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68例

刘瑜;何志锋;林超西;蒋成榜;郑亮承;张翔

关键词:多汗症, 胸腔镜检查, 交感神经切除术
摘要:目的:评价电视胸腔镜下行双侧T2~T4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胸腔镜下行双侧T2~T4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顺利,无手术死亡病例.68例患者术后采取门诊或电话随访,失访8例,60例随访18~48个月,平均30个月,术后手及腋窝多汗症状均消失,无一例复发.术后无严重并发症,主要并发症为代偿性出汗27例(39.7%),气胸4例,双手干燥1例.结论:胸腔镜下T2~T4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有效、安全、可靠,但是术前应对所有患者强调常见并发症特别是代偿性出汗发生的可能.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细菌性肝脓肿5年诊治经验回顾性分析

    目的:总结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1-2006年5年间所收冶的62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微生物学检查、治疗的方法以及预后等.结果:胆道疾病是常见的病因,常见的伴随疾病为糖尿病,常见的细菌为肺炎克雷伯菌.治疗方法包括单纯抗生素治疗2例,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44例,40例治愈.经皮穿刺置管引流14例,13例治愈,外科手术引流2例,本组治愈61例,治愈率98.4%,死亡1例,病死率1.6%.结论:早期诊断和恰当的治疗是提高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疗效的重要因素,随着介入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和(或)置管引流已成为细菌性肝脓肿的治疗首选,适合于绝大部分患者,而外科手术引流仅适合于介入治疗失败或脓肿破裂患者.

    作者:黄关泰;陈焕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31例

    感染是烧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致死原因,而创面感染又是全身性感染的主要来源[1],为此我们对31例本院住院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并做了统计分析.

    作者:刘洪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不平衡氨基酸肠内营养联合5-氟尿嘧啶对大鼠Walker-256癌肉瘤生长的影响

    目的:探讨富含亮氨酸和精氨酸的不平衡氨基酸肠内营养(EN)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大鼠Walker-256癌肉瘤生长的影响.方法:SD大鼠空肠造瘘,皮下接种Walker-256癌肉瘤,36只接种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A组(平衡氨基酸+生理盐水组)、B组(平衡氨基酸+5-Fu组)、C组(富含亮氨酸及精氨酸的不平衡氨基酸+5-Fu 组).测定各组治疗后肿瘤重量、抑瘤率、PCNA指数、凋亡指数、肿瘤细胞周期及大鼠生存时间.结果:A、B、C组G0/G1期比例依次增高(P<0.01);凋亡指数依次增高(P<0.05或P<0.01);生存时间依次延长(P<0.05或P<0.01);S期比例依次下降(P<0.01);PCNA指数依次下降(P<0.01);瘤重依次下降(P<0.01).结论:富含亮氨酸及精氨酸的不平衡氨基酸EN能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并能增强5-Fu的抗肿瘤效应.

    作者:查文良;余薇;白育庭;万敬枝;高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及地塞米松静滴治疗急性喉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急性喉炎患儿70例,治疗组38例用空气压缩泵,普米克令舒0.5~1 mg/次雾化吸入,2次/d,连续3 d;对照组32例,地塞米松0.3~0.5 mg/(kg·d)静注;其余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及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结论:普米克令舒在治疗急性喉炎时直接作用于发病部位,局部浓度高,起效迅速,疗效佳,不良反应少.

    作者:孙先军;郑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男性乳腺癌并食管癌1例

    患者男,76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1个月就诊.患者1个月前出现吞咽困难,进行性加重,不伴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体格检查:右乳腺外上象限可及约3cm×3 cm质硬肿块,界限不清,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差,无压痛,无橘皮样改变及乳头内陷或溢液,双侧锁骨上窝、腋下淋巴结未及肿大.追问病史患者诉1年前发现右乳腺肿块,无疼痛.乳头无溢液,未予治疗.行乳腺包块穿刺细胞学检查疑为乳腺癌.胃镜检查发现食管中段新生物,病理检查示:食管鳞状细胞癌.

    作者:彭肖潇;王丹;付圣灵;邹明晖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脊髓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以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功能完全丧失及大小便失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创伤.既往治疗SCI的方法有手术吻合、手术减压、神经移植、大网膜移植、药物治疗、局部冷冻、物理康复、针灸治疗以及应用酶制剂来抑制和消除结缔组织瘢痕等多种方法.虽然这些方法在不同程度上缓解了SCI的病理改变,但仍然无法避免患者截瘫的结局.其中重要的原因为神经元坏死后形成的胶质瘢痕和空洞阻碍了神经轴突的生长,这些不可逆的病理过程是治疗SCI大的障碍[1].近年来,神经生物学和干细胞技术的发展,使通过细胞移植增加脊髓神经数量、减少胶质瘢痕和空洞的形成成为可能,因此干细胞移植成为一种有效治疗SCI的新方法.本文就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r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生物学特性、移植治疗SCI的实验研究、治疗方法、治疗机制和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黎明;庄明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颅内静脉窦及脑静脉血栓形成22例误诊分析

    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7年9月共收治颅内静脉窦-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in-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22例,来院前全部被误诊.本文就其误诊原因及早期正确诊断问题作一分析.

    作者:陈茂刚;左其龙;黄小鹏;江崇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睡眠障碍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影响

    目的:探讨睡眠障碍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影响.方法:对合并睡眠障碍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门诊血压情况进行检测和记录,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睡眠障碍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收缩压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两组舒张压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收缩压增高与睡眠障碍表现形式无关.结论:睡眠障碍是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在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防治策略上应重视睡眠障碍的改善和治疗.

    作者:王舜尧;陈爱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尾加压素Ⅱ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尾加压素Ⅱ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糖尿病肾病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与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VLP)检测尾加压素Ⅱ基因C3836T、G605A多态性.选取3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糖尿病肾病患者195例(病例组),糖尿病未合并肾病者145例(对照组).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和糖尿病未合并肾病的患者相比,T3836T的基因型频率显著升高(P<0.05),3836T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A605A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降低(P<0.05).3836T和A605A基因型可能与糖尿病肾病发病相关(OR=2.134,95%CI=1.085~4.198,P=0.028;OR=0.381,95% CI=0.203~0.713.P=0.003),同时目前的结果也表明T3836T和G605G基因型对糖尿病肾病的血脂指标有影响.结论:尾加压素Ⅱ基因中等位基因3836T和605G可能作为独立危险因素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丹丹;王国英;王晓霞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胸腺瘤合并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诊治体会

    胸腺瘤合并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red cell aplasia,PRCA)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笔者将本科2005-2007年收治的2例胸腺瘤合并PRCA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作者:赵龙;朱宪明;刘志平;王坚;王亮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尊重生命

    薤上露,何易唏!露唏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当生命不能挽留的时候,我们应该让他走好.毕业实习那年,我与几个同学被分到了肿瘤医院实习,几个人被分到不同科室轮流转科.新鲜夹带着兴奋伴我度过了初的几周.

    作者:五木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腹壁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和防治

    我院近2年来开展妇产科手术1156例,其中发生脂肪液化80例,发生率6.92%.本文对80例脂肪液化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80例患者均为女性,其中全子宫切除术25例,剖宫产术45例,宫颈癌根治术3例,广泛子宫切除术2例,附件手术5例.年龄21~70岁,平均32.5岁.腹壁脂肪厚度:<3 cm 8例,3~6 cm 63例,>6 cm 9例.发现切口渗液时间:均在术后3~10 d开始渗液.其中第5~6天渗液68例,占85%,渗液为黄色液体.内混有少许脂肪滴和坏死组织,切口边缘无红肿热痛,涂片镜检有较多脂肪滴,少量炎性细胞,无脓细胞,渗液细菌培养无菌生长.

    作者:薛志琴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腹部手术干扰睡眠因素的调查及护理对策

    目的:了解腹部手术后患者睡眠障碍的干扰因素,分析并制定相应护理措施,提高睡眠质量.方法:选取100例术后患者,自行填写睡眠障碍干扰因素的问卷调查,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大多数患者认为干扰睡眠因素有切口疼痛(95%)、咳痰(90%)、体位(84%)、担心预后(88%)、病房外噪音(71%)等.生理、心理、环境因素对术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干扰,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可提高腹部病人睡眠质量.结论:在积极治疗原有疾病的基础上,应该制定个体化干预措施,才能提高睡眠质量,促进机体康复.

    作者:孙元平;孙宇丁;杜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

    目的:评价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矫治替牙期骨性前牙反(牙合)引起的牙颌面软硬组织变化.方法:对20例7~9.2岁替牙期患者以T2-T1代表自然生长6个月的改变,T3-T2代表应用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6个月的改变,对软硬组织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治疗6个月后,A点前移1.47 mm,SNB、SNPg和Pg-Np明显减小,ANB增大3.62°,Wits值增加4.39 mm,上唇倾角明显改善.结论: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能促进上颌骨发育,下颌骨后下移位,有效纠正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改善侧貌.

    作者:骆英;方刚;黄统;樊晓群;章利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儿童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血清特异性IgE的分布

    目的:探讨儿童常见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血清特异性IgE(sIgE)的分布状况,为临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瑞典法玛西亚公司的免疫CAP诊断系统,以荧光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sIgE.结果:198例患儿中可查到152例27种变应原阳性,少数患儿对多种变应原阳性反应.湿疹及特应性皮炎惠儿sIgE阳性率为63.3%(38/60);变应性鼻炎患儿sIgE阳性率为48.0%(24/50);支气管哮喘患儿sIgE阳性率为77.3%(68/88).主要食物性变应原为牛奶、鸡蛋、虾、蟹等,主要吸入性变应原为屋尘螨、粉尘螨、蟑螂、狗毛、猫毛、霉菌等.婴儿组(<1岁)以食物性变应原为主;年长儿童组(>4岁)以吸入性变应原为主.对上述10种变应原的sIgE进行组间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后发现吸入性变应原屋尘螨、粉尘螨的sIgE在组间有明显差异,年长儿童组高于婴儿组(P=0.000),食物性变应原的牛奶sIgE在组间有明显差异,年长儿童组高于婴儿组(P=0.000).结论:上述10种变应原是儿童I型变态反应的主要变应原,年龄较小者以食物性变应原为主,随年龄的增长逐步转变为吸入性变应原为主.

    作者:李德庚;何晓玲;汪叶红;郑伯强;阮键;付四毛;崔碧云;黄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的诊治体会

    目的:充分认识和重视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19例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中,4例妊娠中期,2例妊娠晚期急诊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余13例均行非手术治疗.结果:19例患者中4例妊娠中期2例妊娠晚期,患者因保守治疗病情不缓解,给予手术切除胆囊,其余病例保守治疗病情缓解.本组中先兆流产4例,先兆早产3例,早产2例,无孕产妇及胎儿死亡发生.结论:妊娠期急性胆囊炎,大部分经过保守治疗可以获得缓解.

    作者:刘莉;李予;文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发病率持续升高,而对AMI的治疗,再灌注治疗的效果与时间呈显著负相关,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对于不典型症状或心电图者AMI诊断更多依赖于心肌酶学,而肌红蛋白(myoglobin,MYO)、肌钙蛋白I(troponin I,cTnI)及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e kinasemass.CK-MB)对早期诊断AMI的灵敏度或特异性方面存在缺陷,近年发现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早期诊断缺血性心肌损伤的有效性,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红艳;赵晓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维生素C对尿液葡萄糖测定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往已知葡萄糖浓度的尿液中加入不同剂量的维生素C对尿液葡萄糖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用桂林华通XT-2000型尿液分析仪测定500例已知葡萄糖浓度的尿液标本,按尿糖检测半定量结果分为2.8mmol/L(I组)130例,5.5 mmol/L(Ⅱ组)102例,14 mmol/L(Ⅲ组)165例和28 mmol/L(Ⅳ组)103例,在加入不同浓度维生素C后,用干化学试纸条分别进行检测,并观察尿液葡萄糖测定结果为阴性时维生素C的剂量.结果:当I、Ⅱ、Ⅲ、Ⅳ组尿液标本中分别加入5、7.5、15和40 mg的维生素C时尿液葡萄糖浓度测定的结果变为阴性.结论:随着维生素C浓度逐渐增加,尿糖测定结果呈逐渐下降趋势,说明维生素C起着负干扰作用.

    作者:李结秋;黄乐升;廖军;汤勇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星形胶质细胞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类病因未明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它以老年斑(SP),神经元纤维缠结(NFT)和突触丢失为主要病理改变[1-2].在AD患者脑组织中可观察到某些脑区神经细胞的广泛丢失及动脉粥样硬化(AS)弥漫增生,且大多数AS位于损害的周围.AS作为胶质细胞的主要类别,几乎囊括了胶质细胞的所有功能,AD患者AS的激活及其所分泌细胞因子的改变通常比典型的病理改变早十数年.AS活化后产生和释放的神经递质、神经营养因子和毒性代谢产物,在受体、离子通道、抗原传递、基因转录等各级水平全面影响和调节神经元的兴奋性,参与AD的发病过程[3-4].在病理条件下活化的AS对神经细胞既有毒性作用又有保护作用.本文将近年来AS在AD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罗晶;王永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65岁以上老年人上腹部手术不同麻醉方法的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65岁以上老年人上腹部手术不同麻醉方法对其循环呼吸系统的影响,以期选择较佳的麻醉方法.方法:100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分为全麻组(A组,n=25)、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B组,n=25)、硬膜外麻醉复合哌替啶氟哌利多镇静组(C组,n=25)和硬膜外麻醉复合丙泊酚芬太尼清醒镇静组(D组,n=25).分别于麻醉前、切皮时、切皮后5 min和切皮后30 min测定心率(HR)、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舒张压(DBP)、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并记录术中麻黄碱和阿托品用量、术后苏醒时间及入住ICU时间.结果:与术前相比,A组切皮后5、30 mitt的MAP显著增高(P<0.05),而B、C、D组的SBP、DBP、MAP均显著下降(P<0.05),D组切皮时及切皮后5 min的HR也显著下降(P<0.05),C、D两组的P(ET)CO2显著增加(P<0.05).与A组相比,B、C、D 3组的SBP、DBP、MAP均下降(P<0.05),D组的HR也较低(P<0.05),C、D两组的P(ET)CO2显著增加(P<0.05).与A组相比,B、C、D 3组麻黄碱用量显著增加(P<0.05),苏醒时间和ICU入住时间显著缩短(P<0.05),D组阿托品用量较多(P<0.05).结论:A组术中血压有增高倾向,苏醒时间及ICU入住时间均长于其他各组.B、C、D 3组血压影响较大,但三者苏醒时间及ICU入住时间较短,其中以D组为显著.C、D两组的呼吸抑制较为明显.硬膜外麻醉或复合全麻的硬膜外麻醉利于65岁以上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后恢复,以复合全庥的硬膜外麻醉较为安全,而硬膜外麻醉时需加强循环呼吸的监测和管理.

    作者:王向兵;刘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