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永池;林嘉旭;王淑乔
目的:总结老年人髋部骨折并高血压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分析85例髋部骨折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结果:85例患者围手术期血压控制稳定,无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发生.结论:老年人髋部骨折合并高血压术前、术后做好心理护理,采取积极的预防、及时处理高血压,密切观察血压变化,可减少围手术期心血管疾病的并发症发生.
作者:王志敏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持续泵注舒芬太尼在长时间脊柱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行椎体内固定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为主诱导维持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为主诱导维持麻醉,观察两组病人麻醉诱导及维持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和麻醉恢复情况及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结果:舒芬太尼麻醉诱导迅速,且在麻醉诱导及维持中循环较稳定,术后苏醒较快,后续镇痛效果好.结论:持续泵注舒芬太尼用于长时间的脊柱手术的麻醉中比芬太尼更有优势.
作者:杨灵君;林仙菊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调查我院血液病患者预防性血小板输注阈值的依从性,并探讨血小板输注在更高阈值中使用的原因.方法:本研究调查了230例患者438次临床血小板输注事件,观察了将血小板计数10×109/L设定为阈值时的输注依从性情况,分析了血小板输注在更高阈值水平使用的原因.结果:82.2%的血小板输注严格遵循了输注阈值,96.3%的输注前血小板计数≤20×109/L.输注前血小板计数>20×109/L,其非依从性原因通常为出血.结论:绝大多数血小板输注严格遵循了血小板计数为10×109/L的输注阈值,在危险因素存在的情况下,输注阈值则相应提高.
作者:宋奎;周淑娟;曾辉;何群;舒毅刚;吴登蜀;赵谢兰;付敢;陈方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联合Caldwell-Luc进路手术治疗上颌窦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鼻内镜下上颌窦暴露困难的病例,联合Caldwell-Luc进路,处理上颌窦病变42例共52侧,对手术适应证和操作方式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2例患者共52侧,46侧治愈(88%),6侧好转(12%).结论:鼻内镜联合Caldwell-Luc进路手术,上颌窦暴露良好,有利于窦腔病变彻底清除,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周国文;周雪华;丁吉女;蒋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早期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对危重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06年5月收治的42例外科术后入ICU救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即时转入ICU患者20例,为治疗组;术后回普通病房,24 h内转入ICU患者22例,为对照组,均采用机械通气、循环支持、镇痛镇静、控制感染、营养支持、制酸、止血、利尿、床旁血液滤过等综合ICU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ICU居住时间、ICU总费用3项指标.结果:对照组的病死率、ICU居住时间、ICU总费用3项指标均大于治疗组(P<0.05).结论:早期ICU综合治疗能够降低危重术后患者的病死率,缩短ICU居住时间,减少ICU总费用.
作者:吴兴茂;廖玉巍;汪海源;陈卫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4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进行追踪随访分析.结果:4例患者均有大量阴道出血.1例行子宫切除,2例用甲氨蝶呤药物治疗加清宫术保守治疗成功,1例药物流产加清宫术保守治疗成功.结论:有剖宫产史的患者再次妊娠时,有发生子宫瘢痕处妊娠的可能,应该尽早超声诊断,可以药物治疗成功.
作者:杨保军;张莉;冯力民;赵卫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牙龈瘤牙根管充填龈瘤切除牙再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前牙龈瘤,69颗牙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充填、龈瘤切除、牙再植的治疗进行临床总结、分析,术后随访观察5年.结果:再植牙5年成功率达90%,牙龈瘤无一例复发,其中有3例7颗牙再植失败,术后牙根吸收,牙齿松动Ⅲ度,存留时间不足1年.原因为继发感染.结论:牙龈瘤牙根管充填龈瘤切除牙再植是目前临床治疗较理想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永池;林嘉旭;王淑乔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确定门诊上消化道镜检查后2周内常见的并发症及其易患人群.方法:以1年间门诊序贯性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化电话问卷调查的方式,患者被问及的问题包括镜检后2周内并发的症状、是否急诊/门诊或住院.复习内镜检查的结果及提示.结果:404例患者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后的2周内被取得联系并同意参与本研究.常见的并发症是口腔咽喉问题(占10.9%)和腹部不适(占5.9%),需要急诊/门诊处理(Ⅰ级)6例(占1.5%);需住院治疗(Ⅱ级)5例(占1.2%);无一例死亡.结论:常见的并发症是口腔咽喉不适及腹部不适;女性患者和既往合并腹部不适的年轻人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后更易发生这些并发症.
作者:王晶璠;杨玲;唐合兰;金晓维;韩全利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在重型颅脑损伤防止脑水肿的治疗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气管切开是抢救重型颅脑损伤尤其是合并胸外伤病人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带囊气管套管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需要使用呼吸机辅助治疗的患者.对带囊气管套管的护理也显得越发重要,以下是我们近年来使用带囊气管套管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黎红;张吉桂;蔡丽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总结肺动脉栓塞诊治中的经验、教训,以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方法:对27例肺栓塞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影像学检查、误诊情况与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患者均存在易患因素,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恶性肿瘤、高血压动脉硬化、长期卧床、手术为危险的因素.肺栓塞的症状和体征是非特异性的,X线胸片、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肺通气灌注扫描、螺旋CT、肺动脉造影均有助于其诊断,但各有其局限性,其中螺旋CT是目前特异性及敏感性均高的迅速、有效、无创的方法,有取代肺动脉造影的趋势.结论:提高正确诊断率、减少误诊是促进肺动脉栓塞患者早期康复、降低病死率的重要因素.
作者:岑梅珠;黄林贤;胡志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笔者对我院门诊的53例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IUD)前常规应用米索前列醇软化、扩张宫颈,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薛敏;张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的影响.方法:对216例做了ERCP的患者进行分组,2003年8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为A组,2004年7月至2005年8月收治的为B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A组术后有6例出现并发症,其中急性胰腺炎和急性胆管炎各3例,52例诉有明显不适.B组有9例出现并发症,其中急性胰腺炎5例、急性胆管炎4例,18例诉有明显不适感.健康教育和饮食指导能够明显地减少患者ERCP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对行ERCP的患者应该进行健康教育和详细的饮食指导.
作者:李久芬;吴秋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颌下腺以及这种颌下腺与OSAS的关系;研究摘除这种颌下腺对OSAS的疗效.方法:对20例OSAS患者颌下腺进行体检,影像学检查包括螺旋CT扫描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颌下腺摘除术中对颌下腺形态进行观察,进行颌下腺走向分析、颌下腺体积测量和病理学检查,并总结其症候群,由此引入颌下腺下垂的概念;对20例OSAS患者摘除下垂的颌下腺,术前行多导睡眠监测(PSG),其中8例行术后PSG,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调查和随访,以确定治疗效果.结果:OSAS患者均有颌下腺下垂,即向下移位和肿大;20例患者术前PSG监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低为28.58次/h,低SaO2为38%,术后监测8例AHI均在14.90次/h以下,低SaO2为75%;12例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消失,AHI在5次/h以下;8例AHI在10~14.9次/h;8例鼾声消失,12例鼾声存在但减轻,全部患者白天疲劳消除,高血压患者舒张压降至90 mmHg以下;随访8~18个月,无-例复发.结论:颌下腺下垂是鼾症可能的并发症,颌下腺下垂使舌根后坠和舌体高拱,同时压迫咽腔通道,终导致OSAS;鼾症患者的颌下腺下垂是OSAS的主要成因之一,摘除下垂的颌下腺可治愈OSAS.
作者:邓湖山;易青;陈世汉;房民琴;刘爱荣;李康;黄子斌;周桂英;韩蓓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分析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13例高危患者.结果:85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手术时间30~200 min,平均60 min.切除前列腺组织20~70 g,平均38 g.均无需输血.无前列腺电切综合征发生.术后随访3~36个月.大尿流率由术前平均(5.5±1.6)mL/s增加至术后(18.3±2.4)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评分(QOL)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切除术具有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好的优点.
作者:曾科;李洪勤;王可超;李政;潘校诚;肖泽钊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注对吸烟者肺切除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将肺切除术后132例吸烟患者根据术前吸烟量大小,分为A、B两组,每组再分为两组A1、A2和B1、B2组,其中A1、B1组术后第1~5天进行纤支镜吸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注治疗,A2、B2组予单纯常规治疗.观察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结果:吸烟量大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高(P<0.05),常规治疗组(A2、B2)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于纤支镜治疗组(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注治疗对肺切除术后患者肺部感染有预防作用.
作者:王英禹;张瑞;程庆书;王云杰;孙晓燕;刘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AH plus糊剂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急、慢性牙髓炎和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并与传统根管充填法进行比较.方法:门诊就诊的需要做根管治疗的211例235颗牙随机分为实验组(AH plus糊剂)115颗牙和对照组(氧化锌丁香油糊剂)120颗牙.常规根管预备后,实验组用AH plus糊剂一次性根管充填,对照组用二次法常规根管充填.结果:治疗后,近期疗效两组差异无显著性,远期疗效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AHplus糊剂一次性根管治疗简便易行,能减少复诊次数且疗效可靠.
作者:孙福财;蔡志斌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瑞芬太尼(remifentanil)为μ受体激动药,其N-酰基端含酯键可被组织和血液中的非特异性酯酶迅速进行不饱和代谢,不受血浆胆碱酯酶(假性胆碱酯酶)及抗胆碱酯酶药物(如新斯的明)的影响,在血管外分布广泛,稳态时分布容积远小于其他阿片类药,持续输注后半衰期(context sensitive half time)不受输注时间长短的影响,具有起效迅速、镇痛效果好、作用持续时间短和可控性好等特点,是理想的静脉麻醉靶控输注药物.但临床研究发现瑞芬太尼有呼吸抑制、肌肉僵硬、血压过低、心动过缓等副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1],并具有潜在的身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给药速度和方法对其麻醉效能及副作用有明显影响,血药浓度与药物效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密切关系.
作者:张兴安;赵高峰;屠伟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以5-氨基乙酰丙酸(5-ALA)作为光敏剂对胰腺癌裸鼠移植瘤进行光动力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8只裸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A组为荷瘤对照组,不给任何治疗;B组行单纯激光照射,不予任何光敏剂;C组在瘤内注射5-ALA,剂量为30 mg/kg,2 h后进行肿瘤局部光动力治疗.结果:光动力治疗组(C组)肿瘤体积与对照组(A、B组)相比明显缩小,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5-ALA作为光敏剂对胰腺癌裸鼠移植瘤进行光动力治疗,能使肿瘤组织坏死,生长速度明显减慢.
作者:欧阳斌;刘衍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噪声性听损伤者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的变化特点.方法:对接触噪声作业的47例工人进行纯音测听(pure tone audiometry,PTA)和ABR测试;依PTA正常者和4、3、2 kHz处的听力受损者分为4组;对各组的ABR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随听力损失频率和程度的增加,逐渐出现低声强Ⅴ波潜伏期延长、高声强Ⅰ波的异常,继之伴Ⅲ波、Ⅴ波的异常,同时伴Ⅴ波反应阈的逐渐上升.(2)仅有4 kHz受累的轻度噪声性听力损失者,主要表现为低声强的Ⅴ波潜伏期延长和半数耳高声强的Ⅰ波异常.结论:(1)噪声性听损伤的ABR变化反映了声损伤始于外毛细胞,逐渐累及内毛细胞、听神经和脑干听觉通路的病变过程.(2)低声强的Ⅴ波潜伏期延长和高声强的Ⅰ波异常系轻度噪声性听损伤ABR的主要异常表现;对于可疑噪声性听损伤者在ABR Ⅴ波阈值正常时,还应观察其阈值处潜伏期,并结合其他听力学检查结果才能作出合理判断.
作者:刘亚晖;柯朝阳;马玲国;郭金凤;刘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江门地区普通人群对牙牙合畸形的认识.方法:随机抽取江门市口腔医院正畸科门诊咨询患者1 243例,平均年龄14.56岁,江门5所中小学适龄儿童1 128例,平均年龄13.49岁,对其做问卷调查.结果:(1)门诊咨询挂号的患者对牙牙合畸形的了解程度具有地区差异性.(2)门诊咨询挂号的患者了解正畸治疗的途径主要是社会关系和医疗途径.(3)听说过正畸治疗的人群在江门地区无明显差异.结论:无论是普通人群还是正畸治疗人群对牙牙合畸形还不甚了解,提高他们对正畸治疗的认识十分必要.
作者:邹锡新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