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芳;杨华章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和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PTH)的清除效果.方法:将20例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HD组及HD+HP组,治疗前、后分别抽静脉血测定血清肌酐、尿素氮、血清磷及PTH.结果:HD组治疗后PTH及血清磷分别由(987.86±445.31)pg/mL、(2.40±0.31)mmol/L降至(973.29±424.36)pg/mL、(1.87±0.10)mmol/L,PTH清除率为(7.33±2.89)%.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磷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HD+HP组治疗后PI'H由(998.38±431.96)pg/mL降至(749.13±543.13)ps/mL,单次治疗PrrH清除率为(39.73±27.53)%,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磷由治疗前的(2.39±0.37)mmol/L降至(1.34±0.12)mmol/L,差异显著高于HD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可以有效清除PTH及磷,血液透析可以有效清除血清磷但不能有效清除PTH.
作者:孙淑清;洪佳平;陈今;林日勇;余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在建立新生大鼠窒息的动物模型基础上,比较纯氧与空气复苏对窒息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SD新生大鼠建立窒息模型2.5 h,并分组进行纯氧与空气复苏.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纯氧复苏组(PO组)和空气复苏组(RA组),均在复苏后24 h和72 h取心肌组织,制成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TUNEL法测定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心肌组织Bcl-2、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光镜观察,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O组可见大部分心肌纤维肿胀,有少许断裂,心肌间质及小静脉明显淤血,RA组心肌纤维则表现明显的片状或灶性坏死.RA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PO组,且以24 h升高显著.PO组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高于RA组,RA组促凋亡基因Bax明显高于PO组.结论:空气复苏较纯氧复苏后心肌细胞凋亡更严重,且以复苏后24 h明显,空气复苏促进Bax基因的表达上调,纯氧复苏可使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上调,提示高浓度氧对窒息复苏后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孔元蓉;王自能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动态观察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浆中炎性因子、氧化指标、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乌司他丁对百草枯中毒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我科2003年12月至2007年3月百草枯中毒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每次250 ku,静脉注射,每日2次,连用5 d.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I-9).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各项检测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抑制炎性因子,减少氧自由基损害,适用于百草枯中毒的治疗.
作者:谢东辉;章辉;郑兰荣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髌股关节软骨软化(patellofemoral chondromalacia,PFC)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一种膝关节退行性病变.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对本病认识的逐渐深入,本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有年轻化的趋势.
作者:刘少华;刘效仿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青春期女童的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与生长激素(GH)的关系.方法:从临床上选择青春期女童(乳房发育进入B2期)40例,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检测其0、30、60、90、120 min的血清FSH、LH、E2和GH水平.结果:40例女童中,激发试验阳性(A组)16例,阴性(B组)24例.A组的FSH、LH、E2、GH基值分别为(2.90±0.44)IU/L、(1.40±0.88)IU/L、(24.19±7.10)ng/L、(0.14±0.04)μg/L,峰值分别为(12.25±7.33)IU/L、(21.93 ±5.80)IU/L、(24.56±7.51)ng/L、(4.72±1.66)μg/L;B组的FSH、LH、E:、GH基值分别为(3.03±0.50)IU/L、(1.44±0.73)IU/L、(13.96±4.26)ng/L、(0.16±0.05)μg/L,峰值分别为(19.73±8.04)IU/L、(11.36±5.98)IU/L、(14.92±4.23)ng/L、(2.97±1.26)μg/L;A组的E2峰值与基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的E2基值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的FSH、LH、GH基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A纽的LH、E2和GH峰值均高于B组,FSH峰值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A组的GH峰值与E2峰值呈显著正相关(r=0.636,P<0.01),与FSH峰值、LH峰值问无显著性相关(均P>0.05);B组的GH峰值与FSH、LH及E2峰值间均无显著性相关(P均>0.05).结论:中枢性青春期发动的女童其GH与性腺轴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尤其是与E2关系密切.
作者:张宇;李温慈;杨立础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比较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经心室按需起搏(VVI)和房室顺序生理性起搏(DDD)治疗术后随访6~84个月房颤的发生率.方法:78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均于术后6、24个月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并程控1次,以后每年随访1次,部分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出现房颤患者行心脏超声检查,了解心脏结构及心功能情况.平均随访时间6~84个月.结果: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在心脏起搏治疗24个月后总的房颤发生率为26%(20/78),其中经VVI起搏的46例患者房颤的发生率为37%(17/46),经DDD起搏的32例患者房颤发生率为9%(3/32),后者房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前者(P<0.05).结论:在起搏治疗病窦综合征患者中,DDD起搏器较VVI起搏器有较低的房颤发生率.
作者:芮世宝;曹蘅;王安才;汪俊元;蔚有权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自2000年5月至2006年3月本院收治的跟骨关节内骨折28例34足.按照Sanders分型标准Ⅱ型11足,Ⅲ型17足,Ⅳ型6足,全部采用外侧L型切口跟骨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28例34足应用跟骨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基本恢复了跟骨的高度、长度和宽度,术后切口感染6足,经治疗切口愈合.1例患者术后明显的距下关节炎,行二期跟距关节融合术.平均随访30个月,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定,优15足、良13足、可5足、差1足,优良率达82.4%.结论:应用跟骨解剖型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以恢复跟骨的大体形态,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朱豪东;李健;颜登鲁;高梁斌;胡涛;赵洪普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MRI对膝关节创伤性隐性骨损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搜集48例有外伤史且有不同程度膝部症状的病例,采用低场机检查,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T2加权像(T2WI)、T1加权像(T1WI),冠状位、矢状位扫描.结果:48例MRI检出隐性骨损伤者,X线检查均为阴性,其中左侧膝关节22例,右侧膝关节26例,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骨损伤区信号形态多样,伴有附属结构损伤多例.结论:现有医疗体系中MRI是膝关节创伤性隐性骨损伤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检查手段,以FSE序列、T1WI佳,且时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潘交海;梁晓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广西南宁市壮族人群常见风湿病的患病情况.方法:按照统一制定的表格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7 407例≥16岁的壮族人群进行病史询问,由风湿病专科医师对询问阳性者进行体格检查和相应的辅助检查,并将其结果与6 826例当地的汉族人群作比较.结果:广西南宁壮族人群,本调查所见各部位出现风湿病症状频率女性高于男性,且均以膝、腰、肩、颈四处为好发部位,与汉族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壮族人群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病率为0.27%,而当地的汉族人群患病率为0.28%(P>0.05);壮族人群强直性脊柱炎患病率为0.22%,与同地区汉族居民的0.21%相近(P>0.05);南宁市壮族人群骨关节炎、痛风的患病率分别为2.67%和0.20%;另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皮肌炎2例、硬皮病1例.结论:广西南宁壮族人群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患病率与汉族人群无明显差异,与北京郊区的调查结果较为接近,南宁壮族人群骨关节炎患病率与南京相近,与广东差异明显,痛风患病率与上海、汕头相近.
作者:曾宪国;陈波;曾方;侯超志;何秋;黄璐;吴健伟;陈启泉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治疗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否持续存在,评价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CIN的有效性.方法:对104例CIN 患者用Leep治疗后行高危型HPV的检测随诊.结果:CIN Ⅰ组Leep治疗后HPV转阴率为64%,CINⅡ~Ⅲ组转阴率为4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在随访中CIN Ⅰ组无复发或病灶残留,CINⅡ~Ⅲ组有3例患者复发或病灶残留,均为HPV阳性者.结论:CIN采用Leep治疗对清除高危型HPV-DNA感染非常有效.随访时检测宫颈HPV-DNA可用于监测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蒋燕明;李立;杨岚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序贯射频消融(RFA)及TACE序贯RFA联合CIK细胞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61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分为TACE序贯RFA后联合CIK细胞治疗27例(研究组),TACE序贯RFA治疗34例(对照组).于治疗前后检测肿瘤大小、血清AFP及CD3+、CD4+、CD8+、CD4+/CD8+,治疗后评估生存质量.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缓解率(85.2%)高于对照组(61.8%)(P<0.05):研究组AFP降为正常者占84.2%,高于对照组(52.0%)(P<0.05);研究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研究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TACE序贯RFA后联合CIK细胞综合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优于TACE序贯RFA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万骋;罗荣城;崔斐;申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手术前骶管内吗啡注射对剖胸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找到一种安全、有效、副作用少的镇痛方法.方法:将45例剖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单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组,术毕拔管后静脉给予吗啡1~2 mg,术后常规采用PCIA;Ⅱ组为骶管组,手术开始前骶管内注入吗啡1~2 mg/2 mL+2%利多卡因5 mL.术后也常规加用PCIA;Ⅲ组为对照组.Ⅰ、Ⅱ组PCIA泵的设置相同,吗啡30 mg/100 mL,维持量2mL/h.单次负荷剂量0.5 mL/h,锁定时间15 min.3组患者术后均随访2、4、8、16、24、48 h,分别记录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VAS评分法)、首次应用惠者自控镇痛(PCA)的时间(Tp)、不良反应以及是否合用其他镇痛药物,并对结果做出统计学检验.结果:Ⅰ组、Ⅱ组的镇痛效果均优于Ⅲ组;术后16 h内Ⅱ组的镇痛效果优于I组、Ⅲ组;Ⅰ组患者Tp早于Ⅱ组患者;Ⅲ组的患者术后均使用其他镇痛药物,Ⅱ组合用其他镇痛药物的人数明显少于Ⅰ组;Ⅱ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小于Ⅰ组.结论:术前骶管内吗啡的注入能提高剖胸患者手术后的镇痛效果,减少术后全身性镇痛药物的应用.
作者:王兰;付国强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在终板软骨细胞中的表达,进一步探讨椎间盘退变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VEGF和VEGFR在37例颈椎病及11例正常椎体软骨终板中的表达,并时其阳性表达结果进行比较.结果:VEGF在正常椎体终板软骨细胞表达的阳性率为90.9%,与退变椎体终板软骨细胞表达的阳性率(40.5%)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VEGFR在正常椎体软骨终板细胞表达的阳性率为72.7%,与退变椎体终板软骨细胞表达阳性率(37.8%)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椎体软骨终板的退变过程中VEGF和VEGFR的表达发生明显的变化,终板软骨细胞VEGF分泌的减少导致终板血管芽的维持不足.VEGF参与了椎间盘退变的形成和发展,表明细胞因子在椎间盘退变的发病中可能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调节细胞因子VEGF在终板软骨细胞中的表达,可能为椎问盘退变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作者:王弘;陈学武;徐宏光;丁国正;刘平;黄德刚;宣华兵;王凌挺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患者男,67岁,3个月前无意中发现上腭正中部隆起,不伴其他症状,未作任何处理.半个月前觉上腭部隆起增大并感上腭部发胀,稍感双侧鼻塞,曾自服抗生素治疗无效来我科求医.
作者:徐爱国;胡世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短期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门诊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7年7-9月我院糖尿病专科门诊患者中初次诊断的2型糖尿病且空腹血糖≥13.9 mmol/L患者共47例,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经过8~12周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差异,同时观察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常规、肝肾功能的变化及药物副作用.结果:治疗8~12周后所有患者血糖及HbAlc均下降明显,副作用主要以胃肠道反应为主,占12.76%,期间无一例出现低血糖反应.随诊2周后,45例患者FBG及PBG仍控制良好.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门诊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内能使血糖下降理想,且安全,副作用轻微.
作者:黄桂琼;刘仕群;李际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近年来,胃体癌、上半胃癌和弥漫型胃癌的发病率有所上升.从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研究来看,上半胃癌第5、6组淋巴结也有14%~20%的转移率,不行全胃切除难以获得根治效果,全胃切除是治疗胃恶性肿瘤主要的方法之
作者:唐典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评估布地奈得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和耐受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39例患者吸入布地奈得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160μg/4.5μg)每日2次,每次1吸,持续3个月,每个月复诊1次,观察临床症状(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全天无症状天数、速效β2受体激动剂使用次数的变化等)、肺功能(FEV1、PEF)变化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1、2、3个月FEV1、PEF明显增加.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速效β2受体激动荆使用次数显著减少,全天无症状天数明显增加(P<0.001).仅有1例患者出现声音嘶哑.结论:布地奈得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时于中重度持续性哮喘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郑明星;方智野;张敏;王健;高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当医生很辛苦,起早贪黑,一方面精神高度紧张,应付着随时可能发生的医患纠纷,同时每天需要面对愁眉苦脸、满身痛楚的患者,原本天真善良的本性现今被有意无意地催促成一副目无表情、麻木不仁的冷峻面孔,似乎不食人间烟火,不懂得爱恨情仇.
作者:王善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比较连续硬膜外麻醉(CEA)、腰硬联合麻醉(CESA)、连续腰麻(CSA)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手术老年患者60例,年龄65~80岁,ASA Ⅰ-Ⅲ级,分成CEA组、CESA组、CSA组,每组20例.CEA组选择T11-12硬膜外向尾置管3~4 cm ,仰卧后2%利多卡因3 mL作为试探量,继以0.5%左旋布比卡因4~6 mL.CESA组和CSA组选择L2-3蛛网膜下腔穿刺,分别予0.55左旋布比卡因2、1.2 mL.CESA组硬膜外向头端置菅3~4 cm,CSA组蛛网膜下隙置入Spinocath管1~2 cm.3组麻醉平面控制在T9以下,观察并记录麻醉前、麻醉后低值、麻醉后30 min、麻醉后60 min、术毕的MAP、HR、Spo2.记录3组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MAP在30 min内较基础值明显下降(P<0.05),CSA组下降又明显小于其他两组(P<0.05).HR、SpO2差异无显著性,CESA和CSA组在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时间、Bromage运动阻滞分级等方面相似,明显优于CEA组.CEA和CESA组在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及副作用多于CSA组(P<0.05).结论:CSA与CESA的麻醉效果相似,CSA较CESA和CEA的副作用更少,更适合于老年患者的麻醉.
作者:邱燕文;周泽钢;何志文;杨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常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β-连环蛋白(β-catenin)是细胞重要的信号传递蛋白,参与细胞黏附、生长、增殖等过程.
作者:杨平玲;江飞舟;徐敏丽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