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2例

乔建萍

关键词:多巴反应性, 原发性肌张力障碍, 现报告如下, 肌张力不全, 昼夜波动, 变异型, 门诊
摘要: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RD)又称为明显昼夜波动的进行性肌张力障碍,也有称为肌张力不全综合征,为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一种变异型.我院门诊遇到2例,现报告如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ELISA检测甲胎蛋白结果判定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在ELISA检测结果判定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以提高报告结果的可靠性及准确性.方法:542例患者首先采用ELISA法进行AFP定性筛查,检出的阳性及临床怀疑与肝脏有关的阴性患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定量测定.结果:542例患者中,ELISA法定性检测AFP阳性者为417例,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测定阳性者370例;125例阴性患者中有48例定量为阳性.结论:对ELISA定性检测AFP阳性及高度怀疑肝脏病变的阴性患者,建议追加定量分析,以排除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作者:孙子涵;齐法莲;杜秀敏;徐军;克丙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Graves眼病与CTLA-4基因第1外显子A49G多态性及临床特点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Graves眼病患者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第1外显子A49G多态性及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测定107例Graves病患者(其中伴突眼50例,不伴眼病57例)CTLA-4基因第1外显子A49G多态性,分析其基因表型、基因频率与眼病的关系;并分析眼病与年龄、性别、甲状腺肿大程度、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等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无眼病组(GH组)与伴突眼组(GO组)相比,GG基因型及等位基因G的频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低TgAb可能是Graves病患者伴发突眼的危险因素(P<0.05),而平均年龄、性别比例、甲状腺肿大程度以及血清TPOAb水平相比较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G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G是Graves眼病的遗传易感因素,低TgAb促进Graves眼病的发生;而Graves眼病的发病与年龄、性别、甲状腺肿大程度以及血TPOAb水平可能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陈光明;沈飞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不同性别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性别代谢综合征(MS)患病情况的不同特点.方法:随机选择2004-2005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5 030例,均测定空腹血葡萄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酸,同时测定身高、体重、血压.计算不同性别MS患病率及不同代谢因素异常的发生率,同时分析不同性别MS患者异常代谢因素组合形式的特点.结果:(1)低HDL-C的发生率男女之间无差异;男性高FPG、高TC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男性超重、高血压、高TG、高尿酸、MS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2)男性MS患者中异常率出现高的因素为高TG,MS患者中均100%(465/465)异常.其次为超重,异常率为89.03%(414/465).第三为高血压,并常率为76.13%(354/465).女性MS患者中高TG和超重均达100%(88/88).其次高血压和低HDL-C异常率均为44.32%(39/88).结论:(1)男性代谢因素的异常率及MS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2)不同性别具有不同的代谢因素异常组合形式,不同性别MS的预防与治疗应有针对性.

    作者:冯磊;年士艳;山德生;张兴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女性不孕症250例临床分析

    女性不孕症发病率不断升高,我院妇科门诊从2003年5月至2006年5月共接诊不孕症患者250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宁伟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不规则的鼻中隔偏曲矫正术68例体会

    鼻中隔矫正术是一种传统的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手术方式,但是在手术过程中,由于各病例的特殊性,以及手术方法存在的视野狭小、清晰度较差的缺点,在对高位、后段、嵴突及不规则的鼻中隔偏曲患者进行手术时,常常遇到不少困难.

    作者:汪级木;鹿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改良四氧嘧啶法制作糖尿病动物模型

    目的:对用四氧嘧啶诱导新西兰兔糖尿病动物模型的方法进行改良.方法:按进食状态及给药方法和剂量的不同将新西兰兔分为4个组,对死亡率及成模率进行比较.结果:不禁食给药组死亡率为10%,成模率为0;两次给药组死亡率为10%,成模率为80%;禁食后一次给药组及小剂量给药组的死亡率均为80%,成模率均为20%.结论:采用两次给药的方法效果好,具有成模率高和死亡率低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传仓;刘卫鹏;杜江;朱为国;封志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雷公藤多甙在肾移植术后蛋白尿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治疗肾移植术后蛋白尿的效果.方法:对肾移植术后出现蛋白尿,经常规处理、对症治疗等措施后效果不佳的158例患者,口服雷公藤多甙治疗,观察其蛋白尿改善情况.结果:治疗8周时,缓解95例,改善32例;治疗12周时,缓解135例,改善14例.重新出现蛋白尿的患者经再次治疗后尿蛋白消失.结论:雷公藤多甙对于肾移植术后尿蛋白有显著疗效,缓解率高,不良反应少,对移植肾脏起保护作用.

    作者:高文波;王亚伟;朱有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重组人心钠肽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目的:评价静脉内给予国产重组人心钠肽(recombinant human 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rhANP)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交感神经系统的影响,并观察其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静脉内给予rhANP 0.1μg/(kg·min)持续静脉泵入60 min,分别于基线0 h及基线后36 h测定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以及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在36 h观察期间,评估安全性,包括SBP、HR、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与基线0 h相比,基线36 h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以及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均明显下降[肾素:(9.22±2.74) vs (7.43±2.60)pg/mL,P<0.01;血管紧张素:(234.46±93.40) vs (153.45±51.75)pg/mL,P<0.01;醛固酮:(117.45±9.45) vs (94.42±34.19)pg/mL,P<0.05;去甲肾上腺素:(259.45±54.84) vs (230.88±66.95)pmol/L,P<0.05].在静脉应用rhANP 1 h时SBP明显降低(P<0.01),无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在未特殊处理的情况下血压逐渐恢复至基线时水平.在36 h观察期间各时相点的HR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室指标(包括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血钾、血钠)在基线0 h和基线后36 h的实验室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静脉应用rhANP能够拮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激活,且安全可行.

    作者:高红丽;严松彪;陈晖;李虹伟;贾三庆;王雷;苏淑红;韩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提高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免疫功能,促进呼吸道感染恢复,降低呼吸道感染复发率.方法:12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分成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单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对两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急性期发热、咳嗽、扁桃体肿大、肺部罗音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呼吸道感染复发率显著降低,总有效率93%.结论:匹多莫德口服液可通过调节免疫反应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良好,且安全性高,依从性好,是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有效的免疫治疗药物.

    作者:贾黎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人源化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

    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结合了免疫学和药理学的原理,应用于疾病治疗已有几十年.单克隆抗体在治疗中的运用要特别考虑到生物药效率、耐受性、变化性和适用性.

    作者:彭如意;王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尿毒症肺52例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尿毒症肺的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2年7月至2006年5月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尿毒症肺52例的临床特点、X线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与转归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尿毒症肺的常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咯血、肺部湿性罗音;X线表现以肺淤血、间质性肺水肿常见;实验室检查多有血白细胞计数不高、血红蛋白及白蛋白低、代谢性酸中毒、低氧血症;经增加透析次数等处理,症状或体征消失39例,好转12例,死亡1例,其中27例2周后复查胸片基本正常22例,好转5例.结论:尿毒症肺是尿毒症患者非感染性的肺部常见并发症,以充分透析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有效降低尿毒症肺的发生.

    作者:彭建华;张伟君;潘健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肾性贫血

    肾性贫血是指由各种因素造成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产生不足或尿毒症病人血浆中一些毒性物质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造成肾性贫血的因素有多种,其中以EPO不足为主要原因[1].

    作者:任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高龄产妇术后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将40例择期行剖官产术的足月、单胎高龄产妇分为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和罗哌卡因组(R组),每组20例.术后分别采用0.125%左旋布比卡因和0.2%的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2μg/mL)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观察各组术后48 h内的镇痛效果、运动阻滞程度变化及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产妇对PCEA的非常满意率差异无显著性(L组为87.6%,R组为77.9%,P>0.05),左旋布比卡因组稍高于罗哌卡因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排气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用0.125%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2μg/mL)用于高龄产妇术后硬膜外镇痛均可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崔瞻;马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早产儿早期微量滴服喂养观察

    随着医学进步和医疗技术的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上升,越来越多的早产儿得到治疗.早产儿由于各脏器发育不成熟,成功治疗过程牵涉面广.特别是早产儿早期喂养不耐受,依赖静脉营养,治疗时间长,故如何成功开始早期喂养是成功治疗早产儿的关键之一.

    作者:徐利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刺络拔罐法配合西医治疗痤疮50例临床观察

    痤疮是青少年男女中常见的一种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面部.我们以刺络拔罐法配合西药治疗痤疮患者50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周秀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抑郁情绪、哮喘控制及生存质量的调查分析

    目的:对支气管哮喘(简称支喘)患者的抑郁情绪发生情况、哮喘控制测试(ACT)得分及生存质量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对确诊的44例支喘患者经治疗后同时填写抑郁相关心理测试(CES-D)量表、ACT量表和生存质量量表,对所得数据以CES-D得分按有无抑郁情绪排序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有抑郁情绪的支喘患者超过20%;有、无抑郁情绪组间生存质量及其5个构成因素中的哮喘症状、心理状况、对刺激原的反应和对自身健康的关心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CT得分及构成生存质量因素中的活动受限组间比较差异虽未见显著性(P>0.05),但其得分均值与设计相符;相关分析显示,支喘患者的抑郁情绪与生存质量及构成生存质量5因素中的心理状况和对自身健康的关心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P<0.05),与ACT得分及构成生存质量其他3个因素则未见明显相关(P>0.05).结论:要减轻和消除支喘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其ACT得分和生存质量,一方面要有效地控制病情,另一方面要在精神心理层面采取有效的措施,例如采用健康教育辅导等,双管齐下方可奏效.

    作者:李志平;钟韵;郭禹标;彭丽红;黄旭斌;黄建强;谢灿茂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心房利钠肽基因T2238C多态性与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目的:了解心房利钠肽(ANP)基因T2238C多态性与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PCR-RFLP技术对该位点在本院出血性脑卒中患者(104例)中的分布进行检测和分析,并与无脑血管病变的人群(100例)进行比较.结果:本院就诊人群T2238C多态性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但在脑出血患者和无脑血管病变者中分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ANP基因T2238C多态性可能不是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遗传学危险因素.

    作者:张永利;杨期东;黄清;周琳;申向民;唐震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药物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胃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影晌

    目的:探讨三联药物治疗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影响.方法:选择经内镜诊断为消化性溃疡、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且有慢性牙周炎患者87例进行三联药物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其中46例还同时进行牙周基础治疗.治疗后分别于1个月、1年后通过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消化性溃疡患者胃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结果:采用联合治疗的患者1年后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显著高于未进行牙周基础治疗的患者(59% vs 32%,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且有慢性牙周炎的患者进行三联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牙周基础治疗能提高胃内幽门螺杆菌远期根除率.

    作者:金峰;袁芳;张志坚;乐桥良;朱金照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前列腺素E2对创伤弧菌感染肝病大鼠多器官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通过前列腺素E2(PGE2)对创伤弧菌攻击肝病大鼠后心、肝、肺和肾等重要器官保护作用的实验观察,为PGE2应用于创伤弧菌感染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10%的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皮下注射制备慢性肝病大鼠,肌肉注射PGE2后用创伤弧菌腹腔注射菌液0.4 mL/只,约6.0×107 cfu进行攻击,并给予氧氟沙星等药物,常规电镜取材观察心、肝、肺、肾的超微结构,同时与接受相同菌量的肝病大鼠进行比较.结果:肝病大鼠创伤弧菌攻击后表现为心、肝、肺和肾等主要器官损伤严重,尤其是心肌和肺组织,而PGE2联合保护组死亡率较未经保护肝病大鼠创伤弧菌攻击组显著降低(P<0.01),心、肝、肺和肾各器官的超微结构显著改善.结论:PGE2使肝病大鼠创伤弧菌攻击后心、肝、肺和肾各器官的损伤减轻,各组织细胞线粒体肿胀消失.

    作者:王静;周丽萍;应斌宇;余平安;方周溪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吞咽协调训练在小儿脑性瘫痪流涎症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采用吞咽协调训练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并发吞咽协调障碍及流涎的效果.方法:对住院的30例脑瘫合并吞咽协调障碍和流涎的患儿进行吞咽协调训练、语言训练、针灸等治疗,评定治疗前后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3个月治疗后,吞咽协调障碍恢复情况,显效7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27/30);有9例流涎儿无效,21例Ⅱ~Ⅴ级流涎经训练后转为Ⅰ~Ⅲ级,流涎控制的总有效率为70%,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吞咽协调训练对脑瘫患儿吞咽协调障碍及流涎的功能恢复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赵旸;董继萍;王小菊;梁松;刘洪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