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ourette综合征150例的个体化治疗

李树华;庞保东;曹丽华;刘寅;董琰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现报告如下, 患者满意度, 治疗方法, 症状, 学习, 强迫障碍, 临床疗效, 交往, 运动性, 阶梯性, 共存病, 个体化, 干扰性, 多发病, 选择, 评分, 目标, 患儿, 发声
摘要:Trourette综合征(TS)多发病于18岁以前,在病程中出现多种运动性及一种或多种发声性抽动,并可伴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强迫障碍(OCD)等共存病,不同程度影响学习、交往.我们在TS的治疗中根据YGTSS评分及目标症状(对患儿学习、交往干扰性大的症状)的不同选择个体化、阶梯性的治疗方法,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现报告如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四联药物治疗重症脓疱型银屑病18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一种使用抗生素、丙种球蛋白(丙球)、复方甘草酸胺和银屑灵治疗重症脓疱型银屑病的有效治疗方案及护理方法.方法:对使用该种方案冲击治疗的18例重度银屑病患者,通过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和临床护理,增强其治疗依从性,并观察其疗效和护理的作用.结果:本组18例患者,治疗第1周总有效率为55.56%、第2周总有效率为72.22%、第3周总有效率为83.33%、第4周总有效率为88.89%.结论:4种药物联合方案和适宜的护理方式为重症脓疱型银悄病提供了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慧;张娟;刘向农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ABX PENTRA12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的评估

    目的:对ABX PENTRA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液中白细胞的性能进行评估,探讨手工镜检在白细胞分类中的指导意义.方法:200例来自我院2006年8-12月非血液病的住院患者.静脉采血的同时做血液涂片,应用ABX PENTRA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液中的白细胞分类与手工血液涂片显微镜下观察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BX PENTRAl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液中白细胞的重复性良好,与显微镜计数结果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r=0.981).但在单核细胞的分类计数上,这两种方法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ABXPENTRA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液中白细胞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能有效发挥仪器的过筛作用,非常适合血常规的快速检测.但是,该仪器对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识别能力有限,还不能取代显微镜手工计数法.

    作者:闫瑛;陶书超;陶锋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腹部淋巴结结核的CT分析

    腹部淋巴结结核比较少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与转移性淋巴结肿大、淋巴瘤等混淆,容易造成误诊误治.收集我院2005-2006年收治的10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腹部淋巴结结核,分析其CT表现,旨在提高对其的正确诊断率.

    作者:韦建林;滕才钧;廖明壮;莫婧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脑膜炎败血黄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脑膜炎败血黄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04年9月至2007年8月分离到的108株脑膜炎败血黄杆菌的耐药情况.结果:脑膜炎败血黄杆菌主要分布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重症监护病房(ICU)和呼吸内科病房,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脑膜炎败血黄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3.7%、6.8%、7.7%、8.6%.结论:脑膜炎败血黄杆菌的多重耐药率高,治疗困难,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吴庆;陆红;刘媚娜;朱丽青;余方友;周铁丽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监护室中脓毒症患儿血乳酸监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评估脓毒症患儿早期血乳酸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时监护室收治的56例脓毒症患儿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将患儿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根据小儿死亡危险评分(PRISM评分)评定56例患儿严重程度,同时观察两组患儿入监护室时、治疗24 h血乳酸的变化,血乳酸与PRISM评分、患儿预后的关系.结果:56例患儿分存活组37例(66.1%)、死亡组19例(33.9%);入监护室时死亡组血乳酸及PRISM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血乳酸值与PRISM评分显著正相关(r=O.314,P<0.05).治疗24h时存活组血乳酸水平、PRISM评分下降,分别为(2.3±0.6)mmol/L、13.4±3.2,死亡组血乳酸水平、PRISM评分升高,分别为(7.3±4.4)mmol/L、29.6±4.5,两组血乳酸水平、PRISM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动态监测乳酸是判断脓毒症患儿的危重程度及预后的良好方法之一,且简便易行.

    作者:张剑珲;曾其毅;梁宇峰;吴艳兰;谢志伟;杨镒宇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距骨骨折脱位36例治疗体会

    距骨骨折脱位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常见于交通事故和工伤事故.其并发无菌性坏死率较高.我院1996年2月至2005年10月共诊治36例,36例均获6个月~7年随访,分析如下.

    作者:蔡永捍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全麻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100例

    传统腺样体切除术多年来一直在盲视下进行,各种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随着鼻内镜的广泛应用,鼻咽部的视野大为开阔,并为腺样体手术提供了照明基础.自2002-2006年,我科对100例腺样体肥大的患者采用全麻鼻内镜电视监视下行腺样体切除术,获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青录;秦瑶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Tourette综合征150例的个体化治疗

    Trourette综合征(TS)多发病于18岁以前,在病程中出现多种运动性及一种或多种发声性抽动,并可伴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强迫障碍(OCD)等共存病,不同程度影响学习、交往.我们在TS的治疗中根据YGTSS评分及目标症状(对患儿学习、交往干扰性大的症状)的不同选择个体化、阶梯性的治疗方法,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树华;庞保东;曹丽华;刘寅;董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重症药疹26例临床特点及激素治疗研究

    目的:了解重症药疹临床及激素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4年来我院收治的26例重症药疹(steven-Jolmson综合征9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6例,剥脱性皮炎11例)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重症药疹患者常见于感染性疾病,发病平均年龄(55.7±17.2)岁,剥脱性皮炎潜伏时间以及病程长于steven-Johnson综合征(P

    作者:黄慧嫦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术的研究进展

    腰椎融合术具有广泛的适应证.椎弓根螺钉同定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稳固融合节段的金标准,具有良好的融合率,但是随着其技术的普及开展,与此相关因软组织的广泛剥离、关节囊及关节面的破坏、内置物本身对肌肉骨骼系统的干扰所致的腰痛和相邻节段退变等并发症引起人们的关注.相对于椎弓根固定系统而言,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术(TLSF)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手术并发症少、费用低廉、术后康复快等众多优势而被认为在腰椎融合术中除椎弓根螺钉固定以外的一种有效固定方法[1-2].

    作者:王善琛;王建华;夏虹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人工神经网络在脑卒中早期快速分类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对出血与缺血两类不同性质的脑卒中(acute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ACVD)做出快速的早期分类诊断,以达到提高早期诊断率,从而减少脑卒中的病残率.方法:编制调查表,通过调查员的快速调查获得患者基本信息及血常规信息.结合评分法的指标及瞳孔改变和神经系统体征(巴彬斯基征),把这些信息经过数据处理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出血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两个结局变量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把样本随机分成训练样本、检验样本和测试样本,利用软件statistics neural network(ST NN)建立误差反向传播网络预测模型,然后训练网络,进行结果预测.同时对样本进行Siriraj评分,其结果与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Sifiraj评分法对脑出血诊断的准确率为91.6%;神经网络为97.6%,X2=10.7,P=0.001.Siftraj评分法对脑出血诊断的误诊率为4.7%;神经网络为2.4%,x2=2.4,P=0.12.Sifiraj评分法对脑出血诊断的漏诊率为3.7%.Siriraj评分法对脑梗死诊断的准确率为92.3%;神经网络为97.7%,X2=14.8,P=0.000 1.Sifiraj评分法对脑梗死诊断的误诊率为3.5%;神经网络为2.3%.X2=1.3,P=0.25.Siriraj评分法对脑梗死诊断的漏诊率为4.2%.结论:人工神经网络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于指导院前急救分类以及临床医生对脑卒中患者采取有效及时的救治措施,障低致残率,提高治愈率和康复率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李雅洁;吴伟;周宝森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外源CC10基因对肺腺癌A549细胞细胞周期蛋白D1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外源性CC10基因对肺腺癌A549细胞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脂质体法将抑癌基因CC10转染到人肺腺癌细胞A549中8、16、24、32、48 h后,用Western blot法观察CC10蛋白表达,观察细胞生长细胞克隆形成,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周期变化,用RT-PCR检测周期蛋白CyclinD1mRNA的影响.结果:转染外源CC10基因对A549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细胞生长阻止于Go/G1期,CyclinD1mRNA表达明显降低.结论:转染外源CC10基因对肺癌细胞G0/G1周期的抑制作用可能与CyclinD1基因表达下调有关.

    作者:钟声;徐永健;张珍祥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对七氟醚MACBAR的影响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4 ng/mL)血浆靶控输注对七氟醚手术切皮抑制患者对手术刺激引起肾上腺素能反应的低肺泡浓度(MACRAR)的影响.方法:40例ASA I级,择期妇科手术患者分为瑞芬太尼靶浓度4ng/mL+七氟醚吸入组(RS组,n=20),七氟醚吸入对照组(S组,n=20).瑞芬太尼靶浓度和七氟醚呼出浓度稳定于预先设定值20 min后切皮.MACBAR测定方法采用医学序贯试验中的上一下法.结果:RS组手术切皮时七氟醚MACBAR为2.56%,95%可信区间为2.41%~2.72%;S组手术切皮时七氟醚MACBAR为4.95%,95%可信区间为4.66%~5.27%.结论:瑞芬太尼(4 ng/mL)血浆靶控输注可将手术切皮时七氟醚的MACBAR降低约50%.

    作者:赵高峰;秦凯;李向宇;招伟贤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颈交感神经干离断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采用颈交感干离断(TCST)模拟星状神经节阻滞,观察其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采用血管内线栓法行大脑中动脉栓塞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4 h.观察TCST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容积、缺血侧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及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和脑梗死容积明显降低(P<0.05),脑组织SOD活力增加,而MDA含量和NO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TCST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提高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和NO水平有关.

    作者:熊良志;史永霞;王清秀;肖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头孢哌酮局部冲洗化脓性伤口的临床效果

    笔者从事外科门诊的日常工作中收治了大量的外伤患者,清创缝合是外科门诊的常见项目.外伤患者往往因伤口污染严重,缝合后伤口易发生感染.对于感染的伤口,如何保证伤口Ⅰ期愈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2006-2007年,笔者对此类伤口采用抗生素局部冲洗的方法进行处理,并与常规换药作对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梵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原发性肝细胞癌64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的特征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64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的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临床及手术病理确诊的63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例行CT血管造影检查,对所得图像分别用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及容积再现等三维成像技术进行分析.结果:63例动脉期发现肿瘤供血动脉属于规则性供血46例(73.O%),变异性供血12例(19.0%),寄生性供血1例(1.6%),余4例无法判断.63例中22例供血动脉明显增粗,19例明显移位.发现肿瘤血管39例,肿瘤染色48例,动一静脉瘘12例.门静脉期发现门静脉癌栓13例.结论:64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技术不仅可以准确地对肿瘤进行定位,并且能够多角度地观察肿瘤与靶血管系统的立体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内容丰富的信息.

    作者:朱晓军;全显跃;郭成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酪氨酸激酶对鼻咽癌细胞成瘤的影响

    目的:研究酪氨酸激酶(Etk/BMX)转染对鼻咽癌细胞成瘤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2000将野生型Etk/BMX表达质粒pcDNA3.1-Etk导入Etk/BMX低表达水平的鼻咽癌细胞株sune-1 中,建立Etk/BMX稳定高表达细胞株sune-wt,空质粒pcDNA3.1转染细胞作为对照(sune-vector).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转染效率,然后分别接种于裸鼠,对成瘤率及大小进行比较.结果:成功筛选到持续高表达Etk的sune-wt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Etk表达(75.5±2.34)%.sune-wt较之sune-vector和sune-1成瘤率较高,肿瘤生长较快.结论:Etk/BMX在鼻咽癌中可促进细胞增殖,增加致瘤性.

    作者:张振华;张健;朱伟良;苏珊;肖明星;李岩;郭琳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小剂量布比卡因-芬太尼用于老年人腰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布比卡因-芬太尼腰麻用于老年人下肢及会阴部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择期行下肢及会阴部手术老年患者40例,ASA Ⅰ-Ⅱ级,分为两组,每组20例,0.75%布比卡因1.6 mL组(A组),O.75%布比卡因+0.8 mL芬太尼20μg组(B组),记录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情况,生命体征及给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间感觉阻滞高平面、达感觉阻滞高平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组比较,B组运动神经阻滞程度轻、恢复快,血流动力学稳定(P<0.05),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未见任何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小剂量布比卡因-芬太尼用于老年人腰麻安全有效.

    作者:吴蔚华;吴国保;林国雄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马来酸曲美布汀和小剂量阿普唑仑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小剂量阿普唑仑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48例患者分为马来酸曲美布汀和小剂量阿普唑仑治疗组与多潘立酮对照组.疗程均为8周,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临床指征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果:治疗组症状缓解的总有效率为92.3%.与对照组(61.4%)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小剂量阿普唑仑治疗IBS安全有效.

    作者:陈其铭;龙杰文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正常人额叶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

    目的:运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研究年龄对正常人额叶脑组织代谢物浓度的影响.方法:对80例健康成人双侧额叶进行1H-MRS检测,对比分析不同年龄组的额叶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IL酸复合物(Cr)和含胆碱化合物(Cho)/Cr比值的变化.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在≤50岁年龄段额叶的NAA/Cr和Cho/cr比值无明显改变,但在50岁年龄段额叶的NAA/Cr比值逐渐降低、Cho/Cr比值逐渐增高.结论:1H-MRS是可以为正常人额叶与年龄相关的代谢物浓度的改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的一种无创技术.

    作者:黄海东;顾建文;杨春敏;赵凯;夏勋;杨文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