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短期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门诊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黄桂琼;刘仕群;李际敏

关键词:糖尿病, 2型, 胰岛素, 阿卡波糖
摘要:目的:观察短期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门诊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7年7-9月我院糖尿病专科门诊患者中初次诊断的2型糖尿病且空腹血糖≥13.9 mmol/L患者共47例,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经过8~12周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差异,同时观察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常规、肝肾功能的变化及药物副作用.结果:治疗8~12周后所有患者血糖及HbAlc均下降明显,副作用主要以胃肠道反应为主,占12.76%,期间无一例出现低血糖反应.随诊2周后,45例患者FBG及PBG仍控制良好.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门诊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内能使血糖下降理想,且安全,副作用轻微.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THP在不明原因肾功能衰竭诊断中的价值

    原因不明的肾功能衰竭在临床上较难鉴别诊断,我们通过对不明原因肾功能衰竭患者行经皮肾活检病理诊断,并且检测血清Tamm-Horsfall glycoprotein(THP),发现THP对临床鉴别诊断不明原因肾功能衰竭有重要价值.

    作者:丁尧海;姜晓宇;王艳侠;张磊;石书梅;张爱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阻断术在治疗子宫平滑肌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10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行子宫肌瘤剜除术,治疗组行子宫肌瘤剜除+双侧子宫动脉结扎.两组患者均于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用超声检查子宫血流情况、子宫肌瘤复发情况、月经改变及妇科内分泌激素.结果:两组子宫血流、妇科内分泌激素(促卵泡素、促黄体生成素)无明显改变,治疗组及对照组子宫肌瘤的复发率分别为3.9%、26.5%,月经仍为异常者分别6.7%、35.7%.结论:子宫肌瘤剜除术+子宫动脉阻断术是治疗子宫肌瘤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

    作者:赖娟娟;闵羡蕙;林丽斌;黄美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缺席表彰会

    在我们的现实工作中,每到年终,医院里都会对一年的工作做个总结,各个科室选出优秀员工,并且医院里会奖励那些引进和开发新技术、新发明的员工.科室的先进在选拔时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不公平和笑话,人性的丑陋和龌龊暴露无遗.

    作者:青松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不同程序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能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程序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能.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分为两组,A组30例,为药物治疗+局部浸润阻滞;B组30例,为药物治疗+局部浸润阻滞+区域神经干阻滞.口服药物为可塞风8 mg,每日1次.曲马多100 mg,每日2次,加巴喷定200 mg,每日3次.局部浸润阻滞为局部浸润应用0.25%左旋布比卡因2 mL/点,每周2次,2周内局麻药加复方倍他米松5 mg注射1次.区域神经干阻滞为相应的疼痛区域神经干阻滞,如硬膜外腔阻滞,颈丛神经、肋间神经、椎旁神经阻滞,脊神经后内支、三又神经分支、枕大及枕小神经等.神经干阻滞2次为1个疗程,相隔3 d.治疗期间,对身体虚弱者可留院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如输入丙种球蛋白、白蛋白及多种氨基酸类等.结果:1个月后全部患者精神状态明显好转,A和B组疼痛VAS评分分别为3.11±1.47和2.23±1.53,与治疗前比较疼痛明显减轻,(P<0.01),且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各组睡眠评分明显提高(P<0.01),饮食评分也明显升高(P<0.01),患者满意度80%.结论:两种程序方法均可有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药物治疗+局部浸润阻滞+区域神经干阻滞组止痛效能更佳.

    作者:孙来保;张劲军;雷亚红;李扬;吴海;黄丹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微型外固定器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微型外固定器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3年4月至2006年8月采用微型外固定器治疗掌、指骨骨折28例.结果:临床应用28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8周,按TAM标准评分,优24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6.4%.结论:微型外固定器治疗掌、指骨骨折,操作简单,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避免了关节僵硬,骨质疏松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韩绍仿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在动静脉内瘘血管内皮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在动静脉内痿血管内皮中的表达及其对动静脉内瘘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失功内瘘及16例新建内瘘,用手术剪切的方法采集血管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蛋白质水平检测36例动静脉内瘘血管内皮细胞中的MMP-9和PAI-1的变化.结果:MMP-9在正常动静脉内瘘血管内皮细胞中微量表达:在失功动静脉内痿血管内皮细胞中,MMP-9阳性表达明显增多(1.43%vs 23.32%,P<0.01).PAI-1在正常动静脉内瘘血管内皮细胞中微量表达,在失功动静脉内痿血管内皮细胞中有少量表达(2.28%vs 4.62%,P>0.05).结论:MMP-9在闭塞动静脉内瘘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明显增多.PAI-1在失功动静脉内瘘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无明显增多.MMP-9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胡日红;应旭旻;郭晶;朱晓玲;杨汝春;王宇晖;王永钧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眼前节重建术治疗严重角膜感染60例

    目的:探讨严重感染性角膜疾病的眼前节重建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本组患者60例(60眼),其中绿脓杆菌感染12例,真茵感染20例,可疑真菌感染(无病原学支持)28例.根据病变程度选择两种眼前节重建方法,一种是带环行板层巩膜瓣的全角膜移植术,另一种是带环行结膜和板层巩膜瓣的全角膜移植术.供体植片分为3类,Ⅰ类12只,为新鲜材料;Ⅱ类48只,为全眼球冷冻活性保存材料;Ⅲ类28只,为全眼球冷冻非活性保存材料.结果:术后随访半年时,Ⅰ类植片保持透明率为75%(9/12),反复排斥反应导致植片混浊3例.Ⅱ类植片透明率为65%(13/20),反复排斥反应导致植片混浊4例,原病复发1例,角膜表面广泛新生血管化2例.Ⅲ类植片因内皮无活性而呈半透明状,其中15眼发生角膜表面广泛新生血管化.1例真茵性角膜感染于术后1周时发生真菌感染复发,并形成眼内炎,终摘除眼球.其他59例原发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治愈率为98%.结论:选择适宜的眼前节重建术是治疗严重角膜感染的有效方法.

    作者:于静;高明宏;年春志;蓝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腭正中囊肿1例

    患者男,67岁,3个月前无意中发现上腭正中部隆起,不伴其他症状,未作任何处理.半个月前觉上腭部隆起增大并感上腭部发胀,稍感双侧鼻塞,曾自服抗生素治疗无效来我科求医.

    作者:徐爱国;胡世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肠系膜先天性裂孔1例

    患者男,21岁,农民,于2006年5月6号晨5时入院,主诉腹部突发性剧烈疼痛1 h,伴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无畏寒、发热及其他不适.既往健康.

    作者:李和平;李兵;叶顺池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老年性自发性气胸误诊为急性左心衰12例

    自发性气胸是临床常见病,一般不难诊断,但在老年性自发性气胸患者中,由于基础疾病的掩盖,往往导致误诊或漏诊.2001-2007年我院共收治老年性自发性气胸患者共34例,其中有12例在首诊时均误诊为急性左心衰,其误诊率达35%,现进行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曹世雄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GSS内固定系统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治疗陈旧性胸椎骨折严重后凸畸形1例

    患者男,15岁,因外伤致背部疼痛,活动受限,背部后凸畸形及下肢瘫痪逐渐加重9年入院.患者6岁时背部外伤后出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未经治疗后渐出现背部后凸畸形,双下肢无力,二便功能障碍并呈进行性加重.

    作者:钟润泉;徐国洲;张国超;涂强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腓骨带血管移植联合加压螺纹钉固定治疗高危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16例

    目的:应用腓骨带血管移植联合加压螺纹钉固定治疗高危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观察股骨颈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对16例高危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在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的基础上,取自体带血管腓骨移植于股骨颈骨折部及头部,吻合腓骨动静脉与旋股外动静脉.结果:16例患者经2年以上的系统随访,根据Harris标准评分,总优良率为87.5%.结论:带血管腓骨移植联合加压螺纹钉固定,对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有协同作用,可为高危型股骨颈骨折提供新的血供及支撑固定,有利于骨折愈合及预防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作者:尚宏喜;刘安庆;肖德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腹腔镜手术10例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处理妊娠期卵巢肿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腹腔镜手术后的临床结局.结果:10例妊娠期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单纯肿瘤剥除术8例,一侧附件切除术2例.手术时间20~45 min,术中出血20~100mL,住院时间3~5 d.患者均无手术并发症,随访至足月,出生婴儿评分及体重无影响.结论:妊娠期进行腹腔镜手术是安全的.

    作者:肖颖丽;王静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格拉司琼、氟哌利多联合防治芬太尼术后镇痛并发恶心呕吐

    笔者观察格拉司琼、氟哌利多单独与联合用药对芬太尼镇痛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陈林穆;宋文琴;王飞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经尿道电切配合小切口膀胱切开取石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结石一次性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结合耻骨上小切口膀胱切开取石,先在电切镜监视下行下腹小切口膀胱切开取石,做一荷包留置Trocar造痿、低压灌洗下行TURP,后拔除Trocar拉紧荷包缝闭膀胱,一次性手术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患者48例.结果:全部病例手术一次性成功,手术历时90~180 min,切开取石时间为20~40min,术后无留置膀胱造瘘管,术中无输血、未发生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URS).术后3~5 d拔除尿管,无尿瘘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TURP结合耻骨上小切口膀胱切开取石一次性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具有安全、创伤小、效果好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前列腺较大及膀胱结石多发或质硬或直径大于2 cm的结石患者.它在低压灌洗状态可以避免TURS的发生,又可以避免大力碎石钳受结石大小的限制及对膀胱、尿道的损伤以及经尿道气压弹道或激光碎石对镜子的损害及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张朝贤;郑周达;陈森期;许振强;林海利;庄志明;林天旗;王毅文;林建贵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室温下冷凝集素干扰血液分析仪多项检测参数1例

    患者男,61岁,农民,不规则发热4~5 d,皮肤巩膜黄染.于2006年10月15日入院.肝功能:血清总胆红素194μmol/L,直接胆红素107μtool/L,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96 IU/L,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88IU/L,r-L-谷氨酸转肽酶100IU/L,乳酸脱氢酶379 IU/L,总胆汁酸242.6μmol/L,血清总蛋白55 g/L,血清白蛋白25g/L,血清球蛋白30 g/L,白球比例0.83,凝血酶原时间22.5 s;

    作者:洪玲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改良Fontan术后处理

    目的:探讨改良Fontan术后处理.方法:总结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26例改良Fontan术后处理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治愈出院,氧合明显改善.结论:术后良好的治疗,正确处理术后并发症,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周红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前列腺素E1乳膏局部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局部应用前列腺素E1乳膏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方法:62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局部生理盐水-胰岛素溶液局部湿敷;PGE1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局部加用前列腺素E1乳膏涂敷.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检测踝肱指数(ABI)和患肢末梢足部皮肤温度.结果:PGE1组患者ABI指数明显增加,其治疗前后差值为0.17±0.05,而常规组差值为0.09±0.03(P<0.05);PGE1组患者治疗后足趾皮肤温度也明显增加,其治疗前后差值为(1.13±0.16)℃,而常规组为(0.52±0.12)℃(P<0.01),PGE1组疗效优于后者.结论:在糖尿病足创面局部应用前列腺素E1乳膏可以显著促进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愈合,增加患肢及创面的血流供应,促进肉芽生长,改善糖尿病足的临床预后.

    作者:谢芳;杨华章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肝硬化病原学分析和乙肝肝硬化中HBeAg阳性与阴性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

    目的:通过横断面回顾性调查,了解临床肝硬化患者病原组成及,临床所见HBeAg(-)和HBeAg(+)两类肝硬化患者临床相关因素的异同.方法:对599例肝硬化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肝硬化患者病因构成及占主要病因的乙肝肝硬化中的HBeAg(-)和HBeAg(+)肝硬化组年龄、ALT、HBV DNA定量、CTP评分、PLT等指标的组内和组间差异.结果:在肝硬化病因中以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常见,有557例,占92.99%,其中又以乙肝肝硬化居多.在乙肝肝硬化中HBeAg(-)乙肝肝硬化306例,占62.3%;HBeAg(+)肝硬化185例,占37.7%.HBeAg(+)组ALT、HBV DNA总体上均高于HBeAg(-)组.HBeAg(-)组患者年龄明显高于HBeAg(+)组.两组之间CTP积分无明显差异.结论:目前我院临床所见肝硬化病例以病毒性肝炎感染后所致占绝大多数,乙肝肝硬化中足以HBeAg(-)者占多数.HBeAg(-)与HBeAg(+)肝硬化患者在病情轻重方面无明显差异.

    作者:丁慧俊;孙剑;陈永鹏;徐旭雯;侯金林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医林趣事

    当医生很辛苦,起早贪黑,一方面精神高度紧张,应付着随时可能发生的医患纠纷,同时每天需要面对愁眉苦脸、满身痛楚的患者,原本天真善良的本性现今被有意无意地催促成一副目无表情、麻木不仁的冷峻面孔,似乎不食人间烟火,不懂得爱恨情仇.

    作者:王善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