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玲;邹明英
动脉粥样硬化是使全身动脉广泛受累病变并影响全身多处血管床的全身性系统性疾病,血管弥漫性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及小血管闭塞致使血供减少,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可导致心肌梗死、脑梗死及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其中,早期动脉顺应性(COmpliance)的改变是重要病变的重要环节.所以,早期了解动脉的顺应性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陈耀贵;李自成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本院自2005年7月至2007年7月,行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27例,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洁洁;李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产时胎心监护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7-12月住院分娩的孕妇900例,探讨产时胎心监护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结果:胎心监护异常组中羊水Ⅱ、Ⅲ度污染及胎粪吸入综合征比例显著升高(P<0.05),而新生儿窒息与围生儿死亡无显著差异(P0.05);各种胎心监护异常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不同,其中持续的基线变异消失或减弱(≤5次/min)及合并晚期或延长减速组与胎心监护正常组比较围生儿预后不良(P<0.01,P<0.05).单纯胎心基线异常及合并变异减速组与胎心监护正常组比较围生儿结局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胎心监护异常中单纯胎心基线异常不一定预示围生儿预后不良,若放宽手术指征,可导致过度干预,应及时人工破膜了解羊水颜色,羊水正常者可以在严密观察下阴道试产.若胎心基线变异减弱、合并晚期及延长减速或羊水Ⅱ、Ⅲ度污染应果断行剖宫产或阴道助产尽快结束分娩.
作者:刘云;范静;张跃先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肠道辐射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C57BL/6雄性小鼠的骨髓MSCs,通过诱导其向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分化的方法进行鉴定.将受鼠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成照射对照组(组Ⅰ)、骨髓单个核细胞组(组Ⅱ)和骨髓MSCs+骨髓单个核细胞组(组Ⅲ).给予600Co γ射线全身致死量照射后,组Ⅰ不做处理,组Ⅱ2 h内尾静脉移植C57BL/6雄性小鼠的骨髓单个核细胞.组Ⅲ移植骨髓MSCs和骨髓单个核细胞.观察各组小鼠4周的生存率、病理切片等指标,并用PCR检测雌性受鼠体内Y染色体的Sry基因,确定供体干细胞的植入情况.结果:组Ⅲ的生存率较其他两组显著升高(P<0.05),病理切片显示肠道损伤有明显修复,PCR检测显示修复的细胞来源为供鼠细胞.结论:骨髓MSCs联合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有促进肠道辐射损伤修复的作用,其作用优于单纯的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为骨髓MSCs用于修复肠道辐射损伤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李宁;李艳菊;丁振华;郭坤元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对膀胱镜检查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膀胱镜检查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丙泊酚加芬太尼麻醉,对照组采用常规局部表面麻醉法.以两组患者入室后术前血浆皮质醇和血糖作为基础值,并于术后即刻抽血测定血浆皮质醇及血糖值.用放免法测定血浆皮质醇含量.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血浆皮质醇均高出正常范围,观察组血浆皮质醇术后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血浆皮质醇术后较术前则显著增高(P<0.01);两组血糖术后均增高,对照组增高较观察组明显(P<0.05),但均在血糖正常值范围内.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手术操作中的应激性反应.
作者:朱克军;水祥兵;徐斌先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学会做医生,也许你会感到惊讶?我已是医学硕士、博士、高年资住院医师,甚至主任医师,难道还不会做医生、不能做医生吗?
作者:闻菊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在化疗期间应用避孕药能否对大鼠卵巢功能起到保护作用.方法:4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环磷酰胺(CTx)组、避孕药(CA)组、联合治疗组.给药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比较各组大鼠雌二醇和卵泡刺激素(FsH)浓度变化,并比较各组大鼠卵巢重量、卵泡数量的变化.结果:CTX组大鼠血清雌二醇浓度为(25.84±5.36)pg/mL,低于联合治疗组的(40.02±2.94)pg/mL,FSH的浓度为(11.02±O.93)mIU/mL.高于联合治疗组的(3.62±O.30)mlU/mL,两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X组大鼠卵泡总数和卵巢重量分别为(431±32)个和(34.12±3.43)mg,明显低于联合治疗组的(983±75)个和(41.33±2.81)mg,两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王敏;何援利;张振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多焦点人工晶体(单焦组)植入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60例,分为植入单焦点人工晶体和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多焦组)两组各30例,观察手术后1天、1周、1个月及半年患者的远近视力,并对术后半年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术后第1天单焦组与多焦组的远、近视力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及半年后单焦组与多焦组的远视力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力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对单焦组与多焦组的视功能14项指数量表及生存质量量表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可以获得较好的近视力,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钟雯;邱波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临床上并非少见.手术治疗时往往单纯实施椎间盘髓核摘除,而忽视侧隐窝的探查和彻底减压,致使部分患者术后效果不佳.我院自1997-2006年共收治此类患者29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祥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自从1983年Marshall和Warren成功地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priori)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大量资料认为,H.pylori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与慢性胃炎和胃癌,乃至与动脉粥样硬化等也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发展了很多检测H.pylori的方法,如组织病理学检查、尿素酶试验、13C及14C尿素酶呼气试验、血清学检查、细菌培养及基因探针技术等.本文就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快速尿素酶试验的一致性作分析.
作者:王桂月;胡家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距骨骨折脱位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常见于交通事故和工伤事故.其并发无菌性坏死率较高.我院1996年2月至2005年10月共诊治36例,36例均获6个月~7年随访,分析如下.
作者:蔡永捍 刊期: 2008年第10期
鼻咽癌(NPC)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NPC恶性程度高,往往在疾病的早期就有临近组织浸润,其颅底骨侵犯发生率为12.5%~56%[1-2],甚至高达75.8%[3].颅底骨侵犯的患者将划分为T3~T4期,增加放疗照射剂量或辅以化疗药物,否则,因治疗不彻底、不及时而易导致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4-5].因此,准确判断NPC是否侵犯颅底骨,有助于判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并评估预后,临床意义重大.因颅底骨解剖结构复杂、位置较深,难行组织活检以明确局部骨组织是否受肿瘤累及,目前,NPC颅底骨侵犯主要依靠影像学诊断方法.
作者:姚红霞;张金山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7年6月采用小骨窗清除血肿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庆;宋良山;杨帮国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64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的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临床及手术病理确诊的63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例行CT血管造影检查,对所得图像分别用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及容积再现等三维成像技术进行分析.结果:63例动脉期发现肿瘤供血动脉属于规则性供血46例(73.O%),变异性供血12例(19.0%),寄生性供血1例(1.6%),余4例无法判断.63例中22例供血动脉明显增粗,19例明显移位.发现肿瘤血管39例,肿瘤染色48例,动一静脉瘘12例.门静脉期发现门静脉癌栓13例.结论:64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技术不仅可以准确地对肿瘤进行定位,并且能够多角度地观察肿瘤与靶血管系统的立体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内容丰富的信息.
作者:朱晓军;全显跃;郭成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探讨两者间是否存在联系,为诊断冠心病提供更多途径.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20例作为实验组,分别为SAP、UAP、STEMI和NSTEMI组.每组30例.选取健康体检者31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入选对象于入院后24 h内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冠心病患者均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反映交感神经系统功能的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SDANN、SDNN Index等显著降低(P<0.05),而反映副交感神经系统功能的心率变异性指标rMSSD、pNN50则无显著变化.结论:心率变异性可作为一个无创伤性指标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为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田国平;谭振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Trourette综合征(TS)多发病于18岁以前,在病程中出现多种运动性及一种或多种发声性抽动,并可伴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强迫障碍(OCD)等共存病,不同程度影响学习、交往.我们在TS的治疗中根据YGTSS评分及目标症状(对患儿学习、交往干扰性大的症状)的不同选择个体化、阶梯性的治疗方法,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树华;庞保东;曹丽华;刘寅;董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马凡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多系统的结缔组织病,由原纤维蛋白-1因子(FBN1)突变引起.该综合征具有广泛的临床表现,心血管表现常见,大多具有很高的病死率,包括主动脉环扩张(不管有没有主动脉瓣闭锁不全)、主动脉壁夹层形成、主动脉瘤、肺动脉扩张和二尖瓣脱垂.
作者:徐红卫;王锦纯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rhlL-11)在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中升高血小板的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选取需要手术治疗的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22例,每例患者予以rhlL-11 3 mg皮下注射,每天1次,共10d.观察其升高血小板的疗效及其副作用.结果:治疗后升高血小板的总有效率为64%(14/22),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为7-15 d,平均为11 d,达峰时间为治疗第15天;用药后第21天血小板回落至治疗前水平.平均血小板升高的幅度为(53.14±21.51)×109/L,高增幅为102×109/L.副作用主要有球结膜充血、心动过速、下肢水肿、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结论:rhIL-11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升高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的血小板,且在停药后疗效仍持续一段时间,副作用较轻微,在需手术治疗或进行有创性操作的脾功能亢进患者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朱宝玲;姚荣欣;夏轶姿;金粟名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内镜下热极治疗胃肠道息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热极治疗30例39枚息肉,并观察其治疗效果.其中2例为热极与高频电联合治疗.结果:经热极治疗后,息肉均从局部消失.对无蒂、直径在1.5cm以下的息肉疗效尤为理想.1例带蒂大息肉经过2次治疗.其余均1次治疗成功.无一例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热极治疗胃肠息肉安全可靠,疗效满意.对带蒂息肉及大息肉,与高频电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王晓玲;何剑琴;李俊达;夏韶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介绍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显微手术技术以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对51例垂体瘤手术入路、术中操作和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和比较.结果:42例获全部切除,9例部分切除,无死亡及病残发生.结论:该入路损伤小,安全,并发症少,适用于切除绝大多数垂体腺瘤.
作者:陈志勇;陈善成;赖睿佳 刊期: 200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