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含癌胚抗原片段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转染树突状细胞疫苗的体外杀伤作用

黄浩;吴自勤;尤长宣;罗荣城;Yong Liu;Paul L.Hermonat

关键词:树突细胞, 癌胚抗原, T淋巴细胞, 细胞毒性
摘要:目的:观察研究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转染含癌胚抗原(CEA)片段的重组腺相关病毒后所诱导的特异性T细胞对直肠癌细胞株LOVO和SW480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抽取HLA表型为A11的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体外培养,使用含CEA片断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转染未成熟DC.诱导特异性T细胞.检测体外培养的DC和CTL活性,并使用MTT法检测细胞毒性T细胞(CTL)对LOVO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转染或未转染的体外培养的成熟DC高表达CD40、CD86、IL-12,诱导的细胞毒性T细胞高表达IFN-γ;转染后DC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可有效识别并杀伤HLA-A11阳性的LOVO细胞.结论:重组腺相关病毒转染DC,不明显改变DC表型和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功能,可诱导自体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含CEA片断的腺相关病毒转染DC诱导自体细胞毒性T细胞对LOVO细胞有明显杀伤作用,DC疫苗可以作为直肠癌患者免疫治疗的有效补充.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假性肠梗阻2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提高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假性肠梗阻(IPO)的认识.方法:报告2例临床少见的SLE合并IPO病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2例患者均符合SLE诊断标准,并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症状,X线检查证实有不完全性肠梗阻.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好转.结论:SLE合并IPO临床上少见,易误诊或漏诊,而且SLE合并IPO者病情常较重,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及早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是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杜红卫;马大庆;吴红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羟基脲联合吡柔比星+阿糖胞苷方案治疗高白细胞性急性髓性白血病20例

    目的:对羟基脲联合吡柔比星+阿糖胞苷(TA)方案治疗高白细胞性急性髓性白血病(HAML)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采用该方案治疗患者后观察其疗效、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并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20例HAML患者接受羟基脲联合TA方案诱导化疗1个疗程,7例完全缓解(35%),7例部分缓解(35%),总有效率70%.血液学毒性主要是骨髓抑制,WBC<2×109/L平均持续时间为13 d,感染发生率85%,以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为主.非血液学毒性轻,患者基本能耐受.结论:采用以羟基脲联合TA诱导化疗方案治疗HAML,完全缓解率较高,毒副作用可以耐受,费用相对经济,不失为治疗HAML的优选方案之一.

    作者:周淑娟;宋奎;曾辉;陈方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76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76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7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陈夏六君子汤加味(处方:茯苓、白术、党参、炙甘草、陈皮、山药、法半夏、鸡内金、山楂)治疗.疗程1周.观察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对照组为89%.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O.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黄璧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含癌胚抗原片段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转染树突状细胞疫苗的体外杀伤作用

    目的:观察研究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转染含癌胚抗原(CEA)片段的重组腺相关病毒后所诱导的特异性T细胞对直肠癌细胞株LOVO和SW480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抽取HLA表型为A11的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体外培养,使用含CEA片断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转染未成熟DC.诱导特异性T细胞.检测体外培养的DC和CTL活性,并使用MTT法检测细胞毒性T细胞(CTL)对LOVO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转染或未转染的体外培养的成熟DC高表达CD40、CD86、IL-12,诱导的细胞毒性T细胞高表达IFN-γ;转染后DC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可有效识别并杀伤HLA-A11阳性的LOVO细胞.结论:重组腺相关病毒转染DC,不明显改变DC表型和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功能,可诱导自体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含CEA片断的腺相关病毒转染DC诱导自体细胞毒性T细胞对LOVO细胞有明显杀伤作用,DC疫苗可以作为直肠癌患者免疫治疗的有效补充.

    作者:黄浩;吴自勤;尤长宣;罗荣城;Yong Liu;Paul L.Hermonat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不同剂量氯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内皮功能不全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并探讨不同荆量氯沙坦在心力衰竭治疗中对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不同影响.方法:分别对8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28例正常对照者测定基础血浆ET值和血浆中NO值,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氯沙坦小剂量组与较大剂量组,治疗8周后.再次测定ET值和血NO值.结果:血浆中ET、NO含量随着心衰严重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增高,与Boston心衰积分(BSS)呈正相关(P<0.001),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P<0.005);经抗心衰治疗后两组患者ET、NO显著降低(P<0.01).其中较大剂量组治疗后ET、NO较小剂量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内皮功能损害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较大剂量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能显著降低ET、NO,更好地改善心力衰竭.

    作者:刘洋;宋浩明;邓兵;赵明中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Castleman病4例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提高对Castleman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分析4例castleman病的诊治经过.结果:4例术前均误诊为淋巴结结核.手术后病理学诊断为castleman病.其中透明血管型(局灶)、浆细胞型(多中心)各1例,混合型(局灶)2例.结论:castleman病少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确诊依靠病理学,准确可靠,简单易行.

    作者:倪正义;周蜜;许俊;曹峰;汤中文;张鹏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的超速离心、氧化修饰及DiI标志

    目的:探讨一种方便快捷地从血浆中分离高密度脂蛋白(HDL)及氧化修饰、荧光标记的方法.方法:采用一次性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经超速离心分离后获得HDL(10℃,50 000 r/min,5 h),并用Cu2+进行氧化修饰(37℃,50 μmol/L,24 h)及DiI进行荧光标记(37℃,15 mg/mL,15 h).结果:5 h内成功分离出脂蛋白,并氧化、标记了HDL;琼脂糖凝胶电泳、Bradford蛋白质定量及MDA测定证实其为纯度和浓度较高的HDL及氧化HDL(OX-HDL);标记的HDL(DiI-HDL)结合到体外培养的ECV-304细胞,表明DiI-HDL保持了正常脂蛋白的配体功能.结论:本方法缩短了超速离心时间并降低了标记成本,效果理想,可成功应用于脂蛋白受体的研究.

    作者:周立尧;陈爱华;宋旭东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膜固思达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膜固思达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8例UC患者分成A、B两组,A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膜固思达保留灌肠,B组仅用常规药物治疗.结果:A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X2=6.353,P=0.0212,OR=4.643,95% CI:1.328~16.233).结论:膜固思达保留灌肠能有效保护UC患者结肠黏膜并促进溃疡愈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晓勇;於伟民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舒利迭与必可酮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疗效比较

    目的:评价吸入舒利迭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方法:选取使用舒利迭或必可酮的>5岁的二级哮喘患儿各30例,均在初诊时及治疗第3、6、9、12个月详细记录其哮喘发作次数、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的次数以及呼气峰流速(PEFR)值.结果:初诊时两组惠儿的发作次数及吸入β2受体激动剂的次数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第3、6、9、12个月时,舒利迭组惠儿发作次数及吸入短效B:受体激动剂次数明显少于必可酮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在增加PEER值、改善肺功能方面,两组在治疗3、6个月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O.01),在治疗第9、12个月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吸入舒利迭治疗儿童哮喘较吸入必可酮效果更好且安全.

    作者:王翠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乳腺癌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前哨淋巴结CKl9 mRNA表达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基因表达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微转移分子CK19 mRNA检测的关系,揭示乳腺癌的浸润和转移机制.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76例乳腺浸润癌组织和20例乳腺非恶性肿瘤组织中MMP-9的表达情况: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同组76例乳腺浸润癌SLN微转移分子CK19 mRNA的表达,同时与常规病检法比较其检测敏感性,并比较淋巴结转移组、微转移组、无转移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6例乳腺浸润癌中,常规病检无淋巴结转移36例,淋巴结转移40例.MMP-9在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原发灶阳性表达的平均秩次为45.95、30.19,转移组明显高于无转移组.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原位杂交法检出36例阴性淋巴结中9例有CK19 mRNA表达.原位杂交法与常规病检法转移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结的转移与MMP-9的表达具有相关性.检测MMP-9蛋白表达将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转移及预后.应用原位杂交法可明显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

    作者:谢明;周建华;文继舫;蒋海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冠心病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活性物质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活性物质间的关系.方法:提取冠心病患者血白细胞DNA,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ACE基因多态性.紫外吸收法检测血ACE活性,放免非平衡法测定血中血管活性物质[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内皮素(ET)]浓度,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氮(NO)浓度并做相关分析.结果:80例冠心病人ACE基因I/D多态性DD型27例.DⅠ型39例.Ⅱ型14 例.正常对照组80例,DD型12例,DⅠ型42例,Ⅱ型26例.冠心病人DD型分布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Ⅱ型分布显著减少,不同ACE基因型患者其血中ACE活性、AngⅡ、ALD、ET及NO浓度差异有显著性.相关分析发现冠心病组ACE与Ang Ⅱ、ALD、ET浓度相关.结论:在研究人群中.ACE基因I/D多态性可能是预测冠心病危险性的遗传标志,ACE基因的这种多态性能显著地影响血清ACE水平,冠心病患儿ACE活性与AngⅡ、ALD、ET浓度相关.

    作者:杨丽霞;石燕昆;王先梅;齐峰;郭传明;郭瑞威;任丽;李明秋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经动脉新辅助化疗治疗Ⅱb期宫颈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术前经动脉新辅助化疗对Ⅱb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对24例Ⅱb期宫颈癌患者行l~2个疗程动脉新辅助化疗.经评价后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并以同期行同种手术的45例Ⅰb、Ⅱa期宫颈癌患者为对照.结果:在完成动脉化疗后总体缓解率为79.2%,24例Ⅱb期宫颈癌患者均获得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的机会.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清扫淋巴结个数、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时间、淋巴结转移率上与同期行相同术式的Ⅰb、Ⅱa期宫颈癌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O.05).结论:术前行动脉新辅助化疗后可以缩小宫颈肿瘤体积,改善宫旁浸润情况,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切除率,同时可减少淋巴结转移及消除亚临床病灶,有利于改善Ⅱb期宫颈癌患者的预后.

    作者:韩凤琼;何援利;彭冬先;杨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梅花针叩刺、拔罐配合激光治疗隐翅虫皮炎98例

    隐翅虫皮炎是由于接触隐翅虫体液而引起的毒性皮炎.皮疹为条索、斑片状水肿红斑.长2~10 cm,边界清楚,或有不规则排列的丘疹样小脓疮,剧烈灼痛及灼痒感.

    作者:高强;程树军;梅新;黄志平;师学章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三种方法治疗乳牙牙髓炎的临床观察

    儿童牙科的临床工作中,患儿不能好好地配合医生的诊疗工作,是儿童牙病的一个特点,乳牙牙髓炎会产生疼痛,使患儿更难与医生配合,选择一个操作简便、快捷、疗效好的治疗方法治疗牙髓炎是必要的.

    作者:杨跃煌;徐菊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拜新同与北京降压0号或海捷亚合用治疗老年性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和分析拜新同分别联合北京降压0号或海捷亚治疗老年性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ISH)的疗效及对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83例老年ISH患者随机分为3组,拜新同组(A组,n=28,拜新同30 mg,1次/d),拜新同与北京降压0号合用组(B组,n=28,拜新同30 mg,1次/d,北京降压O号1片,1次/d),拜新同与海捷亚合用组(C组,n=27,拜新同30 mg,1次/d,海捷亚50 mg,1次/d).3组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3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及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等指标的变化.结果:B、C组降压总有效率相当,其对随测血压、24 h动态血压的控制疗效接近;B、C组血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A组;3组治疗前后心率及生化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拜新同与北京降压0号或海捷亚合用降低老年ISH均有较显著且相似的疗效,与单用拜新同比较效果更好.

    作者:肖明生;黄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从灌洗液中找到卡氏肺孢子虫1例

    卡氏肺孢子虫可导致免疫功能严重低下的患者死亡,极度影响人类健康.为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笔者就临床实验室中肺部针刺吸引灌洗液直接沉淀涂片镜检牛检测到卡氏肺孢子虫的1例报告如下,以期指导临床医生对疾病做出合理的诊断和治疗,使病人的病情得到及时控制.

    作者:符玉文;张卫云;孙朝晖;朱爱辛;林德伟;罗剑;杨至宜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与进行性近视6例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GIC)与进行性近视的关系、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对表现为进行性近视的6例(12眼)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均为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后引起,用药1~20个月开始出现近视.用药至出现近视的用药量是5~30支.出现近视至就诊时间3个月~3年.6眼保守治疗,眼压控制良好,6眼眼压控制不良行抗青光眼手术.眼压下降后,近视减轻、视力提高.结论:GIC可以促进近视的发生与发展,应用糖皮质激素后出现近视应高度重视.

    作者:温志雄;潘武明;邓秀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腹壁神经母细胞瘤样神经鞘瘤1例

    患者男,82岁,主因5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上腹腹壁下肿物.无疼痛、发热、盗汗,皮肤无破溃.

    作者:鲁传冬;黄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相关蛋白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AT1受体)体相关蛋白(ATRAP)对AT1受体介导的血管平滑肌增殖和新构建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培养和转染,将[3H]胸腺嘧啶掺入测定DNA合成、动物实验和外科程序.结果:[3H]胸腺嘧啶掺入测定显示,ATRAP cDNA转染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与pcDNA转染的VSMCs比较,过度表达的ATRAP明显抑制了AT1受体介导的VSMCs的增生,有时间依赖性.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过量表达的ATRAP中含磷或不含磷的细胞外信号调控激酶(ERK)抗体表达均较对照组增高.组织病理学观察,过量表达的ATRAP明显抑制了AT1受体介导的VSMCs的增生.结论:过度表达的ATRAP明显抑制了AT1受体介导的VSMCs的增生,ATRAP的生长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在VSMCs中的AT1受体介导的细胞外信号调控激酶(ERK)的后期激活.

    作者:张毅;张凌;李震;何惠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脑血管淀粉样变性相关脑出血的临床特点与MRI表现

    目的:探讨脑血管淀粉样变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与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急性脑血管淀粉样变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与MRI表现.结果:脑血管淀粉样变性脑出血好发于脑叶浅表部位,多呈分叶状、不规则状,有多发性、复发性等特点,MRI GRE序列可发现多发性斑点状低信号灶.结论:脑血管淀粉样变性脑出血在临床上及MRI表现有一定特点,MRI有助于临床作出诊断.

    作者:方向军;谭理连;肖平;朱仁勇;梁长虹;黄飚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