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营养治疗对冠心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刘晓洋;车红军;史进;刘军;田鹏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营养治疗, 血脂, 血液流变学
摘要:目的:研究饮食营养治疗在冠心病患者中的积极作用.方法:60例冠心痛患者行3个月饮食营养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体重、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情况.结果:饮食营养治疗后冠心病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分别比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也比治疗前下降,差并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膳食的组成成分极大地影响着血脂水平及血液黏滞性,科学的膳食模式是降低冠心病危险性的一个重要手段.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异丙酚静脉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手术2747例护理体会

    随着医药科学的迅猛发展,一种新型的短效静脉麻醉药棗异丙酚被广泛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中.该药具有静脉注射后起效快、诱导平稳、持续时间短、苏醒快等特点[1].我院妇产科门诊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异丙酚静脉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手术2747例,麻醉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玉玲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在血清学诊断鼻咽癌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和评价4种常用的EB病毒抗体及其二联组合检测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辅助诊断鼻咽癌中的价值.以期进一步提高鼻咽癌的血清学诊断水平.并探讨单独检测1种EB病毒抗体时以何者为优良,以及采用何种组合检测两种抗体更合适.方法:收集广州地区195例病理学证实的新诊鼻咽癌患者和188例健康成人血清.应用EB病毒特异抗原(谷胱甘肽转移酶重组蛋白)为基础的4种ELISA,即EBNA1-IgA、EBNA1-IgG、Zta-IgA和Zta-IgG,检测血清中抗EB病毒的抗体水平.结果:单独应用1种ELISA、EBNA1-IgA的灵敏度(0.8513)和特异度(0-8511)高.Zta-IgG和Zta-Ig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35 9和0.835 1以及0.810 3和0.818 5.EBNA1-IgG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低,分别为0.697 4和0.696 8.无论哪两种ELISA的组合,其特异度和阳性预测价值可分别达到0.925 5和0.903 2以上.EBNA1-IgA和Zta-IgA组合的优势比和阳性似然比(分别为50.626 3和14.987 5)高;EBNA1-IgA和zta-IgG组合的优势比和阳性似然比(分别为37.090 9和11.921 4)次之.结论:在单独应用ELISA法血清学诊断鼻咽癌的4种EB病毒抗体中,以EBNA1-IgA为佳,其次是zta-IgG.2种ELISA组合应用将明显地提高血清学诊断鼻咽癌的价值.在临床实践中以EBNA1-IgA与zta-IgA或zta-IgG的组合为宜.

    作者:梁英杰;宗永生;顾耀亮;张玉;冯沿芬;刘泳冬;陈耀龙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654-2与复合脉冲磁疗佐治小儿肺炎100例

    笔者利用654-2与复合脉冲磁疗联合佐治一组疗程恢复缓慢肺部哕音迟迟未消的小儿肺炎患者,得到非常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颖;秦瑶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第三代喉罩用于全身麻醉174例

    目的:观察第三代喉罩用于临床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观察我院临床使用第三代喉罩的患者174例,其中行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28例,开腹胆囊切除术20例,骨科手术12例,泌尿外科手术5例.妇科手术4例,急诊手术3例,急诊抢救心肺复苏2例.对其插入方法、插入成功率、通气效果、呕吐、误吸及其他并发症进行统计.结果:全部患者均置入成功,通气效果满意,无一例发生误吸.结论:第三代喉罩具有很好的通气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黄书祥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卡莫司汀对人脑肿瘤干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目的:探讨卡莫司汀(BCNU)对人脑肿瘤干细胞在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方面的影响.方法:取初发的室管膜瘤手术切除标本1例,取材后制备为单细胞,分别接种于无血清培养基获得肿瘤干细胞,接种于含血清培养基获得肿瘤细胞.不同浓度的BCNU作用于细胞72h后,MTT法检测细胞在体外对BCNU的敏感性,并用终浓度为0.01μg/mL的BCNU作用细胞不同的时间段,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BCNU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1)MTT显示,BCNU能抑制肿瘤干细胞及肿瘤细胞的生长,其对肿瘤干细胞(IC50=0.157 μg/mL)的抑制略低于对肿瘤细胞(IC50=0.072μg/mL)(P<0.05).(2)细胞周期方面,与阴性对照比较,两类细胞均表现为随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S期细胞比例增高,并伴有凋亡细胞的增多,但肿瘤干细胞的改变(24 h)出现晚于肿瘤细胞(6 h).结论:BCNU对体外培养的脑肿瘤干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干扰S期DNA的合成起作用:与脑肿瘤细胞相比,脑肿瘤干细胞在MTT及细胞周期的检测中,均表现出对BCNU有一定的耐药性.

    作者:杨智勇;黄晓斌;王廷华;王进昆;范寿成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丹参停搏液在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含丹参注射液的停搏液在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30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婴幼儿随机分成丹参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丹参组在4:1含血停搏液中加入丹参注射液(20 mL/500 mL),对照组单用4:1含血停搏液.所有患儿均于体外循环前(T1)、主动脉开放即刻(T2)、主动脉开放后30 min(T3)、主动脉开放后3 h(T4)、主动脉开放后24 h(T5)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观察两组体外循环前后心肌超微结构.记录心脏复跳情况、机械通气时间和ICU监护时间.结果:在体外循环后丹参组CK-MB、cTnI、MDA血浆浓度低于对照组,SOD血浆浓度高于对照组.术后心肌组织超微结构显示心肌细胞损害程度丹参组较对照组轻.丹参组心脏自动复跳率高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及ICU监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停搏液能减轻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的心肌损害.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凤阁;王刚;胡型锑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护理干预对全喉切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全喉切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全喉切除患者70例,除接受常规护理外,由专职护士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包括早期心理干预、肠内营养、追口护理、康复训练.对干预前后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应丽君;胡桂芬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Caspase-9在结直肠正常黏膜和癌中的表达

    目的:定量测定Caspase-9基因在人类结直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从而探讨其在结直肠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88例配对的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Capase-9mRNA的表达,并分析表达的变化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Caspase-9在结直肠癌中相对于癌旁正常组织表达下调(P=0.003).结直肠癌组织分化程度与Caspase-9表达下调相关(P=0.048),与Dukes分期、年龄、性别及是否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Caspase-9在结直肠癌的发病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参与了肿瘤组织的分化.

    作者:沈小钢;周总光;王存;王铃;周兵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阳性与阴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

    目的:探讨血清抗环瓜氨酸肽(ACCP)抗体阳性与阴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差异,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根据血清ACCP抗体将11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两组,ACCP抗体阳性组75例,阴性组41例.分析ACCP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ACCP抗体阳性组患者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者较ACCP抗体阴性组多且严重(P<0.05).血沉、C反应蛋白亦以ACCP抗体阳性组显著为高(P<0.05或<0.01).ACCP抗体阳性组血红蛋白显著降低.而血小板计数显著增加,与ACCP抗体阴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病程达2年以上者,血清ACCP抗体阳性组双侧腕、肘、髋及膝关节x线片表现≥Ⅲ级以上者显著多于ACCP抗体阴性组(P<0.05).病程小于2年且无明显骨质破坏的RA患者,1年后发生骨质破坏者,ACCP抗体阳性组明显多于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ACCP抗体阳性的RA患者较ACCP抗体阴性者临床症状重.血液系统、骨骼系统损害多见,预后差.血清ACCP抗体可能反映RA的临床症状轻重并判断预后.

    作者:杨积保;张大昌;朱电波;查翔远;贾可;李志军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面颈部深度烧伤早期切痂术麻醉复苏期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面颈部深度烧伤早期切痂术麻醉复苏期的护理.方法:对21例面颈部深度烧伤患者,平均在烧伤后3~5 d予以行切痂术.对该21例病例进行密切观察与护理.结果:21例均顺利度过麻醉复苏期,无意外情况发生.结论:麻醉复苏期严密的观察和护理是烧伤患者顺利度过麻醉复苏期的重要因素.

    作者:鲍曼曼;林才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血清急性时相蛋白的临床动态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急性时相蛋白时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肺炎组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同期在我院健康门诊体检的50例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分别记录肺炎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4天、治疗第10天的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痰培养的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炎组患者CRP浓度[(7.42±3.74 mg/dL]显著高于对照组[(0.21±0.15)mg/dL](P<0.01),有效治疗后显著降低(P<0.01),且CRP的阳性率明显高于WBC、N和痰培养:另外CRP和PA、ALB呈反向变化.结论:CRF可作为诊断肺部感染和观察治疗效果的敏感指标,PA是一种负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和CRP一起可作为判断炎症程度的可靠指标.

    作者:魏占云;杨伟;钱玉英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少年小细胞肺癌1例

    患者男,16岁(高中生).2006年6月底患者因受凉出现刺激性咳嗽及咳痰,伴低热.经过一般的抗炎及止咳治疗后无效,症状逐渐加重.8月初胸部CT检查发现:右侧肺门占位病灶(5 cm×4cm×4.6 cm)伴纵隔内淋巴结明显增大.第3次支纤镜活检病理检查为:未分化小细胞癌.

    作者:丁云霞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慢性阻寨性肺疾病的长期家庭氧疗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21世纪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据WHO<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估计,当前世界上约有6亿COPD患者,在1990年其已成为全球第6位死亡原因,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第5位死亡原因.

    作者:牛媛媛;张常然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全麻二氧化碳气腹对动脉血气的影响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下CO2气腹患者与非气腹患者的血气变化.方法:选择全麻腹腔镜手术患者35例作为实验组,全麻非腹腔镜手术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气腹或切皮开始后15、30、60 min抽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剩余碱(BE)、HCO3-、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PaO2、SaO2、HC03-差异无显著性(P>O.05).(2)各时点实验组pH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PaCO2则高于对照组(P<0.01),BE负值增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作者:辛林;纪文君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子宫平滑肌瘤组织中Annexin Ⅰ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Annexin Ⅰ在子宫平滑肌瘤中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平滑肌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06-2007年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平滑肌瘤标本50例.以及距离包膜2 cm以外的瘤旁正常子宫肌层标本50例.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0例子宫平滑肌瘤及其瘤旁正常子宫肌层组织中Annexin Ⅰ的蛋白水平.应用RT-PCR法检测20例子宫平滑肌瘤及其瘤旁正常子宫肌层组织中Annexin Ⅰ的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不管是mRNA水平还是在蛋白水平,正常子宫肌层Annexin Ⅰ高表达,子宫平滑肌瘤组织Annexin Ⅰ低表达,两组间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Annexin Ⅰ表达下调与子宫平滑肌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研究子宫平滑肌瘤发病机制的重要指标.

    作者:林毅;吕杰强;吴洁丽;蒋珊珊;高宝辉;朱雪琼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的诊治

    腹腔室隔综合征(ah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是指腹壁、盆腔、膈和后腹膜受到持续高压,引起腹腔内脏和相关的腹外系统及器官的功能损害.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companment syndmme sAP)是导致腹内压增高,引发ACs的主要病因之一,SAP并发ACS是急性胰腺炎的一种特殊并发症[1],其病情复杂,病死率很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SAP并发ACS的报道逐渐增多,本文将重点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蔡昊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牵肠挂肚16小时

    那天下午5点,松刚刚打开电脑,无意中听见外面客厅里电视新闻中称四川汶川发生7.8级地震,松的心立即提了起来,因为四川那里有山佳、影子和不惊等朋友.松立刻冲到客厅,正好看见电视上说汶川离成都不到100公里,而山佳姐离那里更是近.

    作者:姜惠霞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移植肾的超声评价

    肾脏移植是目前治疗晚期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随着肾移植手术的普遍开展,外科技术的改进和新型免疫抑制剂在临床的应用.肾移植患者的生存率已明显提高.其术后监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使得超声检查已成为肾移植术后监测的首选影像学方法.以往文献多根据其并发症对移植肾进行综述,本文根据超声分型及超声新技术.对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及能量多普勒超声、三维超声及超声造影在移植肾监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张会萍;杜联芳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甜菜碱提高长距离PCR扩增效率的研究

    目的:利用甜菜碱优化长距离PCR(LD-PCR),提高血友病A(HA)基因倒位检测效率.方法:在LDPCR反应体系中加入DMSO、甘油及不同浓度的甜菜碱进行LD-PCR扩增,比较扩增结果.用甜菜碱优化LD-PCR检测正常人、不同程度HA患者及携带者的FⅧ基因是否存在FVE基因22号内含子(IVS22)倒位.结果:在反应体系中加入甜菜碱可获得更好的LD-PCR扩增结果:甜菜碱优化LD-PCR的佳终浓度为0.8~1.8 mol/L;应用甜菜碱优化LD-PCR检出3例HA患者、2例携带者和1例可疑携带者FⅧ基因有IVS22倒位.结论:一定浓度的甜菜碱可以显著提高LD-PCR的扩增效率,提高检测出HA患者的FⅧ基因IVS22倒位的效率.

    作者:吴斌;杨威;李强;徐秀月;刘卓刚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TT病毒DNA PCR-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检测TT病毒(TTV)DNA快速、敏感、特异的PCR-ELISA方法.方法:将生物素标记的PCR产物与地高辛标记的特异性探针杂交.通过酶免疫显色反应测出A值.判断TTV感染情况.优化反应条件,与PCR电泳结果比较,测定方法的敏感性,并检测325份正常人群、甲~庚型肝炎、非甲~庚型肝炎血清标本.确定该方法的特异性.结果:本实验的佳杂交时间为45 min,佳探针浓度为4 pmol/mL.该方法的检测阈值为50 fg/霯TTV DNA,其灵敏度是PCR电泳法的10倍,检测TTV在正常人群、甲~庚型肝炎、非甲~庚型肝炎血清标本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4%、29.3%、25.O%,与PCR电泳检出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CR-ELISA是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可用于临床TTV感染的诊断.

    作者:庞栋;黄金环;李恒聪;张翙;马娜 刊期: 2008年第17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