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

王佳时;付勤;杨礼庆;田野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 置换, 髋, 股骨颈骨折, 老年人
摘要:目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R)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评价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总结我院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8例,男16例,女22例,平均年龄70.5岁,均采用后路全髋关节置换.对患者术前、术后的症状、体征、X线片进行总结评价,以Harris评分为标准.结果:患者在术后6个月、1年及3年时Harri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及早恢复患肢功能,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基本满足日常生活.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是髋关节重建的一种有效方法.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压氧辅助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高压氧辅助治疗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影响.方法:95例(99只眼)根据年龄、性别、病程及病因、视力下降程度,50例(52只眼)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年龄(41.57±6.96)岁;45例(47只眼)接受高压氧辅助常规治疗(hvperbaric oxygen,HBO组),年龄(34.25±5.12)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眼底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HBO组眼底水肿减退、出血灶吸收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03,P<0.05);HBO组视力提高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83,P<0.01);治疗停止1个月,HBO组视力得到保持和持续改善病例数虽多于对照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3.140,P0.05).视网膜剥离HBO组1例,对照组3例.结论:高压氧辅助治疗能加快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的眼底水肿和出血灶吸收,加快视力和视野的恢复,并得以保持和持续改善,HBO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是安全的.

    作者:俞有皆;尹东明;黄中宁;涂超群;黄琴风;龙颖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微创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影响

    目的:研究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影响,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的脑保护作用.方法: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分为动脉粥样硬化对照组、微创术组和内科治疗组,生物化学法测定入院时及治疗后2、3、5、7、10 d血清SOD和MDA水平,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eurologicaldeficiencv score.D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ctivity daily living,DL).结果:微创术组SOD浓度较内科组明显增高(P<0.5),DA浓度显著降低(P

    作者:程泽沛;蔡志友;赵立波;晏宁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线状银屑病1例

    患者男,23岁,左下肢鳞屑样线状斑块伴瘙痒3个月余,于2005年5月17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左小腿后侧出现数个红色丘疹,米粒大小,表面粗糙,上覆有少量鳞屑,轻度瘙痒,而后丘疹逐渐增多,融合,增厚,出现斑块样损害,由下至上蔓延至臀部,呈线状分布,无治疗史.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及长期服药史,家族中也无类似疾病者.

    作者:郑力强;韩向春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头孢哌酮局部冲洗化脓性伤口的临床效果

    笔者从事外科门诊的日常工作中收治了大量的外伤患者,清创缝合是外科门诊的常见项目.外伤患者往往因伤口污染严重,缝合后伤口易发生感染.对于感染的伤口,如何保证伤口Ⅰ期愈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2006-2007年,笔者对此类伤口采用抗生素局部冲洗的方法进行处理,并与常规换药作对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梵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伴3种病毒感染1例

    患者男,59岁.因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7 d,于2007年9月入院.体检:重度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有淤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肋缘下未及;血常规:WBC 0.7 ×109/L,中性粒细胞0.37,淋巴细胞O.62,单核细胞0.01,血红蛋白60g/L,血小板3×109/L,网织红细胞0.001.

    作者:李进红;刘晓丹;王桂莲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产时胎心监护90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产时胎心监护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7-12月住院分娩的孕妇900例,探讨产时胎心监护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结果:胎心监护异常组中羊水Ⅱ、Ⅲ度污染及胎粪吸入综合征比例显著升高(P<0.05),而新生儿窒息与围生儿死亡无显著差异(P0.05);各种胎心监护异常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不同,其中持续的基线变异消失或减弱(≤5次/min)及合并晚期或延长减速组与胎心监护正常组比较围生儿预后不良(P<0.01,P<0.05).单纯胎心基线异常及合并变异减速组与胎心监护正常组比较围生儿结局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胎心监护异常中单纯胎心基线异常不一定预示围生儿预后不良,若放宽手术指征,可导致过度干预,应及时人工破膜了解羊水颜色,羊水正常者可以在严密观察下阴道试产.若胎心基线变异减弱、合并晚期及延长减速或羊水Ⅱ、Ⅲ度污染应果断行剖宫产或阴道助产尽快结束分娩.

    作者:刘云;范静;张跃先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期听觉诱发电位与血糖变化观察

    目的:以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血糖、血流动力学为观测指标,评估在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期间三者的变化规律,探讨三者变化关系.方法:选择3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年龄40~65岁,Mallampati Ⅰ-Ⅱ,ASAⅠ~Ⅲ).依次给予咪唑安定O.1 mg/kg、异丙酚1.5 mg/kg、维库溴胺0.1 mg/kg、芬太尼2 μg/kg,推药速度均为1mIJ/s,诱导完毕后以4 mg/(kg·h)泵注异丙酚.注射芬太尼3 min后气管插管,间歇正压通气,呼吸频率12~14次/min,潮气量8~10 mL/kg,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35~45 mmHg.在麻醉诱导前,诱导完毕,插管前,插管后1、3、5、10、15 min时点监测AAI、血糖(GLu)、心率(HR)以及血压[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结果:部分指标在诱导插管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AAI在诱导前后变化明显;GLu与sBP、DBP、MAP在诱导插管前后变化一致;AAI、HR在插管后3~15 min后的变化趋势与SBP、DBP、MAP有所不同.结论:AI在麻醉诱导期变化程度比GLU、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明显;GLU在麻醉诱导插管期与血压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同步反映插管刺激;AAI在本研究条件下不能与血流动力学、血糖同步反映插管刺激.

    作者:冯昌盛;杨小霖;余庆波;左友波;陈恪刚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29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临床上并非少见.手术治疗时往往单纯实施椎间盘髓核摘除,而忽视侧隐窝的探查和彻底减压,致使部分患者术后效果不佳.我院自1997-2006年共收治此类患者29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祥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肝移植术后急性粒细胞缺乏的护理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急性粒细胞缺乏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3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4~30 d内发生急性粒细胞缺乏,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后,2例患者粒细胞逐渐回升并恢复至正常.2例患者分别在白细胞降低后5、7 d发生严重感染并终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未发生感染并已存活至今,随访无异常.3例患者停用或减少免疫抑制药物,未发生排斥反应.结论:粒细胞缺乏是肝移植术后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预防感染措施,可降低病死率.

    作者:叶海丹;许红璐;陈雪霞;黄关清;廖苑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学会做医生

    学会做医生,也许你会感到惊讶?我已是医学硕士、博士、高年资住院医师,甚至主任医师,难道还不会做医生、不能做医生吗?

    作者:闻菊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顺应性的影响因素和无创性临床指标

    动脉粥样硬化是使全身动脉广泛受累病变并影响全身多处血管床的全身性系统性疾病,血管弥漫性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及小血管闭塞致使血供减少,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可导致心肌梗死、脑梗死及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其中,早期动脉顺应性(COmpliance)的改变是重要病变的重要环节.所以,早期了解动脉的顺应性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陈耀贵;李自成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监护室中脓毒症患儿血乳酸监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评估脓毒症患儿早期血乳酸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时监护室收治的56例脓毒症患儿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将患儿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根据小儿死亡危险评分(PRISM评分)评定56例患儿严重程度,同时观察两组患儿入监护室时、治疗24 h血乳酸的变化,血乳酸与PRISM评分、患儿预后的关系.结果:56例患儿分存活组37例(66.1%)、死亡组19例(33.9%);入监护室时死亡组血乳酸及PRISM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血乳酸值与PRISM评分显著正相关(r=O.314,P<0.05).治疗24h时存活组血乳酸水平、PRISM评分下降,分别为(2.3±0.6)mmol/L、13.4±3.2,死亡组血乳酸水平、PRISM评分升高,分别为(7.3±4.4)mmol/L、29.6±4.5,两组血乳酸水平、PRISM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动态监测乳酸是判断脓毒症患儿的危重程度及预后的良好方法之一,且简便易行.

    作者:张剑珲;曾其毅;梁宇峰;吴艳兰;谢志伟;杨镒宇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脐带因素导致死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脐带因素导致死胎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7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脐带因素导致死胎的病例.结果:由脐带因素导致的死胎例数为57例.相关的脐带病变包括脐带缩窄34例,占59.6%;脐带缠绕受压坏死11例,占19.3%;脐带扭转8例,占14.O%;脐带动、静脉周围广泛出血2例.占3.5%;脐带脱垂1例,占1.75%;脐带真结1例,占1.75%.结论:加强孕期保健管理和监测,将脐带的长度、直径、螺旋卷曲指数、血流情况以及有无扭转等情况列为妊娠中期超声胎儿结构筛查的常规检查内容.降低孕晚期死胎的发生率.

    作者:张广兰;何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51例分析

    目的:介绍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显微手术技术以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对51例垂体瘤手术入路、术中操作和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和比较.结果:42例获全部切除,9例部分切除,无死亡及病残发生.结论:该入路损伤小,安全,并发症少,适用于切除绝大多数垂体腺瘤.

    作者:陈志勇;陈善成;赖睿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本院自2005年7月至2007年7月,行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27例,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洁洁;李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丁卡因润滑剂对小儿拔除喉罩麻醉深度的影响

    目的:以50%和95%小儿平稳拔除喉罩的呼气末七氟烷浓度(EC50和EC95)为指标确定拔除喉罩的麻醉深度,并观察1%卡因润滑剂对小儿拔除喉罩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单侧腹股沟斜疝修补手术的小儿患者50例,ASA I级,年龄2~5岁,体重10~20kg,随机分为两组(n=25),观察组喉罩表面涂抹含1%丁卡因的液体润滑剂,对照组喉罩表面涂抹不合局麻药的水溶性润滑剂.吸入七氟烷和氧化亚氮诱导并维持麻醉,术中不使用肌肉松弛剂及静脉麻醉药物,手术结束后维持设定的七氟烷浓度15 min后拔除喉罩.根据Dixon序贯法确定拔除喉罩的七氟烷浓度,每0.2%七氟烷浓度为一个增减单位.拔除喉罩时患儿没有出现咳嗽、牙关紧闭、体动、屏气及喉痉挛等认为平稳拔除喉罩.结果:观察组患儿平稳拔除喉罩的呼气末七氟烷EC50值为1.23%(95%CI 1.11%~1.34%),EC95值为1.46%(95%17CI 1.34%~2.34%);对照组患儿平稳拔除喉罩的呼气末七氟烷EC50值为1.73%(95%CI 1.61%~1.88%),EC95值为2.01%(95%CI 1.86%~3.07%).结论:喉罩表面涂抹1%丁卡因润滑剂后,小儿平稳拔除喉罩的呼气末七氟烷EC50和EC95值分了别下降了28.9%和27.4%.

    作者:姚玉笙;甘秀峰;陈彦青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浅谈猝死与第一目击者

    救护车急促刺耳的呼叫打破了急诊室的宁静,一个30多岁的患者在下班回家途中忽然晕倒,被送入急救室.

    作者:蔡昊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凋亡相关基因bax与Th蛋白在帕金森病大鼠黑质和纹状体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利用动物模型探讨bax和Th蛋白表达与帕金森病(PD)的关系.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对照组及PD组(PD模型3 d、7 d、14 d、21 d、28 d组).PD组均通过脑立体定向注入6-羟基多巴胺,均在处死前腹腔注入阿朴吗啡.观察30 min大鼠旋转的次数,连续至第4周每分钟大于7次者为成功的PD模型.对照组立体定向注入抗坏血酸生理盐水.处死后制作石蜡切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ax、Th蛋白的阳性细胞数.结果:PD组纹状体和黑质神经细胞存在细胞凋亡,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且bax蛋白表达在PD组大鼠纹状体和黑质细胞中3 d组为高,其后很快下降,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Th蛋白表达在大鼠纹状体和黑质细胞中对照组为高,在PD组很快下降.结论:6-羟基多巴胺能诱发大鼠黑质细胞凋亡,bax作为前凋亡蛋白在启动和诱导黑质细胞凋亡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作者:赵君;秦丽晨;李兴强;谢安木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原发性肝细胞癌64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的特征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64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的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临床及手术病理确诊的63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例行CT血管造影检查,对所得图像分别用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及容积再现等三维成像技术进行分析.结果:63例动脉期发现肿瘤供血动脉属于规则性供血46例(73.O%),变异性供血12例(19.0%),寄生性供血1例(1.6%),余4例无法判断.63例中22例供血动脉明显增粗,19例明显移位.发现肿瘤血管39例,肿瘤染色48例,动一静脉瘘12例.门静脉期发现门静脉癌栓13例.结论:64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技术不仅可以准确地对肿瘤进行定位,并且能够多角度地观察肿瘤与靶血管系统的立体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内容丰富的信息.

    作者:朱晓军;全显跃;郭成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长托宁在口腔科术后留管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长托宁对口腔科术后留管患者的影响.方法:口腔颌面外科择期手术患者30例,均采用经鼻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法,术后带管入SICU.将患者分为A组(n=15)和B组(n=15)两组.A组静脉推注长托宁O.01 mg/kg,B组未给予任何药物.观察并记录用药后30 min、2 h、6 h、10 h的生命体征和30 min、6 h以及6~10 h的呼吸道及口腔腺体分泌物.结果:A组患者用药后30 min的分泌物明显少于B组(P

    作者:施巍;胡蓉;朱也森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