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燕玲
目的:探讨计算机摄影(CR)钼靶检查在大规模乳腺疾病普查中的应用价值,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应用钼铑双靶乳腺机和带有计算机辅助诊断(CAD)软件的CR系统.对8270例普查对象进行乳腺摄影检查,回顾性分析检查结果.其中有手术或病理活检结果的414例.结果:手术或病理活检证实的414例中,乳腺癌59例,其中临床触诊阴性的早期乳腺癌19例.早期乳腺癌主要X线表现为单纯簇状细微钙化、小结节、局部结构不良和小斑片状致密影.结论:乳腺CR钼靶摄影结合CAD是较为可靠的影像学方法,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有价值,可以应用于大规模乳腺疾病普查中.
作者:汪建华;金永源;张剑;叶伙华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并优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rBMSCs)体外分离培养方法,鉴定其生物学特性,为BMSCs应用奠定技术基础.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SD大鼠股、胫骨,用无血清培养液(α-MEM培养基、100 U/mL青霉素,100 U/mL链霉素)冲出骨髓,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筛选法分离纯化rBMSCs,通过传代培养,扩增rBMSCs.倒置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特征,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测定rBMSCs表面标志,成骨诱导试剂盒检测rBMSCs向成骨分化的潜能.结果:镜下rBMSCs呈梭形、多角形成纤维细胞样形态,大小均一,漩涡状生长.生长曲线分析rBMSCs贴壁2d基本无增殖,处于潜伏期,时数增殖期为3~6 d.第7天后进入平台期,细胞出现接触抑制现象.rBMSCs表面标志显示第3代rBMSCs纯度可达99%以上.其细胞表型CD44呈阳性表达,CD34呈阴性表达.向成骨诱导rBMSCs 10 d后细胞表现成骨细胞特性,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增高.结论:本实验从细胞取材、细胞接种密度、条件培养基到细胞微环境等各方面的方法进行了优化,建立了一种理想的体外分离扩增rBMSCs的培养体系.实验结果表明所分离培养的rBMSCs纯度高、扩增迅速、生物学形状稳定,可为组织工程提供比较理想的种子细胞,为进一步研究BMSCs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闫磊;李思源;慕晓玲 刊期: 2008年第17期
一直都非常非常喜欢吃薯片,乐事薯片啦,上好佳薯片啦,薯片是家里的常备零食,特别是品客薯片棗很多年以前品客薯片刚刚上市的时候,我和我们科室的姐妹们曾经是它忠实的消费者.
作者:陈勤奋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予噻托溴铵吸入,每次18靏,每日1次,对照组予异丙托溴胺吸入,每次40靏,每日3次,疗程均为30 d.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呼吸困难分级评分,6 min步行距离,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噻托溴铵对缓解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呼吸困难,改善肺功能有明显疗效.
作者:黄燕玲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心肌匀浆上清液对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检测纯度.于原代培养的第3天加入心肌匀浆液持续作用1周,3周后观察细胞形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T,cTn-T)的表达.结果:诱导培养后的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不表达cTn-T蛋白.结论:骨骼肌卫星细胞在心肌匀浆诱导下没有向心肌细胞转化.
作者:徐文忠;杨苏民;刘旭;吴玉辉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ASODN)联合AsI3-cys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K562细胞体外培养,人工合成并硫代修饰Survivin ASODN,通过脂质体转染进入K562细胞,同时与AsI3-cys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程度,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RT-PCR检测细胞中Survivin mRNA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和细胞凋亡率.结果:Survivin ASODN各浓度组对K562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明显诱导细胞凋亡,联用组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能力与其他组相比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结论:Survivin ASODN能够诱导K562细胞凋亡,并提高K562细胞对AsI3-cys的敏感性.
作者:戚之琳;汪茗;毕富勇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研究饮食营养治疗在冠心病患者中的积极作用.方法:60例冠心痛患者行3个月饮食营养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体重、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情况.结果:饮食营养治疗后冠心病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分别比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也比治疗前下降,差并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膳食的组成成分极大地影响着血脂水平及血液黏滞性,科学的膳食模式是降低冠心病危险性的一个重要手段.
作者:刘晓洋;车红军;史进;刘军;田鹏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患者自控镇静镇痛(PCSA)联合局麻下斜视矫正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34例斜视手术患者术中PCSA与局部麻醉联合应用.术前进行访视及心理护理,指导正确使用镇痛泵,注重术中病情观察及术后药物副作用处理.结果:34例患者术中疼痛和焦虑得到缓解和消除,患者合作满意,手术顺利完成.结论:麻醉前充分的准备,麻醉中密切观察及配合是麻醉及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同时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黎雪梅;周健良;肖惠明 刊期: 2008年第17期
患者男,78岁.因反复胸闷、心悸10余年,加重1周人院.临床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原发性高血压3级(高危),心房颤动,心功能Ⅱ级.查体:T 36.8℃.BP 142/80 mmHg.HR 89次/min.
作者:谢年烽;田路;史嫣慧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含丹参注射液的停搏液在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30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婴幼儿随机分成丹参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丹参组在4:1含血停搏液中加入丹参注射液(20 mL/500 mL),对照组单用4:1含血停搏液.所有患儿均于体外循环前(T1)、主动脉开放即刻(T2)、主动脉开放后30 min(T3)、主动脉开放后3 h(T4)、主动脉开放后24 h(T5)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观察两组体外循环前后心肌超微结构.记录心脏复跳情况、机械通气时间和ICU监护时间.结果:在体外循环后丹参组CK-MB、cTnI、MDA血浆浓度低于对照组,SOD血浆浓度高于对照组.术后心肌组织超微结构显示心肌细胞损害程度丹参组较对照组轻.丹参组心脏自动复跳率高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及ICU监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停搏液能减轻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的心肌损害.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凤阁;王刚;胡型锑 刊期: 2008年第17期
患者男,20岁.因翻墙时挂住戒指后划伤并卡压左手环指2h余人科.伤后患指出现肿胀,伤口有渗血,疼痛明显,因戒指卡压在指根部,而伤口在卡压部远端.
作者:徐敏;尚辉;李闽云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STH-2液pH值对低温保存离体兔心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96只成年新西兰兔随机分为8组,每组12只.所有兔心在不同pH值STH.2液中4℃保存4 h.STH-2液pH值分别为6.4、6.8、7.0、7.2、7.4、7.8、7.9和8.4,其中标准sTH-2液4℃时pH值为7.9,设为对照组.应用Langendorff灌注模式,观测保存前后离体兔心功能恢复,自动生化仪检测冠脉流出液中肌酸激酶(CK)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保存末心肌组织中高能磷酸化合物水平.结果:各组心功能恢复、冠脉流出液中CK含量和保存末心肌组织中总腺苷酸(TAN)、能荷比(ECR)差异存在显著性.pH 7.0、pH 7.2组心功能恢复佳,pH 7.2组冠脉流出液中CK含量低,pH 7.2组心肌组织中TAN、ECR高.结论:标准STH-2液对低温离体免心的保存效果并非佳,适度偏酸的STH-2液能够改善低温离体兔心的保存效果.
作者:蔡开灿;熊刚 刊期: 2008年第17期
肾病综合征是由于多种病因、病理、发病机制和临床疾病引起的一组综合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3.5 g/24 h)、低蛋白血症(≤30 g/L),常伴有水肿、高脂血症[1].肾病综合征可并发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血栓栓塞、营养不良,肾病综合征并发休克并不多见,主要由于出现严重血容量不足,通常与突然发作的肾病综合征、严重的低蛋白血症和过度使用强力利尿剂、感染等有关.本文报道3例以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叶玉燕 刊期: 2008年第17期
随着医药科学的迅猛发展,一种新型的短效静脉麻醉药棗异丙酚被广泛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中.该药具有静脉注射后起效快、诱导平稳、持续时间短、苏醒快等特点[1].我院妇产科门诊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异丙酚静脉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手术2747例,麻醉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玉玲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分析比较尿环氧化酶-2(Cox-2)蛋白检测与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3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30例作为对照组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分别行尿Cox-2蛋白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比较2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结果:尿Cox-2蛋白和尿脱落细胞学的敏感性分别为82.9%和25.7%,差异有显著性(P<0.01),特异性分别为79.1%和100.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0.4%和100.0%.结论:尿Cox-2蛋白检测是一种简单、敏感性高、无创的早期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方法,适合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诊断与随访.
作者:卓文利;靳风烁;李黔生;谭建明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及代谢综合征(MS)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机体胰岛素敏感度、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7年8月清远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病房及门诊T2DM患者280例,其中合并MS 156例(T2DM并MS组),未合并MS 124例(T2DM非MS组),中老年健康体检者(对照组)40例.比较其血清hs-CRP、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等水平并进行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分析,并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分泌指教,以反映胰岛素敏感度和胰岛细胞功能.结果:T2DM并MS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和HOMA-IR明显高于T2DM非Ms组及对照组(P<0.01).线性相关分析显示,T2DM患者hs-CRP水平与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OMA.IR均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hs-CRP水平与T2DM胰岛素抵抗及MS密切相关,对于T2DM及MS除控制血糖、血脂、体重指数外.降低炎症反应应成为综合治疗的重要部分.
作者:杨彩娴;钟国权;李绍清;黄启亚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de infusion,TCI)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和异氟醚吸入麻醉两种不同方式在胸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30例择期行胸腔镜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TCI组(T组,n=15)设定诱导时靶浓度为4靏/mL,术中维持丙泊酚靶浓度为3~3.5靏/mL,异氟醚组(Ⅰ组,n=15)采用3%异氟醚吸入诱导,1%~2.5%维持.术中监测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并观察诱导时间、拔管时间、苏醒质量等.结果:T组诱导时间显著短于Ⅰ组(P<0.05),术中T组血流动力学维持相对平稳,术后苏醒T组明显优于Ⅰ组.结论:TCI全凭静脉麻醉方法用于胸腔镜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患者苏醒迅速,优于异氟醚吸入麻醉方法.
作者:丘伟沛;王昊;梁根强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改进前臂静脉游离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可靠性及可行性.方法:自2005年至2007年12月,我们采用前臂静脉游离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共16例,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在18~50岁,平均为25.5岁.结果:修复面积在1.0 cm×0.8 cm~1.5 cm×3.0 cm,其中15例完全成活,1例边缘部分坏死.结论:改进前臂静脉游离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增加皮瓣血液灌注,在血管吻合方面较易操作.
作者:陈拓;王容春;李智勇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研究不同荆量阿托伐他汀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作用以及对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CHF患者分为3组,对照组(n=18)常规予强心、利尿和血管扩张剂治疗,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n=20)在前者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片(10 mg/d),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n=22)则在基础治疗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片(40mg/d),各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NYHA分级、心脏超声指标、血清TNF-岷虸L-10水平的变化.结果:经8周治疗后,3组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均有所改善,阿托伐他汀组的心脏超声指标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的疗效更为显著;无论小剂量还是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的血清TNF-崴骄隙哉兆槊飨越档?而IL-10水平则明显升高(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可以更好地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大剂量者疗效更为显著.阿托伐他汀能明显降低血清TNF-崴?升高IL-10水平.这可能是阿托伐他汀治疗CHF的机制之一.
作者:梁道业;马春林;王政林;钟勇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洗胃对兔口服百草枯急性中毒的治疗作用.方法:对随机分组的日本大耳白兔灌胃高剂量或低剂量百草枯,分别在灌胃后不同时间启动洗胃.比较各组兔血百草枯浓度、肺病理改变、兔生存情况.结果:对免灌胃百草枯10 min后启动洗胃能够降低高荆量中毒组的血百草枯浓度,但不能减轻肺损伤及改善预后.对低剂量中毒组,10 min后启动洗胃能减轻肺损伤并改善预后;将启动洗胃时间推迟到灌胃百草枯后30 min.没有发现洗胃治疗有效.结论:对于较低剂量范围的口服百草枯急性中毒,尽早洗胃可能会改善预后.
作者:曾薇;何庆 刊期: 200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