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受体途径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156例

李辉;王伟高;王荣江;钟欢;邵四海;俞彬;陈晓农;汤健儿

关键词:膀胱疾病, 药物疗法, 膀胱过度活动症, α受体阻滞剂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多受体途径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方法:针对膀胱过度活动症用M胆碱受体阻断剂、α受体阻滞剂为主,另选用钙离子阻滞剂及盐酸黄酮哌酯,或加用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治疗156例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结果:156例患者中治愈102例(65.4%),好转54例(34.6%).结论:多受体途径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效果满意.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受体途径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156例

    目的:探讨采用多受体途径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方法:针对膀胱过度活动症用M胆碱受体阻断剂、α受体阻滞剂为主,另选用钙离子阻滞剂及盐酸黄酮哌酯,或加用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治疗156例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结果:156例患者中治愈102例(65.4%),好转54例(34.6%).结论:多受体途径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效果满意.

    作者:李辉;王伟高;王荣江;钟欢;邵四海;俞彬;陈晓农;汤健儿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环氧合酶-2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与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发生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20例RCC组织和25例正常肾脏组织COX-2表达及肾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结果:肾癌组织COX-2阳性表达率为36.7%,而正常肾脏组织则无COX-2表达,COX-2的阳性表达率与RCC分级及分期呈显著相关.肾癌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组的MVD明显高于COX-2阴性表达组(84±18 vs 35±10,t=19.19,P<0.01).结论:肾癌组织中存在COX-2的表达,COX-2可促进肿瘤血管形成从而进一步促进肿瘤的生长,抑制COX-2表达有可能成为治疗RCC的一个新的途径.

    作者:秦军;王禾;袁建林;陈宝琦;秦荣良;刘贺亮;邵晨;康福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长托宁与阿托品全麻前给药对气管插管和拔管反应影响的比较

    目的:比较长托宁和阿托品全麻前给药对气管插管和拔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择期胆囊切除术患者48例,分为两组,Ⅰ组和Ⅱ组于麻醉前30min分别肌注长托宁和阿托品0.5 mg.观察用药前、诱导前、插管后即刻、拔管前及拔管后即刻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率收缩压乘积(RPP),及呛咳、躁动、拔管后不适回忆例数.结果:长托宁组于插管后即刻、拔管后即刻的MAP、HR、RPP明显低于阿托品组(P<0.05).阿托品组于插管后即刻、拔管后即刻的MAP、HR、RPP明显高于用药前的基础值(P<0.05).与阿托品比较,长托宁能有效降低插管拔管时呛咳、躁动等副反应的发生率(P<0.05).结论:长托宁0.5 mg于麻醉前给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气管插管及拔管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副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郑国鹏;肖昭扬;吴涛;郭维嘉;安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脂肪组织功能的研究进展

    在过去的20多年中,肥胖症的发病率在全世界迅速增长.全球体重超标者[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体重指数(BMI)≥25kg/m2为超重,BMI≥30kg/m2为肥胖.中国定义BMI≥24 kg/m2为超重,BMI≥28kg/m2为肥胖]超过10亿.与肥胖症密切相关的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代谢综合征和癌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也不断上升.科学家们越来越重视对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脂肪组织的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作者:韩昌洪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麻醉诱导中能缩短罗库溴铵起效时间的药物研究进展

    罗库溴铵(rocuronium)是起效快的中时效甾类非去极化肌松药,其作用强度为维库溴铵的1/7,时效为维库溴铵的2/3,是至今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非去极化肌松药中起效快的一个.无心血管不良反应,无蓄积作用.ED95为0.3 mg/kg,起效时间3~4 min,时效10~15 min,90%肌颤搐恢复时间为30 min,气管插管量是0.6 mg/gk,注药90 s后可作气管插管.如作快速气管插管用量增至1.0 mg/kg,待60~90 s即可插管.剂量增大到1.2 mg/kg可在60 s得到满意插管条件.尤其适用于琥珀胆碱禁用时作气管插管[1].虽然罗库溴铵起效快,但仍比琥珀胆碱慢,且插管条件满意率明显低于琥珀胆碱.而增大剂量在缩短起效时间的同时又延长时效,并增加潜在性心血管不良反应.为缩短罗库溴铵起效时间和改善气管插管条件,近几年有研究者通过改变给药方式或复合用药来达到目的,本文就这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周桥灵;杨承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外伤性脑脊液鼻漏19例治疗分析

    目的:总结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治疗经验,探讨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9例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作回顾性分析,保守治疗5例,鼻外入路修补4例,鼻内镜下修补10例.结果:随访6个月~5年,19例全部治愈.保守治疗5例,平均治愈时间24 d;鼻外入路修补4例,均1次修补成功,平均治愈时间28 d;鼻内镜下修补10例,1次修补成功8例(80%),2次修补1例,3次修补1例,术后鼻功能无改变,终成功率100%.修补材料以阔筋膜使用多.结论:鼻内镜下修补术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确、对鼻功能影响小等优点,是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首选外科治疗方法.

    作者:朱小燕;吴记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不同周龄组的C57BL小鼠多巴胺神经元对MPTP敏感性的对比及其机制探讨

    目的:观察不同周龄的C57BL小鼠多巴胺神经元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的药物敏感性差异,探讨其差异的机制是否与热休克蛋白70(HSP 70)不同表达相关.方法:将4~6周龄及15~17周龄的C57BL小鼠给予MPTP造成帕金森病模型,同时设立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法检测纹状体内多巴胺(DA)、3,4-二羟苯乙酸(DOPAC)、高香草酸(HVA)的含量,免疫组化法观察黑质中酪胺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及HSP70的表达.结果:15~17周龄小鼠在MPTP造模后纹状体中DA、DOPAC、HVA的含量,黑质中的TH阳性细胞数和HSP70的表达含量均明显低于4~6周龄模型组(P<0.05),而两个周龄的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15~17周龄的C57BL小鼠对于MPTP的敏感性明显高于4~6周龄小鼠,HSP70的表达量不同可能是造成敏感性差异的原因之一.

    作者:舒丹;何金彩;陈江帆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P300与survivin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生存素(survivin)和P300在人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两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ivin和P300在不同组织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分析表达结果与主要因素的关系.结果:正常宫颈上皮与原位癌和浸润癌的survivin和P300阳性表达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其表达量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及患者年龄有关(P<0.05),而与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两者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Survivin和突变P300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高,且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张先华;阎翠华;朱慧芳;王竹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强的松对肾病综合征患儿身高及骨龄的影响

    目的:探讨强的松治疗对激素敏感的非频复发的特发性肾病综合征(INS)患儿的身高及骨龄的影响.方法:从临床上选择经强的松治疗的对激素敏感的非频复发的INS患儿(INS组)19例,分别监测其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的身高和骨龄,并测算其生长速率(GV)、预测成年终身高(PH)和骨龄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BA)].以同期儿保科门诊体检的2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结果:INS组强的松治疗前各参数平均值,GV为(6.63±1.42)cm/年,PH为(166.88±7.20)cm,HtSDS(BA)为-0.91±0.83.治疗后各参数平均值,GV为(6.93±1.71)cm/年,PH为(167.05±8.78)cm,HtSDS(BA)为-0.83±0.67;各参数值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对照组1年后各参数平均值,GV为(6.72±1.85)cm/年,PH为(167.20±8.02)cm,HtSDS(BA)为-0.704±0.93,与INS组治疗后各参数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强的松治疗对激素敏感的非频复发的INS患儿的身高和骨龄的影响不明显.

    作者:卢立肖;张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改良小切口入路在人工股骨头置换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好发于老年人的股骨颈骨折愈加增多,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时切口入路选择较多,但均手术切口长,损伤及瘢痕较大,髋关节功能恢复缓慢,术后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行走.如何使髋关节假体置换后,病人能够早期进行髋关节功能恢复,是骨科手术切口改良的方向.现外科手术均朝微创小切口方向发展,笔者通过3年来对12例患者采用改良小切口入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经1~3年的临床随访、观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强;李振坚;黄永平;张建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腹腔镜保守治疗异位妊娠62例

    我院于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采用于腹腔镜异位妊娠保守手术中加用甲氨蝶呤(MTX)治疗异位妊娠共62例,效果满意.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患者年龄19~36岁,平均27.2岁,未产妇40例,经产妇22例,均有生育要求,要求保留输卵管.有明显停经史56例,阴道流血60例,下腹痛51例.B超示宫内未见孕囊,附件区有包块,盆腔积液.血HCG>500 mIU/mL.术前诊断异位妊娠,无腹腔镜手术禁忌证.1.2 手术器械采用德国STORZ内窥镜及电视摄像监视系统,CO2气腹机,高频电凝装置等.

    作者:高缨;周建国;范睿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瑞芬太尼在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0例呼吸道异物患儿,分为羟丁酸钠(γ-OH)对照组(对照组,n=30),静注γ-OH、氯胺酮复合麻醉,瑞芬太尼观察组(观察组,n=30),泵注瑞芬太尼、异丙酚复合麻醉.观察麻醉过程中患儿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术后麻醉苏醒时间及麻醉后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的血压、心率在麻醉后各时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观察组患儿的血压、心率较对照组平稳,且观察组惠儿的苏醒时间及麻醉后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与γ-OH、氯胺酮复合麻醉用于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比较,泵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效果更确切、平稳,苏醒快且苏醒质量好.

    作者:彭亮明;张志意;张国强;刘艳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硬膜外麻醉病人术中用氯胺酮对术后自控镇痛静脉芬太尼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病人术中用氯胺酮对术后自控镇痛静脉芬太尼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子宫全切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A组(n=20)和B组(n=20).分别在硬膜外阻滞成功后静脉泵注氯胺酮-丙泊酚和丙泊酚镇静.术后经静脉行病人自控镇痛.分别记录术后24 h内每6 h镇痛药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在术后6、12 h内镇痛药用量小于B组,18、24 h内两组用药量无明显差异.结论:氯胺酮-丙泊酚术中镇静能减少术后镇痛药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引法;汤蓓蕾;胡小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门静脉血细胞角蛋白20 mRNA检测对结肠癌肝脏微转移的诊断意义

    目的:研究结肠癌患者门静脉血细胞角蛋白20(CK20)mRNA对肝脏微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RT-PCR技术对31例结肠癌患者的门静脉血进行检测.结果:结肠癌患者中CK20mRNA阳性率为26%,本组随访时间6~32个月,平均(18.5±10.6)个月.术中1例患者出现肝转移并且门静脉血CK20为阳性,术时无肝脏转移而门静脉血CK20阳性的7例中3例出现肝转移,术时无肝转移和门静脉血CK20阴性的23例患者中2例(9%)出现肝转移.结论:结肠癌患者术中门静脉血CK20 mRNA的检测对于了解预后和指导治疗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黄志恒;刘民生;徐敏;王成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纤维喉镜下脉冲Nd:YAG激光治疗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纤维喉镜下脉冲Nd:YAG激光治疗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的疗效及其优越性.方法:采用表麻纤维喉镜下脉冲Nd:YAG激光治疗声带小结66例、声带息内31例.结果:66例声带小结中治愈59例,治愈率为89%;3l例声带息肉治愈28例,治愈率为90%,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的总有效率为100%.结论:纤维喉镜引导下脉冲Nd:YAG激光治疗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具有手术简便、病人痛苦小、术后反应轻、无喉水肿出现、恢复快、经济、疗效确切等优点.

    作者:罗永志;方琦;何建波;刘香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我刊作者在线投稿、查稿系统启用说明

    作者:《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32例小儿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影像学资料,全部患儿均行常规的胸部X线胸部透视、胸部平片、螺旋CT轴位扫描及三维重建,重建技术包括CT仿真内窥镜重建(CTVE)、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SD).结果:32例患儿胸部透视及平片均不能明确诊断,CTVE、MPR、SSD可清楚显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位置、形状、大小.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轴位图像结合三维重建能提高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的准确性,是目前术前诊断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可靠的方法.

    作者:项松洁;倪丽艳;杨继红;刘国钧;黄赛瑜;陈波蓓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阴茎头注射麻醉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阴茎头注射麻醉在施行阴茎头及前尿道手术操作中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将2%利多卡因3~5 mL缓慢注入阴茎头部,然后实施手术操作,根据疼痛分级标准及患者的主观感觉判定麻醉效果.结果:局部注入利多卡因后,阴茎头及前尿道疼痛感觉迅速消失,78例中,72例彻底无痛,6例诉有轻微疼痛,但可耐受手术.所有操作均在门诊一次完成,未见明显的麻醉并发症.结论:阴茎头注射麻醉效果可靠,简单易行,费用低廉,风险小,对阴茎头或前尿道手术的患者尤其适用.

    作者:张沛泳;朱继峰;曹用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手工制作组织芯片在HPV原位杂交中的应用与体会

    组织芯片亦称组织微阵列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以形态学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新技术.其具有高通量、可比性强等优点,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得到一定范围的应用.由于组织阵列仪价格昂贵,限制了组织芯片在临床广泛应用.在实践常规病理工作中,我们在无芯片制作仪情况下,利用组织芯片技术原理反复多次摸索,得到了一种简易可行的手工制作方法,并用于本科室开展多的HPV原位杂交实验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体会如下.

    作者:黄卡特;杨开颜;张虎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体外震波碎石术后中西药排石96例疗效观察

    目前,体外震波碎石术在治疗输尿管结石中应用较普遍[1],体外震波碎石术后,临床普遍采用常规防感染、解痉止痛的西药治疗,效果欠佳,复碎率高.笔者自2003年起对体外震波碎石术后中西药结合排石进行临床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庆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