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氟比洛芬酯、氯诺昔康和曲马多用于妇科腔镜手术后镇痛效果的研究

张旭宇;张涛;林世清;刘紫锰

关键词:麻醉和镇痛, 腹腔镜检查, 疼痛, 手术后, 氟比洛芬醋, 氯诺昔康, 曲马多
摘要: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氯诺昔康和曲马多用于妇科腔镜手术后患者镇痛的有效性、安全性,副作用以及3种药物之间的效价比.方法:6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氯诺昔康组(L组,n=20)、曲马多组(T组,n=20)和氟比洛芬酯(F组,n=20)进行观察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七氟醚合并瑞芬太尼-丙泊酚静吸复合全麻.3组患者均于手术结束前约30 min静注恩丹西酮4 mg以及分别静注以下药物,L组:氯诺昔康16 mg;F组:氟比洛芬酯50 mg;T组:曲马多100 mg.分别记录清醒后5、30 min和1、2、6、12、24 h的VAS评分,患者疼痛总体评分以及各种副作用.结果:3组均达到了较满意的镇痛效果.但T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明显.结论:妇科腔镜手术使用氟比洛芬酯、氯诺昔康能明显减轻术后疼痛,副作用少;曲马多镇痛效果良好,但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高.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乙酰唑胺致干咳误诊为洛汀新副作用1例

    患者女,62岁,因发现高血压20余年,近日血压偏高就诊.既往诊断为青光眼半年余,一直给予缩瞳药2%毛果芸香碱点双眼.既往高血压靠复方降压片维持.无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血压180/106 mmHg,双肺呼吸音清.化验:血常规白细胞7.2×109/L.入院诊断:(1)原发性高血压3级;(2)青光眼.

    作者:章晓君;郭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的关联性研究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抑郁症患者与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110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作研究,以114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作对照.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技术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COMT基因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结果:COMT基因的3种基因型(A/A,A/G和G/G)在抑郁症组的分布分别为2.7%、25.5%和71.8%,在正常对照组分别为5.3%、49.1%和45.6%,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OMT基因的多态性与抑郁症之间有显著关联.

    作者:郑朝盾;郑洪波;黎娟花;何柱国;陆惠红;黄淑仪;韦红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RNA干扰caspase-8基因及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

    目的:探讨RNA干扰caspase-8基因及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效果.方法:构建针对大鼠caspase-8基因编码区的短发夹状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质粒pRNAT-U6.1-caspase-8 shRNA,采用电穿孔的方法转染RK3E细胞,经G418筛选后,形成稳定表达caspase-8 shRNA的细胞系.实验分为3组,(1)正常对照组,未转染的RK3E细胞;(2)阴性对照组,转染空载体pRNAT-U 6.1的RK3E细胞系;(3)实验组,转染caspase-8 shRNA的RK3E细胞系.经脂多糖孵育12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RT-PCR和Real time PCR检测mRNA的表达,以及各组caspase-8蛋白的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1),caspase-8的mRNA水平和蛋白活性显著降低(P<0.01).结论:针对caspase-8的特异性shRNA可以明显引起靶基因的沉默,进而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

    作者:陈栋;张艳;朱珉;陈刚;张伟杰;陈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儿童尿路结石的护理

    目的:探讨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儿童上尿路结石的护理特点.方法:治疗中观察适合儿童的x线照射剂量、冲击次数、冲击电压.用泡沫海绵制成的保护板置于患儿的胸背处,用铅橡皮置于盆腔处,保护其肺部和生殖腺免于受到X线辐射的损害.结果:X线照射剂量30~50 kV、0.5 mA,碎石电压5.5~7.0 kV,平均6.8 kV,冲击次数1000~2500次,平均2283次,结石碎石率为100%,7 d排净率80%.患儿的胸背处、生殖腺避免了X线辐射的损害.结论:根据儿童特点进行护理,可使儿童身体周围组织器官的损害降到小程度.

    作者:翁毓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胸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

    胸主动脉瘤(thoracic aortic aneurysns,TAA)是少见而极为凶险的疾病.近年外科手术治疗已取得很大进展,主动脉内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瘤是一种新的介入治疗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的优点.我院在瑞芬太尼一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下行胸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32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罗中华;史宏伟;葛亚力;鲍红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急性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在临床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盆腔炎共48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小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加早期康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目的:研究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加早期康复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优越性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抽取高血压脑出血(幕上)出血量>30mL患者120例分成两组,60例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加早期康复治疗(治疗组).60例行开颅手术或保守治疗(对照组),于入院5周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评定两组的临床疗效,并随访3个月,测定两组生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加早期康复治疗是减少脑出血患者病残程度,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梁维松;黄文柱;黄海斌;陈锡恩;毛波;潘伟明;冯运华;张先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小儿甲状腺功能亢进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1例

    患儿男,12岁,学生,2007年5月31日因胸痛、心悸、发热3 d入院,患儿于3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热型不规则,高38.0℃,伴有胸痛、心悸以活动或心情紧张时明显,无咳嗽、流涕,无呕吐、腹泻.未作任何处理,精神、睡眠尚可.食欲无增强,大小便无异常.

    作者:刘惜宇;刘晋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妊娠期腹腔镜与开腹手术23例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妊娠期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01年3月至2006年9月南方医院妇科妊娠期腹腔镜手术11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开腹手术1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围手术期情况及其,临床结局.结果:两组在肠功能恢复时间、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手术时间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无一例发生术后流产.结论:在正确掌握妊娠期手术指征的前提下,妊娠期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广亮;刘建;柯妍;汪丽萍;钟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儿童原发性癫痫与第五、六脑室形成的关系

    癫痫是小儿科时期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患病率约为3%~6%[1].在人群癫痫患者中,505以上在10岁之内起病,小儿癫痫发生率大大高于一般人群,大约为成人的10倍[2].

    作者:彭湘晖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输尿管端端吻合加带蒂大网膜包裹术治疗输尿管下段损伤性狭窄

    目的:探讨输尿管端端吻合术加带蒂大网膜包裹治疗输尿管下段损伤性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从1989年3月至2006年6月,使用输尿管端端吻合加用大网膜包裹治疗输尿管下段损伤性狭窄16例,对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早期漏尿1例,肾萎缩3例.术后4~10周拔除双J管,拔管后再狭窄2例.全部病例术后随访发现输尿管解剖在位,蠕动排空良好,肾积水肾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未见有与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在证实损伤输尿管远段尚有残留后,输尿管端端吻合加带蒂大网膜包裹治疗输尿管下段损伤性狭窄,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实用性强,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朱继峰;张沛泳;曹用立;秦允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气管内导管替代气管套管治疗气管食管瘘5例

    气管食管瘘(tmeheoesophageal fistula,TEF)指气管食管黏膜及疏松结缔组织的损伤穿孔.气管切开后TEF是机械通气中少见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尽快恢复气道密闭性,保证机械通气得以顺利进行,为治疗原发病争取时间和机会.我科在保守治疗中,采用气管内导管替代气管套管的方法治疗机械通气中发生的TEF,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晓耘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利多卡因的抗炎作用和潜在临床效应

    炎症反应是机体免疫系统综合性极高的对伤害刺激的生理防御反应.虽然炎症反应对于维持个体组织的健康和完整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它的失调也可导致广泛的组织受损,可以说炎症反应是一把双刃剑.

    作者:顾漪闻;王祥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氯胺酮预处理对大鼠应激性溃疡血浆丙二醛、髓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应激性溃疡大鼠血浆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在Wistar雄性大鼠应激前给予氯胺酮,采用水浸-束缚应激方法制作模型.观察胃黏膜溃疡指数(UI),大体及光镜下胃黏膜损伤程度及组织学变化,血浆MDA、MPO、SOD水平.结果:使用氯胺酮后可见胃黏膜UI明显降低,光镜下仅见胃黏膜充血、水肿,应激所致的胃黏膜损伤明显减轻.氯胺酮预处理组血浆MDA、MPO水平也明显低于应激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氯胺酮预处理对大鼠急性胃黏膜病变有保护作用,该作用与血浆MDA、MPO、SOD水平有关.

    作者:丁冬;屠伟峰;韩琪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帕金森病的神经保护治疗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PD)多发于中老年人,病因迄今未明,目前认为是多种基因突变相互作用和(或)基因突变加上环境毒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兴奋毒性、神经营养因子缺乏、免疫调节异常及细胞凋亡都是引起PD的可能原因[1].目前治疗PD有效的药物仍然是左旋多巴,但也只能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寿命,且大多数患者长期应用后会出现运动障碍、症状波动和精神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探索能阻止PD进展的药物是必要的.本文将探讨保护和(或)修复变性神经细胞以阻止疾病进展并有望治愈PD的几种方法.

    作者:徐芙蓉;彭国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6年4年间共52例COPD合并PT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COPD并发PTE的发生率高,多为附壁血栓(78.8%),临床突出的症状是活动性胸闷、呼吸困难突然加重,包括支气管扩张药物在内的常规治疗不能完全缓解(92.3%);71.2%患者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动脉血气PaCO2下降或呈Ⅰ型呼吸衰竭表现,D-二聚体>0.5 mg/L(ELISA法)仅占25.0%.超声心动图检查多有三尖瓣反流和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压大于40 mmHg者达71.2%,心电图常有SⅠQⅡTⅢ表现.结论:COPD合并PTE有一定的临床特点,临床上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提出疑诊,再选择CT肺血管造影或肺动脉造影进一步确诊.

    作者:曾祥毅;王小平;巫剑峰;李丽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表面麻醉下角膜穿通伤手术的探讨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下行角膜穿通伤手术的可靠性、安全性.方法:研究组36例(36眼)在表面麻醉下完成角膜穿通伤手术.对照组36例(36眼),施行传统的球后麻醉和表面麻醉,对麻醉的有效性、并发症、手术时间等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能耐受和配合手术,研究组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表面麻醉下行角膜伤口修补术方法简单、易操作.避免了球后、球周麻醉的多种并发症发生,安全有效,是值得推广的麻醉方法.

    作者:陈振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颅内血肿穿刺靶点偏移的处理

    我院自1998-2006年应用YL-1型穿刺碎吸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及外伤后硬膜外、硬膜下血肿(迟发),共计298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于树青;李新辉;徐飞;杜同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应用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的外眼疾患,常因鼻泪管阻塞,微生物潴留在泪囊中生长繁殖而发病.泪囊炎的治疗方法很多,如药物方法,泪道探通,泪道插管,泪囊摘除,泪囊鼻腔吻合,经鼻鼻腔吻合,激光泪道探通等.泪囊鼻腔吻合术不需特殊器械,手术方法易掌握,在基层医院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下泪道阻塞的理想方法.

    作者:许成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泌尿系结石CT值与其硬度值的关系

    目的:分析离体泌尿系结石平均CT值与结石硬度的关系,探讨CT检查预测泌尿系结石硬度的可能性.方法:选择2002年3月至2004年3月间60例尿路结石患者手术取出的结石进行CT扫描测定平均CT值,以硬度计测定结石的硬度.对结石标本的平均CT值和硬度值进行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60枚结石平均CT值与其硬度值的Pearson相关系数r=0.661,P<0.005.结论:泌尿系结石平均CT值与结石硬度呈正相关,对碎石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进峰;吴志坚;刘鑫国;李晓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