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欣华;王亦素;王威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水平及其与EphB4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70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中HIF-1α和EphB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卵巢上皮癌和交界性卵巢肿瘤组织中HIF-1α与EphB4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P<0.05),而且与肿瘤的病理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HIF-1α的表达与EphB4有相关性.结论:HIF-1α和EphB4对卵巢上皮癌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两者存在着一定的协同作用.
作者:苏雪锋;李伟华;林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加强对以肺栓塞为主要表现的主动脉夹层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以主动脉主要分支血栓栓塞为特殊表现的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转归情况.结果:本组5例中在初诊时有4例误诊.血栓栓塞部位为左锁骨下动脉和肱动脉各1例.右髂外动脉1例,左股动脉栓塞l例,肠系膜动脉栓塞1例.内科保守治疗2例,转外科治疗2例,血管内超声消融血栓加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1例.转归为死亡2例,遗留功能障碍2例,痊愈1例.结论:以血栓栓塞为主要表现的主动脉夹层容易误诊,预后恶劣.应注意严格追溯病史和体检,选择多排CT、MRI和造影能尽快确诊,血栓栓塞部位缺血严重应尽量外科或介入治疗.
作者:周音频;蒋红云;黄岚;宋耀明;韩国华;陈林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睡眠障碍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影响.方法:对合并睡眠障碍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门诊血压情况进行检测和记录,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睡眠障碍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收缩压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两组舒张压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收缩压增高与睡眠障碍表现形式无关.结论:睡眠障碍是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在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防治策略上应重视睡眠障碍的改善和治疗.
作者:王舜尧;陈爱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65岁以上老年人上腹部手术不同麻醉方法对其循环呼吸系统的影响,以期选择较佳的麻醉方法.方法:100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分为全麻组(A组,n=25)、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B组,n=25)、硬膜外麻醉复合哌替啶氟哌利多镇静组(C组,n=25)和硬膜外麻醉复合丙泊酚芬太尼清醒镇静组(D组,n=25).分别于麻醉前、切皮时、切皮后5 min和切皮后30 min测定心率(HR)、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舒张压(DBP)、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并记录术中麻黄碱和阿托品用量、术后苏醒时间及入住ICU时间.结果:与术前相比,A组切皮后5、30 mitt的MAP显著增高(P<0.05),而B、C、D组的SBP、DBP、MAP均显著下降(P<0.05),D组切皮时及切皮后5 min的HR也显著下降(P<0.05),C、D两组的P(ET)CO2显著增加(P<0.05).与A组相比,B、C、D 3组的SBP、DBP、MAP均下降(P<0.05),D组的HR也较低(P<0.05),C、D两组的P(ET)CO2显著增加(P<0.05).与A组相比,B、C、D 3组麻黄碱用量显著增加(P<0.05),苏醒时间和ICU入住时间显著缩短(P<0.05),D组阿托品用量较多(P<0.05).结论:A组术中血压有增高倾向,苏醒时间及ICU入住时间均长于其他各组.B、C、D 3组血压影响较大,但三者苏醒时间及ICU入住时间较短,其中以D组为显著.C、D两组的呼吸抑制较为明显.硬膜外麻醉或复合全麻的硬膜外麻醉利于65岁以上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后恢复,以复合全庥的硬膜外麻醉较为安全,而硬膜外麻醉时需加强循环呼吸的监测和管理.
作者:王向兵;刘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提出一种改良经大隐静脉或其属支入路的腔静脉滤器置入操作技术.方法:自2002年12月至2007年9月对45例患者采用皮肤小切口,直视下穿刺大隐静脉或其属支置入腔静脉滤器,结扎穿刺口处的大隐静脉主干或其属支少许管壁,术后无需加压包扎伤口,早期可活动.结果:本组45例全部伤口I期愈合,无一例发生局部并发症,随访5~12个月,效果满意.结论:本法对比以往的大隐静脉切开入路法具有微创,操作简捷,局部并发症少,术后易护理,不影响患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对健侧肢体静脉系统无影响的优点,具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邝石峰;邓国三;连继洪;匡斌;赵成利 刊期: 2008年第07期
随着全世界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病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由于中晚期AD的治疗效果不佳,研究的注意力已经开始转向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是正常老化过程与老年痴呆(主要是AD)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每年大约有10%~15%的MCI患者将转化为痴呆,它常常是AD发病的预警信号.对MCI进行深入研究,有希望发现和筛选出AD的高危人群,提供一个佳治疗时间窗,预防或推迟AD的发生.
作者:刘南;邓艳春 刊期: 2008年第07期
Peutz-Jeghers综合征(PJS)又名黑色素斑-胃肠多发性息肉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家庭性显性遗传性疾病,具有特定部位的皮肤黏膜色素沉着斑,胃肠道多发性息肉及家族性三大特征,外科多因急腹症就诊.现报告我院收治的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作者:王贤柱;陈昭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采用直接低电流神经刺激器定位行腋路臂丛阻滞的可行性.方法:230例ASA I级行手部手术患者,分为两组,A组患者116例,按传统神经刺激器定位方法操作;B组患者114例,采用直接低电流神经刺激器定位方法,观察两组麻醉操作时间、肌颤搐强度、患者对麻醉操作的满意度、麻醉效果及穿刺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相比,B组操作时间短(P<0.05)、肌颤搐强度明显降低(P<0.01)、患者对麻醉满意度增高(p<0.01),两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直接低电流神经刺激器定位操作简便、肌颤搐强度低,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作者:徐鹏;吴又武;肖毓研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氟比洛芬酯用于全凭静脉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在全凭静脉麻醉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A1组(术后给予氟比洛芬酯2 mg/kg,n=20)、A2组(术后给予氟比洛芬酯l mg/kg,n=20)、C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0 mL,n=20).3组均在术后患者意识恢复、VAS评分达7分时给药,记录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镇痛效果和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A1、A2组VAS评分在12、15、20、30 min和1、4、8、12、24 h均显著低于C组(P<0.05),A1组VAS评分在9、12、15、20、30min和1、4、8 h均显著低于A2组(P<0.05);术后因镇痛不全需哌替啶A1、A2组显著少于C组(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可安全地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静脉镇痛,尤其给予2 mg/kg氟比洛芬酯具有起效时间短、镇痛效果强且完全、持续时间长和副作用未增加的优点.
作者:金乐潇;马剑锋;李军;甘林光;李兴旺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来曲唑(letrozole)治疗绝经后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例绝经后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给予来曲唑口服2.5 mg/d,连服8周.结果:2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3例,占15%,稳定(SD)12例,其中SD≥6个月6例,临床获益(CR+PR+SD≥6个月)9例,占45%;病情进展(PD)5例,占25%;一线治疗7例,有效2例,临床获益4例;二线治疗13例,有效1例,临床获益2例:治疗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来曲唑治疗绝经后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有一定疗效,药物不良反应轻,患者可耐受.
作者:杨保庆;汤明;阮培刚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颅内肿瘤患者术后保持大便通畅的有效方法.方法:对46例颅内肿瘤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采用预防便秘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术后便秘的原因进行观察、分析及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采用预防便秘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有3例发生便秘,对照组有15例发生便秘,针对便秘原因对颅内肿瘤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帮助患者保持大便通畅.结论:颅内肿瘤患者术后因多种原因易发生便秘,若术前即给予预防便秘的护理干预措施,术后及时发现便秘原因,掌握处理技巧,保持患者大便通畅,可以减少颅内压增高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谢晓清;杨智蓉;王静;王益芳;李晓霞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经腹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一般包括全子宫切除术和次全子宫切除术.笔者对138例患者采用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宗玉;白帆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Th1/Th2类细胞因子失调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36例卵巢癌患者及10名健康体检妇女外周血中INF-γ+细胞与IL-4+细胞频度.结果: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呈现Th2亢进趋势,且这种变化随临床期别的升高而更加明显.结论: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Th1/Th2类细胞因子失调,在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对评价预后有一定意义.
作者:辛晓玲;刘志杰;赵汝珠;张文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儿童尿路感染病原菌的构成及其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住院及门诊患儿送检的中段尿标本进行分离培养,用VITEK-32微生物自动分析仪鉴定菌种和药敏试验,同时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结果:儿童尿路感染以大肠埃希菌检出率高(54.08%),其余依次为肠球菌属(12.71%)、变形杆菌属(9.18%)、克雷伯菌属(7.44%).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出率分别为69.46%和75.68%.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保持低的耐药率(<0.5%),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90%).革兰阳性球菌对呋喃妥因和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接近100%,但粪肠球菌对青霉素较敏感.结论:儿童尿路感染病原菌虽然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但革兰阳性球菌,尤其是肠球菌属的检出率明显上升,应引起重视:呋喃妥因对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的敏感性均较高,可作为首选用药.泰能、马斯平和万古霉素可作为危重病例和顽固病例的用药,但都要根据药敏结果指导用药.
作者:严春;刘彩霞;葛小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白癜风(vitligo)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色素性皮肤病,症状为皮肤出现局限性或泛发性色素脱失斑,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外观容貌,给大部分患者的生活、学习、工作、交际等方面带来负面因素,从而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一些新技术、新药物的出现给白癜风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本文就白癜风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刘建东;张国强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感染是烧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致死原因,而创面感染又是全身性感染的主要来源[1],为此我们对31例本院住院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并做了统计分析.
作者:刘洪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sorafenib,BAY 43-9006,Nexavar)联合顺铂(cisplatin,DDP)对肝癌细胞HepG2的杀伤作用.方法:单独、同时及序贯联合给药后以MTT法测定HepG2细胞的增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索拉非尼及DDP单药对HepG2均有抑制作用,两药同时给药具有协同或相加作用(P<0.05).序贯用药DDP先用组与同时给药组相比疗效相似(P>0.05),表现为协同或相加作用.而索拉非尼先用组疗效差于前两者(P<0.05),显示拮抗作用.联合用药组凋亡率均比单药组高(P<0.05),同时给药组及DDP先用组凋亡率比索拉非尼先用组高(均P<0.05).结论:索拉非尼和DDP对肝癌HepG2细胞有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同时给药表现为协同或相加作用,序贯联合用药产生单向协同或相加作用.
作者:陈逢生;崔彦芝;罗荣城;李爱民;伍婧;张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绝经前后妇女雌激素水平、抗氧化能力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选取绝经前后健康妇女各40例,分为绝经后组和绝经前组,观察各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雌二醇(E2)浓度,并测定血脂、羟自由基、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水平.结果:绝经后组IMT增加,E2水平降低,两者变化显著相关,同时绝经后组抗氧化能力下降,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结论:女性低雌激素状态易引起颈动脉内膜增厚,这可能与低雌激素状态引起抗氧化能力下降和血脂升高有关.
作者:简政威;吴赛珠;阮云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咽异物是耳鼻咽喉科门诊急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口咽部异物大多数较容易发现并易取出.但喉咽部异物在某些情况下如患者咽反射敏感,配合极差,异物较小或位置隐蔽等,常规方法较难取出异物,达不到治疗目的.近2年来我们成功地在电视纤维喉镜下取出上述情况下的喉咽部异物68例,收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永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机械性肠梗阻是常见的腹部外科疾病之一,临床上共同的表现是肠道通过受阻,出现阵发性腹痛、呕吐、腹胀、不排气,后期可出现肠管血循环障碍的毒素吸收、肠壁坏死、腹膜炎等严重症状.是否采取手术治疗以及何时采取手术处理,常常是外科医生必须面对的困难选择.泛影葡胺造影法在判断机械性肠梗阻手术时机中不失为一简便有效的方法,笔者2006-2007年,对收治的23例机械性肠梗阻采用此法,报告如下.
作者:郭成;艾尔肯;李光来 刊期: 200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