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福财;蔡志斌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4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进行追踪随访分析.结果:4例患者均有大量阴道出血.1例行子宫切除,2例用甲氨蝶呤药物治疗加清宫术保守治疗成功,1例药物流产加清宫术保守治疗成功.结论:有剖宫产史的患者再次妊娠时,有发生子宫瘢痕处妊娠的可能,应该尽早超声诊断,可以药物治疗成功.
作者:杨保军;张莉;冯力民;赵卫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判定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研究GCS评分7~12分的81例微创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患者的血压、首次血肿引流量、手术时机和年龄等是微创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出血重要的预后相关因素.血肿抽吸少于原发血肿量的1/5和24 h以后的血肿抽吸是较为安全的,对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结论:本研究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结果对判定患者的预后有一定指导作用.
作者:蒋进皎;曹铭锋;刘威;赖建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以5-氨基乙酰丙酸(5-ALA)作为光敏剂对胰腺癌裸鼠移植瘤进行光动力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8只裸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A组为荷瘤对照组,不给任何治疗;B组行单纯激光照射,不予任何光敏剂;C组在瘤内注射5-ALA,剂量为30 mg/kg,2 h后进行肿瘤局部光动力治疗.结果:光动力治疗组(C组)肿瘤体积与对照组(A、B组)相比明显缩小,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5-ALA作为光敏剂对胰腺癌裸鼠移植瘤进行光动力治疗,能使肿瘤组织坏死,生长速度明显减慢.
作者:欧阳斌;刘衍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胃瘫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1994-2004年间276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发生胃瘫的5例病人进行病因分析、临床观察和疗效观察.结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发生胃瘫是由综合因素所致,发病与神经-精神因素、手术创伤因素和手术后胃解剖结构改变等因素相关,非手术治疗效果佳.结论:通过综合治疗如消除患者紧张情绪、胃肠持续减压、加强营养支持、适当合理应用胃肠动力药物等,均可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田浩蒋;周凌;吴良平;张玉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模型中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hioredoxin reductase,TR)的动态表达及其作用.方法:成年Wister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建立大鼠脊髓压迫伤模型,以原位杂交法测定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TR的动态变化.结果:脊髓压迫伤后2 h TR mRNA表达开始增高,6~12 h达到高峰,24 h开始下降,48 h降到正常水平.结论:脊髓损伤后TR合成增加,通过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及抑制细胞凋亡,对脊髓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魏福堂;夏春林;张智伟;张洪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肿胀技术在烧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8例烧伤患者,手术区平均面积4.5%.采用肿胀技术在手术区皮下注入肿胀液,其中20例使用完全肿胀局部麻醉,另8例施行全身麻醉加肿胀技术,然后进行切削痴植皮术.观察手术镇痛效果和出血量.结果:肿胀液注入量平均每1%面积195 mL.20例使用完全肿胀局部麻醉的患者中5例辅助了静脉芬太尼,麻醉镇痛效果良好.手术出血量50~350 mL,平均每1%面积35 mL,取皮区出血相对更少.结论:肿胀技术可使烧伤患者在局麻下进行手术,降低麻醉风险,同时明显减少手术出血,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志斌;姚雪莲;赵象文;郭琴琴;凌云志;唐亚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内直视下射频消融治疗心房纤颤(以下简称房颤)的疗效.方法:20例房颤患者接受了外科射频消融治疗,随访70~846 d,平均(562±32)d.结果:2例手术死亡.无远期死亡,无安装永久起搏器的患者.结论:心内直视下射频消融简易、创伤性小、远期效果较好,是治疗房颤较好的外科方法.
作者:蒋林哲;侯明晓;赵科研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死亡病因及治疗.方法:对我院1997-2006年救治的13例死亡的新生儿先天性膈疝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病死率高的主要原因是肺发育不良和肺动脉高压.结论: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病死率高,加强产前诊断及出生前、术前设法促进肺发育是关键.
作者:唐沂;宋金枝;潘小梅;黄进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评价游离包皮内板移植术一期修复尿道下裂的效果.方法:43例尿道下裂患者中,阴茎体型30例,阴茎阴囊交界型13例,采用游离包皮内板移植术(即Devine-Horton术)修复.结果:43例中,一次手术成功38例(88%),尿瘘5例,无一例尿道狭窄,随访4个月~2年,阴茎外观理想,排尿顺畅,无阴茎下曲和尿道外口下移.结论:Devine-Horton术操作简单,容易掌握,一次成功率高,外观完美,是治疗尿道下裂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术式.
作者:梁健升;李宇洲;姚干;杨庆堂;张庆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注对吸烟者肺切除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将肺切除术后132例吸烟患者根据术前吸烟量大小,分为A、B两组,每组再分为两组A1、A2和B1、B2组,其中A1、B1组术后第1~5天进行纤支镜吸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注治疗,A2、B2组予单纯常规治疗.观察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结果:吸烟量大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高(P<0.05),常规治疗组(A2、B2)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于纤支镜治疗组(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注治疗对肺切除术后患者肺部感染有预防作用.
作者:王英禹;张瑞;程庆书;王云杰;孙晓燕;刘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福辛普利钠对实验性糖尿病肾病大鼠早期肾脏病变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肾病组和福辛普利钠治疗组,每组各12只,分别于灌胃治疗2、4周留取肾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小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VEGF表达的分布范围及强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第2、4周均显著升高(P<0.01).福辛普利钠治疗4周后,VEGF表达的分布范围及强度与糖尿病肾病组相比均明显下降.结论:肾局部VEGF表达增加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福辛普利钠可抑制糖尿病肾病大鼠肾VEGF的表达,这可能是其发挥肾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曹宁;郑红光;关欣;王沙西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联合Caldwell-Luc进路手术治疗上颌窦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鼻内镜下上颌窦暴露困难的病例,联合Caldwell-Luc进路,处理上颌窦病变42例共52侧,对手术适应证和操作方式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2例患者共52侧,46侧治愈(88%),6侧好转(12%).结论:鼻内镜联合Caldwell-Luc进路手术,上颌窦暴露良好,有利于窦腔病变彻底清除,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周国文;周雪华;丁吉女;蒋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普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探讨其合理性.进一步规范普外科围手术期正确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随机抽取普外科手术病历350例,调查分析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Ⅰ类切口预防性用药占90%,时间3~15 d,多数病历为单用或两联使用,均为术后应用抗菌药物.结论:普外科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比较严重,要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的管理,加强制度的建设及对医务人员抗菌药物知识的教育,进一步提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知识水平.
作者:魏全珍;关春保;张惠珍;刘丽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鼻内镜下经鼻内径路施行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共28例(31眼).结果:治愈26眼,好转3眼,无效2眼,有效率94%(29/31),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经鼻行泪囊鼻腔造孔术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简便、损伤小、恢复快、面部无瘢痕、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各种手术失败后的补救措施.
作者:李卫红;陈耀琴;关山越;李金其;邓洁珊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总结成人亲属活体部分肝移植术围术期处理的特点.方法:1例丙肝后肝硬化患者在全麻下行亲属活体部分原位肝移植,术中连续监测体温、血流动力学、血气、生化、凝血功能及血细胞分析.结果:与术前相比,术中血钾、凝血功能、血红蛋白、心率、体温均有显著性变化.结论:在确保供体安全的同时维持受体的血流动力学稳定,随时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紊乱,加强血气、生化及凝血功能的监测与调控是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作者:高成杰;宁吉顺;李波;吕晓明;王惠霞;倪家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阻塞性无精症患者行附睾或睾丸取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术(ICSI)的妊娠结局.方法:比较经皮附睾穿刺取精术、睾丸取精术和自行射精行ICSI术3组病人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着床率和妊娠率.结果:3组病人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着床率和妊娠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睾丸、附睾取精行ICSI是治疗阻塞性无精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青;龙晓林;刘风华;杜红姿;刘见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当今胸科手术操作方法日新月异,经常需要应用单肺通气(OLV)即肺隔离的方法以方便手术操作.胸科麻醉方法的不断改进为接受胸科手术的患者提高了安全性和舒适度.本文对此作一介绍.
作者:胡毅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6例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CT表现.结果:在6例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中,CT表现为胆囊壁弥漫型增厚4例,局限型增厚2例.增厚的囊壁内见类圆形低密度小结节影4例,伴胆囊内结石5例.增强扫描动脉期增厚的胆囊壁轻度强化,门脉期至平衡期强化逐渐明显,囊壁结节强化不明显,出现较高密度的连续性黏膜线2例.胆囊周围浸润3例,肝侵犯1例,3例胆管扩张,肝门肿大淋巴结1例.误诊为胆囊癌4例,-般慢性胆囊炎伴结石1例.结论:通过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CT资料分析,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认识.
作者:张玉明;郑双丽;姚渭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患者女,71岁,因头晕、行走不稳伴双耳耳鸣1年入院.查体:神清,颅神经阴性,双侧Rossolimo征(+),四肢肌力正常,病理征阴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稳准.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颈部血管B超提示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硬化斑块形成.
作者:马孝俊;郑俊;徐建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患者33岁,已婚,因停经53 d、下腹剧痛5 h于2006年7月19日入院,既往月经规律.G4P2,末次经为2006年5月26日,量同以往,停经后无明显早孕反应.于7月2日查尿HCG(+),2006年7月19日7时左右突然出现下腹剧痛,痛时有恶心、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伴肛门坠胀感、无阴道流血、畏寒、发热史,否认有晕厥史.遂来我院行B超检查,提示:宫内早孕,胚胎存活,胚胎发育相当于孕7+周,子宫后方液实性包块并腹腔积液.门诊拟(1)腹腔内出血原因待查:卵巢黄体破裂?(2)失血性贫血;(3)早孕收住院.
作者:马春艺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