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上腺功能性色素性皮质腺瘤1例

李春光;黄勇;顾安康

关键词:肾上腺, 功能性, 色素性, 良性肿瘤, 皮质腺瘤, 临床特点, 脂褐素, 细胞内, 肉眼, 病理, 报告
摘要:肾上腺功能性色素性皮质腺瘤是很少见的良性肿瘤,因其肿瘤细胞内含丰富的脂褐素,肉眼呈棕黑色,故又称黑色腺瘤.我院收治l例,现就其病理和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先天性巨结肠病因学研究进展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病,HD)又称肠无神经节细胞症,为小儿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居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第二位.尽管对HD的病因学研究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但至今尚未完全清楚,对该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仍然是国内外学者的热门话题.近年,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应用,尤其是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人们对HD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目前较一致的观点是:HD是具有多基因遗传特性的先天性发育畸形,胚胎早期阶段微环境改变及遗传学因素在巨结肠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即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此外,病毒感染、肠壁缺血等因素也参与该病的发生.本文就HD病因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未德成;王忠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结核专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

    目的:探讨结核专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从生物、理化、环境和社会心理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综述结核专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性.结果:提出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教育,提高防范意识.结论:合理应用防护措施,规范操作行为,改善工作环境,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可减少结核专科护士的职业危害.

    作者:沈惠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儿童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复发-缓解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多种自身抗体导致不同靶器官的损害为特点,多见于20~40岁育龄妇女,儿童少见,婴幼儿极少见,现报道1例.

    作者:张玲敏;沈思钰;蔡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常乐康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评价

    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可致胆红素脑病,其病死率高,幸存者常留下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及时恰当的干预治疗十分必要.我们于2004年6月至2006年1月,在常规治疗高胆红素血症基础上,辅以常乐康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及其临床应用

    早期发现、确诊并正确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糖尿病的诊断、分型、病情的进展、并发症的判断及预后都与实验室检查密切相关.检测项目的科学选择及检测结果的正确评价都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将对临床工作中的常用糖尿病的检测指标作一介绍.

    作者:吴永华;张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我院肺炎治疗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肺炎治疗中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抽取2005年9-11月出院的肺炎患儿病例资料111份,统计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使用频度、联合用药情况等,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分析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结果:我院肺炎治疗中使用频度高的抗菌药物依次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其中,单用占83.8%,二联用药占16.2%,首选宜选药物占77.5%.结论:我院肺炎治疗中抗菌药物大多为单用,且多选用宜选药物,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但仍存在某些问题需要改进.

    作者:李荣;朱慧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重组人可溶性凋亡配体相关蛋白联合顺铂抑制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目的:探讨重组人可溶性凋亡配体相关蛋白(rhTRAIL)和顺铂联用对抑制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有无协同增效作用.方法:将24只荷人A549肺腺癌BALB/CA-nu裸鼠随机分成4组,(1)阴性对照组;(2)rhTRAIL组(1 μg/mL,隔日1次×8次);(3)顺铂组(1.5 mg/kg,每周2次×4次);(4)联合用药组(rhTRAIL 1 μg/mL,隔日1次×8次+顺铂1.5 mg/kg,每周2次×4次).分别测量瘤重、瘤体积,计算肿瘤生长指数和抑瘤率,并观察各组移植瘤组织的毒副作用和病理形态结构.结果:阴性对照组肿瘤生长指数为7.63±2.01,而rhTRAIL组和顺铂组分别为4.15±1.04和4.37±0.93,联合用药组则减低至1.69±0.37.rhTRAIL组、顺铂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6.8%和30.3%,联合用药组则增高达69.5%.rhTRAIL组、顺铂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联合用药组和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各组裸鼠的毒副作用轻微,治疗前后体重无明显变化.结论:rhTRAIL、顺铂均可抑制A549裸鼠移植瘤的生长,rhTRAIL和顺铂联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rhTRAIL有望成为-种重要的生物制剂应用于肺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

    作者:张梅春;赵子文;刘朝晖;曾军;何卫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小鼠巨细胞病毒感染小鼠内耳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chromosomal protein 1,HMGB-1)在小鼠巨细胞病毒(murine cytomegalovirus,MCMV)感染导致听力损失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新生小鼠颅内注射病毒法建立MCMV感染动物模型,测定2周龄小鼠的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采用RT-PCR检测耳蜗组织HMGB-1 mRNA表达,均与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比较.结果:ABR,病毒组(28.42±3.03)dB,对照组(15.66±0.38)dB(t=3.042,P<0.01).HMGB-1 mRNA,病毒组2.372±0.193,对照组0.754±0.322(t=7.537,P<0.01).结论:HMGB-1可能通过维持并加重内耳的迟发性炎症,成为巨细胞病毒感染导致听力损失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

    作者:程苾恒;闻良珍;张英;李丹;王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胸腔积液结核抗体IgG和腺苷脱氨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结核抗体IgG和腺苷脱氨酶(ADA)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结核抗体IgG采用斑点免疫金渗滤法,ADA采用酶比色法,同时对107例结核性胸膜炎和45例非结核性(主要为恶性肿瘤)患者的胸水进行检测.结果:结核抗体在结核性和非结核性胸水中阳性率分别为45.8%和20.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5.8%和80%;ADA在结核性和非结核性胸水中分别为(64.2±22.8)U/L和(19.5±10.9)U/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若以ADA>45 U/L为诊断结核阳性界值,则两组阳性率分别为91.6%和11.1%,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6%和88.9%.若以结核抗体和ADA均为阳性判断,可明显提高特异性.结论:检测患者胸水中结核抗体和ADA活性在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何聚莲;谭耀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机械通气内固定治疗连枷胸合并呼吸衰竭的呼吸管理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内固定治疗连枷胸合并呼吸衰竭的呼吸管理.方法:从护理的角度探讨呼吸机应用、气道管理、呼吸监测、镇静剂应用等在治疗连枷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过程中的作用.结果:32例连枷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有30例经机械通气治疗5~16 d后一次性成功脱机,痊愈出院;2例分别因重度颅脑损伤及失血性休克死亡.结论:护理中加强呼吸管理是利用机械通气内固定成功救治连枷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关键.

    作者:张兰珍;程碧环;李珠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COPD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与血气分析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bg)变化与血气分析的相关性.方法:对35例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血浆Fbg及35例对照组的血浆Fbg分别进行测定.结果: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浆Fbg明显增高(P<0.001),动脉血氧分压与血浆Fbg水平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与血浆Fbg水平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Fbg可作为COPD急性期反应的指标,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与其增高密切相关,在COPD患者的病情监测及预后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国玲;李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涎腺恶性混合瘤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涎腺恶性混合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发生及鉴别诊断.方法:对l例涎腺恶性混合瘤进行光镜观察,并行免疫组化染色标记.结果: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具有软骨黏液样基质的混合瘤成分和腺样囊性癌成分共存,肿瘤细胞上皮膜蛋白、S-100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波型蛋白呈阳性表达.结论:涎腺恶性混合瘤较少见,诊断必须结合病史及体格检查,发现涎腺肿物增大及固定应怀疑为恶性肿瘤,涎腺恶性混合瘤确诊必须依靠病理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

    作者:罗卫民;陈玉英;谭丽珊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5脱氧前列腺素J2对同型半胱氨酸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15脱氧前列腺素J2(15 d-PGJ2)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抑制作用和对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2)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Hcy和15 d-PGJ2对大鼠VSMCs进行刺激,以3H-TdR掺入方法观察15 d-PGJ2对Hcy诱导大鼠VSMCs增殖的抑制作用,以Western印迹方法分析ERK1/2蛋白表达和ERK1/2磷酸化水平.结果:15 d-PGJ2可明显抑制Hcy诱导的大鼠VSMCs增殖,但对Hcy诱导的ERK1/2磷酸化无明显作用.结论:15 d-PGJ2可能通过MAPK/ERK1/2信号途径的下游步骤抑制Hcy诱导的大鼠VSMCs增殖.

    作者:王天成;刘向炜;寇丽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肾上腺功能性色素性皮质腺瘤1例

    肾上腺功能性色素性皮质腺瘤是很少见的良性肿瘤,因其肿瘤细胞内含丰富的脂褐素,肉眼呈棕黑色,故又称黑色腺瘤.我院收治l例,现就其病理和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作者:李春光;黄勇;顾安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82例诊断为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36例,两组病人均按常规给予低流量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祛痰、纠正水电解质失衡、营养支持及必要时予糖皮质激素和呼吸兴奋剂治疗,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1周后红细胞比容、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明显好转,治疗组症状改善的时间为(5±2)d,住院时间为(10±2)d,对照组症状改善的时间为(8±4)d,住院时间为(15±6)d.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可使患者红细胞比容降低,降低血液黏稠度,PaO2明显提高,PaCO2明显降低,症状改善的时间提前,住院时间缩短,减少医疗费用,值得推广.

    作者:刘丽娟;吴耀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数字化制造技术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进步,数字化制造技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从产品的优化设计、智能设计、逆向工程、虚拟制造等以CAD为基础的设计制造技术方面的研究,到应用研究都异常活跃.传统的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修复与重建、颌面部整形及美容、义齿设计与制作主要依据医生的经验和手工操作,如何利用数字化制造技术中的成熟方法如CAD/CAM技术,对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修复与重建、颌面部整形及美容、口腔义齿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技术等问题,近来成为了口腔医学中新课题.

    作者:谭翎;车英林;黄树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单腔深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48例

    目的:探讨单腔深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单腔深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48例(细管组),并与传统胸导管闭式引流45例(粗管组)在基本临床资料、疗效、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细管组气胸的总治愈率为91.7%,与粗管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单腔深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法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缩短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P<0.05).结论:应用单腔深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操作安全、简便,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医师推广应用.

    作者:刘慧;张天托;叶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小儿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了解小儿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肺功能的变化.方法:20例符合ALI/ARDS诊断标准的机械通气病人作为肺损伤组(ALI组),同期机械通气而无肺损伤病人20例作为对照组(NALI组).入选同时记录病人的临床资料及呼吸机参数、血气指标.结果:本研究40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病人中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10例(25.0%),其中ALI组7例(7/40,占病人的17.5%),NALI组3例(3/40,占病人的7.5%),本组病人死亡7例(占17.5%),其中ALI组死亡5例(占12.5%),NALI组死亡2例(占5.0%),所有死亡病例均并发MODS.ALI组肺顺应性(Cst)、氧合指数(PaO2/FiO2)与NALI组比较明显降低,而肺内分流(Qs/Qt)明显高于NALI组(P<0.01).发生ALI的病人机械通气参数吸气峰压(PIP)、平均气道压(Pmean)、呼气末正压(PEEP)明显增高,与NALI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小儿SIRS/MODS早期监测肺功能的改变,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ALI,阻止MODS的发生、进展,对降低危重儿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剑珲;曾其毅;陶建平;杨镒宇;洪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单极和双极心内电图的比较

    目的:比较心脏标测中单极和双极心内电图的异同.方法:12例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接受射频消融手术的患者,多导生理记录仪同步记录窦性心律下体表心电图和冠状静脉窦(CS)单极、双极心内电图(分别为CS1、CS2和CS12、CS223),比较振幅、时限和局部激动时间的异同.结果:单极电图和双极电图的心房A波振幅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单极电图的心室(V)波振幅高于双极电图的V波振幅(P<0.05).单极电图的A波和V波的时限均明显大于双极电图的A波时限(P<0.05).单极电图和双极电图中局部激动时间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心脏标测中双极和单极电图的振幅和时限存在一定的差异,两者的联合应用能够提供关于局部激动和远场电位的互相补充的信息.

    作者:周益锋;郭继鸿;许原;李学斌;张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375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有效的内科治疗途径.方法:对643例住院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375例已形成包裹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采取合理抗结核、积极抽胸水、必要时胸内注药、使用激素等措施.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后发现围门诊期的前15 d是包裹形成的关键时期(P<0.005),其中351例(93.6%)包裹性胸膜炎患者达到临床痊愈.结论:除了采取综合治疗外,治疗时间宜足够长,建议以12个月为宜,必要时可延长时间至胸水消失.

    作者:曹青山;王改;王金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