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宝;叶长生;丁贵坡;黎相照
目的:探讨笑气在人工流产中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2004年6月至2006年12月门诊2 300例用笑气吸入的方法行镇痛人流术的病例,观察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2 300例手术中,镇痛有效率为94%,140例(6%)无效.术中出现幻觉320例(13.9%),恶心、呕吐460例(20%),头晕890例(38.7%).结论:笑气吸入用于门诊人工流产镇痛效果好,发生的不良反应维持时间较短,苏醒快,无明显的并发症.但对笑气敏感性与耐受性有个体差异,应该注意控制吸入量及严密观察患者.笑气吸入麻醉用于门诊人工流产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马秋英;莫伟敏;姚丽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笔者从事外科门诊的日常工作中收治了大量的外伤患者,清创缝合是外科门诊的常见项目.外伤患者往往因伤口污染严重,缝合后伤口易发生感染.对于感染的伤口,如何保证伤口Ⅰ期愈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2006-2007年,笔者对此类伤口采用抗生素局部冲洗的方法进行处理,并与常规换药作对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梵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临床观察角膜内皮功能正常的角膜盲患者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的增视效果及脱盲比例,探讨深板层角膜移植术的临床应用适应证及手术技巧.方法:术中采用角膜基质层间注入生理盐水或2%甲基纤维素等多种分离方法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28只眼,观察术中并发症、术后角膜透明度及视力等指标.结果:19只眼术中未发生后弹力层穿孔,术后植片透明;术中发生后弹力层微或小穿孔9只眼,未行任何处理.其中有3只眼术后出现角膜植片轻度水肿,角膜层间有少量积液,经加压包扎及口服醋氮酰胺,积液在2周内逐渐吸收.另外6只眼术后前房形成良好,植片透明,无角膜层间积液.术后1年随访,28例中22例植片透明,6例角膜半透明.1例角膜铁水烧伤后遗血管翳性混浊患者于术后8个月发生上皮型排斥反应,经药物治疗角膜逐渐恢复透明,无新生血管长入.15只眼佳矫正视力达0.31~0.6,7只眼视力达O.11~0.3,6只眼视力达0.05~0.1.结论: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具有安全、并发症少的优点,由于植片和植床间对合良好,光学效果好,可达到治疗和增视的双重目的.
作者:于静;高明宏;年春志;蓝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腊月廿八,科里收治了一名脊髓肿瘤的病人,由于肿瘤压迫神经,病人日夜遭受着剧烈疼痛的煎熬,无法行走,躺在床上也是坐卧不宁,后连翻身都成为困难.
作者:青松 刊期: 2008年第10期
鼻咽癌(NPC)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NPC恶性程度高,往往在疾病的早期就有临近组织浸润,其颅底骨侵犯发生率为12.5%~56%[1-2],甚至高达75.8%[3].颅底骨侵犯的患者将划分为T3~T4期,增加放疗照射剂量或辅以化疗药物,否则,因治疗不彻底、不及时而易导致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4-5].因此,准确判断NPC是否侵犯颅底骨,有助于判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并评估预后,临床意义重大.因颅底骨解剖结构复杂、位置较深,难行组织活检以明确局部骨组织是否受肿瘤累及,目前,NPC颅底骨侵犯主要依靠影像学诊断方法.
作者:姚红霞;张金山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长托宁对口腔科术后留管患者的影响.方法:口腔颌面外科择期手术患者30例,均采用经鼻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法,术后带管入SICU.将患者分为A组(n=15)和B组(n=15)两组.A组静脉推注长托宁O.01 mg/kg,B组未给予任何药物.观察并记录用药后30 min、2 h、6 h、10 h的生命体征和30 min、6 h以及6~10 h的呼吸道及口腔腺体分泌物.结果:A组患者用药后30 min的分泌物明显少于B组(P
作者:施巍;胡蓉;朱也森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了解重症药疹临床及激素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4年来我院收治的26例重症药疹(steven-Jolmson综合征9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6例,剥脱性皮炎11例)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重症药疹患者常见于感染性疾病,发病平均年龄(55.7±17.2)岁,剥脱性皮炎潜伏时间以及病程长于steven-Johnson综合征(P
作者:黄慧嫦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采用颈交感干离断(TCST)模拟星状神经节阻滞,观察其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采用血管内线栓法行大脑中动脉栓塞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4 h.观察TCST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容积、缺血侧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及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和脑梗死容积明显降低(P<0.05),脑组织SOD活力增加,而MDA含量和NO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TCST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提高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和NO水平有关.
作者:熊良志;史永霞;王清秀;肖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国产替罗非班对因急性冠脉综合征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评价其在PCI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因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入院行PCI的患者30例,其中替罗非班组18例,对照组12例.替罗非班组在PCI术前第10~30分钟静脉注射替罗非班10 μg/kg(3 min注完),然后以0.15μg/(kg·min)静脉滴注维持18 h,对照组以相同的方法输注安慰剂.所有患者均接受静脉注射普通肝素及口服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拮抗剂和阿司匹林.应用10μmol/L 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小板聚集率变化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替罗非班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两组6 h时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19.O±8.2)%和(58.6±7.6)%,替罗非班组出血事件有增多趋势(22%),主要是穿刺点出血,两组均无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结论:替罗非班可安全、有效地抑制PCI患者血小板聚集率.
作者:杨帆;赖沙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一种使用抗生素、丙种球蛋白(丙球)、复方甘草酸胺和银屑灵治疗重症脓疱型银屑病的有效治疗方案及护理方法.方法:对使用该种方案冲击治疗的18例重度银屑病患者,通过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和临床护理,增强其治疗依从性,并观察其疗效和护理的作用.结果:本组18例患者,治疗第1周总有效率为55.56%、第2周总有效率为72.22%、第3周总有效率为83.33%、第4周总有效率为88.89%.结论:4种药物联合方案和适宜的护理方式为重症脓疱型银悄病提供了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慧;张娟;刘向农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金葡液胸膜腔内注射治疗难治性结核性胸水的疗效.方法:难治性结核性胸水52例分为两组,每组26例,予常规抗结核和抽胸水治疗(对照组)下,观察组每次抽胸水后胸膜腔内注射金葡液1 500 U.结果:观察组显效19例,有效5例.对照组显效7倒,有效13例,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难治性结核性胸膜炎治疗中胸膜腔内注射金葡液疗效好,且安全可靠,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易为患者接受,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赵叶丽;李慧敏;陈卡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4 ng/mL)血浆靶控输注对七氟醚手术切皮抑制患者对手术刺激引起肾上腺素能反应的低肺泡浓度(MACRAR)的影响.方法:40例ASA I级,择期妇科手术患者分为瑞芬太尼靶浓度4ng/mL+七氟醚吸入组(RS组,n=20),七氟醚吸入对照组(S组,n=20).瑞芬太尼靶浓度和七氟醚呼出浓度稳定于预先设定值20 min后切皮.MACBAR测定方法采用医学序贯试验中的上一下法.结果:RS组手术切皮时七氟醚MACBAR为2.56%,95%可信区间为2.41%~2.72%;S组手术切皮时七氟醚MACBAR为4.95%,95%可信区间为4.66%~5.27%.结论:瑞芬太尼(4 ng/mL)血浆靶控输注可将手术切皮时七氟醚的MACBAR降低约50%.
作者:赵高峰;秦凯;李向宇;招伟贤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VEC)功能的损伤与保护是近年来的热门研究课题,从基础到临床均受到广泛重视.血管内皮细胞不仅是循环血液与血管平滑肌细胞间的机械屏障.而且是人体大、重要的一种内分泌器官.由于他所具有的机械屏障作用,使它很容易受到体内外各种物理、化学因素的损伤;受损后的VEC功能尤其是内分泌功能必然失调,使其分泌的多种活性物质或是与这些活性物质有关的其他物质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从而导致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障碍.本文就VEC功能的损伤因素与保护措施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王鹤;马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小儿斜颈多为产伤引起胸锁乳突肌挛缩或发生血肿而造成的畸形,常见于难产患儿.我们采用超短波加超声波与单用超声波治疗此类患儿,并进行分析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丹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rhlL-11)在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中升高血小板的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选取需要手术治疗的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22例,每例患者予以rhlL-11 3 mg皮下注射,每天1次,共10d.观察其升高血小板的疗效及其副作用.结果:治疗后升高血小板的总有效率为64%(14/22),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为7-15 d,平均为11 d,达峰时间为治疗第15天;用药后第21天血小板回落至治疗前水平.平均血小板升高的幅度为(53.14±21.51)×109/L,高增幅为102×109/L.副作用主要有球结膜充血、心动过速、下肢水肿、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结论:rhIL-11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升高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的血小板,且在停药后疗效仍持续一段时间,副作用较轻微,在需手术治疗或进行有创性操作的脾功能亢进患者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朱宝玲;姚荣欣;夏轶姿;金粟名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评价小骨窗开颅外科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疗效及其可靠性.方法:对比分析1998-2006年采用小骨窗开颅和标准大骨瓣开颅患者术中及术后在病死率、术后并发症、术后清醒时间、手术持续时间、血肿清除程度及近期生存质量等6方面的差别,后得出结论.结果:小骨窗开颅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与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较,前者在术后并发症、术后清醒时间及手术持续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后者,但在病死率、血肿清除率及近期手术疗效等方面则与后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外科手术治疗可以达到与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相同的疗效,并且具有并发症少、术后清醒时间及手术持续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胡永峰;郭振宇;师蔚;刘重霄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术中肠道灌洗配合一期切除吻合应用于左半结肠肿瘤并急性肠梗阻的可行性.方法:对38例左半结肠肿瘤并急性肠梗阻者行术中肠道灌洗.结果:本组38例患者中,1例因高龄、术前存在糖尿病、肺心病等基础疾病而死亡:1例因术后吻合口水肿狭窄而行造瘘术;2例术后出现轻度切口感染;余34例患者均顺利度过术后恢复期.结论:术前合理评估患者病情,术中充分肠道灌洗及合理应用抗生素,有利于一期吻合的实施并可显著避免术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谢舜峰;王梅子;许建衡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儿童股骨干骨折的弹性髓内钉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004年2月至2007年7月33例儿童股骨干骨折患儿采取C形臂X线机引下行闭合复位小切口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结果:本组33例经平均9.5个月随访,全部获得性愈合,愈合时间10周.下地完全负重时间4~15周,平均7周.根据Flynn提出的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的评分标准,本组33例患儿的治疗结果全部为优秀,有发生骨折延迟愈合、内固定失败及术后感染等.结论:适当合理地使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安全、微创、愈合快,并发症少.
作者:余可和;张敬东;黄义星;陈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孕7~25周正常妊娠孕妇药物流产加清宫前后血β-HCG的变化规律.方法:将住院要求终止妊娠的160名孕妇按孕周分为A组(孕周≤8周,48例)、B组(12周≥孕周8周,62例)和C组(25周≥孕周≥12周,50例),用同样方法行药物流产加清宫,分别于服药前,服药后第1、2天及流产后第1、7、14、21天测定血β-HCG值.结果:服药前A、B、C 3组血β-HCG平均值分别为(95 930±22 310)mIU/mL、(143 640±35 730)mlU/mL和(47 610±31 760)mIU/mL.服药后第2天A、B、C 3组血β-HCG分别平均下降6.94%、2.90%、14.25%.流产后第1天3组则分别下降75.38%、68.20%、83.90%.流产后第7天A、B、C 3组分别下降99.27%、98.96%、99.46%.流产后第21天3组血β-HCG值均<10 mIU/mL.结论:不同孕周其基础β-HCG水平不同.其中孕8~12周时较高.服药后各组β-HCG下降均不明显,流产后第1天下降幅度大,且基础β-HCG值低者下降幅度大.流产后第7天血β-HCG均缓慢下降,至第21天时β-HCG均降至正常.
作者:方蔚然;童英;赵磐琳;侯朝晖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学会做医生,也许你会感到惊讶?我已是医学硕士、博士、高年资住院医师,甚至主任医师,难道还不会做医生、不能做医生吗?
作者:闻菊生 刊期: 200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