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楚权;成钊敏;钟碧;詹义水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2例手部掌、指骨45处骨折行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对手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术后随访8~12个月,平均10.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4~8周,平均6.5周.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部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71.1%、良8.9%、可6.7%、差11.1%,总优良率为80.0%.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固定可靠、功能恢复好、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利于惠手功能恢复,是治疗掌、指骨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巫永军;李鹏;历强;何浩华;曾开;赵志涛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上CD40和其配体CD40L及血浆中游离型的配体sCD40L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36例CHD病例分为两组,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SA)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组,分别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上CD40、CD40L表达水平及血浆中sCD40L浓度,并与19例对照组相比较.结果:ACS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上CD40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A组、对照组;ACS组、sA组患者血浆sCD40L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单核细胞CD40与CD40L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1,P=0.002);外周血单核细胞CD40表达水平与血浆sCD40L浓度呈正相关(r=0.367,P=0.006).结论:CD40-CD40L通路可能与ACS的形成有关,阻断CD40-CD40L信号途径可能成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靶点.
作者:刘敏涓;刘丽;罗承锋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比较B、C两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拉米夫定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134例符合拉米夫定治疗指征的CHB患者,采用多对型特异性引物巢式PCR法检测HBV基因型,所有病例均给予拉米夫定100 mg/d治疗,观察1年后的疗效与基因型的关系.结果:134例CHB患者中,B基因型32例,C基因型96例,B、C混合型6例;B基因型的ALI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有效应答率5项指标均高于C基因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拉米夫定治疗1年对B、C两型CHB患者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周光耀;金玲湘;蒋道荣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患者女,30岁,体重80 kg,因重症肌无力入院,拟行胸腺瘤切除术.全麻气管插管后行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穿刺置管顺利,置人静脉导管12 cm,测中心静脉压7 mmHg.术中平稳.术后第5天外科病房拟拔除右锁骨下静脉导管,拔不出,遂请麻醉科会诊,改变患者体位静脉导管也拔不出.行床旁胸片,发现静脉导管误入左侧头臂静脉约2 cm.术后第7天行开胸探查术,术中轻拉静脉导管,左侧头臂静脉随动,动处有一丝线缝合在头臂静脉血管壁上,剪开拉出丝线,顺利拔出静脉导管,离静脉导管远端约1 cm处有一针孔.
作者:谢厚云;隋波;苏东梅;孙潮涌;王侠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比较加替沙星与头孢哌酮钠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尿路感染患者分为加替沙星治疗组与头孢哌酮钠治疗组.两组分别用加替沙星0.4 g/d,头孢哌酮钠4 g/d.疗程均为7~10 d.结果:加替沙星治疗组与头孢哌酮钠治疗组治疗尿路感染的有效率分别为96%、80%(P<0.0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8%和84%(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和4%.结论:加替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优于头孢哌酮钠.
作者:沈俊福;肖怀金;关赞联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中西结合疗法.方法:采用α-干扰素加中药逍遥散联合治疗经病理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1例(治疗组),并以同期2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对照(对照组),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血清ALT、TBil、A/G、γ球蛋白和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明显降低,血清白蛋白(A)水平有不同程度升高(P<0.01或P<0.05);B超示肝内光点粗、Ⅲ级血管走行欠清和分布不均等异常声像图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此外,治疗组HBeAgF转阴率为63.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3.3%(P<0.01).结论:α-干扰素和中药逍遥散联合应用,对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促进肝功能复常,抗肝纤维增生和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等有显著疗效.
作者:陈凤钦;罗加林;陈泰丞;陈保柱;冯汝就;李坤仪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对股骨近端髓内钉与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2000-2005年在我院采用空心加压螺纹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的68例股骨近端骨折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中37例用空心加压螺纹钉固定(以下简称螺钉组),31例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以下简称髓内钉组).结果:螺钉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0.5±12.5)min,平均失血量为(20±5.7)mL,骨折迟缓愈合2例,不愈合1例,髋关节功能评定(Harris标准)恢复优良者19例,占51.4%;髓内钉组平均手术时间为(60.0±18.3)min,平均失血量为(110±35.6)mL,无骨折迟缓愈合或不愈合病例,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者25例,占80.7%.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失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髋关节功能康复优良率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等优势,而髓内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具有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方楚权;成钊敏;钟碧;詹义水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研究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应用对胰腺占位总体效度.方法:收集自1994年以来PET应用公开发表的能被MEDLINE引用或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中英文胰腺原发占位研究文献,要求这些研究文献需有病理诊断结果,共收集到21篇,将文献重新合并,按国内、国外以及总体合并计算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计算其95%可信区间.结果:文献间对于胰腺占位诊断的效度指标存在较大的变异,这在SUV值取值不同、PET机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总体效度的95%可信区间分别是灵敏度[0.80,0.91]、特异度[0.72,0.84]、准确度[0.79,0.87]、阳性预测值[0.83,0.93]和阴性预测值[0.64,0.81].结论:对于胰腺占位,PET和PET/CT的鉴别诊断具有相当价值,但对于一些微小病灶和特殊病理类型的占位,仍然存在一些盲点,需要其他影像技术和实验室检查的综合判断.
作者:郭万华;贾支俊;徐佩;申景涛;张颖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评价踝关节骨折脱位手术治疗的效果,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踝关节骨折脱位326例,共随访225例,失访101例,随访4~120个月,平均38.4个月.按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后足评分系统诸项内容及相关客观检查进行评分.结果:225例患者中优111例,良84例,一般21例,差9例,手术治疗的优良率为86.7%.出现1例浅层感染,2例深层感染,1例骨折不愈合,5例骨折畸形愈合,6例创伤性关节炎,有3例出现皮肤坏死,5例克氏针滑移;应用生物可吸收性螺钉4例出现明显皮肤刺激,其中1例需二次手术将螺钉帽截断.有68例患者术后长时间伤口部位疼痛或酸胀感,尤其是阴雨或寒冷时,占随访患者的30.2%.结论:踝关节骨折脱位手术治疗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开放性骨折、合并脱位、复位质量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解剖复位和恢复关节面平整是踝关节骨折脱位手术治疗的关键.
作者:刘建华;张新涛;徐栋梁;李佛保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也是妊娠早期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由于对异位妊娠的高度重视和诊断手段的发展,使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率上升,治疗手段也有了明显的改进.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应用天花粉蛋白注射液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121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冯航平;骆汉军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腹膜代部分阴道的可行性.方法:对17例早期宫颈癌(Ⅰ b~Ⅱa期)、6例子宫内膜癌(Ⅰ b~Ⅱa期)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时同时腹膜代部分阴道手术.结果:23例广泛性子宫切除腹膜代部分阴道手术均获得成功,腹膜代阴道部分获得2~3 cm长的人工阴道,术后随访检查阴道断端愈合好,人工阴道形成理想.结论: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腹膜代部分阴道手术术后可恢复阴道长度2~3 cm,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作者:郝焕峰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1],是世界慢性病防治重点之一.在COPD气道炎症中,中性粒细胞、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 macrophage,AM)等炎症细胞渗出增加,并释放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三烯B4(leukotrienes B4,LTB4)、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s)、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等多种递质.这些炎症递质形成复杂的网络系统,使COPD患者肺组织中大量炎症细胞聚集、浸润,肺内损伤与修复交替出现,气流进行性、不可逆受限,后引起肺泡壁破坏和肺纤维化.COPD的慢性炎症不仅表现在肺部,还可以有全身炎症反应,表现为氧化应激增强,血浆中的炎症因子表达均增高.
作者:陈丽;刘升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加硬质外套管代替纤维胸腔镜诊断胸膜疾病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监测35例胸腔积液患者的生命体征,局麻,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加硬质外套管代替纤维胸腔镜诊断胸膜疾病.结果:35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病例,33例确诊,所有病例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加硬质外套管可以代替纤维胸腔镜诊断胸膜疾病,方法简单安全,费用少,值得推广.
作者:李伟棠;黄兰卿;梁红卫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通过对以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首发并继发恶性抗磷脂综合征的神经精神狼疮的分析,对其诊断与治疗进行临床总结.方法:复习1例罕见病例的临床资料,结合近期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神经精神狼疮的临床表现繁多而复杂,可能为原发,也可能由其并发症、治疗的结果所致,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恶性抗磷脂综合征在其发病中均极为罕见,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结论:临床上,有时三者很难鉴别.当病情危急而高度怀疑时,即使不能确诊,也应立即给予血浆置换治疗,输注血小板可能加重病情,除非有威胁生命的出血,否则应尽量避免使用.
作者:张俊慧;王楠;沈思钰;蔡辉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用于大鼠脑缺血预处理对血管内皮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平均分入假手术组(N/A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和依达拉奉预处理组(EP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通模型,EP组在建立模型前30 min给予依达拉奉3 mg/kg,N/A组和I/R组则给予生理盐水2 mg/kg.分别于缺血前(T0)、缺血30 min(T1)、缺血1 h(T2)、缺血2 h(T3)、再灌注30 min(T4)、再灌注1 h(T5)、再灌注6 h(T6)及再灌注12 h(T7)采血检测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浓度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含量.T0和T7时点测循环内皮细胞(CEC)计数.结果:I/R组与EP组缺血后各检测指标均高于N/A组(P<0.05),与I/R组相比,EP组缺血后各时点MDA、NO、sTM浓度及vWF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T7时点的CEC计数亦显著低于I/R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预处理通过降低氧自由基水平能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有明显的血管内皮保护作用.
作者:徐向辉;常业恬;李李;张冬梅;邹小华;李晶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枪弹伤在战争年代较多,但在和平岁月也时有发生.我科自2000-2006年收治6例四肢枪弹伤,用封闭负压吸引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临床资料
作者:孙超锋;李学拥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患者男,46岁,农民,因右上睑下垂5年余,视物双影20余天入院.5年前出现右上睑下垂,未予重视,症状逐渐加重.20余天前出现左上睑下垂,视物双影.10余年前有冶游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查体:神志清,对答切题,反应正常,记忆力、计算力、判断力和理解力均正常.
作者:江毅卿;蒋辉华;金笑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全身麻醉时为保证麻醉过程的顺利,需要提前行经口或经鼻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但由于患者上颌骨畸形、颈椎骨折、颌面部肿瘤等种种原因,在插管过程中颈部不能过伸导致气管插管困难.有资料表明在麻醉中困难插管发生率约为2%~3%[1],麻醉中气管插管困难是一个十分危急的问题,严重者可引起心跳呼吸骤停.因此术前充分评估插管困难的程度,迅速建立人工气道对于保障麻醉及手术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2001年1月至2005年3月我们对评估困难气管插管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引导下进行插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桂芳;徐海涛;颜泽敏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制作小型猪心肌梗死模型安全、稳定的方法.方法:小型猪20头,在经口气管插管、复合麻醉下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术中心电监护,术后3 d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8周取心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心电监护示结扎瞬间心电图即表现ST段弓背向上抬高,冠状动脉造影见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远端完全闭塞,病理切片见梗死心肌为大量结构紊乱的纤维组织所取代.结论:经口气管插管、复合麻醉下结扎冠状动脉可成功建立小型猪心肌梗死模型,动物死亡率低.
作者:文莎;左后娟;刘涛;刘正湘;刘少文;林敬阳;汪道文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患者女,26岁.4年前体检发现双肾占位性病变,未行任何治疗.今无明显诱因,左侧腰部持续性胀痛,进行性加重:入院前恶心、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呈非喷射性,约200 mL.入院后血常规:WBC 20×109/L,Hb 109 g/L,BP 90/55 mmHg.患者精神差、口渴.腹部膨隆,左肾区饱满,左肋下缘触及包快,质中,压痛及左肾区叩击痛明显.双下肢轻度浮肿.
作者:田媛;敖国昆;李强;黄沁 刊期: 200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