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沙眼衣原体与输卵管性不孕的研究进展

李静;郑颖;闻姬;孙伟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 输卵管性不孕, 衣原体感染, 性传播疾病, 生殖道感染, 泌尿生殖道, 慢性感染, 临床表现, 纤维化, 无症状, 感染率, 炎症, 统计, 女性, 妇女, 病例, 报告
摘要:据WHO统计,全世界每年有8 900万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病例,其中约1 000万妇女因衣原体感染而导致不孕.我国2001年报告性传播疾病中CT感染率为23.5%~29.8%.CT感染所导致的炎症大部分比较轻微,约70%的被感染女性不出现任何的临床表现.无症状的CT生殖道感染可导致CT感染迅速传播和形成慢性感染并进一步发生不可逆的纤维化,而终导致严重的后果.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重组人p53腺病毒改善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研究

    目的:评价重组人p53腺病毒(recombinant adenovirus-p53)注射液治疗晚期肝癌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自2003年10月至2006年10月,临床观察晚期肝癌病例共69例,其中应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39例,一般营养支持治疗30例作为对照组.每次基因治疗剂量1×1012 VP或2×1012VP,每周1次,4次为1个疗程.记录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结果: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晚期肝癌,大部分患者病情稳定,生存质量评分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可以改善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朱志兵;刘积良;隋捷;郑凯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不同药物治疗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保守手术后不同药物巩固治疗的效果.方法:146例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接用药情况分成3组,GnRHa组60例,术后每4周1次皮下注射抑那通3.75 mg,共3~6个月;孕激素组56例,术后口服安宫黄体酮4 mg,每日3次,每月用22 d,共用3~6个月;未用药组30例,术后未用药.68例合并不孕症患者中,GnRHa组36例,孕激素组20例,未用药组12例.比较各组治疗后的复发率和不孕患者的妊娠率.结果:GnRHa组、孕激素组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8.3%、10.7%)明显低于未用药组(40.0%).其中68例不孕症患者,GnRHa组治疗后妊娠率(63.9%)明显高于孕激素组(20.0%)和未用药组(25.0%).治疗后6个月和6~12个月内的累积妊娠率(23.5%、19.1%)明显高于治疗后12~24个月(1.5%).结论:腹腔镜保守手术后联合押那通或安宫黄体酮治疗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率低,腹腔镜手术联合抑那通能提高术后妊娠率.

    作者:胡迎春;朱雪洁;王溢;诸海燕;朱雪琼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在肺癌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比较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liquid-based cytology test,LCT)和传统涂片技术(coventional smear,CS)在不同标本中检出肺癌细胞的阳性率,从而探讨LCT技术在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研究标本包括痰液、胸水、支气管黏膜刷检标本、肺泡灌洗液和肺针吸活检标本.对比用上述两种方法检出肺癌细胞的阳性率并分析两种方法的涂片质量和检出的癌细胞的形态结构.结果:(1)CS和LCT在不同标本中检出肺癌细胞的阳性率,①痰液,CS和LCT分别是14.3%和28.6%(P<0.05);②胸水,CS和LCT分别是12.5%和37.5%(P<0.05);③肺泡灌洗液,CS和LCT分别是6.9%和30.0%(P<0.05);④刷检标本,CS和LCT分别为22.5%和37.5%(P<0.05);⑤肺针吸活检标本,CS为75.0%,LCT为87.5%(P>0.05).(2)涂片质量,CS涂片背景污秽,标本因不能湿固定,癌细胞多变性,核质结构不清.而LCT涂片去除了黏液、红细胞及其他炎性细胞.背景清晰,癌细胞清楚,容易辨认.结论:在痰液、胸水、支气管镜刷检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中,LCT检测出肺癌细胞的阳性率高于CS,但在肺细针吸活检物标本中,则与CS无明显差别.另外LCT涂片质量明显优于CS,能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且该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龙发;李惠;张永昶;戚璟莹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首次失恋病程记录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腺伴随病毒介导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耳蜗损伤保护作用的体外研究

    目的:将携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e factor.BDNF)的重组腺伴随病毒rAAV-BDNF转染体外培养的耳蜗组织,并观察该重组病毒对耳蜗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的耳蜗毛细胞;应用新霉素建立体外耳聋模型;将重组病毒感染体外培养的新生SD大鼠耳蜗,观察其对体外毛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成功分离培养了新生SD大鼠的耳蜗毛细胞后,可见外毛细胞和内毛细胞成排排列;rAAV-BDNF组毛细胞损伤程度较新霉素加害组明显为轻,而新霉素加害组可见毛细胞大量缺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构建的重组病毒rAAV-BDNF对耳蜗具有保护作用,可用于基因治疗的研究.

    作者:郑国玺;祝康;韦俊荣;杨广笑;王全颖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Galectin-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目的:研究Galectin-3在不同类型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子宫内膜癌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TM法及原位杂交法检测Galectin-3在18例正常增生(NE)、22例简单-复杂型增生过长(SH-CH)、30例不典型增生(AH)子宫内膜及58例子宫内膜腺癌(EC)中的表达.结果:(1)Galectin-3在NE、SH-CH、AH及EC中的表达逐渐升高(P<0.05).AH组及EC组表达显著高于NE组及SH-CH组(P<0.01).(2)Galectin-3表达强度在子宫内膜腺癌不同病理分级之间、淋巴结转移与否及肌层浸润深浅程度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不同临床分期及年龄的子宫内膜腺癌患者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Galectin-3的过度表达与子宫内膜异常增生及恶变有关,同时与子宫内膜癌局部肌层侵袭有关.

    作者:祁旦巳;谢丽微;周玲玲;王宗敏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腹部手术患者270例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及合理性.方法:对270例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0例患者Ⅰ类切口135例,Ⅱ类切口77例,Ⅲ类切口58例,全部使用了抗菌药物:术后单用1种和应用二联、三联抗菌药物的分别占37.78%、59.63%、2.59%,术后使用抗菌药物时间短0 d,长11 d,平均使用时间(3.39±2.49)d,中位使用时间2 d,68.89%患者用药时间≤3 d.结论:腹部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之处,需加强管理.

    作者:黄金莲;李宁;周鹏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早发性痴呆相关基因的研究

    痴呆(dementia)是一种获得性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表现为多种大脑高级功能紊乱,包括记忆、思维、定向、理解、计算、学习能力、语言和判断功能的障碍,常伴行为和情感异常,患者日常生活、社交和工作能力明显减退.

    作者:张婧;黄祖春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Rho激酶抑制剂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

    目的:观察Rho激酶抑制剂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6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抗血小板聚集、扩管、调脂、稳定斑块和减少心肌耗血耗氧的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治疗.结果:治疗组症状、心电图、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等各项指标明显改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Rho激酶抑制剂对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佳;丁晓娟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输尿管结石继发病理改变90例手术方法选择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继发性病理改变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有继发性病理改变输尿管结石,且进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URL)或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MPCNL)90例.结果:90例中,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68例,成功59例,5例中转开放手术治愈,2例结石残留再次URL后成功,2例术后发生输尿管炎性瘢痕狭窄行输尿管吻合术治愈;22例行MPCNL术,成功19例,1例中转开放手术成功,2例结石移位改URL治愈.结论:继发性病理改变的中下段输尿管结石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效果较好,上段输尿管结石有继发性病理改变采取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效果好,腔镜取石困难对应及时中转开放手术.

    作者:李仙;陈志健;甘宏斌;黄恒海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颅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1例CT、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目的:提高对颅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颅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CL、MRI表现.结果:11例肿瘤9例位于幕上,2例位于小脑半球,均为单发,且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本病以中老年人多见,病程短,病情发展快.术前诊断困难,较易误诊,确诊依靠手术和病理检查.结论:颅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与某些中枢神经系统病变鉴剐比较困难,综合分析颅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CT、MRI征象,有利于对本病作出更好地诊断.

    作者:宾精文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托吡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

    目的:探讨托吡酯治疗原发性三又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分成卡马西平组(30例)和托吡酯组(38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剂量及副作用.结果: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总有效率托吡酯组为87%,卡马西平组为73%,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托吡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

    作者:陈俊斌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踝臂指数测定的意义

    目的:应用踝-臂指数(ABI)测量,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下肢外周动脉病变(PAD)情况,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测量MHD患者ABi,ABI≤0.9诊断PAD,行心电图、血生化和血常规检查.结果:160例MHD患者中46例患有PAD;有PAD的MHD患者中,由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导致MHD的所占比例高.PAD组与非PAD组比较,心脑血管病变及间歇性跛行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年龄、体重指数、透析血流速度、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尿素氮、肌酐、尿酸、血钙、血磷方面无明显差异;在透析时间、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方面有明显差异(P<0.05);在血糖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MHD患者PAD发生率较高;其发生与透析时间、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血糖、肾脏病变的原发病有关.有PAD的MHD患者心脑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增高,用ABI测量诊断PAD,简便易行,能间接反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

    作者:王力增;黄雯;王领军;吴华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鞍内型Rathke囊肿与囊性垂体瘤的MR表现

    Rathke囊肿是一种起源于垂体Rathke囊的良性上皮性囊肿.因其表现易与囊性垂体瘤混淆,所以术前两者正确诊断率较低.本文回顾性地分析近年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内型5例Bathke囊肿与7例囊性垂体瘤的MR表现,以提高对Pmthke囊肿与囊性垂体瘤的诊断水平.

    作者:陈火明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回顾性总结分析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锁骨中段粉碎移位的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定期随访,影像学检查骨折愈合情况,肩关节综合功能评分了解肩关节功能.结果:平均随访8个月(4~18个月).1例老年患者出现术后粘连性肩周炎,功能锻炼后肩关节功能恢复:1例因术中护理配合失误导致部分固定螺钉较短,未完全穿过对侧骨皮质,骨折端有向上100成角愈合,但不影响肩关节活动.所有患者骨折愈合良好,无不愈合或延迟愈合.本组手术治疗患者综合疗效评定总优良率为94%.结论:掌握手术技巧和相关注意事项,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移位的骨折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民;朱劲松;王姚斐;周茂生;王强;王剑;董利军;徐祝军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肿瘤抑制因子P33ING1b的研究进展

    生长抑制因子(inhibitor of growth,ING)家族是学者在筛选生长抑制基因的过程中检测到其成员之一的ING1而偶然发现的一个新家族[1],已被归入肿瘤抑制基因家族这个正在不断发展的群体.该群体的成员含有一系列与转录调控相关的结构序列,能编码相应的蛋白因子.其中,P33ING1b是ING1的蛋白产物之一,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作者:贺琪;陈兴平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静息心率增高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病情的影响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患者的静息心率(RHR)与其病情的关系.方法:选择169例老年CHD患者(CHD组)同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射血分数(EF)和RHR的测定,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96例为正常对照组.结果:CHD组RHR(76.1±10.5)次/min高于正常对照组(68.4±4.2)次/min(P<0.01).多支血管狭窄组RHR(82.5±11.5)次/min高于单支血管狭窄组(71.1±8.4)次/min(P<0.05),也高于2支血管狭窄组(73.9±6.6)次/min(P<0.05).冠状动脉狭窄程度≥90%者RHR(79.4±10.4)次/min高于<90%者(73.0±9.7)次/min(P<0.05).老年CHD患者中,EF值<50%者RHR(85.8±12.2)次/min明显高于EF值≥50%者(73.1±7.8)次/min(P<0.05).结论:RHR与CHD的病情及预后有一定关系,可作为病情及预后的评估指标.

    作者:李丰伟;施陈刚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有感于健康查体

    据统计,全世界目前的人群中,15%属健康人,10%属患病人群,而75%的人处于疾病的前缘,即亚健康人群.

    作者:魏明;张德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环氧化酶-2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环氧化酶(COX)是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和血栓烷的关键酶,其有环氧化酶-1(COX-1)和环氧化酶-2(COX-2)两种异构酶.近年来研究表明,COX-2不仅在炎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对细胞生长、血管生成等也产生影响,同时COX-2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表达上调,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1].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54例骨巨细胞瘤组织中COX-2的表达情况,并研究表达结果与骨巨细胞瘤的肿瘤分期和肿瘤复发、转移的关系,从而了解COX-2与骨巨细胞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相关性.

    作者:黄建军;石莺;向志刚;田志良;罗家顺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横纹肌溶解症2例诊治报告

    病例1,男,20岁,于游泳1d后出现酱油色尿伴全身肌肉疼痛,门诊化验尿常规:尿蛋白(++),尿潜血(+++),尿红细胞1/HP.以血尿原因待查收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7℃,脉搏:78次/min,呼吸:17次/min,血压:120/75 mmHg,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未及肿大,四肢无水肿.

    作者:周凤华 刊期: 2008年第21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