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腹膜代部分阴道23例分析

郝焕峰

关键词:宫颈肿瘤, 子宫内膜肿瘤, 广泛性子宫切除术, 腹膜代部分阴道
摘要:目的:探讨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腹膜代部分阴道的可行性.方法:对17例早期宫颈癌(Ⅰ b~Ⅱa期)、6例子宫内膜癌(Ⅰ b~Ⅱa期)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时同时腹膜代部分阴道手术.结果:23例广泛性子宫切除腹膜代部分阴道手术均获得成功,腹膜代阴道部分获得2~3 cm长的人工阴道,术后随访检查阴道断端愈合好,人工阴道形成理想.结论: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腹膜代部分阴道手术术后可恢复阴道长度2~3 cm,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腹痛132例诊治体会

    小儿腹痛是儿科常见的就诊症状,由于其病因多病情复杂,以及小儿不能很好地配合体格检查及提供详细的病史资料,以致临床上常出现误诊和漏诊.现将2006年4月至2008年3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132例小儿腹痛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周建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髓内钉与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疗效

    目的:对股骨近端髓内钉与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2000-2005年在我院采用空心加压螺纹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的68例股骨近端骨折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中37例用空心加压螺纹钉固定(以下简称螺钉组),31例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以下简称髓内钉组).结果:螺钉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0.5±12.5)min,平均失血量为(20±5.7)mL,骨折迟缓愈合2例,不愈合1例,髋关节功能评定(Harris标准)恢复优良者19例,占51.4%;髓内钉组平均手术时间为(60.0±18.3)min,平均失血量为(110±35.6)mL,无骨折迟缓愈合或不愈合病例,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者25例,占80.7%.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失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髋关节功能康复优良率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等优势,而髓内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具有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方楚权;成钊敏;钟碧;詹义水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青蒿素对体外培养人U251细胞凋亡和增殖的作用

    目的:探讨青蒿素对体外培养的人U251胶质瘤细胞株是否具有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1)体外培养的U251细胞培养液中按10 μg/mL终浓度加入青蒿素培养3 d后进行实验;(2)倒置显微镜下观察U251细胞形态;(3)用台盼蓝拒染色法进行U251细胞的活细胞计数;(4)用MTT比色法检测青蒿素对U251细胞的抑制率;(5)透射电镜下观察U251细胞的形态.结果:(1)光镜下U251细胞部分出现碎裂崩解;(2)台盼蓝法U251细胞的活细胞计数青蒿素组少于对照组(7.6±1.273 vs 16.7±1.593,P<0.05);(3)MTT比色法检测青蒿素对U251细胞的抑制率为(50.0±3.2)%;(4)透射电镜下U251细胞的亚细胞结构发生凋亡变化.结论:青蒿素对体外培养的人U251胶质瘤细胞株具有诱导凋亡和抑制增殖的作用.

    作者:姚谦明;程国雄;汤冬漩;徐振球;何启;丁涟沭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基底动脉梗死溶栓治疗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及在评价预后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梗死溶栓治疗过程中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变化及其在评价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监测基底动脉系统梗死溶栓治疗组(溶栓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AEP变化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从而分析和判断BAEP变化与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Ⅲ、Ⅴ波的PL及Ⅰ~Ⅲ、Ⅲ~Ⅴ的IPL均明显延长,部分BAEP的Ⅲ、Ⅴ波波形分化差.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AEP均有改善,而溶栓组的改善更明显.BAEP分级与疗效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PL Ⅴ与疗效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另外我们分析表明治疗前缺失Ⅴ波的患者疗效差.结论:BAEP可以作为诊断急性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辅助诊断手段之一,并且在评价急性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溶栓治疗的预后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蔡增林;张正春;吴方萍;张永进;周玲;王蓓;何明利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Scysc)在2型糖尿病肾功能损害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2型糖尿病非糖尿病肾病组(NDN组)55例、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组(DN组)48例及健康对照组(N组)40例,测定其Scysc、血清尿素(Surea)、血清肌酐(Scr)、血清β2微球蛋白(Sβ2MG)及尿β2微球蛋白(Uβ2MG),并对3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DN组中Scysc、Sβ2MG、Uβ2MG、Scr、Surea比NDN组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NDN组中Scysc、Sβ2MG、Uβ2MG、Scr比N组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Sure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ygc与Scr、Surea、Sβ2MG、Uβ2MG呈显著正相关(r=0.776、0.581、0.833、0.872,P<0.01).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Scysc升高,Scys可能可作为诊断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一个指标.

    作者:毛卫未;韩峰;何巍巍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以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首发并继发恶性抗磷脂综合征的神经精神狼疮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通过对以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首发并继发恶性抗磷脂综合征的神经精神狼疮的分析,对其诊断与治疗进行临床总结.方法:复习1例罕见病例的临床资料,结合近期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神经精神狼疮的临床表现繁多而复杂,可能为原发,也可能由其并发症、治疗的结果所致,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恶性抗磷脂综合征在其发病中均极为罕见,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结论:临床上,有时三者很难鉴别.当病情危急而高度怀疑时,即使不能确诊,也应立即给予血浆置换治疗,输注血小板可能加重病情,除非有威胁生命的出血,否则应尽量避免使用.

    作者:张俊慧;王楠;沈思钰;蔡辉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Caveolin-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表达及其与复发的关系

    目的:探讨窖蛋白-1(Caveolin-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正常膀胱黏膜中表达,旨在探讨其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数目及复发等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aveolin-1在85例膀胱尿路上皮癌,2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表达情况.结果:(1)Caveolin-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和正常膀胱黏膜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0%、0%,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2)Caveolin-1在Ⅰ级、Ⅱ级、Ⅲ级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5%、35.9%、72.0%,三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3)Caveolin-1在浅表性膀胱癌(Tis~T1)和浸润性膀胱癌(T2~T4)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6.7%、57.1%,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4)Caveolin-1在单发性和多发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上的表达分别为35.9%、46.9%,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Caveolin-1在初发性和复发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2.8%、61.9%,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Caveolin-1可以作为一种膀胱癌标记物来评估膀胱癌的恶性度,对膀胱癌的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提供指导.(2)Caveolin-1阳性表达可能是膀胱癌复发的高危因素.

    作者:阮江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2例手部掌、指骨45处骨折行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对手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术后随访8~12个月,平均10.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4~8周,平均6.5周.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部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71.1%、良8.9%、可6.7%、差11.1%,总优良率为80.0%.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固定可靠、功能恢复好、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利于惠手功能恢复,是治疗掌、指骨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巫永军;李鹏;历强;何浩华;曾开;赵志涛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创伤后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并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创伤后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严重创伤后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早期加用血必净注射液,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14 d后的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Ⅲ评分)和两组14 d后病死率.结果:治疗组于治疗14 d后上述检测指标改善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APACHEⅢ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14 d后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治疗组较对照组病死率低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早期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创伤后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有良性调节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预后.

    作者:张宏伟;魏立友;张小平;邱方;王宝民;胡艳玲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前降钙素在肾移植术后患者肺部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前降钙素(PCT)在肾移植术后患者肺部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67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在完善相关检查后确定细菌和非细菌感染共41例,同时采用免疫发光分析进行检测PCT水平.PCT水平以0.5 ng/mL为阳性分界值.结果:肾移植术后肺部细菌感染者21例,PCT≥0.5 ng/mL占81%.非细菌感染者20例,PCT<0.5 mg/mL占68%.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PCT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PCT水平可以作为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病原体检测的辅助诊断工具,其水平≥0.5 ng/mL时对鉴别肺部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勇;何东初;吴江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胰腺癌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文献21篇诊断效度综合分析

    目的:研究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应用对胰腺占位总体效度.方法:收集自1994年以来PET应用公开发表的能被MEDLINE引用或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中英文胰腺原发占位研究文献,要求这些研究文献需有病理诊断结果,共收集到21篇,将文献重新合并,按国内、国外以及总体合并计算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计算其95%可信区间.结果:文献间对于胰腺占位诊断的效度指标存在较大的变异,这在SUV值取值不同、PET机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总体效度的95%可信区间分别是灵敏度[0.80,0.91]、特异度[0.72,0.84]、准确度[0.79,0.87]、阳性预测值[0.83,0.93]和阴性预测值[0.64,0.81].结论:对于胰腺占位,PET和PET/CT的鉴别诊断具有相当价值,但对于一些微小病灶和特殊病理类型的占位,仍然存在一些盲点,需要其他影像技术和实验室检查的综合判断.

    作者:郭万华;贾支俊;徐佩;申景涛;张颖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并发贝尔面瘫20例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并发贝尔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在糖尿病治疗和应用维生素B族类药物以及眼睛保护基础上,将前列地尔注射液10 μg+生理盐水250 mL静滴,每日1次,同时静滴阿昔洛韦针每8小时1次,每次500 mg,连用10~14 d.并且治疗前后进行面神经功能评级以及安全性评估.结果:痊愈9例(面神经功能分级达Ⅰ级),显效7例,好转3例,无效1例.1个月后随访痊愈15例,显效3例,好转2例.3个月后随访19例痊愈,只有1例面神经功能分级为好转.结论:前列地尔对糖尿病并发贝尔面瘫有比较显著的疗效,而且不影响血糖.

    作者:叶小军;姜海波;陈松芳;陈光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踝关节骨折脱位326例手术治疗

    目的:评价踝关节骨折脱位手术治疗的效果,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踝关节骨折脱位326例,共随访225例,失访101例,随访4~120个月,平均38.4个月.按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后足评分系统诸项内容及相关客观检查进行评分.结果:225例患者中优111例,良84例,一般21例,差9例,手术治疗的优良率为86.7%.出现1例浅层感染,2例深层感染,1例骨折不愈合,5例骨折畸形愈合,6例创伤性关节炎,有3例出现皮肤坏死,5例克氏针滑移;应用生物可吸收性螺钉4例出现明显皮肤刺激,其中1例需二次手术将螺钉帽截断.有68例患者术后长时间伤口部位疼痛或酸胀感,尤其是阴雨或寒冷时,占随访患者的30.2%.结论:踝关节骨折脱位手术治疗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开放性骨折、合并脱位、复位质量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解剖复位和恢复关节面平整是踝关节骨折脱位手术治疗的关键.

    作者:刘建华;张新涛;徐栋梁;李佛保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脉动色素浓度测定法检测吲哚氰绿清除试验在肝储备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脉动色素浓度测定法(pulse dye densito graphanalyzer,PDDG)检测吲哚氰绿(ICG)清除试验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术前肝储备功能评估中的作用.方法:用PDDG法进行ICG清除试验,分析其在104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在术后恢复方面与Child-Pugh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吲哚氰绿15 min潴留率(ICGR15)在术后腹水、白蛋白用量、利尿剂用量、黄疸等方面与Child-Pugh评分有较好的一致性:同时ICGR15较Child-Pugh评分在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方面相关系数更高,相关性更强.结论:PDDG试验是行ICG清除试验检测肝储备功能实用可行的理想方法,能很好地反映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的肝储备功能,对手术后恢复情况有良好的预计性.

    作者:黄容海;穆毅;蒋力;张珂;李传胜;鲁岩;赫嵘;毛羽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对54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三踝骨折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8例,女16例,年龄21~76岁.AO分型,B型24例,C型30例.开放伤14例,闭合伤40例.手术距受伤时间4 h~14 d,骨折复位顺序为后踝-外踝-内踝.后踝选用可吸收螺钉或金属螺钉固定,外踝用1/3管状钢板螺钉固定,内踝用1~2枚拉力螺钉固定.术后行系统性功能锻炼.结果:随访时间10个月~2.5年,平均14个月,骨折均愈合.以改良Bird-Jackson踝关节疗效评定标准评判总优良率89%.结论:适当的手术入路,准确的骨折复位,有效的内外固定,积极的术后康复可使大多数三踝骨折患者恢复踝关节的正常功能.

    作者:胡俊勇;余世民;雷磊;李占春;徐栋梁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上下带血管蒂的胸骨翻转术治疗漏斗胸患儿11例

    目的:探讨漏斗胸患儿采用上下带血管蒂的胸骨翻转术治疗的手术效果以及操作要点.方法:采用保留双侧胸廓内动、静脉血管蒂和腹直肌蒂的胸骨翻转术治疗11例重度畸形的漏斗胸患儿.结果:全部11例患儿畸形矫正满意,活动持久有力,无呼吸困难及心慌.结论:上下带血管蒂的胸骨翻转术治疗漏斗胸具有胸骨板血液循环良好、胸骨凹陷畸形矫正满意、无排异反应,不需要二次手术等优点,有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赵铭;徐克平;赵建强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控制性降压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对大鼠硝普钠控制性降压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Wa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控制性降压组(C组)、缺血预处理组(I组).腹腔麻醉后,C组大鼠经股静脉泵注硝普钠,使平均动脉压降至50 mmHg并维持120 min.s组大鼠只做手术操作,泵注生理盐水.I组大鼠降压前用动脉夹阻断左肾动脉3次,每次5 min,间隔5 min再灌注.分别于降压前、降压60 min、降压后120 mjn检测血尿素氮(BUN)、肌酐(Cr)、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并观察肾组织的显微结构变化.结果:C组大鼠经控制性降压60 min后血BUN、Cr和尿NAG高于S组同时点值(P<0.05),降压120 min后血BUN、Cr、β2-MG和尿NAG进一步升高,与S组同时点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I组大鼠降压60 min后血BUN、Cr和尿NAG低于C组同时点值(P<0.05),降压120 min后血BUN、Cr、β2-MG和尿NAG均低于C组同时点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对大鼠控制性降压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作者:吴灵潝;程邦昌;邹捍东;周晨亮;杜大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1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acute severe viral myocarditis,ASVM)的早期诊断和救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ASVM患儿的病历资料.结果:小儿ASVM起病急,进展快,早期及时发现并积极处理是其存活的关键.结论:丙种球蛋白和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是抢救ASVM的有效药物,对心脏有传导阻滞患儿应积极安置临时起搏器.

    作者:王晓榕;肖岳;周兆群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在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摄影技术在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局麻下穿刺左肱动脉或股动脉插入一标记猪尾导管至主动脉处利用西门子AXIOM Artis数字减影血管X线机行DSA检查.结果:选择适当的采集参数、体位、注射参数及图像后处理,能清晰地显示复杂的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部位、破口、真假腔内血流差别以及其相邻血管的关系.结论:在介入治疗胸主动脉瘤中DSA技术的正确选择,对显示复杂夹层胸主动脉瘤的破口、介入治疗及患者的安全性,对提高超选择性插管的成功率和降低手术操作时间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焦河;王凤英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子宫脂肪平滑肌瘤6例

    子宫脂肪平滑肌瘤是一种由成熟的脂肪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构成的良性子宫肿瘤,临床上罕见,发病率为0.03%~0.2%[1],术前极易误诊.本文收集我院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间共6例,现结合文献讨论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如下.

    作者:杨小敏;张品南;卢荷莲;冯国飞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