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福辛普利钠对实验性糖尿病肾病大鼠早期肾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曹宁;郑红光;关欣;王沙西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大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福辛普利
摘要:目的:观察福辛普利钠对实验性糖尿病肾病大鼠早期肾脏病变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肾病组和福辛普利钠治疗组,每组各12只,分别于灌胃治疗2、4周留取肾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小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VEGF表达的分布范围及强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第2、4周均显著升高(P<0.01).福辛普利钠治疗4周后,VEGF表达的分布范围及强度与糖尿病肾病组相比均明显下降.结论:肾局部VEGF表达增加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福辛普利钠可抑制糖尿病肾病大鼠肾VEGF的表达,这可能是其发挥肾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雷米普利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地高辛浓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雷米普利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地高辛浓度(SDC)的影响.方法:3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观察,服用地高辛0.25 mg/d,7 d后,SDC达稳定状态后加用雷米普利5 mg/d,于加用后12 d采血测定SDC,并与加用雷米普利之前的SDC比较.结果:加用雷米普利前后SDC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雷米普利联用地高辛不影响SDC,两者联合使用是安全的.

    作者:官学强;李继武;倪丽;吴连拚;张素勤;杨鹏麟;唐疾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早期ICU治疗对危重术后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对危重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06年5月收治的42例外科术后入ICU救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即时转入ICU患者20例,为治疗组;术后回普通病房,24 h内转入ICU患者22例,为对照组,均采用机械通气、循环支持、镇痛镇静、控制感染、营养支持、制酸、止血、利尿、床旁血液滤过等综合ICU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ICU居住时间、ICU总费用3项指标.结果:对照组的病死率、ICU居住时间、ICU总费用3项指标均大于治疗组(P<0.05).结论:早期ICU综合治疗能够降低危重术后患者的病死率,缩短ICU居住时间,减少ICU总费用.

    作者:吴兴茂;廖玉巍;汪海源;陈卫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Pilon骨折23例

    目的:探讨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接受解剖型钢板治疗的23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进行随访.采用Ruedi-Allgower分类方法对Pilon骨折进行分类,Ⅰ型6例,Ⅱ型11例,Ⅲ型6例.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8~36个月).结果:疗效评定标准采用Bourne等制定的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优良18例,可4例,差1例.术后创口感染1例.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时间,应用塑型良好的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附on骨折可以获得良好疗效.

    作者:李健;谢清华;张在恒;袁正兵;谭平先;颜登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手工计数与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地中海贫血患者血小板数结果的差异

    目的:分析手工计数和全自动五分类血球计数仪计数地中海贫血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数结果的差异.方法:地中海贫血患者60例,采集外周血,分别以SF-3000型全自动五分类血球分析仪及传统手工计数两种不同方法测定血小板数,观察不同贫血程度患者两种方法测定血小板数的差异;同时每份标本都制作一张涂片,瑞氏-吉姆萨染色后,油镜下观察血小板分布情况、血小板形态及大小,并且同时观察成熟红细胞大小及形态.结果: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地中海贫血患者的血小板数,高于传统的手工计数方法计数的结果;轻度贫血患者血细胞分析仪及手工方法计数血小板数分别为(257.35±46.7)×109L和(220±46.93)×109L,两种方法测定血小板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中度贫血患者血细胞分析仪及手工方法计数血小板数分别为(353.42±56.05)×109/L和(233.79±51.88)×109/L,统计学分析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重度贫血患者血细胞分析仪及手工方法计数血小板数分别为(391.63±52.18)×109/L和(230.88±46.77)×109/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而正常对照组两种方法计数血小板数分别为(211±43.05)×109/L和(206.49±41.48)×109/L,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SF-3000型全自动五分类血球计数仪检测外周血血小板数高于手工计数方法计数,可能由于仪器不能识别与血小板体积相当大小的红细胞碎片、小红细胞等,导致地中海贫血患者血样中血小板仪器测定结果假性偏高.

    作者:林玉辉;陈美莲;黄仁魏;林桂真;郑永江;黄作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比较经腹腔与腹膜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的疗效和优点.方法:腹腔镜经腹膜后腔及腹腔途径行单纯性肾囊肿去顶术35例,其中经腹膜后途径18例,经腹腔途径17例.结果:经腹腔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手术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经后腹膜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术后随访3~12个月,未见复发.结论:经腹腔途径腹腔镜肾囊肿去项术治疗肾囊肿,疗效好、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且优于经后腹膜腔镜肾囊肿去顶术.

    作者:赵宪龙;李发智;包守芳;姬永忠;文心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反应停联合VTD方案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目的:对30例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难治性MM的缓解率和生存率.方法:30例患者均在第1阶段采用改良M2治疗2个疗程无效,第2阶段以反应停联合VTD方案化疗,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评估后者对难治性MM的疗效.用统计软件STATA 5.0作配对卡方检验.结果:本组病例中,缓解10例,部份缓解9例,进步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结论:反应停联合VTD方案治疗能明显提高难治性MM的缓解率和有效率.

    作者:李琳洁;赵敏雷;裘红英;刘伟红;杨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游离包皮内板移植术一期修复尿道下裂

    目的:评价游离包皮内板移植术一期修复尿道下裂的效果.方法:43例尿道下裂患者中,阴茎体型30例,阴茎阴囊交界型13例,采用游离包皮内板移植术(即Devine-Horton术)修复.结果:43例中,一次手术成功38例(88%),尿瘘5例,无一例尿道狭窄,随访4个月~2年,阴茎外观理想,排尿顺畅,无阴茎下曲和尿道外口下移.结论:Devine-Horton术操作简单,容易掌握,一次成功率高,外观完美,是治疗尿道下裂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术式.

    作者:梁健升;李宇洲;姚干;杨庆堂;张庆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应用自控镇痛泵对剖宫产术后留置导尿管拔除时间的探讨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自控镇痛泵使用对留置导尿管拔除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后自愿使用自控镇痛泵并留置导尿管的产妇364例,按住院号单双号分为两组,观察两组产妇的拔管时间、拔管后第1次排尿情况、有无膀胱刺激症状和泌尿系感染情况等.结果:两组之间在有无膀胱刺激症状、泌尿系感染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拔管后第1次排尿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留置导尿管拔除时间为(30±6)h,建议护理人员掌握剖宫产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对留置导尿管拔除时间的影响因素,及时采取护理干预,减少产妇的痛苦,降低院内泌尿系感染率.

    作者:罗小霞;胡柳霞;李群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成人脐疝68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成人脐疝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成人脐疝病人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行无张力修补术,38例行Mayo手术,并对两种术式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无张力修补术手术时间长于Mayo手术[(95±25)min vs(67±16)min,P<0.05],而术后术区疼痛少于Mayo手术(4例vs 20例,P<0.05).术后两组病人均无切口感染,随访0.5~5年,均无复发.结论:无张力修补术与Mayo手术在治疗缺损较小的成人脐疝中均有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蔡伟;康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硬膜外阻滞加静吸复合麻醉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循环功能及血气的影响

    目的:评价硬膜外阻滞加静吸复合麻醉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循环功能及血气的影响.方法:28例择期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分为硬膜外阻滞加静吸复合麻醉组(GE组)和单纯静吸复合全麻组(G组),每组14例.GE组于T7-8间隙硬膜外穿刺麻醉平面上达T4,下达T12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分别监测并记录人工气腹前和气腹后1、2、3 h的MAP、ECG、HR、SpO2及PaCO2的情况,并同时于各时间点抽取动脉血样进行血气分析;G组除无硬外阻滞及需术中及时补充芬太尼外,余与GE组同.结果:于气腹后1、2、3 h时G组MAP、HR均较气腹前升高(P<0.05),GE组MAP较气腹前仅有轻微变化(P>0.05),HR较气腹前降低(P<0.05),而两组间比较,MAP、HR差异有显著性(P<0.05);气腹后1、2、3 h两组PaCO2值与气腹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气腹后3 h pH值均低于正常值,与气腹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加静吸复合麻醉可有效地维持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循环功能相对稳定,但气腹后3 h pH值低于正常值.

    作者:孙德峰;于有波;阎妮;张丽荣;安刚;吴崇天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黄芪注射液对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血白细胞的影响

    目的:观察在鼻咽癌放疗患者应用黄芪注射液后血白细胞变化.方法:将两年来收治的45例鼻咽癌病人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放疗同时加黄芪注射液静滴每周5 d,连续7周;对照组,放疗加VitB6、肌苷口服7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白细胞下降程度的Ⅱ~Ⅳ级中Ⅱ级,治疗组17.4%,对照组50.0%;Ⅲ级,治疗组4.3%,对照组27.3%;Ⅱ~Ⅲ级,治疗组为21.7%,对照组为77.3%.两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芪注射液与放疗合用可明显减轻白细胞下降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锦程;欧国富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氩激光治疗视网膜裂孔

    预防性光凝视网膜裂孔的目的是封闭裂孔周围的视网膜,形成脉络膜视网膜瘢痕,预防液化的玻璃体通过视网膜裂孔进入视网膜下间隙形成视网膜脱离.我院对88例视网膜裂孔进行了氩激光预防性光凝,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运平;赵伟;孙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米力农对儿童体外循环围术期胃黏膜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米力农在接受体外循环(CPB)的先天性心脏病儿童胃黏膜缺血缺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20例择期行心脏直视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儿童(3~11岁)随机分为米力农组(M组,n=10)和对照组(C组,n=10).M组静脉给予米力农0.25 μg/(kg·min),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均于CPB前(T1)、转流后30 min(T2)、停机后30 min(T3)、术后6 h(T4)取胃液在血气分析仪上测得胃液二氧化碳分压,同时测动脉血重碳酸根离子浓度.根据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算出胃黏膜pH值(pHi)并将各时点胃液用免疫法进行隐血试验.结果:C组与M组相比pHi降低(P<0.01).pHi各时点组内比较,C组T2、T3与T1相比均有降低(P<0.01),T4与T1差异无显著性(P>0.05),T3与T2相比有降低(P<0.05);M组T3与T1相比有降低(P<0.05),T2、T4与T1,T3与T2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隐血试验,C组和M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剂量米力农[0.25 μg(kg·min)]对接受CPB的先天性心脏病儿童胃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且此剂量对血流动力学没有明显影响.

    作者:高阳;陈胜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血液病患者预防性血小板输注阈值的依从性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我院血液病患者预防性血小板输注阈值的依从性,并探讨血小板输注在更高阈值中使用的原因.方法:本研究调查了230例患者438次临床血小板输注事件,观察了将血小板计数10×109/L设定为阈值时的输注依从性情况,分析了血小板输注在更高阈值水平使用的原因.结果:82.2%的血小板输注严格遵循了输注阈值,96.3%的输注前血小板计数≤20×109/L.输注前血小板计数>20×109/L,其非依从性原因通常为出血.结论:绝大多数血小板输注严格遵循了血小板计数为10×109/L的输注阈值,在危险因素存在的情况下,输注阈值则相应提高.

    作者:宋奎;周淑娟;曾辉;何群;舒毅刚;吴登蜀;赵谢兰;付敢;陈方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牙龈瘤牙根管充填龈瘤切除牙再植

    目的:探讨牙龈瘤牙根管充填龈瘤切除牙再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前牙龈瘤,69颗牙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充填、龈瘤切除、牙再植的治疗进行临床总结、分析,术后随访观察5年.结果:再植牙5年成功率达90%,牙龈瘤无一例复发,其中有3例7颗牙再植失败,术后牙根吸收,牙齿松动Ⅲ度,存留时间不足1年.原因为继发感染.结论:牙龈瘤牙根管充填龈瘤切除牙再植是目前临床治疗较理想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永池;林嘉旭;王淑乔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的影响.方法:对216例做了ERCP的患者进行分组,2003年8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为A组,2004年7月至2005年8月收治的为B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A组术后有6例出现并发症,其中急性胰腺炎和急性胆管炎各3例,52例诉有明显不适.B组有9例出现并发症,其中急性胰腺炎5例、急性胆管炎4例,18例诉有明显不适感.健康教育和饮食指导能够明显地减少患者ERCP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对行ERCP的患者应该进行健康教育和详细的饮食指导.

    作者:李久芬;吴秋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摘除颌下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颌下腺以及这种颌下腺与OSAS的关系;研究摘除这种颌下腺对OSAS的疗效.方法:对20例OSAS患者颌下腺进行体检,影像学检查包括螺旋CT扫描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颌下腺摘除术中对颌下腺形态进行观察,进行颌下腺走向分析、颌下腺体积测量和病理学检查,并总结其症候群,由此引入颌下腺下垂的概念;对20例OSAS患者摘除下垂的颌下腺,术前行多导睡眠监测(PSG),其中8例行术后PSG,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调查和随访,以确定治疗效果.结果:OSAS患者均有颌下腺下垂,即向下移位和肿大;20例患者术前PSG监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低为28.58次/h,低SaO2为38%,术后监测8例AHI均在14.90次/h以下,低SaO2为75%;12例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消失,AHI在5次/h以下;8例AHI在10~14.9次/h;8例鼾声消失,12例鼾声存在但减轻,全部患者白天疲劳消除,高血压患者舒张压降至90 mmHg以下;随访8~18个月,无-例复发.结论:颌下腺下垂是鼾症可能的并发症,颌下腺下垂使舌根后坠和舌体高拱,同时压迫咽腔通道,终导致OSAS;鼾症患者的颌下腺下垂是OSAS的主要成因之一,摘除下垂的颌下腺可治愈OSAS.

    作者:邓湖山;易青;陈世汉;房民琴;刘爱荣;李康;黄子斌;周桂英;韩蓓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大鼠脑缺血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变化及再灌注的影响

    目的:探讨脑缺血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及再灌注对其的影响.方法:通过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线栓塞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成脑缺血组、脑缺血再灌注组、手术对照组,每组再分成0、6、12、24、48、72 h组,用TTC染色法观察各组的脑组织坏死面积和血清CK-MB的变化.结果:在脑缺血组大鼠随着时间延长脑坏死面积逐渐增大,至12 h达高峰(P<0.05),之后有逐渐下降趋势;脑缺血再灌注组脑坏死面积在24 h(P<0.01)、48 h(P<0.01)及72 h(P<0.05)明显减少;脑缺血组和脑缺血再灌注组血清CK-MB在6 h开始升高,12 h达峰值(P<0.01),而后随时间逐渐下降,但脑缺血再灌注组在6、12 h较脑缺血组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脑缺血可引起心肌损伤,血清CK-MB升高;脑缺血再灌注虽可保护脑组织,但使心肌的损伤加重.

    作者:王吉文;符少萍;丘宇茹;黄子通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退行性胸椎管狭窄6例

    目的:探讨退行性胸椎管狭窄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退行性胸椎管狭窄的诊断与治疗.6例患者皆行狭窄节段胸椎板切除减压术,1例同时行颈椎减压术,1例同时行腰椎减压术,1例先行腰椎减压术后行胸椎板切除减压术.结果:根据Mann五级评分法制定术后疗效评价标准,优3例,良2例,可1例.结论:(1)胸椎管狭窄的主要病理改变为退行性变.(2)在退行性胸椎管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中,综合分析相关特殊情况并作相应的处理,可获得良好的疗效.(3)退行性胸椎管狭窄的预后受多因素影响.

    作者:何沛恒;李志忠;赵明杰;王晶;谭颖;张利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肾脏病患者1 361例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目的:进一步控制我院肾脏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医院感染的诊断分析.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为5.3%(72/1 361).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多见,占总数的56.7%,血液系统占10.8%,胃肠道占9.5%,皮肤和软组织占9.5%.检出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真菌为主,分别占总数的21.4%、39.3%、28.6%.结论:应针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采取合适的防治手段.

    作者:丁艳;张皖瑜;尹湘毅;张国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