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汉文;黄成辉;梁文;叶素贞
目的:评价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小剂量阿普唑仑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48例患者分为马来酸曲美布汀和小剂量阿普唑仑治疗组与多潘立酮对照组.疗程均为8周,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临床指征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果:治疗组症状缓解的总有效率为92.3%.与对照组(61.4%)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小剂量阿普唑仑治疗IBS安全有效.
作者:陈其铭;龙杰文 刊期: 2008年第10期
Trourette综合征(TS)多发病于18岁以前,在病程中出现多种运动性及一种或多种发声性抽动,并可伴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强迫障碍(OCD)等共存病,不同程度影响学习、交往.我们在TS的治疗中根据YGTSS评分及目标症状(对患儿学习、交往干扰性大的症状)的不同选择个体化、阶梯性的治疗方法,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树华;庞保东;曹丽华;刘寅;董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对出血与缺血两类不同性质的脑卒中(acute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ACVD)做出快速的早期分类诊断,以达到提高早期诊断率,从而减少脑卒中的病残率.方法:编制调查表,通过调查员的快速调查获得患者基本信息及血常规信息.结合评分法的指标及瞳孔改变和神经系统体征(巴彬斯基征),把这些信息经过数据处理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出血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两个结局变量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把样本随机分成训练样本、检验样本和测试样本,利用软件statistics neural network(ST NN)建立误差反向传播网络预测模型,然后训练网络,进行结果预测.同时对样本进行Siriraj评分,其结果与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Sifiraj评分法对脑出血诊断的准确率为91.6%;神经网络为97.6%,X2=10.7,P=0.001.Siftraj评分法对脑出血诊断的误诊率为4.7%;神经网络为2.4%,x2=2.4,P=0.12.Sifiraj评分法对脑出血诊断的漏诊率为3.7%.Siriraj评分法对脑梗死诊断的准确率为92.3%;神经网络为97.7%,X2=14.8,P=0.000 1.Sifiraj评分法对脑梗死诊断的误诊率为3.5%;神经网络为2.3%.X2=1.3,P=0.25.Siriraj评分法对脑梗死诊断的漏诊率为4.2%.结论:人工神经网络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于指导院前急救分类以及临床医生对脑卒中患者采取有效及时的救治措施,障低致残率,提高治愈率和康复率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李雅洁;吴伟;周宝森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小儿斜颈多为产伤引起胸锁乳突肌挛缩或发生血肿而造成的畸形,常见于难产患儿.我们采用超短波加超声波与单用超声波治疗此类患儿,并进行分析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丹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对ABX PENTRA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液中白细胞的性能进行评估,探讨手工镜检在白细胞分类中的指导意义.方法:200例来自我院2006年8-12月非血液病的住院患者.静脉采血的同时做血液涂片,应用ABX PENTRA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液中的白细胞分类与手工血液涂片显微镜下观察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BX PENTRAl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液中白细胞的重复性良好,与显微镜计数结果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r=0.981).但在单核细胞的分类计数上,这两种方法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ABXPENTRA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液中白细胞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能有效发挥仪器的过筛作用,非常适合血常规的快速检测.但是,该仪器对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识别能力有限,还不能取代显微镜手工计数法.
作者:闫瑛;陶书超;陶锋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利用动物模型探讨bax和Th蛋白表达与帕金森病(PD)的关系.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对照组及PD组(PD模型3 d、7 d、14 d、21 d、28 d组).PD组均通过脑立体定向注入6-羟基多巴胺,均在处死前腹腔注入阿朴吗啡.观察30 min大鼠旋转的次数,连续至第4周每分钟大于7次者为成功的PD模型.对照组立体定向注入抗坏血酸生理盐水.处死后制作石蜡切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ax、Th蛋白的阳性细胞数.结果:PD组纹状体和黑质神经细胞存在细胞凋亡,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且bax蛋白表达在PD组大鼠纹状体和黑质细胞中3 d组为高,其后很快下降,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Th蛋白表达在大鼠纹状体和黑质细胞中对照组为高,在PD组很快下降.结论:6-羟基多巴胺能诱发大鼠黑质细胞凋亡,bax作为前凋亡蛋白在启动和诱导黑质细胞凋亡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作者:赵君;秦丽晨;李兴强;谢安木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国产替罗非班对因急性冠脉综合征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评价其在PCI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因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入院行PCI的患者30例,其中替罗非班组18例,对照组12例.替罗非班组在PCI术前第10~30分钟静脉注射替罗非班10 μg/kg(3 min注完),然后以0.15μg/(kg·min)静脉滴注维持18 h,对照组以相同的方法输注安慰剂.所有患者均接受静脉注射普通肝素及口服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拮抗剂和阿司匹林.应用10μmol/L 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小板聚集率变化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替罗非班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两组6 h时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19.O±8.2)%和(58.6±7.6)%,替罗非班组出血事件有增多趋势(22%),主要是穿刺点出血,两组均无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结论:替罗非班可安全、有效地抑制PCI患者血小板聚集率.
作者:杨帆;赖沙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儿童股骨干骨折的弹性髓内钉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004年2月至2007年7月33例儿童股骨干骨折患儿采取C形臂X线机引下行闭合复位小切口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结果:本组33例经平均9.5个月随访,全部获得性愈合,愈合时间10周.下地完全负重时间4~15周,平均7周.根据Flynn提出的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的评分标准,本组33例患儿的治疗结果全部为优秀,有发生骨折延迟愈合、内固定失败及术后感染等.结论:适当合理地使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安全、微创、愈合快,并发症少.
作者:余可和;张敬东;黄义星;陈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构建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全长糖蛋白D(gD)基因原核表达质粒,研究其编码的蛋白质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并鉴定重组蛋白的gD抗原性.方法:提取病毒DNA,PCR扩增出gD基因,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PCR、双酶切及测序证实插入的gD基因序列正确后,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GST-gD,并进行免疫学鉴定.结果:获得了gD DNA.测序鉴定表明,该序列与Gen Bank中的序列一致,gD基因已正确插入到pGEX-4T-1中.重组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GEX-4T-gD经IPTG诱导后能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Westem Blotting证实,该蛋白具有天然gD抗原性.结论:成功构建了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GEX-4T-gD,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有效表达.并证实融合蛋白具有gD免疫原性.为进一步研究gD蛋白的免疫学特性,制备gD亚单位疫苗和单克隆抗体奠定了基础.
作者:周翠;曹春来;樊建勇;杨慧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产时胎心监护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7-12月住院分娩的孕妇900例,探讨产时胎心监护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结果:胎心监护异常组中羊水Ⅱ、Ⅲ度污染及胎粪吸入综合征比例显著升高(P<0.05),而新生儿窒息与围生儿死亡无显著差异(P0.05);各种胎心监护异常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不同,其中持续的基线变异消失或减弱(≤5次/min)及合并晚期或延长减速组与胎心监护正常组比较围生儿预后不良(P<0.01,P<0.05).单纯胎心基线异常及合并变异减速组与胎心监护正常组比较围生儿结局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胎心监护异常中单纯胎心基线异常不一定预示围生儿预后不良,若放宽手术指征,可导致过度干预,应及时人工破膜了解羊水颜色,羊水正常者可以在严密观察下阴道试产.若胎心基线变异减弱、合并晚期及延长减速或羊水Ⅱ、Ⅲ度污染应果断行剖宫产或阴道助产尽快结束分娩.
作者:刘云;范静;张跃先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64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的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临床及手术病理确诊的63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例行CT血管造影检查,对所得图像分别用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及容积再现等三维成像技术进行分析.结果:63例动脉期发现肿瘤供血动脉属于规则性供血46例(73.O%),变异性供血12例(19.0%),寄生性供血1例(1.6%),余4例无法判断.63例中22例供血动脉明显增粗,19例明显移位.发现肿瘤血管39例,肿瘤染色48例,动一静脉瘘12例.门静脉期发现门静脉癌栓13例.结论:64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技术不仅可以准确地对肿瘤进行定位,并且能够多角度地观察肿瘤与靶血管系统的立体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内容丰富的信息.
作者:朱晓军;全显跃;郭成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检测P450芳香化酶(P450A)蛋白和mRN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5例卵巢巧克力囊肿的囊壁(巧囊组)、32例卵巢内异症的在位内膜(在位内膜组)和35例正常子宫内膜(正常对照组)中P450A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巧囊组P450A mRNA表达量高于在位内膜组(P<0.01);35例正常子宫内膜中仅有2例呈阳性表达;免疫组化检测巧囊壁P450A蛋白其表达特征与mRNA一致.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灶中有P450A表达,这种雌激素的合成酶能在异位灶局部合成异常的雌激素;卵巢内异症的在位内膜有P450A表达,提示在位内膜本身局部有雌激素的合成.其保护机制劣于正常内膜.子宫内膜异位症中P450A的表达在其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李晓玲;邹明英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高压氧辅助治疗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影响.方法:95例(99只眼)根据年龄、性别、病程及病因、视力下降程度,50例(52只眼)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年龄(41.57±6.96)岁;45例(47只眼)接受高压氧辅助常规治疗(hvperbaric oxygen,HBO组),年龄(34.25±5.12)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眼底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HBO组眼底水肿减退、出血灶吸收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03,P<0.05);HBO组视力提高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83,P<0.01);治疗停止1个月,HBO组视力得到保持和持续改善病例数虽多于对照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3.140,P0.05).视网膜剥离HBO组1例,对照组3例.结论:高压氧辅助治疗能加快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的眼底水肿和出血灶吸收,加快视力和视野的恢复,并得以保持和持续改善,HBO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是安全的.
作者:俞有皆;尹东明;黄中宁;涂超群;黄琴风;龙颖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本地区肺炎克雷伯菌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产生情况及其耐药性.万法:收集80株临床分离无重复肺炎克雷伯菌,通过改良三维试验检测肺炎克雷伯菌AmpC酶和ESBLs的产生情况.运用K-B琼脂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从80株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单产ESBLs 25株,单产AmpC酶8株,同时产AmpC酶和ESBLs共4株,检出率分别为31.3%、10.0%和5.0%.单产AmpC酶、ESBLs及同时产AmpC酶和ESBLs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不产酶菌株(除哌拉西林/他巴唑).结论:产AmDc酶及ESBLs酶的细菌的耐药性不完全相同,产酶类型不同需选用不同类型的抗生素.
作者:徐加勤;朱红国;曹娟;张雪斐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双插管碘化油乳化三氧化二砷动静脉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肝动脉门静脉插管置入化疗泵,术中及术后行碘化油乳化三氧化二砷栓塞化疗,每次相隔4~6周,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手术全部成功,9例治疗后二期手术治疗,1例失访.20例中无完全缓解(CR)病例,部分缓解(PR)11例,无效(NC)6例,恶化(PD)3例,客观有效率(CR+PR)为55.O%.平均生存期为7个月,长为24个月,短为O.5个月.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Kamofsky评价生活质量改善8例(40.0%),稳定9例(45.0%),下降3例(15.0%).全组甲胎蛋白阳性的27例患者中,9例明显降低,12例无明显变化,6例明显升高.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较轻.结论:腹腔镜下肝动脉门静脉碘化油乳化三氧化二砷栓塞化疗为中晚期肝癌提供了一种较好的联合治疗手段,但其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陆光生;陈小伍;剧永乐;伍锦浩;朱达坚;张才铭;任宝军;戎祯祥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提高睾丸旁横纹肌肉瘤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1例睾丸旁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本例患者行经腹股沟睾丸根治性切除术,病灶直径2.5 cm,病理检查证实为睾丸旁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术后采用2个疗程辅助放疗,随访6个月,现无瘤生存.结论:睾丸旁横纹肌肉瘤是罕见的男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病理上胚胎型为常见,早期患者应进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
作者:王固新;姜海洋;夏利萍;徐胜美;张定;夏昕晖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其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很高,且逐年升高.尽管吸烟被公认为是导致COPD的重要的环境因素,且COPD患者中有80%~90%为吸烟者,然而吸烟者中却只有15%~20%发生COPD.且吸烟引起的气道阻塞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提示了遗传易感性在COPD的发病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作者:张少卿;汤彦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一种使用抗生素、丙种球蛋白(丙球)、复方甘草酸胺和银屑灵治疗重症脓疱型银屑病的有效治疗方案及护理方法.方法:对使用该种方案冲击治疗的18例重度银屑病患者,通过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和临床护理,增强其治疗依从性,并观察其疗效和护理的作用.结果:本组18例患者,治疗第1周总有效率为55.56%、第2周总有效率为72.22%、第3周总有效率为83.33%、第4周总有效率为88.89%.结论:4种药物联合方案和适宜的护理方式为重症脓疱型银悄病提供了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慧;张娟;刘向农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1(cyelooxygenase-1,COX-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1例乳腺癌组织标本的COX-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61例乳腺癌组织标本中COX-1阳性率为60.7%,COX-1和VEGF表达明显相关(P=0.026).在肿块<2 cm组以及临床Ⅰ期组中COX-1的表达明显增强(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存在COX-1的高表达,COX-1在乳腺癌的早期阶段可能起着重要作用,VEGF可能是COX-1介导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重要因子之一.为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应用于乳腺癌的预防提供了依据.
作者:尤捷;郭贵龙;陈雪敏;瞿金妙;张虎祥;王群姬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腰椎融合术具有广泛的适应证.椎弓根螺钉同定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稳固融合节段的金标准,具有良好的融合率,但是随着其技术的普及开展,与此相关因软组织的广泛剥离、关节囊及关节面的破坏、内置物本身对肌肉骨骼系统的干扰所致的腰痛和相邻节段退变等并发症引起人们的关注.相对于椎弓根固定系统而言,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术(TLSF)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手术并发症少、费用低廉、术后康复快等众多优势而被认为在腰椎融合术中除椎弓根螺钉固定以外的一种有效固定方法[1-2].
作者:王善琛;王建华;夏虹 刊期: 200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