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良性间皮平滑肌瘤临床病理分析

杨先军;林颖;赖飞菊

关键词:平滑肌瘤, 腺瘤样瘤, 间皮, 子宫
摘要:目的:报告2例子宫良性间皮平滑肌瘤,并对有关临床病理特点、组织发生和命名等进行讨论.方法:回顾2例子宫良性间皮平滑肌瘤临床病理资料及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结果:2例子宫良性间皮平滑肌瘤患者临床上均有下腹痛,肿物大小分别为4 cm×3.5 cm×3 cm和4.8 cm×4 cm×3.5 cm,肉眼观与一般子宫平滑肌瘤一样,镜下瘤组织由增生的平滑肌样细胞组成,其中见局灶性或散在排列的淋巴管样腔隙,有的更像肺泡腔,部分腔内有粉红色水肿样液,腔内衬单层扁平上皮.免疫组化示,2例淋巴管样腔隙内衬上皮细胞均为CK(+)、MC膜(+)、CD34(-)、CD31(-)、CEA(-);而腔隙之间的大部分平滑肌样细胞actin-SM(+)、Vimtin(+)、S-100(-).结论:子宫良性间皮平滑肌瘤是由平滑肌和间皮组成的良性混合性肿瘤,与一般的腺瘤样瘤和平滑肌瘤不同.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排龈线在楔状缺损充填修复中的应用

    楔状缺损为临床常见牙体病,多采用光固化树脂或玻璃离子体水门汀充填修复[1].楔状缺损为位于唇颊侧牙颈部的硬组织缺损,缺损部位多可达龈缘以下.充填修复的质量对牙及牙周的健康有重要的影响.近2年来我科应用排龈线在楔状缺损充填前进行排龈,使缺损部位充分暴露,充填效果满意.

    作者:丁林盛;陈晔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硬膜外麻醉病人术中用氯胺酮对术后自控镇痛静脉芬太尼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病人术中用氯胺酮对术后自控镇痛静脉芬太尼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子宫全切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A组(n=20)和B组(n=20).分别在硬膜外阻滞成功后静脉泵注氯胺酮-丙泊酚和丙泊酚镇静.术后经静脉行病人自控镇痛.分别记录术后24 h内每6 h镇痛药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在术后6、12 h内镇痛药用量小于B组,18、24 h内两组用药量无明显差异.结论:氯胺酮-丙泊酚术中镇静能减少术后镇痛药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引法;汤蓓蕾;胡小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晚期产后大出血的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晚期产后大出血行介入性子宫动脉栓塞的应用价值.方法:24例晚期产后出血患者行双侧髂内动脉和子宫动脉造影,明确出血动脉后,超选择插管进入出血动脉,用明胶海绵颗粒和(或)条栓塞.结果:所有出血血管均来自子宫动脉,全部栓塞成功.2例出现下肢感觉异常伴活动不便,经临床积极治疗后,均在2个月内基本康复,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4年均无复发.结论:晚期产后大出血行介入性子宫动脉栓塞,具有止血快、疗效确切、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国祥;黄新宇;严晓星;汪和平;陈基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新鲜马铃薯外敷治疗甘露醇静滴所致Ⅱ度静脉炎31例

    甘露醇是一种临床应用较广泛的脱水剂,常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压增高治疗,以达到降颅内压的作用.甘露醇为高渗类药物,刺激性强,对局部静脉损伤严重,轻者有酸、麻、胀、痛等刺激症状,其疼痛可自穿刺点沿静脉走向,向远处放射,重则引起无菌性静脉炎,表现为自穿刺点沿静脉上行10~30 cm皮肤发红、炽热感,血管壁增厚,弹性消失,呈硬索状[1].我院对31例因20%甘露醇静脉滴注导致Ⅱ度静脉炎的患者使用新鲜马铃薯外敷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惠文;丘宇茹;黄碧萍;刘娟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体重身高比在剖宫产硬膜外麻醉穿刺深度预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剖宫产硬膜外麻醉中年龄、体重、身高、体重身高比与L2-3硬膜外有效穿刺深度的相关关系.方法:50例行剖宫产手术产妇,麻醉前测量体重(kg)、身高(cm),记录L2-3硬膜外有效穿刺深度(cm).以年龄、体重、身高及体重身高比为自变量,硬膜外有效穿刺深度为因变量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结果:自变量年龄、体重、身高对因变量硬膜外有效穿刺深度的作用无显著性意义(P>0.10),自变量体重身高比对因变量硬膜外有效穿刺深度的作用有显著性意义(P<0.05).回归方程,硬膜外有效穿刺深度=9.52×体重身高比+0.46(P<0.01).结论:该回归方程作为剖宫产手术L2-3硬膜外麻醉穿刺深度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陈开文;胡惠英;李建华;卢刚;吴坛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前列腺增生症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难点分析

    目的:总结我科前列腺增生症伴糖尿病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围手术期的护理难点.方法:2000年7月至2006年7月,我科共收治合并糖尿病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03例,经尿动力和神经肌电图检查,其中有4例合并有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考虑为糖尿病性神经末梢病变所致,不宜行TUVP术.其余99例患者经充分术前准备,行TUVP术.结果:1例术后因高血糖出现应激性溃疡,低血糖1例,2例出现迟发性大出血,尿路感染1例,尿道狭窄1例.经相应处理后,均康复出院,无护理并发症.结论:前列腺增生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全身情况差,心身症状异常严重,术后极易发生感染、电解质紊乱及其他并发症,为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术前应做好心理护理,积极控制血糖,术中术后监测血糖、血钾,加强对病情的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和相关健康教育的指导,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顺利度过恢复期的重要保证.

    作者:王丽姣;宋彩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胸膜全肺切除治疗Ⅲb期肺癌并胸水27例

    1997年9月至2005年8月,我科共收治Ⅲb期肺癌并胸水患者42例,其中27例行胸膜全肺切除,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9例,女8例,年龄34~76(56±9.5)岁.临床表现为:胸痛、胸闷、气促和气短.全组病人术前均经CT片、纤支镜、肺活检,确诊为肺癌.多次抽取胸水,症状改善不明显,胸水中均找到癌细胞.术后病理检查:腺癌20例,鳞癌5例,小细胞癌2例;按TNM分期均属Ⅲb期.

    作者:杨志胤;王瑞华;卓宜盟;李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小肝癌手术与射频消融治疗的现状

    肝癌是世界上死亡率和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美国癌症协会估计,2005年全世界有超过667 000个新发肝癌病例,其发病率也呈现上升之势[1].

    作者:庞雄昊;陈敏山;梁惠宏;张耀军;李锦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P300与survivin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生存素(survivin)和P300在人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两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ivin和P300在不同组织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分析表达结果与主要因素的关系.结果:正常宫颈上皮与原位癌和浸润癌的survivin和P300阳性表达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其表达量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及患者年龄有关(P<0.05),而与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两者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Survivin和突变P300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高,且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张先华;阎翠华;朱慧芳;王竹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长托宁与阿托品全麻前给药对气管插管和拔管反应影响的比较

    目的:比较长托宁和阿托品全麻前给药对气管插管和拔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择期胆囊切除术患者48例,分为两组,Ⅰ组和Ⅱ组于麻醉前30min分别肌注长托宁和阿托品0.5 mg.观察用药前、诱导前、插管后即刻、拔管前及拔管后即刻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率收缩压乘积(RPP),及呛咳、躁动、拔管后不适回忆例数.结果:长托宁组于插管后即刻、拔管后即刻的MAP、HR、RPP明显低于阿托品组(P<0.05).阿托品组于插管后即刻、拔管后即刻的MAP、HR、RPP明显高于用药前的基础值(P<0.05).与阿托品比较,长托宁能有效降低插管拔管时呛咳、躁动等副反应的发生率(P<0.05).结论:长托宁0.5 mg于麻醉前给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气管插管及拔管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副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郑国鹏;肖昭扬;吴涛;郭维嘉;安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7例23个椎体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症所致椎体压缩性骨折,对5例椎体骨转移性肿瘤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穿刺至病灶部位,将骨水泥(PMMA)注入病灶.结果:28个手术穿刺部位均成功,术后全部达到止痛效果.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1 d下床活动,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安全可行,适用于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及椎体的良、恶性肿瘤,具有强化椎体、镇痛作用,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幽门管部胃癌56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幽门管癌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诊断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病理确诊的56例幽门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结果:本组起病年龄≥40岁者占96%(54/56),其中≥50岁者占71%(40/56),病程1~3年者占89%(50/56).胃镜检查诊断符合率为35%(18/52),胃肠钡餐均误诊(0/12).以局部肿块为表现者20例,术中均获正确诊断;以慢性溃疡瘢痕为表现者36例,除8例术前确诊外,余均误诊为良性溃疡,术后PTNM分期为T1/2占83%(30/36),N0占78%(28/36),M0为100%(36/36).结论:胃镜和胃肠钡餐对幽门管癌的诊断价值有限,超声内镜可望提高术前检出率,术中宜常规行病理学检查.

    作者:周业江;易国平;徐亮;魏仁智;王元正;吴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辛伐他汀改善高血压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的作用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的改善效能.方法:选择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2例,分成辛伐他汀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均以苯那普利每日10 mg或缬沙坦每日80 mg为基础进行血压控制,如血压控制不佳则每日加用双氢克尿噻12.5 mg,辛伐他汀组另加用辛伐他汀每晚20 mg,观察期为4个月.治疗前后用放免法测定血清中Ⅲ型前胶原(PCⅢ)含量,采用干式快速免疫荧光法定量测定血浆B型钠尿肽(BNP)浓度,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EF).结果: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后血压降低的同时LVMI、血清PC Ⅲ浓度及血浆BNP浓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辛伐他汀组血清PCⅢ浓度和血浆BNP浓度的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而LVMI的降低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F值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同时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作者:宋于康;林文辉;王齐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多层螺旋CT仿真膀胱镜在诊断膀胱肿瘤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仿真膀胱镜(CTVC)在诊断膀胱肿瘤中的成像技术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拟诊为膀胱肿瘤患者进行多层面螺旋CT扫描,将获得的CT容积数据在工作站利用软件处理,重建膀胱CTVC图像,多角度观察膀胱,结果与膀胱镜或手术结果比较.结果:20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CTVC图像,可清晰显示膀胱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均得到明确诊断,并与传统膀胱镜检查结果符合.结论:对于膀胱肿瘤的诊断,CTVC是一种安全、无创、有效的检查方法,更适用于血尿患者、有尿道狭窄者和膀胱肿瘤术后者的随访.

    作者:钱声华;练杰;朱云峰;吕荣林;朱文勇;顾伟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微波治疗毛细血管扩张症60例

    毛细血管扩张症系皮肤和黏膜的细小静脉、毛细血管因某种原因而致扩张,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但以面部多见,影响面部美容,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精神压力.既往有用高频电灼破坏扩张血管的始端治疗,但损伤大.应用微波手术治疗毛细血管扩张症,操作简单疗效显著,且愈合快.国内现有杂志尚未见报道,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秀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Protaper手用镍钛根管锉用于老年人根管预备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Protaper手用镍钛根管锉用于老年人根管预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08颗需行根管治疗的老年人患牙的745根根管采用Protaper手用镍钛根管锉进行根管预备,记录根管预备时间、器械分离数量.根据治疗前、中、后X线片来评价根管预备和充填效果.结果:本组病例单根根管平均预备时间为13.08 min,器械分离率按根管数计算为2.8%,根管预备良好率为87.4%,根管恰充率为82.6%.结论:应用Protaper手用镍钛根管锉对老年人根管的预备具有良好的成形性,根管预备快速、高效,根充效果好,降低了老年人根管预备的难度.

    作者:王一敏;陈贵敏;许建华;郭晓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29例

    目的:总结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经验.方法:收集我院经头颅CT证实并进行标准大骨辩减压术治疗的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时机、手术技巧、疗效和并发症的防治.结果:死亡7例,3个月后随访BI评分,4例严重残疾,11例中度残疾,7例轻度残疾.mRS评级,日常生活独立15例,日常生活依赖7例.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是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有效手段,把握好手术时机、手术技巧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朱世佳;关卫东;黎圣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超声溶栓的研究进展

    血栓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法是早期使用酶性溶栓疗法,国内外目前多用尿激酶(UK)、组织纤溶酶(t-PA).对酶性溶栓药物的使用,强调治疗窗,如脑血栓一般要求在发病后6 h内使用,还由于酶性溶栓药物可引起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使临床应用受到限制.随着对超声波生物学效应的研究不断深入,近年对超声溶栓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开展了许多研究,根据超声波作用特点,超声溶栓技术主要应用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已较成熟的导管介入超声溶栓术,低频高能超声通过导管的能量传送直接在血管内消融血栓;另一方面是体外治疗性超声(ETUS)辅助溶栓,将超声探头置于血栓形成处相对应的体表部位,超声头不接触血栓,经皮发射超声,经过水囊、机体组织或骨骼等媒介传递,聚焦于血管内血栓,同时联合溶栓酶和(或)微泡声学造影剂介导消融血栓,目前认为可以增强药效并减少并发症,近年来在体外和动物实验中发展迅速.本文现将超声溶栓的机制和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周小煦;王晓昆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外伤性脑脊液鼻漏19例治疗分析

    目的:总结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治疗经验,探讨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9例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作回顾性分析,保守治疗5例,鼻外入路修补4例,鼻内镜下修补10例.结果:随访6个月~5年,19例全部治愈.保守治疗5例,平均治愈时间24 d;鼻外入路修补4例,均1次修补成功,平均治愈时间28 d;鼻内镜下修补10例,1次修补成功8例(80%),2次修补1例,3次修补1例,术后鼻功能无改变,终成功率100%.修补材料以阔筋膜使用多.结论:鼻内镜下修补术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确、对鼻功能影响小等优点,是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首选外科治疗方法.

    作者:朱小燕;吴记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异体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48例

    目的:探讨异体皮质骨螺钉在治疗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踝关节骨折48例,其中内踝骨折14例,外踝骨折16,双踝骨折13例,三踝骨折5例.内踝后内侧+外踝后外侧切口,按后踝→外踝→内踝的整复顺序复位骨折.采用祝天经等研制的异体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手术后伤口无感染及渗出.术后定期临床及X线随访.结果:48例随访8个月~9年,平均4.6年,48例达到骨性愈合,无断钉及退钉,异体皮质骨螺钉在术后l~2年逐渐吸收消失.按Limbird评定标准评定,优31例,良13例,可4例,优良率92%.结论:踝关节骨折用异体皮质骨螺钉内固定疗效可靠,生物相容性好,可自行吸收,不需二次取出,可安全应用于临床.

    作者:唐国智;王步云;祝天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