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下插管碘化油乳化三氧化二砷动静脉栓塞治疗肝癌

陆光生;陈小伍;剧永乐;伍锦浩;朱达坚;张才铭;任宝军;戎祯祥

关键词:肝肿瘤, 腹腔镜, 肝动脉, 门静脉, 碘化油, 三氧化二砷, 化学栓塞
摘要:目的:评价腹腔镜下双插管碘化油乳化三氧化二砷动静脉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肝动脉门静脉插管置入化疗泵,术中及术后行碘化油乳化三氧化二砷栓塞化疗,每次相隔4~6周,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手术全部成功,9例治疗后二期手术治疗,1例失访.20例中无完全缓解(CR)病例,部分缓解(PR)11例,无效(NC)6例,恶化(PD)3例,客观有效率(CR+PR)为55.O%.平均生存期为7个月,长为24个月,短为O.5个月.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Kamofsky评价生活质量改善8例(40.0%),稳定9例(45.0%),下降3例(15.0%).全组甲胎蛋白阳性的27例患者中,9例明显降低,12例无明显变化,6例明显升高.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较轻.结论:腹腔镜下肝动脉门静脉碘化油乳化三氧化二砷栓塞化疗为中晚期肝癌提供了一种较好的联合治疗手段,但其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笑气吸入在无痛人流中的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笑气在人工流产中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2004年6月至2006年12月门诊2 300例用笑气吸入的方法行镇痛人流术的病例,观察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2 300例手术中,镇痛有效率为94%,140例(6%)无效.术中出现幻觉320例(13.9%),恶心、呕吐460例(20%),头晕890例(38.7%).结论:笑气吸入用于门诊人工流产镇痛效果好,发生的不良反应维持时间较短,苏醒快,无明显的并发症.但对笑气敏感性与耐受性有个体差异,应该注意控制吸入量及严密观察患者.笑气吸入麻醉用于门诊人工流产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马秋英;莫伟敏;姚丽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线状银屑病1例

    患者男,23岁,左下肢鳞屑样线状斑块伴瘙痒3个月余,于2005年5月17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左小腿后侧出现数个红色丘疹,米粒大小,表面粗糙,上覆有少量鳞屑,轻度瘙痒,而后丘疹逐渐增多,融合,增厚,出现斑块样损害,由下至上蔓延至臀部,呈线状分布,无治疗史.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及长期服药史,家族中也无类似疾病者.

    作者:郑力强;韩向春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腹腔镜下插管碘化油乳化三氧化二砷动静脉栓塞治疗肝癌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双插管碘化油乳化三氧化二砷动静脉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肝动脉门静脉插管置入化疗泵,术中及术后行碘化油乳化三氧化二砷栓塞化疗,每次相隔4~6周,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手术全部成功,9例治疗后二期手术治疗,1例失访.20例中无完全缓解(CR)病例,部分缓解(PR)11例,无效(NC)6例,恶化(PD)3例,客观有效率(CR+PR)为55.O%.平均生存期为7个月,长为24个月,短为O.5个月.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Kamofsky评价生活质量改善8例(40.0%),稳定9例(45.0%),下降3例(15.0%).全组甲胎蛋白阳性的27例患者中,9例明显降低,12例无明显变化,6例明显升高.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较轻.结论:腹腔镜下肝动脉门静脉碘化油乳化三氧化二砷栓塞化疗为中晚期肝癌提供了一种较好的联合治疗手段,但其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陆光生;陈小伍;剧永乐;伍锦浩;朱达坚;张才铭;任宝军;戎祯祥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失眠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失眠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1],主要表现为难以入睡,夜间容易觉醒,醒后再入睡困难和早醒,失眠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睡眠质量,也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我们对2005年10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行MHD伴失眠的27例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失眠的相关因素并提供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贺菊娥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葡萄糖转运蛋白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组织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l)和缺氧诱导因子lα(HIF-lα)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45例肝细胞癌、11例肝正常组织中GIutl和HIF-1α的表达.结果:Glutl和HIF-1α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在肝癌组织中G1utl和HIF-1α的表达均与肿瘤大小、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门静脉癌栓有关(P<0.05).肝癌组织中Glutl表达越强,HIF-1α表达也越强,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r=0.583,P

    作者:梁辉;窦科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内皮功能正常的角膜盲的增视性深板层角膜移植术

    目的:临床观察角膜内皮功能正常的角膜盲患者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的增视效果及脱盲比例,探讨深板层角膜移植术的临床应用适应证及手术技巧.方法:术中采用角膜基质层间注入生理盐水或2%甲基纤维素等多种分离方法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28只眼,观察术中并发症、术后角膜透明度及视力等指标.结果:19只眼术中未发生后弹力层穿孔,术后植片透明;术中发生后弹力层微或小穿孔9只眼,未行任何处理.其中有3只眼术后出现角膜植片轻度水肿,角膜层间有少量积液,经加压包扎及口服醋氮酰胺,积液在2周内逐渐吸收.另外6只眼术后前房形成良好,植片透明,无角膜层间积液.术后1年随访,28例中22例植片透明,6例角膜半透明.1例角膜铁水烧伤后遗血管翳性混浊患者于术后8个月发生上皮型排斥反应,经药物治疗角膜逐渐恢复透明,无新生血管长入.15只眼佳矫正视力达0.31~0.6,7只眼视力达O.11~0.3,6只眼视力达0.05~0.1.结论: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具有安全、并发症少的优点,由于植片和植床间对合良好,光学效果好,可达到治疗和增视的双重目的.

    作者:于静;高明宏;年春志;蓝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R)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评价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总结我院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8例,男16例,女22例,平均年龄70.5岁,均采用后路全髋关节置换.对患者术前、术后的症状、体征、X线片进行总结评价,以Harris评分为标准.结果:患者在术后6个月、1年及3年时Harri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及早恢复患肢功能,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基本满足日常生活.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是髋关节重建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王佳时;付勤;杨礼庆;田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肺炎克雷伯菌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耐药分析

    目的:探讨本地区肺炎克雷伯菌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产生情况及其耐药性.万法:收集80株临床分离无重复肺炎克雷伯菌,通过改良三维试验检测肺炎克雷伯菌AmpC酶和ESBLs的产生情况.运用K-B琼脂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从80株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单产ESBLs 25株,单产AmpC酶8株,同时产AmpC酶和ESBLs共4株,检出率分别为31.3%、10.0%和5.0%.单产AmpC酶、ESBLs及同时产AmpC酶和ESBLs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不产酶菌株(除哌拉西林/他巴唑).结论:产AmDc酶及ESBLs酶的细菌的耐药性不完全相同,产酶类型不同需选用不同类型的抗生素.

    作者:徐加勤;朱红国;曹娟;张雪斐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四联药物治疗重症脓疱型银屑病18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一种使用抗生素、丙种球蛋白(丙球)、复方甘草酸胺和银屑灵治疗重症脓疱型银屑病的有效治疗方案及护理方法.方法:对使用该种方案冲击治疗的18例重度银屑病患者,通过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和临床护理,增强其治疗依从性,并观察其疗效和护理的作用.结果:本组18例患者,治疗第1周总有效率为55.56%、第2周总有效率为72.22%、第3周总有效率为83.33%、第4周总有效率为88.89%.结论:4种药物联合方案和适宜的护理方式为重症脓疱型银悄病提供了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慧;张娟;刘向农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肝移植术后急性粒细胞缺乏的护理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急性粒细胞缺乏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3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4~30 d内发生急性粒细胞缺乏,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后,2例患者粒细胞逐渐回升并恢复至正常.2例患者分别在白细胞降低后5、7 d发生严重感染并终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未发生感染并已存活至今,随访无异常.3例患者停用或减少免疫抑制药物,未发生排斥反应.结论:粒细胞缺乏是肝移植术后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预防感染措施,可降低病死率.

    作者:叶海丹;许红璐;陈雪霞;黄关清;廖苑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家兔房室交界区的形态学观察及其意义

    目的:观察家兔心房室结周围的纤维联系,探讨结间传导及折返机制.方法:选20只家兔心脏做房室交界区水平面及矢状面连续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结果:房间隔主要观察到3种形态的细胞,P细胞、T细胞和普通心房肌细胞.房室结由致密结和后延伸两部分组成.致密结分浅、深两层.房室结周围有3条纤维与之相连.后方为两束过渡纤维,分别源于冠状窦口及其下方,上方通过普通房肌与下房间隔相连.各肌纤维之间形成回路.结论:结间传导存在着形态学证据,肌纤维形成的回路很可能成为兴奋发生转折的部位.

    作者:王涓;卜雪姣;吴扬慧;夏志琦;陈裕芳;王小庆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Tourette综合征150例的个体化治疗

    Trourette综合征(TS)多发病于18岁以前,在病程中出现多种运动性及一种或多种发声性抽动,并可伴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强迫障碍(OCD)等共存病,不同程度影响学习、交往.我们在TS的治疗中根据YGTSS评分及目标症状(对患儿学习、交往干扰性大的症状)的不同选择个体化、阶梯性的治疗方法,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树华;庞保东;曹丽华;刘寅;董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TaqMan实时定量RT-PCR与常规RT-PCR检测登革病毒的比较

    目的:比较TaqMan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法与常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登革病毒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时效性.方法:建立TaqMan实时定量RT-PCR方法和常规RT-PCR方法.分别对登革病毒、乙型脑炎病毒及西尼罗病毒进行检测,并比较两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时效性.结果:两种方法都能检测出登革病毒,而对乙型脑炎病毒和西尼罗病毒的检测呈阴性;常规RT-PCR的敏感性为0.1TCID50/mL.TaqMan实时定量RT-PCR的敏感性提高了100倍,达到了0.001TCID50/mL,且至少节约了2 h.结论:与常规RT-PCR比较,TaqMan实时定量RT-PCR更适用于登革病毒的实验室快速诊断.

    作者:廖玉学;陈亿雄;周杰;柯雪梅;陈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监护室中脓毒症患儿血乳酸监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评估脓毒症患儿早期血乳酸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时监护室收治的56例脓毒症患儿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将患儿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根据小儿死亡危险评分(PRISM评分)评定56例患儿严重程度,同时观察两组患儿入监护室时、治疗24 h血乳酸的变化,血乳酸与PRISM评分、患儿预后的关系.结果:56例患儿分存活组37例(66.1%)、死亡组19例(33.9%);入监护室时死亡组血乳酸及PRISM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血乳酸值与PRISM评分显著正相关(r=O.314,P<0.05).治疗24h时存活组血乳酸水平、PRISM评分下降,分别为(2.3±0.6)mmol/L、13.4±3.2,死亡组血乳酸水平、PRISM评分升高,分别为(7.3±4.4)mmol/L、29.6±4.5,两组血乳酸水平、PRISM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动态监测乳酸是判断脓毒症患儿的危重程度及预后的良好方法之一,且简便易行.

    作者:张剑珲;曾其毅;梁宇峰;吴艳兰;谢志伟;杨镒宇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对膀胱镜检查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对膀胱镜检查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膀胱镜检查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丙泊酚加芬太尼麻醉,对照组采用常规局部表面麻醉法.以两组患者入室后术前血浆皮质醇和血糖作为基础值,并于术后即刻抽血测定血浆皮质醇及血糖值.用放免法测定血浆皮质醇含量.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血浆皮质醇均高出正常范围,观察组血浆皮质醇术后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血浆皮质醇术后较术前则显著增高(P<0.01);两组血糖术后均增高,对照组增高较观察组明显(P<0.05),但均在血糖正常值范围内.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手术操作中的应激性反应.

    作者:朱克军;水祥兵;徐斌先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左半结肠肿瘤并急性肠梗阻术中肠道灌洗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术中肠道灌洗配合一期切除吻合应用于左半结肠肿瘤并急性肠梗阻的可行性.方法:对38例左半结肠肿瘤并急性肠梗阻者行术中肠道灌洗.结果:本组38例患者中,1例因高龄、术前存在糖尿病、肺心病等基础疾病而死亡:1例因术后吻合口水肿狭窄而行造瘘术;2例术后出现轻度切口感染;余34例患者均顺利度过术后恢复期.结论:术前合理评估患者病情,术中充分肠道灌洗及合理应用抗生素,有利于一期吻合的实施并可显著避免术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谢舜峰;王梅子;许建衡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脑膜炎败血黄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脑膜炎败血黄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04年9月至2007年8月分离到的108株脑膜炎败血黄杆菌的耐药情况.结果:脑膜炎败血黄杆菌主要分布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重症监护病房(ICU)和呼吸内科病房,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脑膜炎败血黄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3.7%、6.8%、7.7%、8.6%.结论:脑膜炎败血黄杆菌的多重耐药率高,治疗困难,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吴庆;陆红;刘媚娜;朱丽青;余方友;周铁丽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隐睾123例的诊断与治疗

    隐睾是男性泌尿生殖系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在农村中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常延误诊断及手术的治疗时机,造成患者生殖功能损害.我院自2002年4月至2007年5月共收治隐睾患者123例,均进行了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建胜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早期妊娠胎盘绒毛植入1例

    患者32岁,孕5产2,2007年7月5日因停经52 d.阴道流血3 d,量多2 d入院急诊行清宫术,术时宫腔积血500mL,未见葡萄样组织,病理报告:变性的胎盘组织,术后6 d监测血β-HCG为11252 miu/mL.鉴字出院.

    作者:黄艳波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内镜热极对胃肠道息肉的治疗价值

    目的:了解内镜下热极治疗胃肠道息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热极治疗30例39枚息肉,并观察其治疗效果.其中2例为热极与高频电联合治疗.结果:经热极治疗后,息肉均从局部消失.对无蒂、直径在1.5cm以下的息肉疗效尤为理想.1例带蒂大息肉经过2次治疗.其余均1次治疗成功.无一例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热极治疗胃肠息肉安全可靠,疗效满意.对带蒂息肉及大息肉,与高频电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王晓玲;何剑琴;李俊达;夏韶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