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立群;巴英巴特;郑琼莉;雷健;李佐民;柯于鹤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是临床常见病症,常规抗结核后胸水吸收缓慢,易形成包裹性胸腔积液和广泛胸膜肥厚粘连,引起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我院采取尿激酶胸膜腔内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膜炎42例,取得较好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范荣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白细胞介素-6(IL-6)的分子结构及其生物学作用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IL-6属细胞因子家族,在抗感染、自身免疫疾病及肿瘤免疫治疗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其促肿瘤生长作用,使之成为抗肿瘤治疗中重要的细胞因子之一.近年的研究表明IL-6及其受体(IL-6R)在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本文就IL-6及其受体与胆管癌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韩宁;黄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胸腺切除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将31例择期接受胸腺切除术的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常规组(A组)和无肌松药组(B组),其中A组15例,B组16例.A组麻醉诱导为咪达唑仑0.03 mg/kg、芬太尼1.5μg/kg、丙泊酚2 mg/kg和维达松0.08 mg/kg;B组诱导前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 mg/kg,以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分别为3 μg/mL和4 ng/mL TCI行麻醉诱导.记录诱导、插管过程中的血压、心率;记录术后立即拔管和延迟拔管的例次数.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插管成功,与插管前即刻比较,插管后即刻及插管后1 min时SBP、DBP、HR均升高(P<0.01),两组间SBP、DBP、HR的变化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无肌松药下以效应室靶浓度TCI瑞芬太尼4 ng/mL复合异丙泊3μg/mL麻醉诱导,可以为MG患者施行胸腺切除术的全身麻醉提供良好的气管插管条件,同时避免了肌松药的副作用.
作者:苏冬梅;张淑军;隋波;刘一凡;陈凯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自从1846年10月16日,WilliamT.G.Morton在波士顿麻省总医院演示乙醚麻醉,吸入性麻醉药已经有150年的发展历史,吸入性麻醉药可精确地调整麻醉深度,并具有制动、遗忘、抑制自主反射、肌肉松弛、镇痛作用,是临床麻醉常用的麻醉药.
作者:周建华;王祥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眩晕症是内科门诊的常见病,大约占到门诊量的19%,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容易复发,有关尼莫地平治疗眩晕症的报道不多,我们在门诊应用尼莫地平治疗眩晕症,发现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冠脉病变特点,及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参考ACC/AHA的UA/NSTEMI指南分类,将UA分成静息性心绞痛、初发性心绞痛和恶化劳力性心绞痛三个亚型,分别探讨其临床和冠脉病变特点.结果:与其他两组比较,恶化劳力性心绞痛三支病变多(39.7%);初发性心绞痛单支病变多(54.2%);静息性心绞痛血栓检出多(9.9%);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亚型UA患者冠脉病变特点存在一定差异,6个月预后无明显差异.
作者:王永亮;赵树梅;李虹伟;沈潞华;王雷;陈晖;陈佳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合并静吸复合全身麻醉(CEGA)应用于新生儿胸腹部大手术,探讨其临床应用的优越性.方法:新生儿腹胸部大手术90例,年龄1 h~28 d,体重1.52~5.34 kg,ASAⅢ~Ⅳ级,分为3组(硬膜外组,CEGA组,静吸复合组),每组30例.硬膜外组,选择与手术部位相适应的椎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给实验量0.5%利多卡因1~2 mL,5~10 min后测试证明无全脊麻征表明穿刺成功,再给麻醉量0.5%利多卡因2~5mL,后按需要再分次给第一次量的1/2于硬膜外腔;术中以利多卡因维持;CEGA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开始气管插管(以氟胺酮1~2 mg/kg、万可松0.1 mg/kg静推快速诱导)控制呼吸;术中硬膜外腔以0.5%利多卡因按2~5mL给药,后按需要再分次给第一次量的1/2于硬膜外腔,并根据新生儿对疼痛的耐受调整七氟醚的浓度,约1%~1.5%,以新生儿能耐受气管导管和内脏牵拉反应,生命体征稳定为准;适当追加肌松药,以配合手术需要.术毕待患儿呼吸平稳,呼吸交换量基本正常(潮气量>8 mL/kg,呼吸空气时SpO2>93%,呼吸频率>30次/min,新生儿意识、咳嗽、吞咽反射等均恢复或清醒后拔除气管导管.静吸复合组,以氯胺酮1~4 mg/kg、万可松0.1~0.2 mg/kg静推快速诱导成功后气管插管并控制呼吸,术中以2.5%~3%七氟醚维持,术毕拔管情况同CEGA组.结果:合并使用硬膜外与全身麻醉较单种麻醉方法更利于新生儿呼吸道的管理和生命体征稳定的维持(均P<0.05);且在机械通气保证充分供氧和及时排出CO2的基础上,较单纯全麻用药量显著减少(P<0.05),术后清醒更快(P<0.05),拔管更早(P<0.05),并发症明显减少(P<0.05),有利于新生儿尽早康复,明显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又能减轻新生儿经济负担和术后疼痛所带来的痛苦,且有利于术后镇痛.结论:CEGA应用于新生儿胸腹部大手术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作者:喻淑庆;叶小丰;余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自1999年始,我院在全县率先使用子宫下段剖腹产,开展使用子宫下段剖腹产,缩短了手术时间,为抢救产妇及新生儿赢得了机会.用0/4号可吸收线皮内缝合切口,既美观,又减轻了腹部切口张力,降低了伤口感染率,缩短了住院天数(5 d可以出院),降低了住院费用.我院2年前剖腹产手术后使用镇痛泵,使产妇免除了产后的切口疼痛,有利于休息和睡眠,利于切口愈合.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江九妹;张志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神经传导速度(NCV)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无明显周围神经症状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周围神经NCV的测定,同时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NCV可发现无明显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部分周围神经呈损伤性改变,总异常率达25.33%,同时发现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异常率高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下肢异常率高于上肢,且NCV改变与病程有关,而与年龄无关.结论:NCV测定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作者:张斌;顾春江;孙晓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急性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在临床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盆腔炎共48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小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病例1,足月男性,2007年2月10日在剖宫产后立即出现呼吸缓慢,反应极度迟钝,逐渐出现口唇紫绀缺氧症状,迅速给予面罩加压通气,产科迅速请我们会诊,到产房时发现患儿在面罩加压给氧下缺氧有缓解但反应迟钝,面色、口唇逐渐红润.体检发现双瞳孔呈针尖样,光反射引不出;自主呼吸深慢,两肺呼吸音清,呼吸道通畅.
作者:田海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及年轻化趋势.
作者:张诗琳;李成林;崔彦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加早期康复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优越性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抽取高血压脑出血(幕上)出血量>30mL患者120例分成两组,60例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加早期康复治疗(治疗组).60例行开颅手术或保守治疗(对照组),于入院5周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评定两组的临床疗效,并随访3个月,测定两组生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加早期康复治疗是减少脑出血患者病残程度,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梁维松;黄文柱;黄海斌;陈锡恩;毛波;潘伟明;冯运华;张先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十几年的寒窗苦读,终于在桂花飘香的季节,踏上工作岗位.他一半欢喜一半紧张,担心自己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只会给别人增加负担.
作者:韦莲素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在我们医院一直有被遗弃的孩子,他们没有名字,就用弃婴×号来接受检查,他们中小的只有几天大,大的也有上幼儿园的年纪了,他们的编号至少编到十二号,没有家长,只有护工一路护送检查.
作者:徐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推衍12导联心电图用于检测骨科术中心肌缺血发生的可行性.方法:对311例骨科患儿术中连续监测推衍心电图12导联ST段,检测出心肌缺血的发生情况并同术前心电图作对照研究.结果:(1)被调查病例术中心肌缺血总的发生率26.0%(81/311),术前心电图异常组明显高于正常组(33.1%vs 21.6%,P=0.025):(2)术前心电图异常病例术中心肌缺血发生率分别为:ST段压低合并T波异常72.7%(16/22),单纯ST段压低42.3%(11/26),单纯T波低平或倒置22.2%(6/27),单纯左心室高电压20.0%(4/20),单纯窦性心动过缓13.3%(2/15).结论:推衍12导联心电图可用于骨科术中心肌缺血的检测,术前异常心电图预示术中心肌缺血发生率不同.
作者:张立涛;张静梅;才素芬;王大璐;易凡;王雨广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就左室造影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即刻影响即安全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所有入选者行冠脉造影(CAG)及左室造影,全程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并分别记录左室造影前、后的左室舒张末压(LVEDP).根据CAG结果及临床表现分为:CAG正常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并将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分为有室壁瘤组和无室壁瘤组.所有患者根据左室造影前LVEDP分为LVEDP>20 mmHg组及LVEDP<20 mmHg组.结果:各组左室造影后的LVEDP均较造影前有增高趋势,但是无统计学差异,且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增加的幅度与CAG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而急性心肌梗死组增加幅度较CAG正常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显著增高.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有室壁瘤组左室造影后LVEDP比左室造影前显著增高,无室壁瘤组的左室造影前后LVEDP差异无显著性,且两者增加的幅度有统计学差异.造影前LVEDP>20 mmHg组左室造影后LVEDP增高值显著高于LVEDP<20mmHg组.结论:对于进行介入检查及治疗的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左室造影是安全的,而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尤其是存在室壁瘤高危因素的患者,应根据利弊选择左室造影的适应证.此时,造影前LVDEP的数值可作为参考.
作者:张莉;傅向华;李俊峡;于富军;卫亚利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是依赖ATP胞浆内非溶酶体高度选择性蛋白质降解的主要途径,它涉及DNA的修复、蛋白折叠的质量控制、细胞周期的调控、凋亡、增殖、炎症、信号传导及转录活性的调节等.
作者:陈晶波;徐向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都有上升趋势.哮喘是一种多基因参与的具有遗传易感性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对白三烯(LTs)在哮喘发病过程中地位的认识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LTs调节剂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国内外已有研究证实,在多种类型哮喘患者中应用LTs调节剂可明显缓解哮喘症状,改善患者肺功能水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1].
作者:张云凤;周奇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我院从2003年9月至2005年9月,共对37例早期乳腺导管癌的患者行保留乳房手术,术后行适形调强放疗、化疗、内分泌等全身综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木妮热·木沙江;贺春钰;司马义力·买买提尼亚孜;成芳;艾秀清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