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诗琳;李成林;崔彦
患者女,62岁,因发现高血压20余年,近日血压偏高就诊.既往诊断为青光眼半年余,一直给予缩瞳药2%毛果芸香碱点双眼.既往高血压靠复方降压片维持.无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血压180/106 mmHg,双肺呼吸音清.化验:血常规白细胞7.2×109/L.入院诊断:(1)原发性高血压3级;(2)青光眼.
作者:章晓君;郭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神经传导速度(NCV)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无明显周围神经症状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周围神经NCV的测定,同时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NCV可发现无明显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部分周围神经呈损伤性改变,总异常率达25.33%,同时发现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异常率高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下肢异常率高于上肢,且NCV改变与病程有关,而与年龄无关.结论:NCV测定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作者:张斌;顾春江;孙晓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初步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应用替罗非班对冠脉血流和组织灌注及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收集武汉市一医院心内科2004年7月至2007年7月收住的急性心肌梗死行PCI的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3例行常规PCI治疗(PCI组),45例患者行常规PCI+替罗非班治疗(替罗非班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1周左心室射血分数、出血并发症、PCI术后即刻结果分析和30 d内心血管事件.结果:与PCI组相比,替罗非班组PCI术后,TIMI 3级血流获得率较PCI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MPG灌注分级3级获得率、术后1周左室射血分数高于P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I帧计数示血流快于PCI组,30 d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P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有高于PCI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择期PCI时应用替罗非班具有更好的血流和组织灌注,进一步改善围术期心功能,并明显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 d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田立群;巴英巴特;郑琼莉;雷健;李佐民;柯于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妊娠的相关问题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本院收治的2例肾移植术后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进行分析.结果:2例患者中1例于肾移植术后8年顺产一胎,胎儿出生后0.5h窒息死亡.第2次妊娠为肾移植术后9年,期间肾功能轻度异常,移植肾二维超声及彩色超声检查未见异常,于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娩出一正常活男婴,随访至今,男孩体健,生长发育情况智力与同龄儿相当.另1例患者肾移植术后2年妊娠,期间出现肾功能异常,于妊娠2月余行人工流产术中止妊娠,术后肾功能持续异常,转肾内科治疗.结论:肾移植术后妊娠的时机选择很关键,对于一些肾移植术后妊娠患者,出现终止妊娠的指征时需给予医源性终止妊娠.
作者:谭金凤;王宁宁;张红霞;刘斌;张玉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心力衰竭的护理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38例肝移植术后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8例患者经密切临床观察、及时治疗以及细致的护理.其中治愈25例(66%),死亡13例(34%).结论:肝移植术后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输液量、输液速度的科学调控,合理氧疗,使用药物的护理,做好心理护理以及细致的基础护理对降低心力衰竭的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燕娜;陈锷;张红霞;叶海丹;李向芝;罗新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瑞波西汀合并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与社会功能的改善状况.方法:将114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瑞波西汀+氯氮平)和对照组(氯氮平+安慰剂).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末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住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12周末,研究组的PANSS总分、阴性因子分均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研究组在住院的职业技能、社会性退缩、病室内渗动及对外界的兴趣和关心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瑞波西汀合并氯氮平有助于增强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及提高社会功能.
作者:李喜泼;王占敏;赵树霞;黄秀芳;许小梅;钮伟芳;安红伟;徐素伟;张月卿;柳宏宇;张春长;刘亚丽;刘秀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气管食管瘘(tmeheoesophageal fistula,TEF)指气管食管黏膜及疏松结缔组织的损伤穿孔.气管切开后TEF是机械通气中少见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尽快恢复气道密闭性,保证机械通气得以顺利进行,为治疗原发病争取时间和机会.我科在保守治疗中,采用气管内导管替代气管套管的方法治疗机械通气中发生的TEF,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晓耘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儿童上尿路结石的护理特点.方法:治疗中观察适合儿童的x线照射剂量、冲击次数、冲击电压.用泡沫海绵制成的保护板置于患儿的胸背处,用铅橡皮置于盆腔处,保护其肺部和生殖腺免于受到X线辐射的损害.结果:X线照射剂量30~50 kV、0.5 mA,碎石电压5.5~7.0 kV,平均6.8 kV,冲击次数1000~2500次,平均2283次,结石碎石率为100%,7 d排净率80%.患儿的胸背处、生殖腺避免了X线辐射的损害.结论:根据儿童特点进行护理,可使儿童身体周围组织器官的损害降到小程度.
作者:翁毓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就左室造影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即刻影响即安全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所有入选者行冠脉造影(CAG)及左室造影,全程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并分别记录左室造影前、后的左室舒张末压(LVEDP).根据CAG结果及临床表现分为:CAG正常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并将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分为有室壁瘤组和无室壁瘤组.所有患者根据左室造影前LVEDP分为LVEDP>20 mmHg组及LVEDP<20 mmHg组.结果:各组左室造影后的LVEDP均较造影前有增高趋势,但是无统计学差异,且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增加的幅度与CAG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而急性心肌梗死组增加幅度较CAG正常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显著增高.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有室壁瘤组左室造影后LVEDP比左室造影前显著增高,无室壁瘤组的左室造影前后LVEDP差异无显著性,且两者增加的幅度有统计学差异.造影前LVEDP>20 mmHg组左室造影后LVEDP增高值显著高于LVEDP<20mmHg组.结论:对于进行介入检查及治疗的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左室造影是安全的,而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尤其是存在室壁瘤高危因素的患者,应根据利弊选择左室造影的适应证.此时,造影前LVDEP的数值可作为参考.
作者:张莉;傅向华;李俊峡;于富军;卫亚利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自1999年始,我院在全县率先使用子宫下段剖腹产,开展使用子宫下段剖腹产,缩短了手术时间,为抢救产妇及新生儿赢得了机会.用0/4号可吸收线皮内缝合切口,既美观,又减轻了腹部切口张力,降低了伤口感染率,缩短了住院天数(5 d可以出院),降低了住院费用.我院2年前剖腹产手术后使用镇痛泵,使产妇免除了产后的切口疼痛,有利于休息和睡眠,利于切口愈合.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江九妹;张志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冠脉病变特点,及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参考ACC/AHA的UA/NSTEMI指南分类,将UA分成静息性心绞痛、初发性心绞痛和恶化劳力性心绞痛三个亚型,分别探讨其临床和冠脉病变特点.结果:与其他两组比较,恶化劳力性心绞痛三支病变多(39.7%);初发性心绞痛单支病变多(54.2%);静息性心绞痛血栓检出多(9.9%);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亚型UA患者冠脉病变特点存在一定差异,6个月预后无明显差异.
作者:王永亮;赵树梅;李虹伟;沈潞华;王雷;陈晖;陈佳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老年腹部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死亡3例,肺部感染治愈25例.老年、肿瘤、消化道炎症和梗阻等原发病及心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低蛋白血症、贫血等并发症、手术时间长、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方式等均是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并发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在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进行健康教育,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感染的发生.
作者:林杭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应激性溃疡大鼠血浆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在Wistar雄性大鼠应激前给予氯胺酮,采用水浸-束缚应激方法制作模型.观察胃黏膜溃疡指数(UI),大体及光镜下胃黏膜损伤程度及组织学变化,血浆MDA、MPO、SOD水平.结果:使用氯胺酮后可见胃黏膜UI明显降低,光镜下仅见胃黏膜充血、水肿,应激所致的胃黏膜损伤明显减轻.氯胺酮预处理组血浆MDA、MPO水平也明显低于应激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氯胺酮预处理对大鼠急性胃黏膜病变有保护作用,该作用与血浆MDA、MPO、SOD水平有关.
作者:丁冬;屠伟峰;韩琪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亚锡喷替酸(99mTc-DTPA)肾小球滤过率、血清肌酐(Scr)及24 h尿蛋白定量(24hpro)测定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肾病不同病程时期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我院524例SLE患者以及正常人群对照组60例,分别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Scr及24hpro.结果:病程<5年的SLE患者GFR值及24hpm含量均出现异常;而Scr未出现明显下降,病程5~10年和>10年组与正常组相比较Scr、24hpm及双肾GFR值均有差异(P<0.05).结论:GFR随着狼疮肾炎病程的进展呈持续下降趋势;24hpm在病变早期即出现异常且在整个病程中持续增高;Scr在狼疮肾炎早期未见明显异常,随着病程的进展呈进行性损伤.
作者:贾支俊;冯雪凤;郭利利;郭万华;申景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并发输尿管梗阻的有效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恶性肿瘤并发输尿管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15例患者成功逆行放置双猪尾导管,22例首选一步法经皮肾穿刺造瘘术,3例实施肾造瘘加顺行双猪尾导管置入术,2例行开放性肾盂造瘘术.结果:随访3~26个月,42例患者术后尿液引流通畅,肾功能恢复良好.结论:4种引流方法对恶性肿瘤患者的肾功能恢复均有积极作用,尤其是一步法经皮肾穿刺造痿引流更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黄后宝;姜书传;董昌斌;潘彩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6年4年间共52例COPD合并PT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COPD并发PTE的发生率高,多为附壁血栓(78.8%),临床突出的症状是活动性胸闷、呼吸困难突然加重,包括支气管扩张药物在内的常规治疗不能完全缓解(92.3%);71.2%患者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动脉血气PaCO2下降或呈Ⅰ型呼吸衰竭表现,D-二聚体>0.5 mg/L(ELISA法)仅占25.0%.超声心动图检查多有三尖瓣反流和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压大于40 mmHg者达71.2%,心电图常有SⅠQⅡTⅢ表现.结论:COPD合并PTE有一定的临床特点,临床上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提出疑诊,再选择CT肺血管造影或肺动脉造影进一步确诊.
作者:曾祥毅;王小平;巫剑峰;李丽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格拉司琼联合地塞米松、胃复安及小剂量舒乐安定防治顺铂所致呕吐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格拉司琼联合地塞米松、胃复安及小剂量舒乐安定(综合组)与格拉司琼联合地塞米松(对照组)防治顺铂所致急性、迟发性呕吐的疗效及其副反应.结果:综合组与对照组防治顺铂所致急性呕吐的有效控制率分别为92%、90%(P>0.05),完全控制率分别为78%、76%(P>0.05);防治顺铂所致迟发性呕吐的有效控制率分别为94%、78%(P<0.05),完全控制率分别为82%、68%(P<0.05);综合组与对照组1-2级便秘、厌食、腹胀、焦虑、失眠等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8%、14%、20%、14%、10%与48%、42%、36%、40%、26%(P<0.05).结论:格拉司琼联合地塞米松、胃复安及小剂量舒乐安定防治顺铂所致急性呕吐与迟发性呕吐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副反应小.
作者:王朝阳;李桂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十几年的寒窗苦读,终于在桂花飘香的季节,踏上工作岗位.他一半欢喜一半紧张,担心自己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只会给别人增加负担.
作者:韦莲素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氯胺酮或芬太尼在老年人纤维胃镜检查中对循环和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80例门诊行纤维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K组和F组,K组氯胺酮剂量为0.2 mg/kg,异丙酚为1.5 mg/kg;F组芬太尼剂量为0.5 μg/kg,异丙酚为1.5 mg/kg,两组根据麻醉评级可追加异丙酚.结果:两组麻醉评级无统计学差异,苏醒时间相近(P>0.05).K组异丙酚用量明显少于F组(P<0.05),麻醉诱导3 min后,两组SBP均有下降,但F组下降明显(P<0.05),K组出现呼吸抑制的例数少于F组(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均可满意完成老年患者纤维胃镜检查,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更为轻微.
作者:孙海云;沈宁;黑子清;关键强;高婉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比较氢氧化钙[Ca(OH)2]和甲醛甲酚用于慢性根尖周炎根管内封药消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根尖周炎恒牙160颗,分成两组,实验组80例根管预备后封氢氧化钙糊剂;对照组80例根管预备后封甲醛甲酚.观察两组封药期间疼痛的发生率及封药1周后、根管治疗后1年的临床疗效.结果:根管封药期间实验组疼痛发生率为13.3%,对照组为32.1%,P<0.01;封药后1周实验组根管消毒有效率为89.3%,对照组为69.25,P<0.01;根管治疗术后1年复查实验组根管治疗成功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73.1%),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氢氧化钙用于慢性根尖周炎的根管消毒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丁咏;容柏成;肖汉耿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