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冉春风;李嘉祁;庄志坚;韩冰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一种新的非限制性支撑固定装置--骨折髋支撑关节对新鲜头下型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骨龄成熟的杂交犬32只,术中造股骨颈头下型骨折并股骨头脱位的动物模型.实验组用手术植入骨折髋,坚强固定骨折端,减轻并替代股骨头负重.对照组复位后用两枚螺丝钉固定骨折端.结果:24周实验组骨折线区形成规则骨小梁并出现髓细胞,股骨头轻度纤维化;对照组骨折线区仍为类骨组织,股骨头坏死并塌陷变形.48周实验组骨折线区骨小梁改建,髓细胞丰富,股骨头恢复正常:对照组骨折线区出现少量不规则骨小梁,股骨头坏死塌陷并吸收.结论:骨折髋支撑关节能有效治愈股骨颈骨折,且防止股骨头坏死效果良好.
作者:周预;史振满;胡蕴玉;许琴;王鑫;关玉成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MRI对膝关节创伤性隐性骨损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搜集48例有外伤史且有不同程度膝部症状的病例,采用低场机检查,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T2加权像(T2WI)、T1加权像(T1WI),冠状位、矢状位扫描.结果:48例MRI检出隐性骨损伤者,X线检查均为阴性,其中左侧膝关节22例,右侧膝关节26例,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骨损伤区信号形态多样,伴有附属结构损伤多例.结论:现有医疗体系中MRI是膝关节创伤性隐性骨损伤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检查手段,以FSE序列、T1WI佳,且时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潘交海;梁晓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院内感染一直是困扰医院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茵(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出现之后,院内感染问题就显得相当棘手.
作者:邹红波;江凌晓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结石一次性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结合耻骨上小切口膀胱切开取石,先在电切镜监视下行下腹小切口膀胱切开取石,做一荷包留置Trocar造痿、低压灌洗下行TURP,后拔除Trocar拉紧荷包缝闭膀胱,一次性手术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患者48例.结果:全部病例手术一次性成功,手术历时90~180 min,切开取石时间为20~40min,术后无留置膀胱造瘘管,术中无输血、未发生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URS).术后3~5 d拔除尿管,无尿瘘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TURP结合耻骨上小切口膀胱切开取石一次性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具有安全、创伤小、效果好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前列腺较大及膀胱结石多发或质硬或直径大于2 cm的结石患者.它在低压灌洗状态可以避免TURS的发生,又可以避免大力碎石钳受结石大小的限制及对膀胱、尿道的损伤以及经尿道气压弹道或激光碎石对镜子的损害及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张朝贤;郑周达;陈森期;许振强;林海利;庄志明;林天旗;王毅文;林建贵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思密达联合山莨宕碱保留灌肠在婴幼儿秋季腹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治疗组采用思密达、山莨宕碱灌肠加思密达口服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80例,与对照组以思密达口服治疗为主相比较,通过临床观察、经方差检验以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经过对比表明,思密达、山莨宕碱保留灌肠治疗可以缩短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时间,提高疗效.结论:思密达、山莨宕碱保留灌肠结合口服治疗可以更快加速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痊愈,缩短疗程,减轻患儿痛楚,并能减少治疗费用.
作者:简素珍;卢伟志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比较连续硬膜外麻醉(CEA)、腰硬联合麻醉(CESA)、连续腰麻(CSA)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手术老年患者60例,年龄65~80岁,ASA Ⅰ-Ⅲ级,分成CEA组、CESA组、CSA组,每组20例.CEA组选择T11-12硬膜外向尾置管3~4 cm ,仰卧后2%利多卡因3 mL作为试探量,继以0.5%左旋布比卡因4~6 mL.CESA组和CSA组选择L2-3蛛网膜下腔穿刺,分别予0.55左旋布比卡因2、1.2 mL.CESA组硬膜外向头端置菅3~4 cm,CSA组蛛网膜下隙置入Spinocath管1~2 cm.3组麻醉平面控制在T9以下,观察并记录麻醉前、麻醉后低值、麻醉后30 min、麻醉后60 min、术毕的MAP、HR、Spo2.记录3组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MAP在30 min内较基础值明显下降(P<0.05),CSA组下降又明显小于其他两组(P<0.05).HR、SpO2差异无显著性,CESA和CSA组在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时间、Bromage运动阻滞分级等方面相似,明显优于CEA组.CEA和CESA组在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及副作用多于CSA组(P<0.05).结论:CSA与CESA的麻醉效果相似,CSA较CESA和CEA的副作用更少,更适合于老年患者的麻醉.
作者:邱燕文;周泽钢;何志文;杨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原因不明的肾功能衰竭在临床上较难鉴别诊断,我们通过对不明原因肾功能衰竭患者行经皮肾活检病理诊断,并且检测血清Tamm-Horsfall glycoprotein(THP),发现THP对临床鉴别诊断不明原因肾功能衰竭有重要价值.
作者:丁尧海;姜晓宇;王艳侠;张磊;石书梅;张爱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3年2月至2006年11月,我们施行的181例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1例手术共发生并发症25例(13.8%),术中并发症17例,包括后腹腔间隙出血1例,胸膜损伤1例,曲卡穿刺损伤出血2例,气囊破裂2例,腹膜损伤6例,改开放手术5例.术后并发症8例,其中切口皮下气肿2例,尿漏2例,切口感染1例,CO2潴留、酸中毒1例,淋巴漏1例,术后继发出血1例,经相应处理均好转.结论:通过系统的操作训练和熟练的配合,熟悉腹腔镜及腹膜后腔镜下相应解剖结构,了解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特点,严格掌握适应证,可减少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曹用立;张沛泳;朱继峰;秦允清;殷长军;吕强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迄今为止在哺乳动物体内证实有13种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家族成员,依次为AQPO~AQP12[1].不同的组织器官AOPs的表达不同,其中肾脏的亚型分布多,至少有AQP1、2、3、4、6、7、8、11共8种.
作者:蒋丰智;崔其亮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在人胚胎发育时期(怀孕初期2~3个月内),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而引起的局部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而造成.
作者:史震山;陈自谦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改良Fontan术后处理.方法:总结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26例改良Fontan术后处理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治愈出院,氧合明显改善.结论:术后良好的治疗,正确处理术后并发症,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周红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序贯射频消融(RFA)及TACE序贯RFA联合CIK细胞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61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分为TACE序贯RFA后联合CIK细胞治疗27例(研究组),TACE序贯RFA治疗34例(对照组).于治疗前后检测肿瘤大小、血清AFP及CD3+、CD4+、CD8+、CD4+/CD8+,治疗后评估生存质量.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缓解率(85.2%)高于对照组(61.8%)(P<0.05):研究组AFP降为正常者占84.2%,高于对照组(52.0%)(P<0.05);研究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研究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TACE序贯RFA后联合CIK细胞综合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优于TACE序贯RFA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万骋;罗荣城;崔斐;申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患者男,15岁,因外伤致背部疼痛,活动受限,背部后凸畸形及下肢瘫痪逐渐加重9年入院.患者6岁时背部外伤后出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未经治疗后渐出现背部后凸畸形,双下肢无力,二便功能障碍并呈进行性加重.
作者:钟润泉;徐国洲;张国超;涂强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近年来,胃体癌、上半胃癌和弥漫型胃癌的发病率有所上升.从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研究来看,上半胃癌第5、6组淋巴结也有14%~20%的转移率,不行全胃切除难以获得根治效果,全胃切除是治疗胃恶性肿瘤主要的方法之
作者:唐典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总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的经验、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髋臼全部选用非骨水泥型,股骨头选骨水泥型20例,非骨水泥型6例,取髋后外侧切口,显露关节,于小粗隆上方1.5 cm截除股骨颈,清理髋臼,按正确角度置入人工髋臼,股骨侧开髓、扩髓,保证股骨颈的前倾角,选合适假体植入,安装与髋臼匹配的股骨头.结果:按Harris关节功能评分标准,随访平均5年4个月,优10例,良13例,可3例,差无,优良率88.5%.结论:THR是人工关节置换治疗各种关节病变的成熟的方法之一,临床应用广泛,对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等许多骨科疾病,首先考虑且疗效确切,但一些术后并发症,如假体松动、下沉、大腿疼痛等问题仍需不断寻求解决的方法.
作者:方德儒;黄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小儿频发早搏的疗效和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先负荷后小剂量维持方法治疗36例小儿频发早搏,同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3和6个月检测血清游离T3(FT3)、游离T4(FT4)和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结果:早搏治疗1周时的总有效率为63.9%,1个月时的总有效率为86.1%,3个月时的总有效率为91.7%.治疗后1个月时FT4和攻TSH水平较治疗前增高,FT3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以后维持在稳定状态,但基本在正常范围内,且未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表现.结论:胺碘酮治疗小儿频发早搏是有效和安全的.
作者:袁静;陆敏;张解宁;朱建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sinophilic bronchitis,EB)是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之一[1],但由于多种原因致使基层医务人员对其极易误诊,本文总结分析自2002年3月至2007年4月间初诊回访经三甲医院呼吸科确诊为EB的9例误诊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项贤者;郑昌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儿童复发性腮腺炎的临床诊断治疗及误诊原因.方法:总结1996-2006年21例临床诊断为儿童复发性腮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对临床诊断治疗、误诊原因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21例患儿均根据临床特征结合超声影像特征临床确诊,12例单纯全身抗生素治疗不能降低复发,9例全身治疗结合导管内灌洗可降低复发.结论:临床与超声影像特征结合在临床上可确诊儿童复发性腮腺炎,辅以实验室检查可减少误诊.急性期后或间歇期导管内灌洗,可有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李瑰琦;姜传前;黎艳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模式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的护理疗效.方法:选择手术治疗65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75例,分为护理组、对照组.对两组的康复治疗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护理组显效24例(63%),有效13例(34%),无效1例(3%),总有效率97%;对照组显效10例(27%),有效20例(54%),无效7例(19%),总有效率(81%),两组在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结论:通过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作者:杨巧燕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使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5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成治疗组n=26)和对照组(n=26).对照组给予常规氧疗,同时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治疗组给予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每日使用3~4次,每次使用2 h.两组均同时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和营养治疗,4周为1个疗程.利用生存质量评分标准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存质量评估.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其生存质量总均分(TMS)及日常生活能力(F1S)、社会活动情况(F2S)、抑郁心理状态(F3S)、焦虑心理症状(F4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使用BiPAP可以减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气流阻塞,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减轻症状,增加活动范围,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曾玉兰;杨荣时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