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Fontan术后处理

周红梅

关键词:心脏缺损, 先天性, Fontan手术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Fontan术后处理.方法:总结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26例改良Fontan术后处理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治愈出院,氧合明显改善.结论:术后良好的治疗,正确处理术后并发症,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深静脉留置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感染治疗方法探讨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常用的血管通路之一深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感染的病原菌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17例建立深静脉留置透析导管的血透患者进行系统的观察,了解导管相关感染的病原菌及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217例中共发生与深静脉留置导管相关的感染25例(11.5%),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结论:深静脉留置透析导管相关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阳性菌,拔管或抗生素从透析导管动静脉端缓慢注入结合尿激酶封管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毛明锋;金烈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我国核心期刊研究10年专题文献计量学分析

    目的:了解近10年我国关于核心期刊研究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1997-2006年发表的关于核心期刊研究的相关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研究的主题进行分析.结果:1997-2006年核心期刊研究文献共536篇,文献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主题分析显示关于核心期刊功用方面的研究多,有148篇,占总论文数的29%,其次是各学科在核心期刊方面的专科研究,有109篇,占总论文教的20%,文献计量学研究、测定方法、要目总览、总论、编辑、馆藏及其他分别占13%、8%、7%、7%、5%、5%、6%.近10年研究主题呈上升趋势的是:功用、文献计量、编辑及其他;呈下降趋势的是馆藏、专科;呈稳型型的是:总论、测定方法.结论:近十年我国核心期刊研究发展较快,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研究的主题近年来以探讨核心期刊的功用为多见,说明我国核心期刊的研究成果得到了社会的巨大反响,并引起了图书情报人员、编辑人员广泛关注和学术争鸣,特别是编辑人员对核心期刊的关注度的迅速增加将引发科技期刊发展变化,这些综合因素的作用将有利于我国核心期刊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

    作者:吴淑金;陈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颈椎病椎体软骨终板中的表达变化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在终板软骨细胞中的表达,进一步探讨椎间盘退变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VEGF和VEGFR在37例颈椎病及11例正常椎体软骨终板中的表达,并时其阳性表达结果进行比较.结果:VEGF在正常椎体终板软骨细胞表达的阳性率为90.9%,与退变椎体终板软骨细胞表达的阳性率(40.5%)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VEGFR在正常椎体软骨终板细胞表达的阳性率为72.7%,与退变椎体终板软骨细胞表达阳性率(37.8%)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椎体软骨终板的退变过程中VEGF和VEGFR的表达发生明显的变化,终板软骨细胞VEGF分泌的减少导致终板血管芽的维持不足.VEGF参与了椎间盘退变的形成和发展,表明细胞因子在椎间盘退变的发病中可能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调节细胞因子VEGF在终板软骨细胞中的表达,可能为椎问盘退变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作者:王弘;陈学武;徐宏光;丁国正;刘平;黄德刚;宣华兵;王凌挺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同心圆硬化1例临床诊断与治疗

    目的:通过对1例同心圆硬化患者的各项检查与治疗,了解此种脑变性疾病的诊治情况.方法:对1例经临床、MIR等检查证实的脑同心圆硬化患者行糖皮质激素及其他辅助治疗,并且密切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脑同心圆硬化患者行糖皮质激素及其他辅助治疗,临床症状改善,复查头颅MRI检查,病灶情况明显好转,水肿消失,较大病灶明显缩小,痛灶数目较治疗前头颅MRI少.结论:应用头颅MRI检查对脑同心圆硬化诊断意义重大,随着MRI对于该病特征性的反映被临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因此早期诊断逐渐提高,多次的影像学检查可帮助早期诊断该疾病,此外由于Pohl D等发现其可能与HHV-6病毒感染后的免疫反应有关,故该病对于类固醇药物敏感,临床使用后患者症状消失、病灶缩小,病情好转.

    作者:余鹃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注重医疗纠纷的心理成因与干预

    说到医疗纠纷,大家很容易马上联系到医疗质量、服务态度、医护人员失职和患方误解.其实不然,许多医疗纠纷的产生归根结底是医患双方不良心理造成的,如医护人员对工作的消极态度、患方对医院不切实际的要求及医患双方本身就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作者:廖新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对中重度持续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估布地奈得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和耐受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39例患者吸入布地奈得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160μg/4.5μg)每日2次,每次1吸,持续3个月,每个月复诊1次,观察临床症状(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全天无症状天数、速效β2受体激动剂使用次数的变化等)、肺功能(FEV1、PEF)变化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1、2、3个月FEV1、PEF明显增加.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速效β2受体激动荆使用次数显著减少,全天无症状天数明显增加(P<0.001).仅有1例患者出现声音嘶哑.结论:布地奈得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时于中重度持续性哮喘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郑明星;方智野;张敏;王健;高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3年2月至2006年11月,我们施行的181例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1例手术共发生并发症25例(13.8%),术中并发症17例,包括后腹腔间隙出血1例,胸膜损伤1例,曲卡穿刺损伤出血2例,气囊破裂2例,腹膜损伤6例,改开放手术5例.术后并发症8例,其中切口皮下气肿2例,尿漏2例,切口感染1例,CO2潴留、酸中毒1例,淋巴漏1例,术后继发出血1例,经相应处理均好转.结论:通过系统的操作训练和熟练的配合,熟悉腹腔镜及腹膜后腔镜下相应解剖结构,了解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特点,严格掌握适应证,可减少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曹用立;张沛泳;朱继峰;秦允清;殷长军;吕强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β-连环蛋白与大肠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常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β-连环蛋白(β-catenin)是细胞重要的信号传递蛋白,参与细胞黏附、生长、增殖等过程.

    作者:杨平玲;江飞舟;徐敏丽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序贯射频消融及联合CIK细胞疗法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序贯射频消融(RFA)及TACE序贯RFA联合CIK细胞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61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分为TACE序贯RFA后联合CIK细胞治疗27例(研究组),TACE序贯RFA治疗34例(对照组).于治疗前后检测肿瘤大小、血清AFP及CD3+、CD4+、CD8+、CD4+/CD8+,治疗后评估生存质量.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缓解率(85.2%)高于对照组(61.8%)(P<0.05):研究组AFP降为正常者占84.2%,高于对照组(52.0%)(P<0.05);研究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研究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TACE序贯RFA后联合CIK细胞综合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优于TACE序贯RFA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万骋;罗荣城;崔斐;申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乌司他丁对百草枯中毒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目的:动态观察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浆中炎性因子、氧化指标、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乌司他丁对百草枯中毒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我科2003年12月至2007年3月百草枯中毒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每次250 ku,静脉注射,每日2次,连用5 d.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I-9).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各项检测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抑制炎性因子,减少氧自由基损害,适用于百草枯中毒的治疗.

    作者:谢东辉;章辉;郑兰荣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前列腺素E1乳膏局部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局部应用前列腺素E1乳膏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方法:62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局部生理盐水-胰岛素溶液局部湿敷;PGE1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局部加用前列腺素E1乳膏涂敷.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检测踝肱指数(ABI)和患肢末梢足部皮肤温度.结果:PGE1组患者ABI指数明显增加,其治疗前后差值为0.17±0.05,而常规组差值为0.09±0.03(P<0.05);PGE1组患者治疗后足趾皮肤温度也明显增加,其治疗前后差值为(1.13±0.16)℃,而常规组为(0.52±0.12)℃(P<0.01),PGE1组疗效优于后者.结论:在糖尿病足创面局部应用前列腺素E1乳膏可以显著促进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愈合,增加患肢及创面的血流供应,促进肉芽生长,改善糖尿病足的临床预后.

    作者:谢芳;杨华章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心理行为干预对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方法对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影响.方法:对6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心理行为干预临床试验研究.采用WHO疗效评价标准、WHO制定的抗癌药急性及亚急性毒副反应分度标准、中国癌症化疗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LQ-CCC)、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PS)、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测定抑郁、焦虑状况量表作为心理行为干预对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影响的测量指标.在实验设计和患者筛选时对医学变量进行控制,同时对心理变量也进行控制.结果: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经过心理行为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毒副作用明显减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SDS、SAS评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心理行为干预方法简便实用.可明显减少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毒副反应,改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金剑英;朱延安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全血细胞减少186例病因分析

    目的:分析致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以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对186例全血细胞减少的血液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6例患者,致全血细胞减少常见的是造血系统恶性疾病有70例(37.6%),非造血系统疾病有56例(30.1%)占第二位,而造血系统良性疾病有34例(18.3%),血液难治性疾病有21例(11.3%),还有原因未明的5例(2.7%).结论: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很多,必须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以降低误诊率.

    作者:叶海燕;陈焯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小针刀配合红外线治疗肱骨外上髁炎56例

    肱骨外上髁炎为临床常见多发性疾病,俗称网球肘,作者于2001年10月至2006年12月间,应用小针刀配合红外线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56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炜;施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短期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门诊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短期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门诊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7年7-9月我院糖尿病专科门诊患者中初次诊断的2型糖尿病且空腹血糖≥13.9 mmol/L患者共47例,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经过8~12周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差异,同时观察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常规、肝肾功能的变化及药物副作用.结果:治疗8~12周后所有患者血糖及HbAlc均下降明显,副作用主要以胃肠道反应为主,占12.76%,期间无一例出现低血糖反应.随诊2周后,45例患者FBG及PBG仍控制良好.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门诊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内能使血糖下降理想,且安全,副作用轻微.

    作者:黄桂琼;刘仕群;李际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分析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自2000年5月至2006年3月本院收治的跟骨关节内骨折28例34足.按照Sanders分型标准Ⅱ型11足,Ⅲ型17足,Ⅳ型6足,全部采用外侧L型切口跟骨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28例34足应用跟骨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基本恢复了跟骨的高度、长度和宽度,术后切口感染6足,经治疗切口愈合.1例患者术后明显的距下关节炎,行二期跟距关节融合术.平均随访30个月,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定,优15足、良13足、可5足、差1足,优良率达82.4%.结论:应用跟骨解剖型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以恢复跟骨的大体形态,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朱豪东;李健;颜登鲁;高梁斌;胡涛;赵洪普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在动静脉内瘘血管内皮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在动静脉内痿血管内皮中的表达及其对动静脉内瘘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失功内瘘及16例新建内瘘,用手术剪切的方法采集血管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蛋白质水平检测36例动静脉内瘘血管内皮细胞中的MMP-9和PAI-1的变化.结果:MMP-9在正常动静脉内瘘血管内皮细胞中微量表达:在失功动静脉内痿血管内皮细胞中,MMP-9阳性表达明显增多(1.43%vs 23.32%,P<0.01).PAI-1在正常动静脉内瘘血管内皮细胞中微量表达,在失功动静脉内痿血管内皮细胞中有少量表达(2.28%vs 4.62%,P>0.05).结论:MMP-9在闭塞动静脉内瘘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明显增多.PAI-1在失功动静脉内瘘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无明显增多.MMP-9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胡日红;应旭旻;郭晶;朱晓玲;杨汝春;王宇晖;王永钧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肠系膜先天性裂孔1例

    患者男,21岁,农民,于2006年5月6号晨5时入院,主诉腹部突发性剧烈疼痛1 h,伴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无畏寒、发热及其他不适.既往健康.

    作者:李和平;李兵;叶顺池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腭正中囊肿1例

    患者男,67岁,3个月前无意中发现上腭正中部隆起,不伴其他症状,未作任何处理.半个月前觉上腭部隆起增大并感上腭部发胀,稍感双侧鼻塞,曾自服抗生素治疗无效来我科求医.

    作者:徐爱国;胡世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心理干预模式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的护理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模式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的护理疗效.方法:选择手术治疗65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75例,分为护理组、对照组.对两组的康复治疗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护理组显效24例(63%),有效13例(34%),无效1例(3%),总有效率97%;对照组显效10例(27%),有效20例(54%),无效7例(19%),总有效率(81%),两组在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结论:通过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作者:杨巧燕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