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源化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

彭如意;王捷

关键词:人源化, 治疗性, 单克隆抗体, 生物药效率, 抗体结合, 疾病治疗, 药理学, 适用性, 耐受性, 免疫学, 变化性, 运用, 原理, 应用
摘要: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结合了免疫学和药理学的原理,应用于疾病治疗已有几十年.单克隆抗体在治疗中的运用要特别考虑到生物药效率、耐受性、变化性和适用性.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残胃病变182例临床与内镜分析

    目的:探讨残胃相关病变的特点、主要诊断手段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5-2004年在我院行胃镜检查且资料完整的182例残胃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内镜诊断残胃病变,毕Ⅱ氏术后胆汁反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毕Ⅰ氏手术(P<0.05),伴有胆汁反流残胃患者Hp检出率低于无胆汁反流患者(P<0.05).结论:残胃病变发生率高,应掌握手术指征,注意手术方式,术后定期复查胃镜,应予促胃动力、吸附胆汁、保护胃黏膜药物治疗,以改善残胃病变预后.

    作者:苏华;吴静;黄敏菁;樊力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肺硬化性血管瘤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的研究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SHL)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和组织发生.方法:对6例SHL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以下15种抗体免疫表型的标记,TTF-1、EMA、AE1/AE3、SP-B、Vimetin、CD31、Ⅷ因子、S-100、CgA、Syn、Calretinin、MC及ER、PR、P53.结果:肿瘤组织形态多样,主要由实性区、乳头状区、血管瘤样区和硬化区四种组织形态构成,瘤细胞主要由立方细胞和多角形细胞组成.两种细胞共同表达TTF-1和EMA,AE1/AE3、SP-B仅在立方细胞中表达;ER、PR多在多角形细胞中表达,P53在两种细胞中均有表达.结论:SHL可能起源于多潜能的原始呼吸道上皮细胞;SHL的组织形态特征,结合TTF-1、SP-B、EMA、AEl/AE3等免疫表型的标记,有助于SHL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陈东;商建峰;王伟;肖磊;张慧信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Graves眼病与CTLA-4基因第1外显子A49G多态性及临床特点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Graves眼病患者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第1外显子A49G多态性及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测定107例Graves病患者(其中伴突眼50例,不伴眼病57例)CTLA-4基因第1外显子A49G多态性,分析其基因表型、基因频率与眼病的关系;并分析眼病与年龄、性别、甲状腺肿大程度、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等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无眼病组(GH组)与伴突眼组(GO组)相比,GG基因型及等位基因G的频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低TgAb可能是Graves病患者伴发突眼的危险因素(P<0.05),而平均年龄、性别比例、甲状腺肿大程度以及血清TPOAb水平相比较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G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G是Graves眼病的遗传易感因素,低TgAb促进Graves眼病的发生;而Graves眼病的发病与年龄、性别、甲状腺肿大程度以及血TPOAb水平可能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陈光明;沈飞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铁蛋白的临床运用

    目的:探讨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铁蛋白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研究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邋铁蛋白的精密度、准确性和灵敏度,同时与酶标免疫测定法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批内变异系数在1.5%~5.7%,批间变异系数在1.7%~6.7%;灵敏度为2.4 μg/L;不同浓度样本的回收率分别为104.9%和97.8%;与酶标免疫测定法的相关系数为0.999.结论: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铁蛋白准确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单,快速.

    作者:马蔡昀;曾慧敏;杨瑞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核因子-κB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以及抑制其表达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模型组(DM组)、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干预组(DP组),用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于8周末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肾重指数及尿白蛋白排泄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肾组织NF-κB、MCP-1以及ICAM-1的表达.结果:(1)与NC组相比,DM组大鼠肾重指数、尿白蛋白排泄率显著增高,DP组也有增高但显著低于DM组(均P<0.01);(2)DM组大鼠肾组织NF-κB、MCP-1以及ICAM-1的表达显著高于NC组,DP组的表达显著低于DM组而高于NC组(均P<0.01);(3)NF-κB的表达与MCP-1、ICAM-1、尿白蛋白排泄率、肾重指数呈明显正相关(r=0.885,P<0.01;r=0.861,P<0.01;r=0.796,P<0.00;r=0.457,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NF-κB表达明显增加,抑制其活性可减少MCP-1、ICAM-1的表达,减轻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作者:李竞;包艳;叶迎春;秦莹;王丹;崔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中的动态变化及悬雍垂软腭咽成形术(UPPP)前后的变化.方法:选取OSAHS患者45例,其中30例未予治疗,15例行UPPP手术治疗;选取15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和15例正常人作对照,测定各组睡前23:00及次日晨起7:00血清中VEGF和EPO浓度.比较不同严重程度的OSAHS患者及UPPP手术前后血清VEGF和EPO浓度的变化.结果:重度OSAHS患者晨起血清中VEGF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VEGF浓度与OSAHS病情严重度有显著相关性;经UPPP手术治疗后,睡前及晨起VEGF浓度都较手术前明显下降.OSAHS轻中度、重度患者血清EPO浓度差异无显著性,手术前后血清EPO水平差异也无显著性.结论:OSAHS患者晨起血清VEGF浓度明显升高,OSAHS病情严重度与VEGF水平显著相关,UPPP手术在近期内能显著改善OSAHS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缺氧程度.夜间低氧对病人EPO水平无明显影响,UPPP手术后EPO浓度也无明显变化.

    作者:魏敏;吴玉红;周燕斌;曾显声;严英硕;李志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早产儿早期微量滴服喂养观察

    随着医学进步和医疗技术的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上升,越来越多的早产儿得到治疗.早产儿由于各脏器发育不成熟,成功治疗过程牵涉面广.特别是早产儿早期喂养不耐受,依赖静脉营养,治疗时间长,故如何成功开始早期喂养是成功治疗早产儿的关键之一.

    作者:徐利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女性不孕症250例临床分析

    女性不孕症发病率不断升高,我院妇科门诊从2003年5月至2006年5月共接诊不孕症患者250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宁伟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植物日光性皮炎1例

    植物日光性皮炎(phytophotodermatitis)是患者过多服食光感性植物,并经受强烈日晒后所引起的急性光毒性炎症反应,皮疹好发于面部、手部等暴露部位,局部皮肤高度红肿、瘀斑、丘疹、水疱、血疱或坏死等[1].

    作者:陈建华;周辉;钟文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乳腺癌化疗后继发急性髓性/自然杀伤细胞白血病1例及文献复习

    目的:加深对急性髓性/自然杀伤细胞白血病(myeloid/natural killercell acute leukemia,MY/NK AL)的认识.方法:报告1例乳腺癌化疗后继发MY/NK AL,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该例MY/NK AL在形态、组织化学染色、免疫分型上类似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变异型,胞浆内可见细小的嗜苯胺蓝颗粒,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同时表达髓系(CD33,CD13,MPO)和NK细胞(CD56)相关抗原,CD16(-),HLA-DR(-),两次染色体检查均见复杂异常核型,但未见t(15;17)、PML/RARα基因.临床上有浸润症状(淋巴结肿大、皮肤结节性浸润),全反式维甲酸及三氧化二砷治疗无效,HA方案化疗有一定疗效.患者终因严重心衰、肺部感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死亡.结论:MY/NK A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白血病,极易误诊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变异型,但两者具有不同的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特征.正确鉴别两者,对于选择何种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晓辉;卞锦国;严云;梁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功能性慢性便秘的影像检查与诊断

    目的:探讨功能性慢性便秘的原因,评价影像学检查与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00例功能性慢性便秘患者的影像学检查与诊断及临床资料.结果:300例患者均进行了排粪造影检查,阳性率为100%;其中48例进行了结肠运输试验检查,阳性率为75%;10例进行了腹腔造影检查,阳性率为80%.依据影像学检查结果,300例中,非手术治疗124例,有效率97%;手术治疗176例,有效率89%.结论:功能性便秘原因复杂,根据动态改变分为3型,(1)结肠传输功能障碍型;(2)直肠排空障碍型;(3)混合型.影像学检查价值较大,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客观依据.详细的临床资料是提高影像学检查阳性率的重要条件.

    作者:吴德红;杨松;傅秋明;胡承雷;李文举;宋亚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央电子胎心监护在产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在产程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03年10月至2005年9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640例头位妊娠初产妇分成两组.研究组320例,在产程中应用广州三瑞公司研制的中央电子监护系统进行监护.对照组320例,应用传统的方法听诊胎心.结果:研究组胎儿宫内窘迫检出率明显提高(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时应用胎心监护能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和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率,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刘家凤;白玮;张文婷;董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纤维支气管镜和电子气管镜在成人不典型支气管异物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和电子气管镜在成人不典型支气管异物诊治中的作用,提高成人支气管异物的诊治水平.方法:利用纤维支气管镜或电子支气管镜进行检查并镜下取异物.结果:本组19例支气管异物经气管镜检查发现,同时镜下取出异物16例,取异物成功率84%,3例因异物钳夹困难,由外科手术取出.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或电子支气管镜对不典型支气管异物确诊率高,操作简单,取异物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晓;陈公平;林其昌;郑靖;郑志萍;张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马来酸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胰岛素联合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和单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1例应用胰岛素治疗而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治疗组(胰岛素加马来酸罗格列酮4 mg/d)与对照组(胰岛素治疗),随访观察12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均得到良好控制,但治疗组胰岛素日需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甘油三酯下降,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P<0.05),空腹及餐后2 h血浆胰岛素水平减少(P<0.05),B细胞功能指数升高(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降低(P<0.01).结论:马来酸罗格列酮与胰岛素联用能使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改善,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优于单用胰岛素治疗.

    作者:周倩;陈定宇;肖正华;余绮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抑郁情绪、哮喘控制及生存质量的调查分析

    目的:对支气管哮喘(简称支喘)患者的抑郁情绪发生情况、哮喘控制测试(ACT)得分及生存质量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对确诊的44例支喘患者经治疗后同时填写抑郁相关心理测试(CES-D)量表、ACT量表和生存质量量表,对所得数据以CES-D得分按有无抑郁情绪排序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有抑郁情绪的支喘患者超过20%;有、无抑郁情绪组间生存质量及其5个构成因素中的哮喘症状、心理状况、对刺激原的反应和对自身健康的关心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CT得分及构成生存质量因素中的活动受限组间比较差异虽未见显著性(P>0.05),但其得分均值与设计相符;相关分析显示,支喘患者的抑郁情绪与生存质量及构成生存质量5因素中的心理状况和对自身健康的关心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P<0.05),与ACT得分及构成生存质量其他3个因素则未见明显相关(P>0.05).结论:要减轻和消除支喘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其ACT得分和生存质量,一方面要有效地控制病情,另一方面要在精神心理层面采取有效的措施,例如采用健康教育辅导等,双管齐下方可奏效.

    作者:李志平;钟韵;郭禹标;彭丽红;黄旭斌;黄建强;谢灿茂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刺络拔罐法配合西医治疗痤疮50例临床观察

    痤疮是青少年男女中常见的一种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面部.我们以刺络拔罐法配合西药治疗痤疮患者50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周秀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高龄产妇术后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将40例择期行剖官产术的足月、单胎高龄产妇分为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和罗哌卡因组(R组),每组20例.术后分别采用0.125%左旋布比卡因和0.2%的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2μg/mL)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观察各组术后48 h内的镇痛效果、运动阻滞程度变化及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产妇对PCEA的非常满意率差异无显著性(L组为87.6%,R组为77.9%,P>0.05),左旋布比卡因组稍高于罗哌卡因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排气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用0.125%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2μg/mL)用于高龄产妇术后硬膜外镇痛均可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崔瞻;马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咪达唑仑与芬太尼联合用于局部麻醉镇静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力月西)与芬太尼联合用于局部麻醉的合适镇静深度及用量.方法:150例局部麻醉病人分为A、B、C 3组,分别在局部麻醉后,使用咪达唑仑与芬太尼(A组咪达唑仑0.04 mg/kg+芬太尼0.75μg/kg,B组咪达唑仑0.06 mg/kg+芬太尼0.75μg/kg,C组咪达唑仑0.06 mg/kg+芬太尼1.0μg/kg)至OAA/S镇静深度Ⅱ、Ⅲ、Ⅳ级,观察用药前后病人血压、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对病人术中烦躁的发生率及术中事件的遗忘率进行评估,并统计各组病人咪达唑仑平均用量.结果:A组病人完全遗忘率为50%,B组为88%,C组为96%.C组SpO2在用药后3、5 min有明显下降,共有11例降至93%以下,与A、B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咪达唑仑与芬太尼联合用于局部麻醉镇静的深度以OAA/SⅡ级为宜.

    作者:彭涛;肖昭扬;左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尿毒症肺52例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尿毒症肺的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2年7月至2006年5月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尿毒症肺52例的临床特点、X线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与转归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尿毒症肺的常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咯血、肺部湿性罗音;X线表现以肺淤血、间质性肺水肿常见;实验室检查多有血白细胞计数不高、血红蛋白及白蛋白低、代谢性酸中毒、低氧血症;经增加透析次数等处理,症状或体征消失39例,好转12例,死亡1例,其中27例2周后复查胸片基本正常22例,好转5例.结论:尿毒症肺是尿毒症患者非感染性的肺部常见并发症,以充分透析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有效降低尿毒症肺的发生.

    作者:彭建华;张伟君;潘健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血管生成素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Ang)初从建立的人腺癌细胞系(HT-29)无血清培养上清分离纯化获得,鸡胚绒毛尿囊膜试验显示其有明显的促血管生成活性,存在于人血清和多种组织.目前研究表明Ang与肿瘤的快速生长和转移存在密切关系,Ang水平可作为提示有无肿瘤及肿瘤恶性程度的指标.

    作者:王捷;李烈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