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科手术单肺通气及麻醉的若干进展

胡毅平

关键词:胸科手术, 单肺通气, 手术操作方法, 麻醉方法, 舒适度, 肺隔离, 安全性, 应用, 患者
摘要:当今胸科手术操作方法日新月异,经常需要应用单肺通气(OLV)即肺隔离的方法以方便手术操作.胸科麻醉方法的不断改进为接受胸科手术的患者提高了安全性和舒适度.本文对此作一介绍.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长跑致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

    长跑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甚为罕见,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肾脏病理报道如下.

    作者:毕可波;邓晓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牵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40例效果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伤骨科常见病之一,大多数患者经过正规非手术治疗获得较好效果,只有少数患者需要手术治疗,我科采用牵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建华;尤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大鼠脊髓损伤模型中硫氧还蛋白还原酶的表达及其作用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模型中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hioredoxin reductase,TR)的动态表达及其作用.方法:成年Wister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建立大鼠脊髓压迫伤模型,以原位杂交法测定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TR的动态变化.结果:脊髓压迫伤后2 h TR mRNA表达开始增高,6~12 h达到高峰,24 h开始下降,48 h降到正常水平.结论:脊髓损伤后TR合成增加,通过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及抑制细胞凋亡,对脊髓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魏福堂;夏春林;张智伟;张洪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游离包皮内板移植术一期修复尿道下裂

    目的:评价游离包皮内板移植术一期修复尿道下裂的效果.方法:43例尿道下裂患者中,阴茎体型30例,阴茎阴囊交界型13例,采用游离包皮内板移植术(即Devine-Horton术)修复.结果:43例中,一次手术成功38例(88%),尿瘘5例,无一例尿道狭窄,随访4个月~2年,阴茎外观理想,排尿顺畅,无阴茎下曲和尿道外口下移.结论:Devine-Horton术操作简单,容易掌握,一次成功率高,外观完美,是治疗尿道下裂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术式.

    作者:梁健升;李宇洲;姚干;杨庆堂;张庆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摘除颌下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颌下腺以及这种颌下腺与OSAS的关系;研究摘除这种颌下腺对OSAS的疗效.方法:对20例OSAS患者颌下腺进行体检,影像学检查包括螺旋CT扫描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颌下腺摘除术中对颌下腺形态进行观察,进行颌下腺走向分析、颌下腺体积测量和病理学检查,并总结其症候群,由此引入颌下腺下垂的概念;对20例OSAS患者摘除下垂的颌下腺,术前行多导睡眠监测(PSG),其中8例行术后PSG,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调查和随访,以确定治疗效果.结果:OSAS患者均有颌下腺下垂,即向下移位和肿大;20例患者术前PSG监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低为28.58次/h,低SaO2为38%,术后监测8例AHI均在14.90次/h以下,低SaO2为75%;12例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消失,AHI在5次/h以下;8例AHI在10~14.9次/h;8例鼾声消失,12例鼾声存在但减轻,全部患者白天疲劳消除,高血压患者舒张压降至90 mmHg以下;随访8~18个月,无-例复发.结论:颌下腺下垂是鼾症可能的并发症,颌下腺下垂使舌根后坠和舌体高拱,同时压迫咽腔通道,终导致OSAS;鼾症患者的颌下腺下垂是OSAS的主要成因之一,摘除下垂的颌下腺可治愈OSAS.

    作者:邓湖山;易青;陈世汉;房民琴;刘爱荣;李康;黄子斌;周桂英;韩蓓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7例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至2006年2月使用LCP内固定术治疗的37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平均8.5个月的随访,优31例,良4例,差2例,优良率为95%.结论:早期切开复位LCP内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董飞;陈鸿辉;陈瑞光;李锋生;刘向荣;李爱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持续泵注舒芬太尼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持续泵注舒芬太尼在长时间脊柱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行椎体内固定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为主诱导维持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为主诱导维持麻醉,观察两组病人麻醉诱导及维持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和麻醉恢复情况及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结果:舒芬太尼麻醉诱导迅速,且在麻醉诱导及维持中循环较稳定,术后苏醒较快,后续镇痛效果好.结论:持续泵注舒芬太尼用于长时间的脊柱手术的麻醉中比芬太尼更有优势.

    作者:杨灵君;林仙菊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十二指肠损伤2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处理及肠瘘等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996年4月至2006年4月收治的28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术前确诊6例(21.4%),术中确诊20例(71.4%),漏诊2例(7.1%);治愈27例(96.4%),死亡1例(3.6%),发生并发症5例(17.9%),十二指肠瘘和腹腔脓肿是主要的并发症.结论:简单而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治疗十二指肠损伤的重要措施,早期手术,有效的十二指肠减压和通畅的腹腔引流以及术后营养支持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作者:刘学强;陈海生;李建明;严志登;万恒荣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保留股骨头的手术治疗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保守治疗效果常不满意,而手术是遏制股骨头坏死进程和防止塌陷的基本方法和重要前提,笔者就近年来国内外对保留股骨头的ANFH手术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蔡广荣;李文锐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的影响.方法:对216例做了ERCP的患者进行分组,2003年8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为A组,2004年7月至2005年8月收治的为B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A组术后有6例出现并发症,其中急性胰腺炎和急性胆管炎各3例,52例诉有明显不适.B组有9例出现并发症,其中急性胰腺炎5例、急性胆管炎4例,18例诉有明显不适感.健康教育和饮食指导能够明显地减少患者ERCP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对行ERCP的患者应该进行健康教育和详细的饮食指导.

    作者:李久芬;吴秋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褪黑素对大鼠体外循环术后肝脏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CPB)大鼠术前给予外源性褪黑素对于术后肝脏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成年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伪手术组、手术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伪手术组行类似操作,但不实施CPB.其余3组建立CPB,大流量[≥100 mL/(kg·min)]转流60 min.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于转流前在预充液中加入10、20 mg/kg的褪黑素.实验过程中记录血压和心率变化,并于转流前全身肝素化后(术前)和转流结束后(术后)进行血气分析.术后24 h取肝脏组织,测定丙二醛(MDA)、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还原性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还原酶(GSSG-R)、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量或活性.结果:CPB后大鼠血压和心率较术前有改变,但仍在可接受范围.血气分析结果提示,手术组术后动脉氧分压明显升高,pH值、红细胞压积降低较多,余无显著变化.手术组肝脏MDA浓度,tNOS和iNOS活性较伪手术组上升,而GSH浓度,SOD、CAT、GSSG-R、GST、GSH-Px活性的变化则相反.与此同时,在使用褪黑素的两组中,这些指标的变化被明显逆转.结论:褪黑素能有效的抑制CPB后肝脏的氧化应激损伤,同时通过研究发现,不同剂量组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

    作者:黄海嵘;朱家全;尹荣;王常田;申翼;董国华;李忠东;李德闽;景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成人脐疝68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成人脐疝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成人脐疝病人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行无张力修补术,38例行Mayo手术,并对两种术式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无张力修补术手术时间长于Mayo手术[(95±25)min vs(67±16)min,P<0.05],而术后术区疼痛少于Mayo手术(4例vs 20例,P<0.05).术后两组病人均无切口感染,随访0.5~5年,均无复发.结论:无张力修补术与Mayo手术在治疗缺损较小的成人脐疝中均有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蔡伟;康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胸科手术单肺通气及麻醉的若干进展

    当今胸科手术操作方法日新月异,经常需要应用单肺通气(OLV)即肺隔离的方法以方便手术操作.胸科麻醉方法的不断改进为接受胸科手术的患者提高了安全性和舒适度.本文对此作一介绍.

    作者:胡毅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大Y染色体对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中大Y染色体对其受精方式及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01年3月至2003年6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进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的113例患者(共127个周期治疗)进行前瞻性研究,大Y染色体组(A组)共56个治疗周期,染色体正常组(B组)共71个治疗周期;A组中精液常规正常者共24个治疗周期,随机分为IVF组(A1组)共13个治疗周期,ICSI组(A2组)共11个治疗周期.结果:(1)A、B两组间受精率、卵裂率、移植胚胎质量、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死婴出生率、畸形率、男婴出生比例及女婴出生比例,差异无显著性(P>0.05);(2)A1、A2两组间受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大Y染色体对IVF/ICSI-ET的选择、胚胎发育及近期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

    作者:胡晓东;曾勇;莫美兰;林奇;蔡靖;郭楚苹;邓江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肾移植受者免疫状态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自环孢素和新型免疫抑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以来,肾移植存活率已经有了提高,但排斥反应依然是导致移植肾功能不全以至丢失的重要原因,此外长期免疫抑制治疗的副作用,如心血管疾病、机会感染、恶性肿瘤、药物的肝肾毒性,也极大阻碍患者的长期存活.目前尚未有可靠的诊断方法能判断免疫高风险病人或及时发现排斥并加以干涉,也没有明确指标能确定患者对移植器官产生特异性耐受,指导减用甚至停用免疫抑制剂.因此准确、特异的免疫监测对于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尤为重要.本文就近年相关文献作一综述,讨论已经用于临床和尚处于试验阶段的一些免疫监测手段.

    作者:俞波;谭建明;郭君其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牙龈瘤牙根管充填龈瘤切除牙再植

    目的:探讨牙龈瘤牙根管充填龈瘤切除牙再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前牙龈瘤,69颗牙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充填、龈瘤切除、牙再植的治疗进行临床总结、分析,术后随访观察5年.结果:再植牙5年成功率达90%,牙龈瘤无一例复发,其中有3例7颗牙再植失败,术后牙根吸收,牙齿松动Ⅲ度,存留时间不足1年.原因为继发感染.结论:牙龈瘤牙根管充填龈瘤切除牙再植是目前临床治疗较理想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永池;林嘉旭;王淑乔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纤维支气管镜灌注吸痰预防吸烟者肺切除术后肺部感染的研究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注对吸烟者肺切除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将肺切除术后132例吸烟患者根据术前吸烟量大小,分为A、B两组,每组再分为两组A1、A2和B1、B2组,其中A1、B1组术后第1~5天进行纤支镜吸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注治疗,A2、B2组予单纯常规治疗.观察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结果:吸烟量大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高(P<0.05),常规治疗组(A2、B2)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于纤支镜治疗组(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注治疗对肺切除术后患者肺部感染有预防作用.

    作者:王英禹;张瑞;程庆书;王云杰;孙晓燕;刘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85例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分析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13例高危患者.结果:85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手术时间30~200 min,平均60 min.切除前列腺组织20~70 g,平均38 g.均无需输血.无前列腺电切综合征发生.术后随访3~36个月.大尿流率由术前平均(5.5±1.6)mL/s增加至术后(18.3±2.4)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评分(QOL)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切除术具有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好的优点.

    作者:曾科;李洪勤;王可超;李政;潘校诚;肖泽钊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关节镜清理术并吗啡和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42例

    目的:观察关节镜清理术并吗啡和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42例48膝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关节镜关节腔清理术,并注射吗啡和玻璃酸钠,术后第2天将膝关节置于被动持续运动机上做功能锻炼,术后第4天若关节腔积液,则行关节穿刺抽出积液,再注入玻璃酸钠2 mL.此后,每周注射玻璃酸钠1次,连续共5次为1个疗程,并进行随访观察,予以疗效评价.结果:42例48膝经6~12个月随访,显效16膝,占33%,有效27膝,占56%,无效5膝,占10%,总有效率90%,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膝关节镜关节腔清理术并吗啡和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可明显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疗效满意.

    作者:江少波;朱辉;李少伟;张宜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手工计数与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地中海贫血患者血小板数结果的差异

    目的:分析手工计数和全自动五分类血球计数仪计数地中海贫血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数结果的差异.方法:地中海贫血患者60例,采集外周血,分别以SF-3000型全自动五分类血球分析仪及传统手工计数两种不同方法测定血小板数,观察不同贫血程度患者两种方法测定血小板数的差异;同时每份标本都制作一张涂片,瑞氏-吉姆萨染色后,油镜下观察血小板分布情况、血小板形态及大小,并且同时观察成熟红细胞大小及形态.结果: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地中海贫血患者的血小板数,高于传统的手工计数方法计数的结果;轻度贫血患者血细胞分析仪及手工方法计数血小板数分别为(257.35±46.7)×109L和(220±46.93)×109L,两种方法测定血小板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中度贫血患者血细胞分析仪及手工方法计数血小板数分别为(353.42±56.05)×109/L和(233.79±51.88)×109/L,统计学分析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重度贫血患者血细胞分析仪及手工方法计数血小板数分别为(391.63±52.18)×109/L和(230.88±46.77)×109/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而正常对照组两种方法计数血小板数分别为(211±43.05)×109/L和(206.49±41.48)×109/L,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SF-3000型全自动五分类血球计数仪检测外周血血小板数高于手工计数方法计数,可能由于仪器不能识别与血小板体积相当大小的红细胞碎片、小红细胞等,导致地中海贫血患者血样中血小板仪器测定结果假性偏高.

    作者:林玉辉;陈美莲;黄仁魏;林桂真;郑永江;黄作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