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继峰;张沛泳;曹用立;秦允清
患者女,68岁.入院主诉:阵发性腹痛2 d伴发热、恶心、呕吐.患者进食油腻食物后即出现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并于当日夜间出现中上腹痛,为阵发性胀痛,伴发热38.5℃,无向腰背部放射痛,昨日出现腹泻2次,量少,无伴黏液脓血,后腹痛转移至全下腹,仍为持续性疼痛并伴恶心呕吐.次日外院查B超:脂肪肝.血常规:WBC 19.8×109/L,N O.83.Hb 133 g/L.血尿淀粉酶均正常.
作者:汪余勤;宗春华;吴建新;李定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肾巨大鹿角形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总结36例巨大鹿角形肾结石患者经肾窦内肾孟、肾后下段间切开取石加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6例,均成功取石,平均手术时间120 min,结石一次性取净31例(86%),残留结石5例(14%),直径<3 mm.其中3例自行排出,余2例经药物排石治疗后排出.2例术中出血量约250 mL,输血200~400 mL.术中无需阻断肾蒂,术前肾功能不全者术后均逐渐恢复正常.结论:经肾窦内肾孟、肾后下段间切开加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巨大鹿角形结石,手术视野清晰,能取净结石,可减少手术对肾实质的损伤,大限度地保存患肾并可改善肾功能.手术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少,残石率低,效果满意.
作者:王竞;曾甫清;汪良;杜岳峰;廖贵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炎症反应是机体免疫系统综合性极高的对伤害刺激的生理防御反应.虽然炎症反应对于维持个体组织的健康和完整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它的失调也可导致广泛的组织受损,可以说炎症反应是一把双刃剑.
作者:顾漪闻;王祥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下行角膜穿通伤手术的可靠性、安全性.方法:研究组36例(36眼)在表面麻醉下完成角膜穿通伤手术.对照组36例(36眼),施行传统的球后麻醉和表面麻醉,对麻醉的有效性、并发症、手术时间等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能耐受和配合手术,研究组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表面麻醉下行角膜伤口修补术方法简单、易操作.避免了球后、球周麻醉的多种并发症发生,安全有效,是值得推广的麻醉方法.
作者:陈振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在我们医院一直有被遗弃的孩子,他们没有名字,就用弃婴×号来接受检查,他们中小的只有几天大,大的也有上幼儿园的年纪了,他们的编号至少编到十二号,没有家长,只有护工一路护送检查.
作者:徐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初步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应用替罗非班对冠脉血流和组织灌注及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收集武汉市一医院心内科2004年7月至2007年7月收住的急性心肌梗死行PCI的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3例行常规PCI治疗(PCI组),45例患者行常规PCI+替罗非班治疗(替罗非班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1周左心室射血分数、出血并发症、PCI术后即刻结果分析和30 d内心血管事件.结果:与PCI组相比,替罗非班组PCI术后,TIMI 3级血流获得率较PCI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MPG灌注分级3级获得率、术后1周左室射血分数高于P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I帧计数示血流快于PCI组,30 d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P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有高于PCI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择期PCI时应用替罗非班具有更好的血流和组织灌注,进一步改善围术期心功能,并明显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 d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田立群;巴英巴特;郑琼莉;雷健;李佐民;柯于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急性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在临床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盆腔炎共48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小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骨巨细胞瘤在我国发病率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危害很大,巨细胞瘤因其生物学行为有别于良性肿瘤,在局部为侵袭性生长方式,可以南病灶部位顺骨小管向周围生长,但全身远处转移较少,因此目前一般将其按低度恶性肿瘤处理.股骨粗隆部是巨细胞好发部位,其发病率仅低于股骨远端和胫骨平台[1].我科采用局部扩大刮切、50%氯化锌烧灼处理股骨粗隆部病灶,用带旋骨外侧动脉升支的髂骨瓣移植、异体骨植骨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修复骨缺损区1例.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钱翠芳;宋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抑郁症患者与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110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作研究,以114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作对照.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技术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COMT基因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结果:COMT基因的3种基因型(A/A,A/G和G/G)在抑郁症组的分布分别为2.7%、25.5%和71.8%,在正常对照组分别为5.3%、49.1%和45.6%,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OMT基因的多态性与抑郁症之间有显著关联.
作者:郑朝盾;郑洪波;黎娟花;何柱国;陆惠红;黄淑仪;韦红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癫痫是小儿科时期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患病率约为3%~6%[1].在人群癫痫患者中,505以上在10岁之内起病,小儿癫痫发生率大大高于一般人群,大约为成人的10倍[2].
作者:彭湘晖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脑震荡样症状早期药物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择183例轻、中型脑外伤患者,分组后早期应用能量合剂(能量合剂组)、尼莫地平(尼莫地平组)、灯盏细辛(灯盏细辛组)治疗伤后脑震荡样症状,观察治疗后不同时间段脑震荡样症状恢复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7、14 d灯盏细辛组脑震荡样症状改善率(87.3%、94.4%)明显高于尼莫地平组(73.4%、82.8%)(均P<0.05)及能量合剂组(64.6%、70.8%)(均P<0.01).伤后1个月脑震荡样症状消失率能量合荆组(29.2%)明显低于尼莫地平组(48.4%)(P<0.05)及灯盏细辛组(57.8%)(P<0.01).伤后3个月脑震荡后遗症发生率能量合剂组(29.2%)明显高于尼莫地平组(12.5%)(P<0.05)及灯盏细辛组(5.6%)(P<0.01).结论:早期选择有效药物治疗可促进脑外伤后脑震荡样症状及时恢复,减少脑震荡后遗症的发生,可推广应用于临床.
作者:游恒星;邱建东;杨维;练晓文;陈氡;方向红;朱立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自从1846年10月16日,WilliamT.G.Morton在波士顿麻省总医院演示乙醚麻醉,吸入性麻醉药已经有150年的发展历史,吸入性麻醉药可精确地调整麻醉深度,并具有制动、遗忘、抑制自主反射、肌肉松弛、镇痛作用,是临床麻醉常用的麻醉药.
作者:周建华;王祥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前臂及手部热压伤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应用足背皮瓣、小腿后侧皮瓣、侧胸皮瓣早期修复前臂及手部深度热压伤21例.结果: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换药愈合,其余20例均全部成活.手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薄型游离皮瓣早期修复前臂及手部深度热压伤可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于加平;蔡茂季;尹飞;王义;许凡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格拉司琼联合地塞米松、胃复安及小剂量舒乐安定防治顺铂所致呕吐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格拉司琼联合地塞米松、胃复安及小剂量舒乐安定(综合组)与格拉司琼联合地塞米松(对照组)防治顺铂所致急性、迟发性呕吐的疗效及其副反应.结果:综合组与对照组防治顺铂所致急性呕吐的有效控制率分别为92%、90%(P>0.05),完全控制率分别为78%、76%(P>0.05);防治顺铂所致迟发性呕吐的有效控制率分别为94%、78%(P<0.05),完全控制率分别为82%、68%(P<0.05);综合组与对照组1-2级便秘、厌食、腹胀、焦虑、失眠等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8%、14%、20%、14%、10%与48%、42%、36%、40%、26%(P<0.05).结论:格拉司琼联合地塞米松、胃复安及小剂量舒乐安定防治顺铂所致急性呕吐与迟发性呕吐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副反应小.
作者:王朝阳;李桂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帕金森病(PD)多发于中老年人,病因迄今未明,目前认为是多种基因突变相互作用和(或)基因突变加上环境毒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兴奋毒性、神经营养因子缺乏、免疫调节异常及细胞凋亡都是引起PD的可能原因[1].目前治疗PD有效的药物仍然是左旋多巴,但也只能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寿命,且大多数患者长期应用后会出现运动障碍、症状波动和精神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探索能阻止PD进展的药物是必要的.本文将探讨保护和(或)修复变性神经细胞以阻止疾病进展并有望治愈PD的几种方法.
作者:徐芙蓉;彭国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RNA干扰caspase-8基因及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效果.方法:构建针对大鼠caspase-8基因编码区的短发夹状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质粒pRNAT-U6.1-caspase-8 shRNA,采用电穿孔的方法转染RK3E细胞,经G418筛选后,形成稳定表达caspase-8 shRNA的细胞系.实验分为3组,(1)正常对照组,未转染的RK3E细胞;(2)阴性对照组,转染空载体pRNAT-U 6.1的RK3E细胞系;(3)实验组,转染caspase-8 shRNA的RK3E细胞系.经脂多糖孵育12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RT-PCR和Real time PCR检测mRNA的表达,以及各组caspase-8蛋白的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1),caspase-8的mRNA水平和蛋白活性显著降低(P<0.01).结论:针对caspase-8的特异性shRNA可以明显引起靶基因的沉默,进而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
作者:陈栋;张艳;朱珉;陈刚;张伟杰;陈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推衍12导联心电图用于检测骨科术中心肌缺血发生的可行性.方法:对311例骨科患儿术中连续监测推衍心电图12导联ST段,检测出心肌缺血的发生情况并同术前心电图作对照研究.结果:(1)被调查病例术中心肌缺血总的发生率26.0%(81/311),术前心电图异常组明显高于正常组(33.1%vs 21.6%,P=0.025):(2)术前心电图异常病例术中心肌缺血发生率分别为:ST段压低合并T波异常72.7%(16/22),单纯ST段压低42.3%(11/26),单纯T波低平或倒置22.2%(6/27),单纯左心室高电压20.0%(4/20),单纯窦性心动过缓13.3%(2/15).结论:推衍12导联心电图可用于骨科术中心肌缺血的检测,术前异常心电图预示术中心肌缺血发生率不同.
作者:张立涛;张静梅;才素芬;王大璐;易凡;王雨广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我院从2003年9月至2005年9月,共对37例早期乳腺导管癌的患者行保留乳房手术,术后行适形调强放疗、化疗、内分泌等全身综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木妮热·木沙江;贺春钰;司马义力·买买提尼亚孜;成芳;艾秀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炎症是高等动物机体对各种损伤性刺激的一种天然防御反应,它主要发生在有血管分布的组织内,其主要作用是限制损伤、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等.在胃肠道,炎症反应是黏膜抵御内源性和外源性损伤因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损害可以导致黏膜的损伤和黏膜修复过程的受损,它的失控也可以加重胃肠道黏膜的损伤,甚至引起全身症状[1].本文就炎症反应在胃黏膜防御机制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作者:李成龙;屠伟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蝶型胶布对腹壁切口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年来剖宫产术后腹壁伤口脂肪液化或感染需行二期缝合的病例.清洁创面,充分引流干燥后,基底多点注射50%葡萄糖,给予蝶型胶布尽量从切口基底部拉紧对合切口两侧的方法.结果:1998年7月至2007年7月共有89例剖宫产术后发生脂肪液化或切口感染需二期愈合的病例,给予蝶型胶布固定后3 d切口愈合为86例,愈合率为96.9%,仅3例行二期缝合.二期缝合率为3.37%.结论:蝶型胶布固定用于二期伤口愈合有痛苦小,费用低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杨林;龚宇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