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术后化疗的护理

潘兆芬

关键词:乳腺癌患者, 术后化疗, 女性恶性肿瘤, 医疗护理, 严重危害, 心理安慰, 身心健康, 治疗, 杀手, 妇女, 程序
摘要:乳腺癌是女性恶性肿瘤第二杀手,严重危害广大妇女身心健康.术后化疗是乳腺癌综合的治疗重要手段,做好医疗护理和心理安慰,以保证坚持完成化疗程序,这对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种性传播疾病并发78例临床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国内与国际旅游业迅速发展,城乡人口大量流动,近些年性病发病率大幅度上升,发病种类也在增加,而且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由于交叉感染、反复感染致使多种性病并发,这给医生诊断、治疗提出了更高要求.1999年12月至2004年12月,笔者共诊治78例同时患有多种性病患者,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美燕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超声造影在小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肝癌是较常见且恶性程度很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主要依赖各种影像学方法和血清甲胎蛋白的检测,但是由于小肝癌的超声表现缺乏特异性,即使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仍存在较多困难.近年来,由于新型声学造影剂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使超声对小肝癌的检出率明显提高,超声造影剂在临床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超声造影剂的微气泡直径小(<10μm),可通过肺循环,性能稳定,半衰期长,对人体无害,具有良好造影作用,提高显像效果且能提高肿瘤检出度[1-3].

    作者:Bassam Al-mamari;李开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浅麻醉下犬脑组织对异丙酚的摄取及其分布

    目的:研究异丙酚浅麻醉时在犬脑不同区域的摄取及分布.方法:6条成年雄犬,静脉注射异丙酚4.5 mg/kg,达到有效麻醉深度后3 min,取颈内动脉和颈内静脉血并断头法将犬处死,解剖犬脑,分别取额叶、顶叶、颞叶、海马、扣带回、丘脑、中脑、桥脑、小脑组织.高效液相色谱-紫外线法测定血浆浓度及组织浓度.结果:各个脑区药物浓度分布呈桥脑>中脑>丘脑>小脑>扣带回>额叶>颞叶>顶叶>海马的趋势,动脉血药浓度明显高于静脉血药浓度.结论:异丙酚浅麻醉时在犬脑不同区域分布不同,其中以脑干和丘脑高,可能在异丙酚静脉麻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刘长涛;林春水;古妙宁;卢刚;万山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发病于计划免疫月龄前的麻疹110例临床分析及预防对策探讨

    目的:分析发病于计划免疫月龄前的麻疹患儿的临床特征,探讨预防对策.方法:对小于8月龄的麻疹患儿110例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儿临床症状典型,均有发热和出疹,97.3%有卡他症状,89.1%见口腔麻疹黏膜斑(Koplik's 斑),且大多伴有进食进饮呛咳和腹泻症状,并发症多,病情变化快.结论:麻疹传染性极强,出疹前(前驱期)诊断困难,医院儿科门诊传播不容忽视,门诊传播易使疫情扩散.需加强疫情监控,做好儿童发热门诊管理.

    作者:张尔康;朱素尧;张士红;孟敏;许锁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表阿霉素黏膜下注射加单次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

    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化疗方案一般多采用长期多次灌注法,每周1次连续6次.6周后改为每月1次连续6~12个月,化疗成本高,副作用严重,而使患者难以耐受.2002年11月至2006年12月,笔者对57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手术结束时采用表阿霉素单次黏膜下浸润注射和单次膀胱灌注化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任鸿;金大社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小腿骨外露创面的组织修复

    小腿部易受损伤,由于局部结构的特点,容易发生组织缺损,极易出现骨外露,形成难以修复的创面,修复较棘手.自2000年以来,我们共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小腿骨外露5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申长征;贺超;吕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1,6-二磷酸果糖和参麦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肌钙蛋白I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和参麦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0例经临床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几分为观察组38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参麦注射液0.5~1 mL/(kg·次),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50~250 mL静脉点滴,每日1次,15 d为1疗程,并辅以大量维生素C、能量合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1,6-二磷酸果糖150~250 mg/(kg·d),15 d为1疗程.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分别测血清cTnI及心电图,并对心电图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观察,同时测柯萨奇病毒抗体.结果:治疗后1、2周两组血清cTnI均较治疗前下降,但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分别为:f=3.636,P<0.01;t=6.67,P<0.001).治疗后1周两组心电图异常情况差异无显著性,但在2周、1个月后ST-T改变、室性早搏恢复例数观察组多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2周:X2=5.705、6.42、;1个月x2:6.411、4.5,均P<0.05).3个月复查时,ST-T改变恢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性(x(2)=5.621,P<0.05).结论:1,6-二磷酸果糖和参麦注射液联用能够快速降低病毒性心肌炎惠儿血清cTnI,促进异常心电图的恢复,改善其预后.

    作者:王波;苏海浩;王晶;陈凤媚;叶志英;喻清和;黄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发病率持续升高,而对AMI的治疗,再灌注治疗的效果与时间呈显著负相关,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对于不典型症状或心电图者AMI诊断更多依赖于心肌酶学,而肌红蛋白(myoglobin,MYO)、肌钙蛋白I(troponin I,cTnI)及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e kinasemass.CK-MB)对早期诊断AMI的灵敏度或特异性方面存在缺陷,近年发现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早期诊断缺血性心肌损伤的有效性,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红艳;赵晓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

    目的:评价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矫治替牙期骨性前牙反(牙合)引起的牙颌面软硬组织变化.方法:对20例7~9.2岁替牙期患者以T2-T1代表自然生长6个月的改变,T3-T2代表应用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6个月的改变,对软硬组织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治疗6个月后,A点前移1.47 mm,SNB、SNPg和Pg-Np明显减小,ANB增大3.62°,Wits值增加4.39 mm,上唇倾角明显改善.结论: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能促进上颌骨发育,下颌骨后下移位,有效纠正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改善侧貌.

    作者:骆英;方刚;黄统;樊晓群;章利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胃癌放射免疫探测的临床实验评价

    目的:探讨[3]I标记抗胃癌单克隆抗体McAb3H11在胃癌放射免疫导向手术(RIG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胃癌患者30例,在胃镜直视下将[3]I标记的McAb3H11注射于癌周围黏膜下,4-11 d后手术:术中传统视触诊探查后,用手持式γ探测器行RIGS检测.手术切除标本(原发灶、切缘、淋巴结)除采用HE染色(连续切片)检查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CEA IHC)和RT-PCR(CKl9 RT-PCR)进一步实验室检测.选取60枚非肿瘤患者淋巴结设置为对照组.结果:RIGS与传统手术探查相比,对原发灶和切缘的判断一致,对淋巴结的判断,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RIGS与HE染色相比,对原发灶及切缘癌浸润检测的特异性和准确率均为100%;在对淋巴结的检测中,RIGS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2.5%、96.2%,准确率为85.9%.CEA IHC和CK19 RT-PCR进一步检测还发现,RIGS与HE染色对淋巴结的判断,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应用[3]I标记抗胃癌单克隆抗体McAb3H1l进行胃癌RIGS,可有效判别胃癌浸润范围及淋巴结转移.RIGS对胃癌及其转移淋巴结的判别较传统的视触诊探查具有更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可靠性.RIGS对帮助发现隐匿转移的有一定意义.

    作者:张亚;张长乐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深静脉导管的细菌学监测及其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深静脉导管管理、预防深静脉导管细菌定植及其相关性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对571例深静脉导管感染情况进行监测,以导管培养致病菌情况作为主要监测指标,并根据监测结果提出预防与控制深静脉导管感染的护理对策.结果:63例导管细菌培养阳性,常见的病原体是表皮葡萄球菌.结论:预防和控制深静脉导管感染的有效方法是优化操作技术,刚化无菌技术,强化维护技术,细化观察技术以及深化宣教技术.

    作者:吴琼;石利平;季小平;喻海燕;沈琴;张金梅;王茂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血栓通治疗糖尿病脑梗死30例

    目的:观察血栓通治疗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选择发病72 h的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分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用药14 d,两组治疗前后评价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率33.3%,显著进步率40.0%,进步率20.0%,总有效率93.3%.对照组基本痊愈率13.3%,显著进步率20.0%,进步率36.7%,总有效率7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治疗组起效快,治疗组用药后血液流变学较用药前也有显著改善.结论:血栓通治疗糖尿病脑梗死有效.

    作者:关秀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可乐定对CO2气腹下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可乐定对CO2气腹引起的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30例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及CO2气腹下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C组)、可乐定组(K组),每组各15例.两组患者麻醉前30 min肌注阿托品O.5 mg及苯巴比妥钠0.1 g,其中K组在麻醉前60 min另口服可乐定5μg/kg.两组采用相同的瑞芬太尼、畀丙酚靶控输注麻醉.观察两组CVP、SpO2、P(ET)CO2、SBP、DBP、MAP变化,并计算各时点的HR和收缩压乘积(RPP).术毕统计瑞芬太尼和异丙酚总用量.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麻醉方法相同:两组患者麻醉前、气腹后1、5、15、30min之CVP、SpO2、P(ET)CO2数值均无明显差异;与麻醉前值比较,两组在气腹后1 min HR、RPP变化及C组在气腹后1 cm之血压和在气腹后5 min之RPP有较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两组比较,在气腹后1、5 min之RPP变化K组明显低于C组(P<0.05);K组的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C组(P<0.05);术中应用麻黄碱和阿托品例数K组明显多于C组,但术中需要应用乌拉地尔、苏醒期烦躁不安及术后诉伤口疼痛K组明显少于C组.结论:可乐定对CO2气腹引起的应激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明显减少瑞芬太尼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石碧明;邱劲军;易亚玲;任永功;刁文波;海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糖化血红蛋白试剂参考范围初步评估

    目的:评估选择糖化血红蛋白试剂厂家的参考范围.方法:选取45份不同血糖浓度的门诊患者标本,采用免役比浊法测定,按照规定公式计算结果,对不同的参考范围进行评估.结果:按IFCC方法计算,正常组有3个数据与临床不符合,超出高限范围比例12%,总体符合率93.3%;按照DCCT方法计算,全部数据预期都在参考范围内,基本与临床表现相符合.结论:两种参考范围具可比性,但DCCT/NGSP的方案比较合理,相对较好.

    作者:曹永坚;易四维;吴子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腹部手术干扰睡眠因素的调查及护理对策

    目的:了解腹部手术后患者睡眠障碍的干扰因素,分析并制定相应护理措施,提高睡眠质量.方法:选取100例术后患者,自行填写睡眠障碍干扰因素的问卷调查,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大多数患者认为干扰睡眠因素有切口疼痛(95%)、咳痰(90%)、体位(84%)、担心预后(88%)、病房外噪音(71%)等.生理、心理、环境因素对术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干扰,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可提高腹部病人睡眠质量.结论:在积极治疗原有疾病的基础上,应该制定个体化干预措施,才能提高睡眠质量,促进机体康复.

    作者:孙元平;孙宇丁;杜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68例

    目的:评价电视胸腔镜下行双侧T2~T4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胸腔镜下行双侧T2~T4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顺利,无手术死亡病例.68例患者术后采取门诊或电话随访,失访8例,60例随访18~48个月,平均30个月,术后手及腋窝多汗症状均消失,无一例复发.术后无严重并发症,主要并发症为代偿性出汗27例(39.7%),气胸4例,双手干燥1例.结论:胸腔镜下T2~T4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有效、安全、可靠,但是术前应对所有患者强调常见并发症特别是代偿性出汗发生的可能.

    作者:刘瑜;何志锋;林超西;蒋成榜;郑亮承;张翔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肝源性糖尿病15例临床分析

    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等肝损害的基础上继发的糖尿病为肝源性糖尿病.本文报告15例,并就其发病机制和治疗作临床探讨.

    作者:李奎;付强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阴道镜检查宫颈疾病298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电子阴道镜对宫颈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统计2005年10月至2007年5月2982例宫颈疾病患者阴道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电子阴道镜检查2982例,宫颈活栓术1862例,经病理诊断CIN 651例(CIN I-CIN Ⅱ),宫颈浸润癌15例,原位癌9例,慢性宫颈炎611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439例.结论:阴道镜诊断与组织病理学诊断有较高的符合率,对早期发现宫颈癌、癌前病变、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有无合井癌前病变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丽萍;郭彩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结合控制性降压用于幼儿唇腭裂修复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血液稀释与控制性降压联合应用于小儿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中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小儿先天性唇腭裂患儿40例,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结合控制性降压,对照组只进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两组手术前均进行等容血液稀释.结果:试验组输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间Hb、Hct、动脉血乳酸值、pH、血气于术前、术中和手术结束后即刻差异无显著性;与稀释前比较,两组血液稀释后至手术结束的Hb和Hct值均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和试验组回输后20 min即刻动脉血乳酸值明显增高(P<0.01);试验组回输20min后血糖明显增高(P<0.05),对照组血糖在稀释后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结合控制性降压用于小儿唇腭裂修复术可减少同型异体输血,且安全可行.

    作者:谭永红;余应军;彭亮明;邝小华;徐颖怡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尾加压素Ⅱ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尾加压素Ⅱ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糖尿病肾病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与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VLP)检测尾加压素Ⅱ基因C3836T、G605A多态性.选取3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糖尿病肾病患者195例(病例组),糖尿病未合并肾病者145例(对照组).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和糖尿病未合并肾病的患者相比,T3836T的基因型频率显著升高(P<0.05),3836T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A605A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降低(P<0.05).3836T和A605A基因型可能与糖尿病肾病发病相关(OR=2.134,95%CI=1.085~4.198,P=0.028;OR=0.381,95% CI=0.203~0.713.P=0.003),同时目前的结果也表明T3836T和G605G基因型对糖尿病肾病的血脂指标有影响.结论:尾加压素Ⅱ基因中等位基因3836T和605G可能作为独立危险因素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丹丹;王国英;王晓霞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