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院CT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误导

郭宏君;孙宏慧;常培军

关键词:
摘要:CT检查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基层医院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CT影像缺乏足够的认识,临床上因为其误导而产生的一些不必要的纠纷,值得我们深思.
美中国际创伤杂志相关文献
  • 颈椎骨折合并截瘫的呼吸道护理体会

    颈椎的骨折合并截瘫是临床常见的严重损伤之一,由于损伤部位靠近生命中枢,症状重、死亡率高而且并发症多.颈椎合并截瘫患者如护理不当,有发生肺部感染,褥疮及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的可能,而且伤后常常伴有呼吸肌麻痹,肺膨胀功能不全等病理改变,治疗时常采用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因此呼吸道防御功能低下,呼吸道分泌物沉积,阻塞而致肺炎或窒息,故做好呼吸道护理是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减少肺部并发症,降低死亡的重要措施之一.现将颈椎骨折患者呼吸道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徐俊艳;宋小云;刘凤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美中国际创伤杂志》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CT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误导

    CT检查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基层医院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CT影像缺乏足够的认识,临床上因为其误导而产生的一些不必要的纠纷,值得我们深思.

    作者:郭宏君;孙宏慧;常培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早期下沉的探讨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患者钛网早期下沉的原因.方法:3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病变累及单间隙9例,双间隙17例,3个间隙4例,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辅以Orion钢板及Zephir钢板内固定.对其疗效及钛网融合情况进行评估.结果:经术后6个月随访,植骨均在3个月达到临床愈合.4例患者在术后4周发生钛网下沉,颈椎高度降低,颈椎曲度减小,但患者无任何主观症状,3个月后复查见一例患者仍有进一步下沉.结论:钛网植骨比自体骨植骨有优越之处,但有下沉的可能.正确处理终板,合适的撑开高度,正确的钛网截切技术及锁定钢板的选择,可以减少钛网下沉的发生率.

    作者:李新友;王金堂;韩学哲;马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订阅通知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带锁髓内针治疗胫腓骨骨折66例临床分析

    目的:回顾分析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应用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66例,其中开放性骨折24例,闭合性骨折42例.结果:56例获随访,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年6个月,优良率97%.结论: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方法.

    作者:刘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浮肘损伤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及生物力学探讨

    目的:探讨浮肘损伤中西医结合,以手法复位为主治疗的有效方法及生物力学分析研究.方法:总结分析了1998年1月~2003年12月29例浮肘损伤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手法复位17例,牵引加手法复位7例,手术5例.结果:依据疗效标准,本组治疗29例,其中优秀13例,占44.83%;良好10例,占34.48%可4例,占13.79%.总有效率为93.10%,优良率为79.3%.优秀13例中,手法复位8例,牵引复位3例,手术治疗2例.良好中以手法复位为多,为6例.疗效可中,手法复位2例,手术2例.疗效差中,手法复位1例,牵引治疗1例.结论:浮肘损伤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以手法复位为主治疗,以及本科多年来研制改革的多段外固定方法和改良的夹板加石膏固定法,使骨折复位效果更好,功能恢复更满意.

    作者:党馥珍;巩四海;王新民;康汇;王卫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重度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治疗

    目的:分析胸腰椎骨折合并重度脱位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总结Ⅱ°以上胸腰椎骨折脱位行后路切开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20例;结果:经6至20月(平均14.5月)随访,内固定可靠,神经损伤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疗效满意;结论:重度胸腰椎骨折脱位手术治疗难度大,尽早手术、术前牵引、AO-Schanz钉是复位内固定的理想材料.

    作者:宋宗让;郝定均;吴丽;贺宝荣;吴起宁;刘立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Ventro Fix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目的:评估AO圆棒内固定系统(Ventro Fix)在胸腰椎结核前路病灶彻底切除植骨内固定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行病灶清除,植骨及应用Ventro Fix进行内固定.结果:16例经9~18个月随访,无术中、术后并发症,植骨全部融合,无植骨块移位或塌陷及高度丢失,亦无螺钉断裂、松动等现象,脊髓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该固定系统具有固定牢固,稳定性高,操作简单安全,合并症少,生物相容性好,无磁性等优点,是胸腰椎结核良好的前路内固定器械.

    作者:李峰;唐接福;满益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次全椎板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次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6月~2003年2月收治的6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经10个月~3年随访,优491例,良82例,可48例,差7例,本组优良率为91.2%(573/628).结论:次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可行术式,骨窗位于中央,视野佳,操作方便,减压比较彻底,关节突破坏小,疗效好,并发症的发生率低.

    作者:何宗战;杨运启;王东升;仲崇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恶性骨肿瘤的临床治疗现状及进展

    近两年来我国恶性骨肿瘤的治疗进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化疗研究进展1.1新畏助化疗恶性骨肿瘤的临床治疗在近年来取的长足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化学治疗的逐渐完善.

    作者:王臻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水疗在四肢创伤患者中的运用

    水疗法,是运用水的温度、压力或溶于其内的化学物质进行治疗.水在自然界中,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资源,它是人类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水的热容量大,导热性强,又是良好的溶剂,因而可以利用水的温度机械性物质和水溶液化学成分的刺激作用,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水疗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综合治疗的一种手段.它不像药物那样发生不良反应,也不像矿泉疗法那样受环境条件限制,因而是一种应予重视的物理疗法[1].

    作者:刘萍;刘美荣;杨芬英;粟宝风;蔡乾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21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我院自1994年5月12日至2003年12月30日共采用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219例,分别采用药物治疗,多功能颈腰椎牵引及硬膜外腔插管治疗,现总结如下:

    作者:窦群立;赵波;郝阳泉;杨宁;杨锋;张根印;李引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行关节清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32例(44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膝关节镜检查,并在关节镜下行清理术.术后3个月及1年后复查,随访膝关节疼痛、肿胀及活动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膝关节疼痛缓解、肿胀减轻、功能改善.术后3个月复查,优良率达85%;经1年以上随访,优良率为72%,无复发及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行关节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疗效好且简便的方法.

    作者:焦宁;姜海;薛金山;温世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先天性脊柱畸形矫形手术治疗的初步观察

    目的:探讨先天性脊柱畸形矫形手术治疗策略.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脊柱外科2002年11月至2003年12月期间治疗的10例先天性脊柱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确定不同患者不同矫形术式的选择.结果:10例患者手术时平均年龄15.2(1~40)岁,平均后凸角度69°(35°~98°),2例行单纯前路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1例行单纯半椎体切除术,1例后路原位融合内固定术,6例后路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畸形矫正率为32.2%.结论:不同年龄、不同分型以及不同的畸形程度,应选择相应的矫形术式.

    作者:方向义;郝定均;吴起宁;贺宝荣;陈海波;宋宗让;王晓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预防腰椎管术后硬膜外纤维瘢痕粘连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概况

    腰椎管手术通常指由脊柱后路切除部分或全部椎板,暴露椎管并清理椎管内病变.通常见于以下病变: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椎管内肿瘤及创伤后的马尾神经综合征等.因手术破坏了脊柱后柱结构,常导致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其发病原因多种多样,而硬膜外纤维瘢痕的形成是重要的原因[1].如何预防和减少纤维瘢痕的形成,是防止FBSS的关键.许多学者在实验和临床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现作一总结.

    作者:常彦海;罗振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与直视下髓核切溶术相结合治疗多间隙颈椎病

    目的:评价运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与直视下髓核切溶术相结合治疗多间隙颈椎病的效果及其优点.方法;对39例多间隙颈椎病患者,在对主要间隙进行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同时对次要间隙施行直视下的穿刺切吸、溶核.术后随访3个月~1年,并按JOA评定表评分.结果:优30例,良5例,有效4例,全部病人症状均得到改善,其中优良率89.7%.除与颈髓受压相关症状改善外,脑供血不足和上肢神经功能也有明显缓解.术后出现霍纳氏征1例,喉返神经损伤1例,咽部疼痛11例.结论:该术式既改善了多阶段颈髓受压、椎动脉供血不足和钩椎关节增生所引起的相应症状,又避免了过多的间隙被融合固定所造成的其它间隙过早退变的后果.

    作者:牛明忠;雷高;高宏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多发性创伤抢救治疗体会(附124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机械工业和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多发性创伤逐渐上升,已是创伤外科急诊常见的危重症.多发性创伤多伤情重、变化快、休克多、易漏诊、处理难、并发症多、伤残率高[1].若掌握不了救治理念和程序,轻重缓急主次不分,把握不了急救手术的时机,就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本文就我院(二级医院)骨科1992年至2003年收治124例多发性创伤患者救治情况和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建中;赵少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微创开放式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通过微创开放式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以评估此术式并积累经验.方法:回顾分析5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微创开放式髓核摘除术病例.结果:对522例病例随访6个月~5年,疗效评定优417例,良82例,可23例,优良率95.6%.结论:微创开放式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作者:李孟;刘继华;刘德玉;张快强;吕正茂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31例病案报告

    目的:总结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方法:对31例病案的综合治疗.采用牵引、手法按摩及研药、静脉注射及椎管内注射以及中医中药治疗.结果:31例患者有效率达100%,显效率80.6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早期轻型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是有效的.一旦发生椎动脉及椎基底动脉的器质性病变,此疗法效果不好.

    作者:党馥珍;李琼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美中国际创伤杂志

美中国际创伤杂志

主管: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

主办:美国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