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恶性肿瘤致输尿管梗阻的处理分析

黄后宝;姜书传;董昌斌;潘彩明

关键词:肿瘤, 输尿管梗阻, 肾功能衰竭, 治疗, 尿液引流, 恶性
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并发输尿管梗阻的有效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恶性肿瘤并发输尿管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15例患者成功逆行放置双猪尾导管,22例首选一步法经皮肾穿刺造瘘术,3例实施肾造瘘加顺行双猪尾导管置入术,2例行开放性肾盂造瘘术.结果:随访3~26个月,42例患者术后尿液引流通畅,肾功能恢复良好.结论:4种引流方法对恶性肿瘤患者的肾功能恢复均有积极作用,尤其是一步法经皮肾穿刺造痿引流更有临床实用价值.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氟比洛芬酯、氯诺昔康和曲马多用于妇科腔镜手术后镇痛效果的研究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氯诺昔康和曲马多用于妇科腔镜手术后患者镇痛的有效性、安全性,副作用以及3种药物之间的效价比.方法:6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氯诺昔康组(L组,n=20)、曲马多组(T组,n=20)和氟比洛芬酯(F组,n=20)进行观察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七氟醚合并瑞芬太尼-丙泊酚静吸复合全麻.3组患者均于手术结束前约30 min静注恩丹西酮4 mg以及分别静注以下药物,L组:氯诺昔康16 mg;F组:氟比洛芬酯50 mg;T组:曲马多100 mg.分别记录清醒后5、30 min和1、2、6、12、24 h的VAS评分,患者疼痛总体评分以及各种副作用.结果:3组均达到了较满意的镇痛效果.但T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明显.结论:妇科腔镜手术使用氟比洛芬酯、氯诺昔康能明显减轻术后疼痛,副作用少;曲马多镇痛效果良好,但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高.

    作者:张旭宇;张涛;林世清;刘紫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颅内血肿穿刺靶点偏移的处理

    我院自1998-2006年应用YL-1型穿刺碎吸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及外伤后硬膜外、硬膜下血肿(迟发),共计298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于树青;李新辉;徐飞;杜同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VitK1辅佐阿奇霉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近年来随着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的变迁,肺炎支原体性肺炎有增多趋势,尤以学龄期及学龄前期儿童居多,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使用越来越受临床医生的关注,以阿奇霉素使用较多.与红霉素相比其胃肠道副作用较轻,但实际使用中仍不少见,本科运用维生素K1(VitK1)与阿奇霉素混于同一瓶中输注取得较满意效果.

    作者:王月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儿童原发性癫痫与第五、六脑室形成的关系

    癫痫是小儿科时期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患病率约为3%~6%[1].在人群癫痫患者中,505以上在10岁之内起病,小儿癫痫发生率大大高于一般人群,大约为成人的10倍[2].

    作者:彭湘晖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恶性肿瘤致输尿管梗阻的处理分析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并发输尿管梗阻的有效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恶性肿瘤并发输尿管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15例患者成功逆行放置双猪尾导管,22例首选一步法经皮肾穿刺造瘘术,3例实施肾造瘘加顺行双猪尾导管置入术,2例行开放性肾盂造瘘术.结果:随访3~26个月,42例患者术后尿液引流通畅,肾功能恢复良好.结论:4种引流方法对恶性肿瘤患者的肾功能恢复均有积极作用,尤其是一步法经皮肾穿刺造痿引流更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黄后宝;姜书传;董昌斌;潘彩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氯胺酮预处理对大鼠应激性溃疡血浆丙二醛、髓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应激性溃疡大鼠血浆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在Wistar雄性大鼠应激前给予氯胺酮,采用水浸-束缚应激方法制作模型.观察胃黏膜溃疡指数(UI),大体及光镜下胃黏膜损伤程度及组织学变化,血浆MDA、MPO、SOD水平.结果:使用氯胺酮后可见胃黏膜UI明显降低,光镜下仅见胃黏膜充血、水肿,应激所致的胃黏膜损伤明显减轻.氯胺酮预处理组血浆MDA、MPO水平也明显低于应激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氯胺酮预处理对大鼠急性胃黏膜病变有保护作用,该作用与血浆MDA、MPO、SOD水平有关.

    作者:丁冬;屠伟峰;韩琪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架起沟通的桥梁

    有关调查研究显示,在频频发生的医患纠纷中,因技术原因引起的所占比例不到20%,80%均缘于医务人员服务态度、语言沟通和医德医风问题.而在非技术因素引发的医患纠纷中,70%是由于沟通不到位引起的.由此可见沟通在医患关系中的重要性.

    作者:《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低分子肝素配合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注射液配合高压氧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96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高压氧及口服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给予高压氧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2周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4.0%,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9%,治疗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更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参数(P<0.05).结论:高压氧配合低分子肝素可以提高脑梗死治疗的效果.

    作者:刘骏;张璧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利多卡因的抗炎作用和潜在临床效应

    炎症反应是机体免疫系统综合性极高的对伤害刺激的生理防御反应.虽然炎症反应对于维持个体组织的健康和完整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它的失调也可导致广泛的组织受损,可以说炎症反应是一把双刃剑.

    作者:顾漪闻;王祥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加早期康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目的:研究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加早期康复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优越性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抽取高血压脑出血(幕上)出血量>30mL患者120例分成两组,60例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加早期康复治疗(治疗组).60例行开颅手术或保守治疗(对照组),于入院5周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评定两组的临床疗效,并随访3个月,测定两组生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加早期康复治疗是减少脑出血患者病残程度,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梁维松;黄文柱;黄海斌;陈锡恩;毛波;潘伟明;冯运华;张先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白细胞介素-6及其受体与胆管癌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白细胞介素-6(IL-6)的分子结构及其生物学作用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IL-6属细胞因子家族,在抗感染、自身免疫疾病及肿瘤免疫治疗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其促肿瘤生长作用,使之成为抗肿瘤治疗中重要的细胞因子之一.近年的研究表明IL-6及其受体(IL-6R)在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本文就IL-6及其受体与胆管癌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韩宁;黄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吸入性麻醉药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自从1846年10月16日,WilliamT.G.Morton在波士顿麻省总医院演示乙醚麻醉,吸入性麻醉药已经有150年的发展历史,吸入性麻醉药可精确地调整麻醉深度,并具有制动、遗忘、抑制自主反射、肌肉松弛、镇痛作用,是临床麻醉常用的麻醉药.

    作者:周建华;王祥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妊娠期及新生儿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近10年来,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且多表现为无症状感染,在欧美已成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而在我国仅次于淋病.生殖道HPV感染多见于育龄妇女,更严重的是孕妇感染后可将病毒传给胎儿,引起先天性HPV感染和婴幼儿咽喉部乳头瘤病等相关性疾病[1].

    作者:夏燕燕;洪颖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Survivin的研究进展

    Survivin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凋亡抑制因子(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家族中的新成员,于1997年由Ambrosini等[1]用效应细胞蛋白酶受体-1的cDNA在人类基因组库中筛选克隆出来.它在发育中的胚胎和多种肿瘤中高表达,近研究发现它也表达于部分正常分化的成熟组织中.本文对survivin的分子结构、组织分布、功能和相关基因的联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杨华安;苟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CT引导经皮穿刺注射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治疗子宫肌瘤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瘤内注射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ingyangrnycin lipiodol emulsion,PLE)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5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进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瘤内注射PLE治疗,术后随访3~24个月.观察症状缓解情况和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于术后1、3、6、12、24个月分别行B超或CT复查,了解子宫肌瘤大小变化情况,其中2例分别于治疗后4、5周行外科手术,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本组45例全部治疗成功.39例较完整随访者症状明显改善,肌瘤体积缩小范围在41.2%~95.6%,随访24个月的28例肌瘤体积平均缩小72.4%.副反应主要为下腹部疼痛、发热、恶心、呕吐、阴道少量流血等,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手术标本病理观察见肌瘤内血管变性闭塞,肌瘤组织大片坏死.结论:CT引导经皮穿刺注射PLE治疗子宫肌瘤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新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岑贤友;费西平;徐绍斌;邱冬梅;齐海英;顾瑞基;戴湘琳;罗东;甘万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子宫下段剖腹产加术后镇痛泵的护理体会

    自1999年始,我院在全县率先使用子宫下段剖腹产,开展使用子宫下段剖腹产,缩短了手术时间,为抢救产妇及新生儿赢得了机会.用0/4号可吸收线皮内缝合切口,既美观,又减轻了腹部切口张力,降低了伤口感染率,缩短了住院天数(5 d可以出院),降低了住院费用.我院2年前剖腹产手术后使用镇痛泵,使产妇免除了产后的切口疼痛,有利于休息和睡眠,利于切口愈合.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江九妹;张志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对早期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意义

    目的:探讨神经传导速度(NCV)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无明显周围神经症状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周围神经NCV的测定,同时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NCV可发现无明显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部分周围神经呈损伤性改变,总异常率达25.33%,同时发现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异常率高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下肢异常率高于上肢,且NCV改变与病程有关,而与年龄无关.结论:NCV测定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作者:张斌;顾春江;孙晓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尼莫地平软胶囊治疗眩晕症89例临床分析

    眩晕症是内科门诊的常见病,大约占到门诊量的19%,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容易复发,有关尼莫地平治疗眩晕症的报道不多,我们在门诊应用尼莫地平治疗眩晕症,发现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血浆BNP在慢性心功能不全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BNP)和左心室射血分数(EF)水平的相关性及不同心功能分级的心衰患者经过治疗症状缓解后上述指标的变化.方法:按美国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随机抽取心功能Ⅰ级、Ⅱ级、Ⅲ级及Ⅲ级以上心内科住院患者各30例,采用美国博适(Bzosite Triagoe)BNP快速定量诊断仪EUSA法测定血浆BNP的含量,使用日本东芝心脏彩超测定左室EF,慢性心功能不全(Ⅱ级及以上心功)患者经常规治疗症状缓解后同法测上述指标,数据采用SPSS 10.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结果:血浆BNP水平与EF呈负相关(r=-0.79,P=0.032),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差异具统计学意义而EF差异仅在Ⅰ、Ⅲ级心功能间有意义(P<0.05),经抗心衰治疗后,患者心袁症状缓解,BNP含量下降而EF升高,但仅BNP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BNP水平是慢性心功能不全诊断、治疗疗效评价的敏感指标.

    作者:钟远伦;罗昭琴;任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在发展中国家,是女性癌症死亡率第一位因素,在发达国家,近几年死亡率也有回升的趋势[1].

    作者:李丽璇;刘瑜;廖静;宋爱利;刘国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