC的上佳选择.
作者:叶晓青;黄小蝶;张莉莉;李坚;翟宇佳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探讨Bmi-1基因的表迭与大肠癌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及其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我院50例大肠癌组织标本,50例正常组织作为对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标本中Bmi-1 mRNA的表达,同时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mi-1和P16蛋白的表达,并结合大肠癌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分析Bmi-1基因的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Bmi-1 mRNA及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免疫组化提示大肠癌组织高表达Bmi-1蛋白的同时伴有P16蛋白的低表达(P<0.05).Bmi-1的表达与肿瘤体积大小、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P16蛋白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血清CEA、血清CA19-9、P53等无相关性(P>0.05).结论:Bmi-1癌基因可能通过抑制P16蛋白的表达而促进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检测其表达可判断大肠癌的预后.
作者:姚尧;李波;胡志军;刘文;邹扬 刊期: 2009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