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翎;车英林;黄树鹏
目的:探讨老年及中青年肺结核各自的临床特点,针对老年肺结核的特殊性,提出相应的诊断策略.方法:选择89例60岁以上老年肺结核患者及同期住院60岁以下中青年肺结核患者124例,从肺结核临床表现、痰菌检查、胸部X线特点、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临床表现各有特点,结核菌检查结果差异无显著性,X线胸片特征及病灶类型不同,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老年肺结核临床症状不典型、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发症多、易误诊、痰涂片找结核杆菌阳性率高,是重要的传染源之一,故临床医师应掌握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马为;赵子文;赵祝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重度脓毒症(severe sepsis)患者多脏器功能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50例重度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GSH组和对照组.GSH组加用GSH 2.4 g/d静脉滴注,其余治疗两组相同.于治疗前和治疗第7天测定各种血浆生化指标.结果:两组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和尿素氮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且GSH组前3项指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两组血浆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而GSH组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均P<0.05).结论:GSH对重度脓毒症患者的肝、肾、心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明自强;俞林明;吕银祥;吕少明;王黎卫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ICU危重病人应用胸腔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系统所测心功能结果与超声心动图结果的相关性,评估其早期揭示循环功能不良和在早期高危病人复苏治疗中的指导作用,以及早期应用对病人费用和预后的影响.方法:2005年10月至2006年7月入住我科、ICU住院时间24 h以上以及APACHEⅡ评分区间相似的60例ICU危重病人,40例(APACHEⅡ评分26.3±6.6)常规监护,20例(APACHEⅡ评分25.5±5.8)入ICU后加用胸腔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系统持续监测并在期间行超声心动图,将两种心功能方法所得结果进行相关性比较;后比较两组病人的费用和预后.结果: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系统所获得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和心脏指数(CI)值与彩色超声心动图所获得的值接近,LVEF的相关性为0.85,CO的相关性为0.75,CI的相关性为0.76,CI的偏差和精确度为(0.78±0.48)L/(min·m2).常规组与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系统持续监测组的ICU人均日费用分别为(5 095±2 626)元和(3 701±2 045)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病死率分别为25%和20%,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ICU危重病人早期应用胸腔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系统与彩色超声心动图对心功能的评估有良好的相关性,为早期复苏治疗提供直观、可靠、连续性的依据,对预防由于长时间组织低血流量和低灌注所致的休克、器官衰竭和一系列并发症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使ICU危重病人的治疗管理更科学合理,可能有利于降低病人的费用,对其可否改善病人预后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温隽珉;吴胜楠;易菁;周志强;陈怀生;张华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心脏标测中单极和双极心内电图的异同.方法:12例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接受射频消融手术的患者,多导生理记录仪同步记录窦性心律下体表心电图和冠状静脉窦(CS)单极、双极心内电图(分别为CS1、CS2和CS12、CS223),比较振幅、时限和局部激动时间的异同.结果:单极电图和双极电图的心房A波振幅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单极电图的心室(V)波振幅高于双极电图的V波振幅(P<0.05).单极电图的A波和V波的时限均明显大于双极电图的A波时限(P<0.05).单极电图和双极电图中局部激动时间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心脏标测中双极和单极电图的振幅和时限存在一定的差异,两者的联合应用能够提供关于局部激动和远场电位的互相补充的信息.
作者:周益锋;郭继鸿;许原;李学斌;张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与肌瘤类型的关系,明确射频消融是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有效的新方法.方法:对36例单发或多发的离体子宫肌瘤施行射频消融固化治疗,根据瘤体的大小对射频的时间、次数、表面温度进行调控、监测及HE染色镜下观察病理变化.结果:本组19例浆膜下肌瘤和5例阔韧带肌瘤消融后瘤体均有不同程度的肿胀,表面呈脱水征象.其中8例浆膜下肌瘤直径2 cm左右,针尖距瘤体表面≤1 cm,浆膜面呈棕褐色或黑色,表面温度可高达80~90 ℃,并可见热气蒸发.>2 cm的浆膜下肌瘤和12例肌壁间肌瘤则无类似变化.结论:对较大的浆膜下肌瘤和肌壁间肌瘤进行多点、多面的射频治疗,对较小的浆膜下、深肌层或阔韧带肌瘤要严格控制时间和射频次数.
作者:于秀;谢阳桂;施公胜;陈瑞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比较galectin-3(Gal-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良性病变中的表达差异,明确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二步法检测214例甲状腺手术标本中Gal-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Gal-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92.6%,显著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28.1%)、腺瘤(41.8%)及甲状腺炎(12.9%).结论:Gal-3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甲状腺良性病变,可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的特异指标.
作者:吴文君;许岚;刘晓;朱圣炜;刘国萍;孙荣超;杨树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137例2型糖尿病患者尿蛋白三项结果,探讨其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尿IgG、ALB、β2-MG水平,并同时检测尿常规及血清肌酐水平.结果:在尿蛋白正常组中,尿IgG和β2-MG的阳性率分别为2.8%和28.2%;在尿白蛋白升高组中,上述两者的阳性率分别为62.1%和71.2%;同时,血清肌酐值在两组中不同,尿白蛋白升高组高于尿蛋白正常组;此外,在尿白蛋白升高组中,随着尿中IgG的出现,血清肌酐值相应地升高.结论:尿蛋白三项能弥补单纯尿蛋白定量检测的局限性,更准确地反映糖尿病肾病的本来面貌,当尿中ALB处于正常范围时,β2-MG检测能反映肾小管损伤情况;当尿中ALB升高时,IgG检测能反映肾小球损伤的程度,并对肾功能评价提供参考.
作者:唐晓虹;尹良红;聂立红;蔡启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炎症细胞、细胞组分及神经递质参与的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近年来随着对哮喘肺内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深入研究,由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神经系统介导的气道神经源性炎症(airway neurogenic inflammation)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是调控神经源性炎症关键的细胞因子,发现它可通过连接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而发挥放大气道炎症的作用[1].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神经生长因子在哮喘神经源性炎症及其信号传导中的作用,旨在为探讨哮喘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邹威凤;汤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代谢综合征(MS)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空腹游离脂肪酸(FFA)水平的影响.方法:T2DM患者分为MS组和非MS组,与对照组比较空腹FFA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T2DM合并MS组较对照组FFA明显升高[(0.60±0.26)mmol/L vs (0.45±0.22)mmol/L,P<0.01],较T2DM不合并MS组FFA也升高[(0.60±0.26)mmol/L vs (0.51±0.22)mmol/L,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甘油三酯(TG)、体重指数(BMI)作为独立危险因素影响血浆FFA水平.结论:T2DM合并MS人群空腹循环FFA水平明显升高,FFA水平受TG、BMI等多种因素影响.
作者:卢玉;王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bg)变化与血气分析的相关性.方法:对35例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血浆Fbg及35例对照组的血浆Fbg分别进行测定.结果: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浆Fbg明显增高(P<0.001),动脉血氧分压与血浆Fbg水平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与血浆Fbg水平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Fbg可作为COPD急性期反应的指标,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与其增高密切相关,在COPD患者的病情监测及预后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国玲;李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急性多灶性脑出血(acute mutifocal cerebral hemorrhage,AMCH)病例的系统分析,探讨其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27例AMCH患者的病因、CT影像、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及治疗等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本病的病因组成、病灶分布特点.结果:1例患者为弥漫性全脑多发脑出血病灶,余26例出血灶57个.出血病灶为基底节区29个,丘脑10个,其他分布于脑叶、小脑、外囊、脑干.病因以高血压动脉硬化性AMCH多,其他病因包括脑淀粉样血管病、抗凝治疗、血液病.意识障碍21例,双侧肢体瘫痪22例.结论:AMCH的发病机制多样,高血压动脉硬化可能是本病常见的病因.常见出血部位是基底节区,其次是丘脑.临床表现以意识障碍及双侧肢体症状为明显.
作者:曲辉;赵性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笔者于2003年7月至2005年7月对47例多发性跖疣患者采用0.2%5-氟尿嘧啶热溶液外泡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霞;赵洪波;鲁英;任海燕;翁燕荣;陈玉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微波热疗具有简便、出血少等优点,耳科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外耳道乳头状瘤.本研究对37例微波治疗外耳道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楼正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早期发现、确诊并正确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糖尿病的诊断、分型、病情的进展、并发症的判断及预后都与实验室检查密切相关.检测项目的科学选择及检测结果的正确评价都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将对临床工作中的常用糖尿病的检测指标作一介绍.
作者:吴永华;张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本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了56例50岁以上老年结核性脑膜炎(以下简称结脑)病人,现对发病至接受抗结核治疗时间超过2周的32例病人误诊原因进行分如下.
作者:韦晓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慢性皮肤溃疡治疗比较困难,一般药物疗效不佳.我们应用40%硫酸镁与苯妥英钠粉局部外用配合全身用药治疗慢性溃疡,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进红;杨秋莲;李春玲;王新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内固定治疗连枷胸合并呼吸衰竭的呼吸管理.方法:从护理的角度探讨呼吸机应用、气道管理、呼吸监测、镇静剂应用等在治疗连枷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过程中的作用.结果:32例连枷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有30例经机械通气治疗5~16 d后一次性成功脱机,痊愈出院;2例分别因重度颅脑损伤及失血性休克死亡.结论:护理中加强呼吸管理是利用机械通气内固定成功救治连枷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关键.
作者:张兰珍;程碧环;李珠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复发-缓解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多种自身抗体导致不同靶器官的损害为特点,多见于20~40岁育龄妇女,儿童少见,婴幼儿极少见,现报道1例.
作者:张玲敏;沈思钰;蔡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80%的氦和20%的氧组成的氦氧混合气体对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呼吸道疾病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1],其作用机制虽有文献作过阐述,但未明之处颇多,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作者:李志平;郭禹标;黄建强;罗益锋;钟韵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急症患者舌下含服卡托普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71例老年高血压急症患者,在测量血压达到诊断标准时立即给予卡托普利25 mg舌下含服.每15 min记录血压及心率1次,并记录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5 min后,大部分患者血压已经有效降低,有效率达56%;经过60 min观察,血压平稳下降,总有效率达93%;治疗后心率略有下降,率压积明显降低;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舌下含服卡托普利可以作为在急诊环境下治疗老年高血压急症的首选方法.
作者:潘信义;陈锐;禤锋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