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晓日;谢宗德;陈平洋;王涛;胡劲涛;巫洁
目的:探讨脐带因素导致死胎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7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脐带因素导致死胎的病例.结果:由脐带因素导致的死胎例数为57例.相关的脐带病变包括脐带缩窄34例,占59.6%;脐带缠绕受压坏死11例,占19.3%;脐带扭转8例,占14.O%;脐带动、静脉周围广泛出血2例.占3.5%;脐带脱垂1例,占1.75%;脐带真结1例,占1.75%.结论:加强孕期保健管理和监测,将脐带的长度、直径、螺旋卷曲指数、血流情况以及有无扭转等情况列为妊娠中期超声胎儿结构筛查的常规检查内容.降低孕晚期死胎的发生率.
作者:张广兰;何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重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因胃肠功能衰竭而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比例很高,导致新生儿失血甚至休克,为此.我科采用质子泵制剂--奥美拉唑胃管内注入预防新生儿消化道出血,取得显著效果.且明显优于甲氰咪胍,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颖;秦青录;秦瑶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患者男,23岁,左下肢鳞屑样线状斑块伴瘙痒3个月余,于2005年5月17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左小腿后侧出现数个红色丘疹,米粒大小,表面粗糙,上覆有少量鳞屑,轻度瘙痒,而后丘疹逐渐增多,融合,增厚,出现斑块样损害,由下至上蔓延至臀部,呈线状分布,无治疗史.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及长期服药史,家族中也无类似疾病者.
作者:郑力强;韩向春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EGFR和VEGF在59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59例乳腺癌组织中,EGFR阳性率为93.2%(55/59),VEGF染色全部呈阳性(59/59),EGFR表达在乳腺癌组织分级和淋巴结是否转移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PR阳性组中VEGF表达水平较高(P<0.05),EGFR和VEGF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EGFR和VEGF在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中起着一定的作用,研究两者联合表达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玉宝;叶长生;丁贵坡;黎相照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CO2气腹和无气腹腔镜手术对腹膜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对38例子宫肌瘤患者(排除腹膜炎症患者)分别进行CO2.气腹腹腔镜手术(有气腹腔镜组,n=20)和无气腹腔镜手术(无气腹腔镜组,n=18),于手术0、30、60、90、120 min分别采集壁层腹膜,对其行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腹膜间皮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有气腹腔镜组充气后间皮细胞迅速肿胀,60 min时可见腹膜间皮细胞间连接断裂,基底膜裸露,120 min时更明显;而在无气腹腔镜组间皮细胞未见明显变化,120 min时仅见细胞肿胀.结论:CO2气腹腹腔镜手术与无气腹腔镜手术相比.改变了腹膜的形态学,而且与充气时间有关,可能有利于腹腔内恶性肿瘤的转移.
作者:侯庆香;刘彦;丁晓萍;刘静;尹淑慧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产时胎心监护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7-12月住院分娩的孕妇900例,探讨产时胎心监护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结果:胎心监护异常组中羊水Ⅱ、Ⅲ度污染及胎粪吸入综合征比例显著升高(P<0.05),而新生儿窒息与围生儿死亡无显著差异(P0.05);各种胎心监护异常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不同,其中持续的基线变异消失或减弱(≤5次/min)及合并晚期或延长减速组与胎心监护正常组比较围生儿预后不良(P<0.01,P<0.05).单纯胎心基线异常及合并变异减速组与胎心监护正常组比较围生儿结局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胎心监护异常中单纯胎心基线异常不一定预示围生儿预后不良,若放宽手术指征,可导致过度干预,应及时人工破膜了解羊水颜色,羊水正常者可以在严密观察下阴道试产.若胎心基线变异减弱、合并晚期及延长减速或羊水Ⅱ、Ⅲ度污染应果断行剖宫产或阴道助产尽快结束分娩.
作者:刘云;范静;张跃先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比较TaqMan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法与常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登革病毒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时效性.方法:建立TaqMan实时定量RT-PCR方法和常规RT-PCR方法.分别对登革病毒、乙型脑炎病毒及西尼罗病毒进行检测,并比较两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时效性.结果:两种方法都能检测出登革病毒,而对乙型脑炎病毒和西尼罗病毒的检测呈阴性;常规RT-PCR的敏感性为0.1TCID50/mL.TaqMan实时定量RT-PCR的敏感性提高了100倍,达到了0.001TCID50/mL,且至少节约了2 h.结论:与常规RT-PCR比较,TaqMan实时定量RT-PCR更适用于登革病毒的实验室快速诊断.
作者:廖玉学;陈亿雄;周杰;柯雪梅;陈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距骨骨折脱位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常见于交通事故和工伤事故.其并发无菌性坏死率较高.我院1996年2月至2005年10月共诊治36例,36例均获6个月~7年随访,分析如下.
作者:蔡永捍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临床观察角膜内皮功能正常的角膜盲患者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的增视效果及脱盲比例,探讨深板层角膜移植术的临床应用适应证及手术技巧.方法:术中采用角膜基质层间注入生理盐水或2%甲基纤维素等多种分离方法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28只眼,观察术中并发症、术后角膜透明度及视力等指标.结果:19只眼术中未发生后弹力层穿孔,术后植片透明;术中发生后弹力层微或小穿孔9只眼,未行任何处理.其中有3只眼术后出现角膜植片轻度水肿,角膜层间有少量积液,经加压包扎及口服醋氮酰胺,积液在2周内逐渐吸收.另外6只眼术后前房形成良好,植片透明,无角膜层间积液.术后1年随访,28例中22例植片透明,6例角膜半透明.1例角膜铁水烧伤后遗血管翳性混浊患者于术后8个月发生上皮型排斥反应,经药物治疗角膜逐渐恢复透明,无新生血管长入.15只眼佳矫正视力达0.31~0.6,7只眼视力达O.11~0.3,6只眼视力达0.05~0.1.结论: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具有安全、并发症少的优点,由于植片和植床间对合良好,光学效果好,可达到治疗和增视的双重目的.
作者:于静;高明宏;年春志;蓝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失眠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1],主要表现为难以入睡,夜间容易觉醒,醒后再入睡困难和早醒,失眠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睡眠质量,也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我们对2005年10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行MHD伴失眠的27例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失眠的相关因素并提供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贺菊娥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自从1983年Marshall和Warren成功地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priori)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大量资料认为,H.pylori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与慢性胃炎和胃癌,乃至与动脉粥样硬化等也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发展了很多检测H.pylori的方法,如组织病理学检查、尿素酶试验、13C及14C尿素酶呼气试验、血清学检查、细菌培养及基因探针技术等.本文就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快速尿素酶试验的一致性作分析.
作者:王桂月;胡家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介绍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显微手术技术以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对51例垂体瘤手术入路、术中操作和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和比较.结果:42例获全部切除,9例部分切除,无死亡及病残发生.结论:该入路损伤小,安全,并发症少,适用于切除绝大多数垂体腺瘤.
作者:陈志勇;陈善成;赖睿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分析白蛋白治疗急性重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8例急性重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10%白蛋白10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用7 d,14 d为一疗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作者:童小文;王俏;周龙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提高睾丸旁横纹肌肉瘤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1例睾丸旁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本例患者行经腹股沟睾丸根治性切除术,病灶直径2.5 cm,病理检查证实为睾丸旁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术后采用2个疗程辅助放疗,随访6个月,现无瘤生存.结论:睾丸旁横纹肌肉瘤是罕见的男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病理上胚胎型为常见,早期患者应进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
作者:王固新;姜海洋;夏利萍;徐胜美;张定;夏昕晖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早期机械通气救治海水淹溺肺水肿的疗效.方法:对19例海水淹溺肺水肿患者给予早期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疗效.结果:18例患者治愈,1~3 d脱机,双肺片状阴影5~7 d吸收.结论:早期机械通气救治海水淹溺肺水肿疗效肯定.
作者:杜娟;高伟良;左右;冯清洲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联合中草药在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232例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采用伊曲康唑+中草药联合治疗,对照组112例,单用伊曲康唑治疗,分别于治疗后15 d和45 d判断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1)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8.5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治疗组复发率为10.00%,对照组复发率为21.43%,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伊曲康唑联合中草药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爱娣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腊月廿八,科里收治了一名脊髓肿瘤的病人,由于肿瘤压迫神经,病人日夜遭受着剧烈疼痛的煎熬,无法行走,躺在床上也是坐卧不宁,后连翻身都成为困难.
作者:青松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传统腺样体切除术多年来一直在盲视下进行,各种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随着鼻内镜的广泛应用,鼻咽部的视野大为开阔,并为腺样体手术提供了照明基础.自2002-2006年,我科对100例腺样体肥大的患者采用全麻鼻内镜电视监视下行腺样体切除术,获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青录;秦瑶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了解重症药疹临床及激素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4年来我院收治的26例重症药疹(steven-Jolmson综合征9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6例,剥脱性皮炎11例)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重症药疹患者常见于感染性疾病,发病平均年龄(55.7±17.2)岁,剥脱性皮炎潜伏时间以及病程长于steven-Johnson综合征(P
作者:黄慧嫦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在临床上,长期以来对于尿失禁、昏迷、卧床等患者均采用人工接尿的方法[1-2]:尿壶、假性导尿(将阴茎套套于患者的阴茎上,用胶布固定等方法接尿),甚至长期留置尿管.但是,尿壶接尿不方便,需要人工固定尿壶;传统的阴茎套不好固定,容易脱落,还容易引起交叉感染;反复插尿管并长期留置,会造成尿路感染.为此.我院外科使用一次性尿袋改制成一次性男性阴茎套接尿装置,为男性尿失禁患者接尿.自2005年6月至2007年12月,共50例男性尿失禁患者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齐珊 刊期: 200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