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杰;李军;黄志莲;连庆泉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sufentanil)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用于骨科下肢手术后的镇痛、镇静效果及副作用的差异.方法:60例ASA Ⅰ~Ⅲ级择期行骨科下肢手术患者分为舒芬太尼PCIA组和PCEA组.PCIA组和PCEA组同为舒芬太尼100 μg+生理盐水100 mL.持续流量2 mL/h,自控流量0.5 mL/15 min.手术缝皮时分别从静脉和硬膜外给予舒芬太尼预充量5 μg连接镇痛泵.结果:两组患者镇痛满意度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PCEA组在4、8、24 h各时段疼痛评分明显高于PCIA组(P<0.05),但该组除48 h外,各时段镇静评分明显低于PCIA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舒芬太尼运用于骨科下肢手术术后镇痛,PCIA比PCEA有更好的镇痛和镇静效果.
作者:胡杰;李军;黄志莲;连庆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评价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应用眼球筋膜囊(Tenon囊)下麻醉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对87例(102眼)不同类型青光眼患者应用眼球筋膜囊下麻醉进行小梁切除术,并分析其麻醉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所有病例皆在眼球筋膜囊下麻醉下顺利完成手术,术中9眼(8.8%)感轻微疼痛,但不影响手术操作.7眼(6.9%)出现球结膜下出血,无其他与麻醉有关的并发症.结论:眼球筋膜囊下麻醉对于小梁切除术是一种有效、安全、简便、并发症少的麻醉选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越峰;陈菊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前,体外震波碎石术在治疗输尿管结石中应用较普遍[1],体外震波碎石术后,临床普遍采用常规防感染、解痉止痛的西药治疗,效果欠佳,复碎率高.笔者自2003年起对体外震波碎石术后中西药结合排石进行临床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庆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作者:《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脂笼蛋白(lipocalin)作为生物化学标志物几乎被应用于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诸如感染性疾病、肿瘤、脂类代谢紊乱、肝脏和肾脏损害[1-2].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是一新型的脂笼蛋白,是Kjeldsen等[3]在1993年研究中性粒细胞内92 000明胶酶,即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时发现.近年研究发现NGAL对肾脏有保护作用,可作为肾损伤早期监测的一个生物指标及急性肾衰竭治疗的一种手段.本文就NGAL与肾脏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姚于泓;陈慎仁;李恩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人工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期间患者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43例人工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期间合并出血的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在不同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PT-INR)值范围内导致出血的相关病因.结果:43例服用华法令合并出血的病例中,16例(37.2%)所测PT-INR在2.0~3.0的目标值内,并且7例患者INR<2.0;进一步检查发现这23例患者基本都合并有不同的易促使出血的疾病或诱因.结论:服用华法令抗凝治疗期间发生出血与否并不完全取决于PT-INR值,还决定于自身潜在的疾病等相关因素;临床应用华法令时应因人而异地调整剂量并决定其抗凝强度.
作者:李永胜;沈迎念;王进;万磊;赵波;廖永德;郑智;刘文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总结乳糜胸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05年25例乳糜胸病例的临床治疗资料,总结其确诊方法,评价使用滑石粉胸腔内注入及手术治疗乳糜胸的效果.结果:治愈22例(88%),其中单纯胸腔内注射滑石粉治愈18例,手术结扎胸导管+胸腔内涂抹滑石粉治疗7例,治愈4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治疗乳糜胸的方法应根据病人的病情而决定采用保守疗法或开胸结扎胸导管.
作者:王英禹;张瑞;程庆书;周勇安;刘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当今肿瘤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已被公认为是一个明确的病种.对其诊断、治疗及预后已有大量的报道,现在此稍作总结.
作者:陈金元;许庆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患者男,68岁,因上腹部疼痛2 h入院,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10余年,未进行规则治疗.2 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不伴放射痛;且疼痛呈进行性加重,伴有大汗淋漓,有濒死感.患者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其他心脏病史及家族史.体检:体温37℃,P 60次/min,血压105/65 mmHg,神清,痛苦面容,颈软,胸廓无畸形,心界无扩大;腹平,腹肌稍紧张,上腹部剑突下压痛明显,反跳痛(可疑);无其他阳性体征.辅助检查,心电图示:(1)房性心律(心室率约为60次/min),(2)早期复极综合征,未排除超急性前壁心肌损伤,(3)左心室高电压(Rv5=3.5 mV);肌钙蛋白:阴性;心肌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56 U/L(参考值为0~40),磷酸肌酸激酶(CK)130U/L(参考值为10~120),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31 U/L(参考值为3~30),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DH-1)及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都在正常范围内,AST、CK、CK-MB稍升高.入院后静脉用硝酸甘油、雷尼替丁等药后,症状无改善.腹痛较剧烈,予以吗啡静推半小时后疼痛消失.复查心电图示:(1)窦性心律,(2)大致正常心电图.与前图比较QRS波与T波振幅明显下降.其后复查心电图,心肌酶未见异常.
作者:林连枝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0%~20%[1].皮下积液不仅给患者带来更多痛苦和经济负担,同时也影响了术后的其他治疗,从而影响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怎样预防和积极处理是临床的一个老课题.我院自2004年开始将注射器负压连接套管针皮瓣引流术用于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引流,本文就该引流法同传统的注射器穿刺引流法对总抽取量和愈合时间二项指标的影响进行对比,报道如下.
作者:田浩;蒋周凌;张晨芳;李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阴茎头注射麻醉在施行阴茎头及前尿道手术操作中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将2%利多卡因3~5 mL缓慢注入阴茎头部,然后实施手术操作,根据疼痛分级标准及患者的主观感觉判定麻醉效果.结果:局部注入利多卡因后,阴茎头及前尿道疼痛感觉迅速消失,78例中,72例彻底无痛,6例诉有轻微疼痛,但可耐受手术.所有操作均在门诊一次完成,未见明显的麻醉并发症.结论:阴茎头注射麻醉效果可靠,简单易行,费用低廉,风险小,对阴茎头或前尿道手术的患者尤其适用.
作者:张沛泳;朱继峰;曹用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我院2003年5月至2005年11月用鼻烟窝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虎口和拇指背侧皮肤缺损1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3~52岁.一期修复9例,二期修复3例;拇指背侧皮肤缺损7例,虎口处皮肤缺损5例,鼻烟窝皮瓣面积小为2.5 cm×6.0 cm,大面积为4.0cm×12.0 cm.
作者:周黎明;王晓峰;章伟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甘露醇是一种临床应用较广泛的脱水剂,常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压增高治疗,以达到降颅内压的作用.甘露醇为高渗类药物,刺激性强,对局部静脉损伤严重,轻者有酸、麻、胀、痛等刺激症状,其疼痛可自穿刺点沿静脉走向,向远处放射,重则引起无菌性静脉炎,表现为自穿刺点沿静脉上行10~30 cm皮肤发红、炽热感,血管壁增厚,弹性消失,呈硬索状[1].我院对31例因20%甘露醇静脉滴注导致Ⅱ度静脉炎的患者使用新鲜马铃薯外敷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惠文;丘宇茹;黄碧萍;刘娟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尼莫通治疗外伤性脑内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1例外伤性脑内血肿病人于入院/术后48 h应用尼莫通治疗,并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结果:住院期间治疗组41例,死亡8例(20%);对照组41例,死亡12例(29%),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获得随访者以ADL分级标准评定,治疗组33例,良好生存26例(79%);对照组29例,良好生存15例(52%),两组良好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合理应用尼莫通治疗外伤性脑内血肿可提高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作者:李改峰;黄河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罗库溴铵(rocuronium)是起效快的中时效甾类非去极化肌松药,其作用强度为维库溴铵的1/7,时效为维库溴铵的2/3,是至今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非去极化肌松药中起效快的一个.无心血管不良反应,无蓄积作用.ED95为0.3 mg/kg,起效时间3~4 min,时效10~15 min,90%肌颤搐恢复时间为30 min,气管插管量是0.6 mg/gk,注药90 s后可作气管插管.如作快速气管插管用量增至1.0 mg/kg,待60~90 s即可插管.剂量增大到1.2 mg/kg可在60 s得到满意插管条件.尤其适用于琥珀胆碱禁用时作气管插管[1].虽然罗库溴铵起效快,但仍比琥珀胆碱慢,且插管条件满意率明显低于琥珀胆碱.而增大剂量在缩短起效时间的同时又延长时效,并增加潜在性心血管不良反应.为缩短罗库溴铵起效时间和改善气管插管条件,近几年有研究者通过改变给药方式或复合用药来达到目的,本文就这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周桥灵;杨承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早期肠道营养对严重烧伤病人肠道通透性的影响.方法:19例临床烧伤病人随机分为早期肠道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分别测定伤后1、4、8、14 d血浆内毒素及肠道通透性(L/M)的改变.结果:血浆内毒素在伤后1 d后大多数时相点EN组均显著低于PN组(P<0.01),L/M值在伤后4、8 d EN组显著低于PN组.结论:早期肠道营养降低肠道通透性,减少内毒素入血,较好地维护了肠黏膜屏障功能,早期肠道营养优于静脉营养.
作者:陈忠勇;汪仕良;余斌;黎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晚期产后大出血行介入性子宫动脉栓塞的应用价值.方法:24例晚期产后出血患者行双侧髂内动脉和子宫动脉造影,明确出血动脉后,超选择插管进入出血动脉,用明胶海绵颗粒和(或)条栓塞.结果:所有出血血管均来自子宫动脉,全部栓塞成功.2例出现下肢感觉异常伴活动不便,经临床积极治疗后,均在2个月内基本康复,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4年均无复发.结论:晚期产后大出血行介入性子宫动脉栓塞,具有止血快、疗效确切、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国祥;黄新宇;严晓星;汪和平;陈基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报告2例子宫良性间皮平滑肌瘤,并对有关临床病理特点、组织发生和命名等进行讨论.方法:回顾2例子宫良性间皮平滑肌瘤临床病理资料及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结果:2例子宫良性间皮平滑肌瘤患者临床上均有下腹痛,肿物大小分别为4 cm×3.5 cm×3 cm和4.8 cm×4 cm×3.5 cm,肉眼观与一般子宫平滑肌瘤一样,镜下瘤组织由增生的平滑肌样细胞组成,其中见局灶性或散在排列的淋巴管样腔隙,有的更像肺泡腔,部分腔内有粉红色水肿样液,腔内衬单层扁平上皮.免疫组化示,2例淋巴管样腔隙内衬上皮细胞均为CK(+)、MC膜(+)、CD34(-)、CD31(-)、CEA(-);而腔隙之间的大部分平滑肌样细胞actin-SM(+)、Vimtin(+)、S-100(-).结论:子宫良性间皮平滑肌瘤是由平滑肌和间皮组成的良性混合性肿瘤,与一般的腺瘤样瘤和平滑肌瘤不同.
作者:杨先军;林颖;赖飞菊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比较椎管内阻滞麻醉与GT-4A电脑疼痛治疗仪两种方法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和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对89例产妇用椎管内阻滞麻醉进行分娩镇痛(椎管内阻滞组),114例产妇用GT-4A电脑疼痛治疗仪进行镇痛(GT-4A组),并取同期110例未干预产妇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3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羊水情况、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1)镇痛效果比较,椎管内阻滞组与GT-4A组均有镇痛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产程时间比较,椎管内阻滞组和GT-4A组的第一产程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1),第二产程时间椎管内阻滞组高于GT-4A组和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3)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比较,椎管内阻滞组和GT-4A组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椎管内阻滞组的产钳助产率高于GT-4A组及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产后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4)羊水及新生儿情况,3组分娩时羊水性状及新生儿窒息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椎管内阻滞麻醉与GT-4A电脑疼痛治疗仪两种方法用于分娩镇痛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产妇及新生儿无明显的副作用.但椎管内阻滞麻醉对人员配置及医院的医疗设备要求较高,难以在基层医院全面开展,而GT-4A电脑疼痛治疗仪无创,操作简单方便,适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李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笑气吸入镇痛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00例采用笑气吸入镇痛行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100例未采用任何镇痛措施行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程度、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及宫颈松弛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术中平均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笑气吸入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好,起效快,患者不良反应少,操作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薇;康佳丽;姚文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